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世博的上海

作者: 風中雙子

導讀本來我已經去過上海了,一般情況下我不會特地去重訪一個城市。 本來我沒打算去看世博,何況早就聽說游世博簡直是受罪。 但是年底廣州也要舉行一個盛會,領導一句限制休假激起了我的情緒。於是匆匆遞上假單,轉身投入另一個早就傳得沸沸揚揚的盛會。 決定重游上海,有世博的上海。 為了平衡矛盾得連自己也無法解釋的情緒,這次拉上了母親同行。也許這樣能暫時 ...

本來我已經去過上海了,一般情況下我不會特地去重訪一個城市。

本來我沒打算去看世博,何況早就聽說游世博簡直是受罪。

但是年底廣州也要舉行一個盛會,領導一句限制休假激起了我的情緒。於是匆匆遞上假單,轉身投入另一個早就傳得沸沸揚揚的盛會。

決定重游上海,有世博的上海。

為了平衡矛盾得連自己也無法解釋的情緒,這次拉上了母親同行。也許這樣能暫時離開把人群當沙漠的混沌思緒,認真營造愛熱鬧看熱鬧愛看熱鬧的心境。

游世博,是需要這樣的心境的。

運氣不好,碰不上劃算的打折票,只好坐了深夜的最後一班飛機。意外的是坐上了大飛機,波音777。母親東張西望地很感興趣,還問我能坐多少人。

我說不知道。

母親說,你站起來到後面走走,數一下可以坐多少人嘛。

我看著她:你就對這飛機能坐多少人那麼感興趣嗎?

嗯,真的感興趣。你去走走看看嘛,回來告訴我。

這又是一個意外。母親感興趣的問題,我根本就沒想到。看著她興致勃勃的樣子,我懷疑她是否只想找個借口讓我走動走動。

旅途尚未開始,但是我和母親的情緒,似乎已經開始互相影響。

空姐走過身邊時,我叫住了她:請問這飛機能坐多少人?

世博園的6號門,果然人山人海。長長的人龍,一眼望去看不到頭。

人龍在有序的指揮下依次流動。9點開園,我和母親8點45分到達,排隊入園後是9點15分。世博如此大的場面,只用了半個小時等待,不得不承認秩序控制得很好。

但我們還是沒拿到中國館的預約券。直奔不遠處的台灣館,也被告知上午的預約券已滿。看這架勢,下午的預約券也夠嗆。

驕陽似火,曬得我有點蔫。看著人群打仗一般湧向沙特館,看著澳門館的預約機前都排起長龍,我知道什麼叫出師不利了。母親還在一旁等我拿主意,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她拉進香港館的人龍裡,先避開烈日暴曬再說。

這隊伍進來就出不去了,幸好有頂棚遮陰,還有強力冷氣機送爽。排了45分鐘的隊進入香港館,才發現裡面相當小巧玲瓏簡單樸素。除了那一面面映出無數人影的鏡中鏡,這個進入世博觀看的第一個展館,給我留下的印像就是一部3D小電影,一個迷你金紫荊像,一個更加迷你的空中濕地花園。

最後拿了一份小禮物就出來了,一本小冊子,一張旅游優惠卡,還有一把小小的碟扇。那扇子雙手反扭成8字就可以收納好,小時候家鄉曾經流行用同樣的工藝做的遮陽帽,母親那時也常戴的,想不到現在又成了小小的創意。看著身邊的年輕女孩左擰右擰不知道如何擺弄的樣子,我不禁感慨歲月如梭,穿梭往復中已不知今夕何夕。

旁邊的澳門館預約機前已經沒有了長長的人龍,於是就順便排隊拿了下午的預約券。一轉身,忽然有人在身邊輕聲問:中國館預約券要不要?

