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行(八)(甘孜寺)

作者: lovekarajan

導讀現在是下午三點鐘,我們去探訪甘孜寺。 甘孜寺,全稱甘孜扎西羅蔔楞,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在十三大格魯派寺廟中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寺廟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文革中被毀,之後又重建。寺內僧眾數百人之多。寺廟在城北的山坡上,坐北朝南,是漢藏結合風格的建築。 我們到的時候下午陽光非常強。車子停在寺廟門外,門口的路上有一片塌方,所以有幾個喇嘛在修路。甘� ...

現在是下午三點鐘,我們去探訪甘孜寺。
甘孜寺,全稱甘孜扎西羅蔔楞,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在十三大格魯派寺廟中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寺廟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文革中被毀,之後又重建。寺內僧眾數百人之多。寺廟在城北的山坡上,坐北朝南,是漢藏結合風格的建築。

我們到的時候下午陽光非常強。車子停在寺廟門外,門口的路上有一片塌方,所以有幾個喇嘛在修路。甘孜寺門票十元一人,這是我們此行中第一次需要買門票。我們是僅有的游客,寺廟裡的喇嘛經常主動告訴我們游覽的路線。甘孜寺很大,有很多殿堂和樓閣。我們先去了矗立在門口的大殿,脫鞋進殿,蘇師傅馬上跪拜,大殿的一角坐著三個喇嘛在談事情。沒有人理會我們,我們就任意的拍照。殿裡有無數的菩薩像,大大小小,各不相同

我們出了大殿之後,不知怎麼就進了寺廟的廚房。在這裡我們遇到了一位大喇嘛,蘇師傅和他聊了起來。然後請他為我們做個向導,喇嘛欣然同意。就這樣,我們跟著這位喇嘛師傅進行了我自己所有寺廟參觀經歷中最全面,最完整的一次。他帶領我們參觀了寺廟的圖書館,辦公室,護法殿(裡面有大量的藏刀和火槍),美麗的酥油花做的裝飾畫,還帶我們去長壽殿請裡面的喇嘛為我們摸頂,並給我們每人在印堂處點了一個紅點;接著我們又去了寺廟裡的唐卡博物館,給我們展示了滿屋子精妙絕倫的,留存了幾百年的唐卡,還給我們講了很有關唐卡的故事。有一幅唐卡中間是三個人的照片,他告訴我們說這三個小偷把這幅珍貴的唐卡偷了去,然後到拉薩買了。當他們第二次再來偷的時候被捉到,所以現在他們的頭像被貼在這幅被偷的唐卡遺留下來的畫框中,被打上了叉叉,受到永世詛咒。他一邊給我們講,一邊不停的解釋,甘孜寺之所以受十元錢門票,就是因為這間唐卡博物館的緣故。

我們又去了存放藏戲面具的倉庫,裡面的牆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面具。他說如果我們過年的時候來,就可以見到大型的藏戲表演了。

然後我們有去了時輪殿,在這裡我們見到了從布達拉宮仿照而成的時輪壇城,唯一不同的是這個仿照的不能轉動。喇嘛說這是人們他和靈魂藏身之處。我們繞著這間殿走了三圈。在這裡,給我們當向導的喇嘛和我們說再見,他的普通話講的很好,發音很標准,他說我們今天有緣,希望我們一切順利,後會有期。

接著,我們就去看喇嘛的辯經課。這是我此行最大的收獲。上次在拉薩的色拉寺,由於去晚了而沒有趕上。這次我們可是打開眼界。喇嘛們的課堂就在大經堂下面的一個院子裡,大約十來個人一組,坐在地上,各自有各自的提問和回答,互不干擾。我們不停的在他們中間走來走去,拍照和拍攝。牆壁上的白塔和遠處的雪山交相輝映,站在那裡遠望山下世俗中的甘孜城,聽著喇嘛們的爭論和擊掌的聲音,讓人實在有一種很奇特的感覺。

喇嘛們都很年輕,有的只有8,9 歲的樣子。這些小喇嘛是不在大喇嘛的課堂上的,他們有另外自己的地方,每兩人為一組。而一些大一點的組中也有很多很年少的孩子,大概他們是學習的時間比較長吧。

我自己被一些小喇嘛所吸引,不知道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到底對世俗和佛界有多少了解和認識呢?他們來的這裡是自己的選擇嗎?他們將來會被外面的世界所吸引嗎?我親眼看到一個年輕的喇嘛的裸露的手臂上刻著一排英文紋身:I love you。

但是我們確實在喇嘛的課堂上度過了一段終身難忘的時光,這樣的經歷是不可多得的。我們還和一個監督的大喇嘛聊了一會兒,可惜的是我們只能通過蘇師傅的翻譯來溝通,所以無法了解更多。

出了喇嘛辯經的院子,我們就遠遠地看到了一個紅色的,孤單而削瘦的身影。走進了一看,是一個年輕的尼姑,獨自一人站在大經堂前面空地上的竹竿下,背後是空曠的天空和甘孜城的全景,在黃昏的灰暗中她顯得非常引人注目。不知道她為什麼出現在這裡,但是她身上的紅毛衣很漂亮也很時髦。

我們就這樣在滿足之中走出了寺廟,門口修路的喇嘛們和我們打招呼,我問他們為什麼沒有去辯經課,他們說他們今天的任務是修路。說了再見之後我們就帶著被喇嘛摸頂時給我們點的紅點回到了酒店。

甘孜寺是我參觀過的藏區寺廟中印像最深刻的,這裡可以提供幾乎所有作為一個游客會感興趣的東西。我也曾去過布達拉宮,哲蚌寺,大昭寺,松贊林寺,塔公寺,白玉寺,德格印經院等等,但是由於在這裡由喇嘛做向導和講解,絕對不虛此行。

甘孜寺的大殿:



俯瞰甘孜城:



殿裡的菩薩也喜歡哇哈哈:



辯經的地方:



辯經的地方風景如畫:



辯經的小喇嘛:





激烈的辯論:



遠遠地站在寺廟大廳門口的小尼姑:



精選遊記: 甘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