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鏡像(5-6)

作者: WXCTravel

導讀作者:廬山紫竹 到奈良旅游,不能不去唐招提寺。因為那是鑒真大師一手創辦的佛寺。鑒真大師在那裡傳道,講學並且也在那裡圓寂。 從新大阪車站出發,我們乘坐JR京都線先到京都。京都站裡的直達奈良的JR快車又將我們帶到了奈良JR總站。我們之所以要這麼做,全是因為我們手裡的關西JR鐵路通票。 唐招提寺在我們的眼裡雖然是一個旅游熱點,但是卻孤零零的與藥師寺為 ...

作者:廬山紫竹

到奈良旅游,不能不去唐招提寺。因為那是鑒真大師一手創辦的佛寺。鑒真大師在那裡傳道,講學並且也在那裡圓寂。

從新大阪車站出發,我們乘坐JR京都線先到京都。京都站裡的直達奈良的JR快車又將我們帶到了奈良JR總站。我們之所以要這麼做,全是因為我們手裡的關西JR鐵路通票。

唐招提寺在我們的眼裡雖然是一個旅游熱點,但是卻孤零零的與藥師寺為伍,悄悄地坐落在奈良的西郊,與集中在奈良城東的一系列的旅游熱點一點也沾不上邊。這樣的地理位置給我們進行自助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要是我們去了奈良,而沒有去唐招提寺,奈良對於我們又有什麼特殊的價值呢?權衡再三,我們對自己下了死命令,即使打出租,也要去。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JR奈良車站外,我們終於打聽到坐10路公交車可以直達。在車站的公交路線圖上,我們找到了要去的唐招提寺,車資是200日元。日本通用漢字,這樣的感覺真好。

上了車,我們將早已准備好的500日元的硬幣遞上,並將寫著漢字的唐招提寺紙片給司機看,誰知道司機卻冒出一連串的日語,揮手讓我們往裡走,將車門關閉以後又繼續開車。在車子停停行行的過程中,我們才慢慢地摸清了門道。原來在奈良坐公車,是下車時付款,而且找零。因為車上就有換鈔機。我們在下車時,司機拿著我們500元硬幣,從換鈔機上兌換成5個100日元的硬幣,將400日元放入投幣箱裡,剩下的一枚硬幣還給我們。在整個環節中,我唯一感到疑惑的就是,如果乘客不知道實際車資是多少,司機又不知道該乘客是在那一站上的車,那該怎麼辦呢?

和我們在京都東本願寺看到的一樣,唐招提寺也是以自己的本色展示在人們的面前,給人一種樸素和莊嚴的感覺。正當我們要跨進寺院的大門時,從裡面走出一個參觀團,並在寺院的門口停下,閃光燈在他們的前頭不停地閃爍。從嘰哩哇啦的話語中中,我聽出這是一個中國代表團在日方的陪同下來參觀中日文化淵源的見證。

唐招提寺是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可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寺院很大,而且清淨,絲毫沒有參觀國內寺院時的那種人聲沸騰,煙霧縈繞的嘈雜感覺。

走在白色的碎石小徑上,耳畔是風吹松林所發出的沙沙聲。池塘裡翠綠的荷葉就像一張張的綠色的蒲團鋪滿大地。我們的周圍有山、有水,也有與世隔絕的小院。在院子中央的一個被稱作為金堂的大殿裡,擺放著一些我不熟悉的佛像,全是生漆繪制的,只有中間的一尊三米高的大佛,是我熟悉的釋迦牟尼,但不是中國寺院中金碧輝煌的那一種。這些佛像全都是日本天平世代的真品。