我有些心動。中國館非預約不能進,而預約券又一票難得。如果不參加團隊,不起早貪黑地守在園區門口等著開園時的免費派發,就只有買黃牛票一途了。

討價還價間,黃牛忽然神秘地走開,又打手勢叫我跟上。原來是被便衣盯上了。鬼鬼祟祟的感覺讓我極不舒服,見我似乎想放棄,黃牛趕緊塞給我兩張預約券,讓我跟著另一個人走,說那人也要進館,我可以進去之後再把錢給他。

於是匆匆忙忙去排隊了,只見柵欄外的黃牛著急地打手勢叫我先給錢再進去,但又忌憚著便衣不敢高聲叫喊。不是說好進館後再把錢給他同伙麼?我莫名其妙,決定不加理會。

中國館果然氣勢非凡,拿著預約券都要在無比寬闊的底廳裡排上一兩個小時的隊。黃牛的同伙很專業,舉著相機東拍西拍就是不看我們一眼,直到我忍不住開口問要不要給他錢。

不料對方表情驚詫,含糊地說他已付過自己的錢,然後就匆忙消失在人群裡。我和母親面面相覷,好一會才反應過來,原來這人不是黃牛同伙,不過也是普通游客一名罷了。

仿佛意外撿了個便宜,自然不能錯過這麼難得的機會。我們在中國館逗留了很久,每一層每一項都不放過。母親興致很好,看著動感的清明上河圖目不轉睛,看著各地小朋友的畫津津有味,坐纜車時嘖嘖稱奇,出館時還念念不忘那個虧了一把的黃牛黨。

情緒會感染的。近距離地看著中國館這顆四平八穩的大紅印,我發現每層椽子之間都有明亮的玻璃映著流動的人影,這樣的靈動,讓我的情緒也上揚一些了。

算好預約的時間,走出中國館正好去澳門館排隊。進館後發現比香港館更袖珍,不過是置身於一場立體環回式的電影,跟隨三個澳門人逛了一趟澳門。旅程結束,人也到了展館出口。這麼簡單?我有一點點失望。可是回頭一想,短短的片子要囊括這魅力小城的前世今生,每一幅每一幀的聲音和畫面互動都要恰到好處地貼合,就連展館外形也要和追趕兔子燈的影片故事保持一致,每一處細節,已經足證布館的用心。

有心,已經很值得尊重。

午後的陽光明晃晃,氣勢磅礡的世博軸白刃一般閃亮。我們從A片區穿到B片區,發現主題館前居然沒有排隊的人龍,於是就鑽了進去。一進門,仿佛踏入一池冰水,強大的冷氣讓我知道,我們要在主題館貓上很長的時間了。

中國館、主題館、世博中心、世博文化中心,分列世博軸兩側。世博後將永久保留的一軸四館,建築規模和其他展館比起來格外龐大。主題館包括了城市人館、城市生命館、城市地球館,每一個都奢侈地占據了大量空間,即使走馬觀花也需要花費時間,我和母親貪戀裡面的舒爽冷氣,更是慢悠悠地逛了很久。難得的是主題館幾乎每個展館都不需要排隊,於是我們仔細看了城市人館裡各大洲城市人的生活工作,看了城市生命館裡怪獸般盤踞頭頂的地下管道,看了城市地球館裡美麗逼真的巨型地球投影,然後把生命陽光館和公眾參與館也轉了一圈,還饒有興致地在觸摸屏上練了一把手指書法。

走出主題館,猶如走出巨大的迷宮,看看時間已經是下午5點多,相機電池也快沒電了,我就快刀斬亂麻,把腳架架上,在各個場館前跟母親拍一張“到此一游”。國際組織聯合館、太平洋聯合館、世界貿易中心協會館、國際信息發展網館、聯合國館、世界氣像館、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機構組織的展館外表大多平平無奇,印尼館、菲律賓館、馬來西亞館、文萊館、柬埔寨館、泰國館、澳大利亞館、新西蘭館、新加坡館,國家展館倒是每個都造型各異,外表已經千奇百怪極具特色。花多眼亂,也不知道該進去哪個館。看到世界氣像館前面居然還有挺長的人龍,一時心動也加入了隊伍。於是體驗了一場精彩的4D電影:當3D屏幕上開始響雷布雨時,頭頂上方真的有細細雨絲灑落下來。

