家譜(上)

作者: pious

導讀這幾天陪我父親回了一趟老家,在北京集合,開了一輛車,幾個小時就到了朔州。當晚住在一個大賓館裡,晚間賓館的徐總宴請。席間,我父親對徐總說:“有一件事我一直惦記著,就是家譜的事。過去我跟二堂、太平都交待過,他們都沒給辦,我看你給咱辦一辦吧?” 徐總還沒回答,我插話說:“爸,你都忘了,11年前你跟大叔不也交待過嗎?我也在場。那時他是鄉長,按� ...

這幾天陪我父親回了一趟老家,在北京集合,開了一輛車,幾個小時就到了朔州。當晚住在一個大賓館裡,晚間賓館的徐總宴請。席間,我父親對徐總說:“有一件事我一直惦記著,就是家譜的事。過去我跟二堂、太平都交待過,他們都沒給辦,我看你給咱辦一辦吧?”

徐總還沒回答,我插話說:“爸,你都忘了,11年前你跟大叔不也交待過嗎?我也在場。那時他是鄉長,按理說有條件。可他辦麼?他根本就沒給你辦!”

雖然論輩我管徐總叫大叔,但他僅大我一歲,所以我敢跟這位長輩開玩笑,也常開玩笑。徐總不是我家這一門的,因此是族叔。徐總含笑不語。

我父親老想把徐家的家譜搞起來,徐家在平朔一帶是個大姓,但是幾代了一直沒有個家譜。我父親十幾年來老跟這個說、那個說,可不知為什麼,他們都不熱心。我說:“算了,爸,大叔忙,您別難為他了,我試試看吧。”

我父親看看我,沒說什麼。

從我數起,我大(父親),我爺爺,我老爺爺,我曾老爺爺,往上可以數出四輩來,再上數不出來了。為什麼?這裡有個關鍵環節,曾老爺爺徐信,原住在陶蔔窪村,兄弟兩個,後來有了間隙,徐信便離開了陶蔔窪,遷到了白堂子,兩家從此沒有來往。

徐信往上有沒有家譜?我父親曾說,是有的,但是在徐功後人,就是陶蔔窪徐姓的手裡。這邊想要過來看看,以續祖衍,那邊不允許。看起來,似乎是徐信兩兄弟那時就出了間隙甚至仇隙,而且又延續到了後輩。確實,就我所見,白堂子的老輩人幾乎從不提起陶蔔窪的徐姓,也似乎從沒有來往。

這就是白堂子徐姓數輩份只能數到徐信的原因。

曾老爺爺徐信和曾老奶奶田氏,生育了四個兒子、兩個閨女。四個兒子是:徐照明、徐照德、徐照海、徐照旺。徐照德是我老爺爺,徐照德育了一男四女,男的就是我爺爺徐耀文。徐耀文有四個兒子、三個女兒,我父親是老四,人稱四哥、四叔或四爺,還有更小一輩的稱四老爺爺。徐姓家族裡來往比較多的就是徐照明、徐照德、徐照海、徐照旺這四門,我父親要編家譜也是這四門。我父親是他那一輩裡年紀最大的了,11年前我還見到一位比他輩份大的,11年過去,估計也不在世了。所以我父親很著急,怕長輩們老了,家譜這件事就更沒人做了。

在我們老家,編修家譜有個有利條件,那就是“裔支簿”。家鄉那一帶信道教,家裡有大喪,往往請道士來行法事。道士按照族人敘述,做一份裔支簿。裔支簿開頭通常是:

“清征靈寶大法司 即有 南善部洲 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朔州市道士 遵老氏之遺教奉行者請度亡法事玄門今平魯區人氏現在城南鄉白堂村居住奉道追修孝男……”

中間大長幾頁將族中所有成員一一列出。

最後一段則是:

“……暨領闔家孝眷人等是日哀泣叩 千慈造伏維故顯考徐公諱步鵬一位之靈在日孝壽七十五歲原命生於民國丁已相九月二十八日吉時受生大限於公元己已年十月初六日卯時告終並及徐氏門中先遠三代宗親兼薦顯妣賈氏故祖考徐耀文常氏故曾祖徐照德落氏故伯曾祖徐照明付氏故叔曾祖徐照海旺白弋氏故高祖徐信田氏故伯高祖徐功”

這可作為編修家譜的參考,很有用。但由於不同族人敘述有誤,所謂“族中所有成員”總是不全,也有名字記錯了的,其中也還有旁門的徐氏族親,所以就不能完全依照。

裔支簿由喪家長子保存,我走了幾家,拿到了三份裔支簿,他們都願意拿出來讓我帶走,我也很領情,允諾說用完一定奉還。

我的堂兄玉同,是個族門通,上起故去的老人,下至尚小的娃娃,大體都能叫上名來。我們兩個用了幾個小時,就把徐照德以下的家族成員按序排了出來,有一百一二十人。但是現代了,編修家譜不能像老時那麼簡單,應該是把每個人的生死時辰、個人簡歷、功名、住址聯系方式等加以簡要介紹,還要定期增修,所以這是個大麻煩事。何況,依我父親的意見,是要將那四門族人統編入列的,那就更難了!

我還有個想法,就是將徐信再往前的徐氏家族史弄弄清楚。我查過徐姓源流,似乎是在幾百年前由江蘇流徙過來的。而在陶蔔窪,那裡的徐姓人說,老輩兒來自洪洞縣,也是大槐樹下出發的,這就更增加了我的好奇心。


精選遊記: 朔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