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墩,一個夢想升起的地方

作者: 我心裡有片海

導讀大禹墩後廟遺址,我魂牽夢縈的地方。 這裡只有一塊碑,一塊長不到一公尺,寬葉不到一公尺的石碑,上面刻烙著“大禹墩後廟遺址”七個字。字跡黯舊。 據陶和平先生的《稻作東傳之路與舟山群島》所述,大禹墩後廟遺址與馬嶴文化遺址一起,構成了河姆渡稻作文化東傳的代表性遺跡,其所出土的“圓條形石斧、段石錛、柳葉形石簇、魚鰭形鼎足及夾沙紅陶、夾碳黑陶等� ...

大禹墩後廟遺址,我魂牽夢縈的地方。

這裡只有一塊碑,一塊長不到一公尺,寬葉不到一公尺的石碑,上面刻烙著“大禹墩後廟遺址”七個字。字跡黯舊。

據陶和平先生的《稻作東傳之路與舟山群島》所述,大禹墩後廟遺址與馬嶴文化遺址一起,構成了河姆渡稻作文化東傳的代表性遺跡,其所出土的“圓條形石斧、段石錛、柳葉形石簇、魚鰭形鼎足及夾沙紅陶、夾碳黑陶等”,還有稻谷壓痕的陶片磨制石農具,是古代先民“以船為車,以楫為馬”的具體例證,並認為“吳越先民早在7000年前已具有航海能力”。可以想見,在四五千年前,岱山已經有人居住,他們或是從長江口出發南下,或是從甬江出發,以舟楫之便,越海過洋,在岱山島上結廬棲止,或漁獵於潮,或舉錛於耕。無論怎樣,都是中華民族從陸地文明向海洋文明發展的一個印記,所邁出的小小一步,盡管這一步邁得如此漫長,如此艱難,即使到今天還沒有踏實。

大禹墩後廟遺址之東面即是後沙洋。後沙洋灘淺,縱深達360米;綿長達3600米,沙質細軟,對於遠古的人們來說,是一個泊舟登岸的好地方。想那木舟一葉,帆船一片,赤裸著胸膛的先民們在岱衢洋上漂流而下,看到這一片土地時該有多麼驚喜。那一刻,藍天白雲,太陽金黃,千裡晴沙以寬廣的胸膛擁抱了第一個先民,在這裡落地結茅,生根開花。月夜下,篝火正旺,映紅了先民們大地一般的臉龐,也映紅了鹿欄晴沙一個千年的夢。這一幕,該是岱衢洋上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景像。先民們把這個地方稱作大禹墩,感念大禹神賜給他們生活之高地,海中之綠洲。他們在這裡建起了神廟,以追思神靈,祈求風調雨順,家和富足。

千百年後,大禹墩一帶人居興旺,至五代後晉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始建“超果寺”,建築面積達五千平方米,一時興盛,與普陀山的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齊名,成為舟山的“四大古寺”之一。到南宋時,成為群島中最稱勝者,“基宇廣延,肇造宏麗,松竹環山,蓬池繞宇,覓景尋幽者,莫不於此流連稱賞……”(《興修超果寺記》)每逢農歷正月初八,大禹墩人男女老少,沐浴淨身,備好香燭,焚香點燭,禮求跪拜。他們在殿內數羅漢,求好運,預測自己流年的順逆命運。

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12月27日,李清照跟隨南渡避難的宋高宗,搭乘樓船,來到後沙洋,並在白峰寺(超果寺)駐蹕,留下《漁家傲》一詞:“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謝垂節根據志書記載撰文指出,詞中的“三山”指的是岱山、衢山和洋山。李清照隨高宗皇帝去過三山。)這給千年古剎超果寺留下了更為富有詩意的想像。

再千百年後,滄海桑田,大禹墩在明清兩朝的“禁海令”中漸漸隱去身影,只剩下零碎的傳說,曾經的繁榮與輝煌顯得斑駁而蒼茫,時間的風塵遮掩了歷史的真實,泥土也覆蓋了大禹墩後廟那道綿長而厚重的身影,隱入到蒼茫的歷史深處。

我還能探求到事物的本相麼?我還能探尋到大禹墩後廟的歷史本相麼?

現今,大禹墩後廟的周圍矗立起一座座庵廟,重閣飛檐,雕梁畫棟,裡面不時傳出清亮的鐘磬,梵音裊裊。夜幕升起,夜鳥撲楞著翅膀融入到無際的夜色中。而在千裡晴沙上,一根定海神針直指蒼穹,海壇顯得肅穆而莊重。海壇高築,海潮回蕩,一個古老的夢如不息的潮。如果說大禹墩後廟是岱衢洋生民的根,那麼,這海壇成了這根上一枝深厚壯實的支脈。

大禹墩後廟走入了時間深處,只有岱衢洋的濤聲還在激蕩,不舍晝夜。


精選遊記: 舟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