幾乎每一個世博場館都有技術超群的電影,就連中國各省市聯合館的也不例外。那是出園之前的又一個驚喜。原來晚上已經沒人排隊了,我和母親就把中國館底層的各省市聯合館逛了一圈。雖然每個館都不大,但是無論是外觀還是內容都有著很能體現當地特色的創意,可惜相機電池告罄,我只能用我非常低級的手機,隨便拍了模糊的幾張照片。

這是世博的第一天,總結下來的路線是虎頭蛇尾或者說頭重腳輕。可是母親說,已經很圓滿了。我們其實只花了很少的時間排隊,進入場館後所逗留的時間,也是必須的。

想來也對,可就是覺得還可以更好地規劃。或者,那是深入骨髓的一種強迫症。

頂著烈日走了很久,覺得自己都快曬成肉干了,終於見到了“網吧”兩個字。

這是我第一次進網吧。夾在一大堆塑料瓶、易拉罐、廢紙、煙頭、網絡游戲和搭在桌上的二郎腿之間,只為了查詢世博場館預約信息、火車票和機票信息。

網絡還是很有用的。不然我不會找到世博園附近便宜的短租房,房東深夜守在小區前接我們,24小時隨傳隨到,房間雖小也是設施齊備很有些家居感,唯一不方便的就是沒有網線。也是通過網絡,我才能在到達上海的第一天就從私人手中買到了兩張世博園3次票,價格還比票面的低。畢竟9月以後,世博園的官方途徑已經沒有3次票出售。

不過這次運氣不好。網吧查詢結果顯示,必須預約而且可以網上預約但網上只能預約3天後的台灣館,3天後的預約已經滿了。而回程時間的飛機票,也幾乎完全沒有折扣。

如果沒有世博,上海還會這麼炙手可熱嗎?

我和母親都不是第一次來上海,但是不知是否因為舉辦世博的緣故,眼前的大都市完美得無可挑剔。我們去陸家嘴,去外灘,舊地重游,從不同角度觀看在驕陽下熠熠生輝的東方明珠。白天的南京東路,晚上的南京東路,都走了一下,人潮既不洶湧,也不寥落。新天地很有味道,修葺一新的石庫門房子,處處洋溢著小資情調和海派風情。我最喜歡豫園城隍廟一帶,雖說也是司空見慣的精品集散地,但是琳琅滿目的小玩意種類非常多,似乎比別處更加齊全之余,價格也是想像不到的低,幾塊錢的東西比比皆是。我和母親完全想不到上海有這麼低的消費,看起來即使是升鬥小民,生存壓力也不至於很大。

我們在旁邊一條小巷子裡吃著簡單廉價的午餐,飯館女主人和朋友在一旁隨意聊天,上海話我完全不懂,但有兩個字音不斷灌進耳裡,是謂“阿拉”。

曾經很喜歡以單數第一人稱作為每句話的開頭,現在卻不得不學習沉默的我,忽然有很奇妙的感覺。一邊覺得從前的我,在別人眼裡應該很討厭,一邊又覺得這幾個“阿拉”不斷的女人,自我得對別人的討厭懵然不知的女人,其實很幸福。

城隍廟很市井,經過修飾的優雅的市井。整個環境既有格調又有秩序,人流和風景,水乳交融。眾多古色古香的老字號顯然經過特別的裝潢了,一派中式的典雅。我想起外灘的建築,完全不同的歐式風情,串起的是泛黃的歷史,那久遠的,洋味十足的,紙醉金迷的,華麗與辛酸交織的歷史。所有的建築都是有生命的,沉甸甸地記錄著城市的故事。

由沉重的鋼筋水泥構造的建築,是專屬於城市的藝術。但潮流所向的城市未來,關鍵詞應該是綠色、環保,輕盈而明朗的意像,仿佛和固有的建築標簽有所衝突?