在寺內最深處的一個小山坡上,有一個獨立的小寺院安靜地坐落在密密的綠樹叢中,院門雖然洞開著,卻有一道木柵欄擋住了入口。我們不敢貿然進去, 生怕觸犯什麼清規戒律。其實那裡正是我們今天特地想來瞻仰的鑒真大師佛像的御影堂,鑒真大師就是在那裡圓寂的。該佛像是鑒真的弟子們,在師傅生前就已經仿照師傅的真身制作好了,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日本的國寶。佛像只在每年鑒真大師的忌日,對外開放三天,供信徒們拜供。這麼多年來,除了1985 年在日本高僧的護送下,曾返回過一次鑒真大師出家的揚州大名寺,佛像還從未走出過山門。

世界文化遺產唐招提寺



鑒真大師的真身佛像就在這個佛寺裡



唐招提寺附近的藥師寺



離開唐招提寺,我們穿過一條普通城鎮中常見的小路,就到了藥師寺。藥師寺也是一座佛教寺院。其建築輝煌而又宏偉,庭院的周圍還鋪著綠油油的草地。這在寺廟建築中實屬少見。

離藥師寺不遠處有一個火車站,但是我們所持有的關西JR鐵路通票卻不能使用,這是因為經過這裡的火車是屬於近鐵公司的。於是我們不得不在車站重新買票,並且在京都到奈良專線上的一個車站換車,前後共花了約40分鐘,才回到近鐵奈良總站。

近鐵奈良總站與JR奈良總站不在同一個地方。否則的話,我們也不會選擇坐公交車去唐招提寺。在日本自助游,除了自由以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熟悉了日本的交通系統。

近鐵奈良總站處在鬧市的中心,一出站,一股城市的氣息撲面而來。在車站廣場上,兩位巴西的街頭藝術家穿著艷麗的服裝正在演奏著他們的民族樂器。鑒真大師的黑色銅像前,一位年輕的僧侶身穿袈裟,頭戴一頂竹笠,手裡拿著一個碗缽正在化緣。當然還有許多日本的女孩子正在頒發傳單,拿到手裡一看,原來是附近餐館的小廣告。

走在熱鬧的商業長廊裡,眼花繚亂的店鋪充滿了日本特色,走廊的屋檐下掛滿了旌旗,內容全部都是迎接2010年平城遷都1300周年的宣傳,甚至還有倒計時的電子廣告牌。原來日本真正的文化搖籃是奈良,作為當時的佛教中心,奈良從公元710年起開始成為七代日本天皇的首都,曾起名平城京。至今在奈良的西北部還有一個平城京,依然保留著1300年之前的模樣,就像北京的紫禁城一樣,供人參觀。

在奈良的居民區,巷子的寬度比一輛汽車寬不了多少,所以每當有汽車通過時,則必須讓道。好在這樣的機會不多,而且開車的也很有禮貌,遇到行人寧願停下也不會按喇叭。這裡的房屋,外牆上幾乎都有木格子或者條形的木護板。許多人家還在門口掛著一條長長的繩子,上面結滿了紅綢布做成的小人,這些小人全都躬著背,自上而下,一個比一個小,據說這樣做可以避邪。這裡的家家戶戶的門上也幾乎都寫著自家的名字,就像我在京都見到的一樣。

奈良和京都之所以還保留著日本的傳統,主要是在於這兩個城市的民居建築依然保持著一貫的風格,事實上許多街道並不整齊,建築群也參差不齊,有的甚至相當陳舊,這從一個外人的角度來說,似乎與發達國家的形像並不相稱。但是在我的眼裡,正是由於這種不相稱的城市風光,才造就了今天這種傳統之美。

奈良和京都都曾經是日本的都城,因此寺廟和神社非常普及,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處則是京都多藝妓,而奈良卻是多龜鹿了。

在奈良公園的湖泊中,樹樁上、石塊上爬滿了大小小的烏龜,有的甚至首尾相接,或者互相重疊。從他們的顏色以及背殼、皮膚的質地來看,有些烏龜早就一把年紀了。

奈良近鐵車站廣場



通往東大寺的路上



篇幅所限,為原文節選。要看完整原文及其余10張圖片,請到鏈接:

http://www.chuchairen.com/2009/01/wxc56.html


精選遊記: 奈良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