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吃“老房子”

作者: 馬博士邊游邊吃

導讀各個城市的“老房子”越來越少,都快變成稀有產品啦,昆明也不例外。在昆明“躲冬”期間,有幸看到幾處老房子。當然,這些老房子以前肯定是有頭有面“人物”的宅子,平民百姓的老房子基本上是不復存在啦,即使能看見,大都也是搖搖欲毀。在雲瑞西路看到一處很有特色的“船型”樓房,國內很少見到這樣風格的,不知道是什麼來歷;樓是三層,看上去應該有些年頭� ...

各個城市的“老房子”越來越少,都快變成稀有產品啦,昆明也不例外。在昆明“躲冬”期間,有幸看到幾處老房子。當然,這些老房子以前肯定是有頭有面“人物”的宅子,平民百姓的老房子基本上是不復存在啦,即使能看見,大都也是搖搖欲毀。在雲瑞西路看到一處很有特色的“船型”樓房,國內很少見到這樣風格的,不知道是什麼來歷;樓是三層,看上去應該有些年頭了,在旁邊新建的高樓的襯托下,顯得非常滄桑,現在已經沒有人居住,也不像要保護的樣子。咱老百姓不太明白,建造新房子就非的把原來舊的砸個稀巴爛嗎?估計再過5-10年,全國各地的城市也就沒有什麼特色啦,招牌、名稱、語言、穿著打扮、飲食,……..等等,都“全國化”啦。

看到的另一處老房子是前“將軍”府。前主人是馬聰(1886-1961),昆明人,回族。曾參加過辛亥革命、護國運動和抗日戰爭。袁世凱稱帝時,和唐繼堯、蔡鍔將軍等人在五華山歃血為盟,通電討袁,宣布雲南獨立。這樣一個“將軍府”的大門應該很氣派吧,順著招牌尋去,卻是兩堵磚牆擋住了去路;繞回去再找,順著一段窄小的胡同來到裡面。裡面豁然開朗,是座方方正正的三層樓房,有“天井”,底層擺放著一些老式家具,牆上掛著一些字畫,…….。原來這所宅子現在已經變成了經營珠寶玉器的場所,一部分用來開茶室,還有一部分用來開足浴。聽服務員介紹說,這家的老板還開了一家餐館,叫做“老房子酒樓”。哈哈,決定明天前去查看一番。

為了吃到“老房子”,第二天上午我們沿東風西路南行,穿過熙熙攘攘的花鳥市場,順著指路牌,沒費什麼周折就找到了“老房子酒樓”。酒樓“大隱”於鬧市區現代建築之中,紅色的木門,青磚砌就的門樓,上書“昆明老房子”,再上面是一塊隱於綠葉中的黑底金字匾“一顆印”;大門上貼著春聯,兩旁大紅燈籠高掛,顯示出一派節日的氣氛。我趕緊走進去觀瞧,只見來這吃飯的客人還不少,但沒有坐滿。為了不影響別人,也為了登高望遠,於是,踏著“咯吱咯吱” 作響的樓梯來到二樓。入座後,身著大紅上衣的服務員出乎我意料地給倒上了綠茶,雲南的普洱茶在全國這麼有名,應該上普洱啊。強烈建議這裡的老板上“普洱茶”,方能體現當地的特色。根據菜單的介紹和自己的喜好點了“一顆印”醬鴨、炸鴨腸和鴨肫、小瓜洋芋、瓦當臭豆腐、“大救駕”、蒸南瓜等。

服務員下單去了,我喝了杯綠茶,然後走出來研究研究這所老房子。老房子坐北朝南,三明兩暗的院內結構,六耳一廳的房間布局,雕梁畫棟。整個建築外觀方方正正,像一顆印章,這就是“一顆印”的由來。房子建於150年前,體現出清代建築的建築特點,室內的陳設也是按傳統的風格擺放。用餐可以在一層的庭院中,天氣好時,可以邊吃飯,邊享受陽光的沐浴;一層、二層的樓道的邊上也擺放著小桌子,可以邊吃邊看。房間的頂上、樓道上方掛著傳統的燈籠,但裡面點的是電燈,樓的四周掛著大紅燈籠,還有紅色的“春”字,烘托出節日的喜慶氣氛。往對面、樓下天井看去,一幅幅寫實畫展現在你的眼前,仿佛帶你回到好久以前,……。

服務員的招呼聲打斷了俺的遐思,把俺帶回到現實中來。“一顆印”醬鴨上來的,是這裡的招牌菜,味道不錯,有點像川菜中的樟茶鴨。炸鴨腸和鴨肫是把鴨腸和鴨肫先腌制,然後干炸,吃起來干、脆,在嘴巴裡面咯蹦咯蹦只響,但這種烹調方法從營養角度不值得推薦。小瓜洋芋是西葫蘆炒土豆,加幾片肉片,綠、黃、紅,顏色搭配還可以。瓦當臭豆腐,是把炸好的臭豆腐放在一塊已經加熱的老式青瓦上,配上一小碟辣椒面,方式比較特別,味道嘛還不如街邊的更地道些。“大救駕”是雲南騰衝縣最出名的小吃之一。一看名字就知道其中有故事,相傳當年明永歷帝逃亡到騰衝時,飢餓交加,一家農戶炒了一盤餌塊給他吃,此時的他覺得炒餌塊美味無比,飽餐一頓後感慨道:“救了朕的駕”。於是,“大救駕“便成了騰衝餌絲餌塊的代名詞,名聲不徑而走。 其實,就是炒餌塊的一種,把餌塊切成小片,再加上火腿、雞蛋、肉、蘿蔔、番茄等,一起放在鍋中爆炒而成。看來,吃中有歷史、有文化啊。在快餐文化不斷蔓延的現代社會,保持和發展我國傳統的飲食文化成了一種挑戰。


精選遊記: 昆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