這樣想的時候,我記起了看世博的另一個目標:那些預示著未來的建築。

世博園的第二天,我選擇從7號門進入C片區。這裡多是歐美國家的展館,每一座建築都有自己的特點,光是外形已經千奇百怪,創意十足。

比第一天略早一點,8點半開始排隊,結果一進園就意外地收到兩張中國館預約券。更意外的是身旁隨即有人貼上來,低聲問:中國館預約券賣不賣?

被動當上黃牛,我有些激動又有些失措。對方開價20元一張,我假裝很專業地說,50元!我知道你一轉手就翻倍了!

話一出口就後悔,對方招牌式的猶豫持續了不到半秒鐘就順利成交了。我知道100只是網上的最低價,第一天的黃牛向我開價時,就是150元一張的。

但這意外的收獲還是讓我們很有些高興。母親甚至開始守株待兔的憧憬,設想第三天也該早一點排隊,說不定還有運氣再當一次黃牛。

這運氣確實不是時時有的。本來這一次排隊的時間比第一天還長,但是C片區的人似乎少很多,一眼望去,很多場館都不用排隊就可以進入。

但我的計劃是掃館,所以克制住進館的衝動,拿出相機腳架,准備先給各個國家的展館外觀來個集郵式拍攝再說。

只拍了幾張,就來到捷克館前。看著門口空空如也,終於忍不住進去了。看到了一座熟悉的雕像,布拉格的主教雕像,喚起曾經的東歐旅行記憶,依稀有點唏噓。又和母親玩了一把綠屏摳像,看著屏幕上自己開著飛機飛過城市和雪原,心情卻並沒有同時飛起來。

無限接近卻永遠無法觸摸的感覺,大概便是這樣。

早晨出門時,用手機預約了芬蘭館。從捷克館出來,已到預約時間,看到芬蘭館前已經有人排隊,覺得事前預約還真是明智。於是通過綠色通道,輕松地進入這座白色“巨碗”。一進門就看到弧狀圍牆上方大片的藍天,沿著螺旋步道進入館內,馬上又進入了一個清涼世界。芬蘭館的展示不大特別,但充滿先鋒科幻感覺的影像和充滿純樸意味的手工展品,對比鮮明卻又和諧相融。據說芬蘭是世界上最受歡迎國家的第一位,但是真正能欣賞那返璞歸真之美的,能有多少人呢?

在芬蘭館的互動網站上留言,誠懇地寫下“愛芬蘭”。

出了芬蘭館,開始掃館。丹麥館瑞典館挪威館、冰島館烏克蘭館、拉脫維亞館愛沙尼亞館、愛爾蘭館土耳其館希腊館、葡萄牙館斯洛伐克館、波黑館白俄羅斯館、匈牙利館歐洲聯合館、古巴館委內瑞拉館、智利館墨西哥館、加拿大館巴西館、哥倫比亞館秘魯館……每一個館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獨特外形,光是走馬觀花已經眼花繚亂。小國家的展館前人跡寥落,發達一點的國家一定門庭若市,形成鮮明對比。

不知不覺來到美國館,外形並不起眼,人龍卻長長地繞了幾圈。猶豫了一下,我和母親還是加入了人龍。其實等待的時間不算太長,而且展館門口有幾個會說中文的年輕人一邊自得其樂地跳街舞,一邊熱情地帶動排隊游客的氣氛,排隊的過程也就顯得不那麼悶了。進館後發現簡單得出乎意料,幾個展廳分別就是幾段電影,赤裸裸地推銷美國的核心文化和核心價值觀。這樣的宣傳方式,還真是典型的美國風格,如此倨傲,如此有底氣,還如此受吹捧。捧場的人當中,也包括明知對方在傾力推銷,依然欣然接受的一個我。

出了美國館,已是中午。又掃了一部分歐洲國家和非洲國家的場館,就到網上大力推介的非洲聯合館去了。感覺就是一個大賣場,比起各占一小塊地盤的非洲小國各展館,東西兩側的非洲工藝品賣場似乎人氣更旺。琳琅滿目的手工飾品和擺設,讓我和母親逗留了很久。

走出大冰窖一般的非洲聯合館,又掉進了午後的驕陽似火。奇怪的是游人仿佛比上午多出很多,幾乎每個場館前都有長長的人龍。能吸引游人在烈日下不厭其煩排隊的,大約也只有這些我上午來不及掃蕩的西歐發達國家的展館了。仔細看看,每一個展館出色的不僅是外形,那些建築材料也是千奇百怪又獨出心裁,大多選用可以拆卸的天然輕便的材料,竹子、藤條、木板、簡易釘裝的塑料和金屬片……瑞士館猶如釘滿珠片的外牆,原是一個個紅色廢舊塑料薄膜包裹的內置光能電池的小圓盤。西班牙館很大,不知道外表由多少塊藤條板塊拼接而成。那些藤條板塊,每一塊都有著不同的編織方向和紋理。英國館的“種子聖殿”已是世博最著名的亮點之一了,我和母親走上對面開放式的荷蘭館,無論從哪個角度拍攝英國館,銀光閃閃的種子聖殿都像來自外星的物件,在陽光下裹著一身如夢如幻的銀色光影。

荷蘭館本身也很有特色,開放式螺旋狀的結構,猶如一座游樂場。我在這裡見到了凡高畫作的仿品,還有一部很吸引眼球的太陽能汽車。不得不承認,老牌歐洲國家始終還是魅力超群,從建築到展品,從材料到設計,無一不透著科技與藝術、發展與環保的完美結合。

按照計劃,坐園內公交車到了亞洲區,把第一天沒來得及看的各個國家的展館匆匆瀏覽一遍,在展館外面拍張照片“到此一游”。熱門國家始終熱門,冷門國家始終冷門,越南館門可羅雀,兩旁的日本館和韓國館卻大排長龍。沒時間進韓國館,就進朝鮮館看了看。結果發現光是彩色韓文組成的韓國館外觀,已經超出簡陋的朝鮮館好多個數量級。

看看時間,將近6點。想起第一天游世博時,就聽說排隊時間最長的沙特館傍晚6點會截止排隊,於是臨時起意,打算體驗一把上海世博的獨家特色:漫長的排隊。

母親或者是太過隨意,或者是跟我一樣瘋狂,一口就答應了。於是我們加入了沙特館前蜿蜒曲折的龐大人龍之中,隨著人群坐坐,走走,站站,無論什麼時候向前望或者向後望,都看不到隊伍的盡頭。這種情境,最適合感慨中國特色或是人如螻蟻。

足足排了兩個半小時的隊,到晚上8點半,我們終於進入沙特館。這個時間,館內很多內容都已關閉,開放的除了“月亮船”最頂端的空中綠洲,就是這次世博最震撼的巨幕影院“珍寶劇場”了。每天那麼多人排上六七個小時的隊,也不過為了一睹這1600平方米球形銀幕的風采。觀影時間不長,大約只有15分鐘,但確實是令人嘆為觀止的體驗。電影內容並不精彩,只是一些簡單鏡頭組合的高清呈現,但是人站在傳送帶上,隨著四周畫面上下左右的移動變化,感覺就像浮在空中擁抱雲天,鳥瞰大地,難怪劇場門口的介紹說明是“鳥眼視角”。母親一個勁說值得,而我一直在想,什麼時候普通影院也是這種效果?在我有生之年可以嗎?再過100年可以嗎?

從開始排隊到最後走出沙特館,整整用去3小時,雖然這時間已經非常短,但是對於暴走了一天的我和母親,依然是駱駝背上的最後一根草。幸好出館時有小禮物,一張光碟、幾張明信片,還有一個有“月亮船”水印的透明鎮紙,像模像樣,多少減緩了一點疲累的感覺。

人總是貪心的,看一整天的計劃這麼順利,我忍不住想再去台灣館碰碰運氣。第一天曾經打探過,晚上閉館前游人少了,工作人員可能網開一面,讓沒有預約的游客也可以進館。

但是來回嘗試了兩次,都被回絕了。我只好放棄,看著夜幕下透明的台灣館,裡面的球形銀幕幻化著色彩繽紛的中國風圖案,想像那或許也是跟沙特館類似的技術吧。

夜幕下誘人的不僅是台灣館,香港館、澳門館……很多場館都披上五顏六色的幻彩燈光,演繹出和白天截然不同的氣質和風情。我和母親貪婪地看個不停。不得不說,這一天的世博游很完美,也足夠證明,制定計劃然後嚴格執行,實在是我的強項。

但也可能是致命的弱項。當我坐在長凳上,翹起疼得不行的腳,再看看母親疲憊的神情,不禁在心底浮上一聲內疚的嘆息,對母親,也對自己。

母親在燈下比著新買的裙子,旁邊放著她白天用來做筆記的紙和筆。

旅途中的人,也許總有和生活中不一樣的地方。我沒想到母親的體力顯得比我還好,游興似乎比我還濃。她還做筆記,幾天下來,上海地鐵線我們坐過的站點她幾乎都能背出來了。有時我覺得她有點煩,什麼都要問,解釋了也不懂。讓她拿相機,她怎麼都拍不好照片,可是又很倔強地要一再嘗試。

其實她不問的時候,我又會忍不住什麼都想告訴她。一邊抱怨她拿相機都拿不穩,一邊又忍不住一再指點她的拍照技術。

不是不知道,母親的好學和遲鈍,其實只是為了迎合我的好為人師。她真正的興趣,是在街頭鬧市的店鋪和攤檔,耐心淘她心目中要買給外孫和孫女的禮物。

然而終究沒有找到她理想中物美價廉的目標,任性的我卻已經不耐煩了。在驕陽似火的上海,賭氣地和母親站在街的兩頭,互相不說話。

9月的上海,居然還這麼熱,大概也是歷史罕見。其實我是腳累了,卻固執地不肯說出來。最後還是母親走過來,很體恤地說不找了,不買了,回去吧。

我看著她,五味雜陳。這幾年覺得自己越來越像母親了,莫名其妙地就會發脾氣。那是因為隱忍太久的緣故。而母親,是隱忍了一生吧。

隱忍成了習慣,隱忍到了骨子裡,曾經活潑的小姑娘,就成了讓人心疼的老太太。

她習慣性地與人為善。房東過來結房租,她抱歉地說臨走只能把床單丟進洗衣機,不能幫忙洗干淨了,把年輕的房東雷得立馬垂頭,連說不用。

其實房東也很和善。拖鞋、垃圾袋,缺少什麼就馬上送過來。回程的火車票也是他幫忙訂的。這一次到上海,碰到的人都很友善,不管是志願者還是普通的路人,全然沒有我印像中上海人特有的尖酸勢利。一位本來在網上說好要賣世博門票給我,結果提前出手賣給了別人的老先生,也在電話裡連聲道歉之余,向我詳細介紹了上海各種旅游路線。在電話裡還聽到他的老伴不斷插話,坐什麼車,到什麼站,熱心得不行。

夜深了,衣服還在洗衣機裡洗著,母親已經沉沉入睡。我掀起窗簾,看到窗外伸出長長的不鏽鋼晾衣架,在每家每戶外面形成一個方塊。看來,這新裝修的房子也保留了傳統上海晾曬衣物的“萬國旗”特色,這讓我覺得城市又多了一分人情味,似乎可以想像在這姿態高貴的大城市裡,依然有小人物悠然自得的位置。

城市是否讓生活更美好,我並不知道。不過世博似乎真是讓上海更友好了。

企業館和案例館,據說是上海世博的一大特色,分布在浦西的D片區和E片區。

世博第三天,我們的目標就是這裡。本來以為游人會比浦東園區的少,沒想到足足排了1小時的隊才入園。大約是星期六的緣故吧,感覺比前兩天在浦東園區更熱鬧,很少有不用排隊的場館,而那些隊,動輒一排就是三四個小時。

我本來依舊決定以外拍掃館為主,進館參觀為輔。但很快發現,D片區的場館普遍外形一般,很多都是利用浦西原有的舊廠區改造的吧,真正的精髓應該還在館內。於是就拉著母親進了城市足跡館,從飄逸的敦煌壁畫到美男子大衛像,從怪異的三星堆銅人到神秘的特洛伊木馬,從黃河源頭到兩河流域,把東西方城市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看了一通。

出館後發現下過雨了,地面濕漉漉的。茫然之中,只見中國人保館不用排隊,就隨便進去看了一下。然後在上海企業聯合館現場預約了晚上6點的參觀。看看周圍的石油館、日本產業館、國家電網館、韓國企業聯合館、可口可樂館……隨便哪一個門前都是大排長龍。只有震旦館的隊伍稍微短一些,就順勢進館,從女媧補天的電影到北京奧運金鑲玉的獎牌展示,簡略地瀏覽了一番玉文化發展史。館裡有玉石讓游客摸,母親說確是真玉,摸起來涼沁沁的,我想大約是心理作用吧,大凡中國人沒有不受玉文化影響的。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我們在震旦館坐了好一會,最後還是撐傘出發了。我的傘本來就比較脆弱,走到中國船舶館終於宣告骨折無治。然而很巧,入園時母親為某酸奶品牌“送世博傘”的促銷噱頭所吸引,買了幾瓶酸奶,現在那把附送的“世博傘”就派上用場了。這無心插柳的先見之明,讓母親很是得意。

我們從中國船舶館坐園內公交車到了E片區的城市最佳實踐區,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些案例館:香港、北京、巴塞羅那、杭州、蘇州、威尼斯……已經有點審美疲勞了,要不是蘇州館正在搞太倉主題周,禮品稍微豐富一點,我都懶得進去一趟。

所謂企業館和案例館,一圈走下來大致也就明白,有錢的企業和城市應該就有資本設立自己的單獨展館了,因此也跟國家館一樣,有熱門冷門之分。台灣案例館就是熱門之一,看著長長的隊伍,母親幽默地說,這我們次世博游,就是跟台灣沒緣。
德國漢堡館是更大的熱門,想起網上的大力推薦,我猶豫了好久終於加入了人龍。排了將近1小時的隊,最終對這大熱門的印像,卻只限於那棵貫穿樓層的紅色“願望樹”,還有展館門口的自助蓋章。漢堡館外形普通,猶如幾塊紅色大積木拼搭而成,內裡應該是大有乾坤的,據說是非常節能環保的“被動房”。只是講解的人大概講了一天已經很疲累了,講得有氣無力,我也聽得雲裡霧裡。推想“被動房”的意思,大約是不用能源消耗,房子本身就可以收集天然能源循環使用吧。

另一個案例館,沙特的帳篷之城米納,倒是讓人一目了然,印像深刻。沙漠裡那麼大的一座帳篷城,食宿、交通、安全、衛生還一一考慮周到,實在是厲害的規劃。

看看時間不夠,只好放棄包括城市未來館在內的其他場館,一路走回上海企業聯合館,通過預約通道進入這個別致的“魔方”。白天人在外面,看著森林般的一根根柱子隨著館內人生的喧囂變換色彩,現在人在裡面,親身體驗了一把聲能轉為光能的神奇。當手中的扇子揮起,翩翩蝴蝶在電影廳中飛舞時,這次世博游也算有一個happy ending了。

上海的雨天,不僅在世博園裡碰到。在此之前,已經在朱家角邂逅了一場雨。

朱家角,距離上海最近的一個水鄉。從上海音樂廳旁邊的普安路坐滬朱高速快線,一路順暢的話,50分鐘就可到達。朱家角汽車站旁有好些三輪車夫,我和母親聽信了“免門票”的誘惑,花20元錢讓其中一位把我們帶進古鎮。後來才發現門票是免了,但是門票中包含的收費景點我們也無法進去看了,能夠進去的,都是掛著藝術門面的商業場所。

但是不要緊,本來也只是想單純地溫習一下江南水鄉的氣氛而已。於是我們就在古鎮的各條小街閑逛,看看古老的木房子,房前垂柳依依,水上有莊嚴古剎,背後是霧靄中的淡淡山影。下雨的時候,我和母親坐在澱山湖邊吃午飯,看水面泛起點點白波,穿著雨衣的船夫咿呀搖槳,船兒從橋洞裡輕巧地鑽出來。雨嘩啦啦地下了很久,小飯館的女老板好心地把我們讓到店裡去坐。雨停了,順著濕漉漉的石板路一路走,看小巷人家門口擺出來的新鮮菱角和蓮蓬,雨水打過之後鮮艷欲滴的嫩紅和粉綠。走到放生橋,看到厚厚的雲層裂開一條縫,陽光從縫裡灑下來,煙波浩渺的湖面上,漁人正撒開一張網,白晃晃,銀閃閃。

這就是水鄉了。雖然雨後的空氣透著絲絲涼意,眼前的景像卻透著水鄉特有的溫軟。

朱家角的主要街道基本上已成為購物街,五香豆芡實糕都還在,還有一個個泛著油光的大蹄髈,但更有許多應節應景的世博特許商品,大大小小的海寶,衝著游人微笑。離開古鎮的時候,我看到廣場上正進行“第13屆上海朱家角旅游節”的彩排。長途公交在夜色中回到上海,我又看到高速路上的宣傳燈柱,再過兩天,上海旅游節就要開始了。

便覺得世博是上海的一件華衣。藏在上海角落的每一朵蕾絲花,還在一朵朵添加上去。

9月,據說是游世博最好的季節。人會比較少,平均每天入園才20多萬,比高峰時的50萬人輕松多了。

我親身體驗了這20萬人的“輕松”,再也無法想像50萬人的擁擠。

幸好請了足夠長的假,三天世博是間隔著游完的。如果是連續的三天,我不知道我能否堅持下來。看著母親蒼老的面容,耷拉的眼袋,我又是佩服又是歉疚。

其實母親的狀態比我還好。我提醒了自己很多次,結果還是把沒有開封的一整塊巧克力忘在房東的冰箱裡沒有拿出來。媽媽卻把大大小小的物件齊齊整整地打包收好了,從朱家角買的萬三蹄髈,到世博園收集的各種小禮物,還有一直沒用上的兩張嶄新“觀世博”專用折疊凳,一件都沒落下。她什麼都舍不得丟,什麼都要帶回去,行李比來之前多出一倍不止,她卻堅持著要自己扛,連聲說不沉,不重。

我很排斥坐火車,一直頭暈腦脹。但是母親很喜歡坐火車,一直看著窗外的風景不說,還偷偷觀察車廂裡的其他乘客,分析他們的身份。她告訴我,那幾個活躍得來又有點居高臨下自信姿態的小伙子,是老師呢。

他們也是去上海看世博的,但是沒有進入中國館。

我們倒是陰差陽錯進去了,還額外賺了100元。那麼熱門的沙特館也進去了,僅僅排了兩個半小時的隊而已。總之,這次游世博,該看的都看了,計劃很好,執行很好,很圓滿。

我看著母親花白的頭發,愉快的神情,有點熟悉,又有點陌生。就像看著一面鏡子,這一面是個活躍的小姑娘,那一面是個沉穩的老太太。

我說,我們去餐車吃飯吧。

母親馬上說,好,我也想吃好一點呢,我沒有在火車餐車吃過飯。

其實我也是第一次在火車餐車吃飯。

這餐車很整潔,菜的味道也不錯,價格也沒有我以為的那麼離譜。

一切看來都很好。這是我和母親的世博游。

(2010.10)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