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北高峰一堂政經課

作者: rgmao

導讀題記一 世像紛繁迷人眼。追根溯源,作祟者,往往是一個“錢”字; 題記二 錢,一把雙刃劍也。 題記三 “講適度消費,老有所樂” (2010年10月19日回校辦事,校園內見一條大紅橫幅內容/照片見下) 登錄我的博客,可看更多此行照片 -- http://***/rgmao181898 / -------------------- 2010年10月13日。 秋雨霏霏,下得很有耐心。 北高峰,海拔318米,杭州第一高峰。山頂有“靈順禪� ...

題記一

世像紛繁迷人眼。追根溯源,作祟者,往往是一個“錢”字;

題記二

錢,一把雙刃劍也。

題記三

“講適度消費,老有所樂” (2010年10月19日回校辦事,校園內見一條大紅橫幅內容/照片見下)

登錄我的博客,可看更多此行照片 -- http://***/rgmao181898 /

--------------------

2010年10月13日。

秋雨霏霏,下得很有耐心。

北高峰,海拔318米,杭州第一高峰。山頂有“靈順禪寺”,俗稱“財神廟”,廟內廟外,香火鼎盛,雨天也不乏燒香許願者,抽簽問蔔者。



廟外,站立兩塊泛白的太湖石,一塊鐫刻毛澤東手書“北高峰”三個大字,另一塊上書蘇東坡登北高峰的詩作。天下名山,不計其數,有此“待遇”者,屈指可數也。





山頂有茶室,雅名“茗香閣”。幾步之外,就是2003年建成的詩碑亭,漢白玉的巨碑上鐫刻著毛澤東的狂草《登北高峰》。



還好山頂有一個茗香閣,上午九時登山入“閣”,下午二時離去,在此度過了半天光陰。

老天下雨下累了,也有歇息的時候。此刻,我走出茗香閣,入詩碑亭,進財神廟,在山頂轉悠一圈,遺憾的是,憑欄遠眺,只見霧氣茫茫,西湖隱蹤,杭州遁跡。毛澤東在詩中寫到“杭州一望空”,今日則是“杭州一望白”了。



半日之內,入室飲茶者,僅我一人。服務員倒有三四個。閑著無事,或打盹,或發呆,或逗狗玩。



茶室有一個售貨窗口,出售飲料和熱氣騰騰的豆腐干、茶葉蛋。半天,也不見一位顧客光顧。

茗香閣不供應午餐,我即以“來一桶”外加兩只茶葉蛋充飢。服務員的午餐是家裡帶來的,用微波爐熱一下。

-- 老先生興致真好。

-- 是啊,比我們還忙。讀書,看報,聽音樂,發短信,還寫東西。

-- 雨停了,就到室外看風景,拍照片。

午餐時,服務員們和我搭訕起來。

-- 你們對我觀察這麼仔細啊!

-- 今天沒有別的顧客好看,只好看你了呀!

-- (不禁一笑)今天下雨,游客少,你們就閑了。國慶長假一定很忙吧?

-- 是啊,忙的時候,幾個人都忙不過來。

-- 人真的犯嫌!忙了想閑,閑了想忙。

【“犯嫌”二字乃“杭州官話”,我能聽懂,“左右不是,自相矛盾”的意思。】

-- 做經濟核算,“茗香閣”一定虧空吧!

-- 當然虧空,我們照拿工資,運到山上的貨,要走索道,也要付錢。

-- 沒有私人老板會開這個茶室,開了,也早就打烊了。

-- 你們吃杭州市園林局的大鍋飯。

-- 是。改革開放了,把大鍋飯批得一塌糊塗,其實,局部的大鍋飯也必要。

-- 沒有大鍋飯,沒有茗香閣,就沒有你今天的享受啦!

-- 哈-哈-哈!(我聞之大笑)

也許是閑久了,午餐雖然不同桌,一時間,茶室成了聊天室。

-- 我們不懂政治經濟學,可是,國家該補貼的就應該補貼。(一位書生模樣的說)

-- 你看看,現在看病這麼貴,醫院靠賣藥賺錢,弄得老百姓哇哇叫。

另一位服務員告訴我,發牢騷者之子最近住院,開銷很大,有點兒吃不消。

-- 毛澤東的時候,國家多窮。老百姓看病也不至於哇哇叫。

--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對百姓該補貼時就補貼呀。

-- 這不叫補貼,叫老百姓的福利。(書生說)

-- 我不管叫什麼,我只知道茗香閣需要政府補貼,老百姓看病就更需要政府補貼。醫院,哪能靠買藥靠體檢來賺病人的錢呢!

-- 補貼我們茗香閣,政府也虧不了。

-- 政府怎麼會虧?山下的靈隱寺,一年的門票收入就是好幾個億!

交談繼續著,我卻陷入了沉思。政治經濟學,既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又是一個老百姓用三言兩語就能觸及本質的話題。

…………。



家裡訂閱了一份《南方周末》,雖已“卸磨”,平日裡,忙這忙那,竟然無暇細覽。每次外出旅游,總攜上一疊,舊報新讀。

-- 我不再玩政治游戲了……不值得我再花人生的最後時光去關心了。-- 李敖

-- 博士“工廠”:讀博 = 賭博?

-- 《盜夢空間》有沒有科學依據?

-- “瘋漢”殺人的艱難免刑

-- 中國學術期刊的尷尬與夢想

-- 金正日三子金正恩其人

“讀懂中國”,乃《南方周末》之廣告語。雲霧飄渺之山頂茶室,仿佛距離紅塵世界很遠很遠,攤開報紙,山下的紅塵世界又盡收眼底。翻閱此報,說實話,有時情緒受擾。

不過,茗香閣裡的你,什麼都可想,什麼都可不想。

眼下,正是持螯賞菊之金秋,《南方周末》刊登了一則應景廣告 -- 陽澄湖大閘蟹。照片邊上還刊登了文縐縐的廣告語:

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此廣告語出自《紅樓夢》第三十八回,大觀園裡眾人食蟹的熱鬧場面,令讀者難忘,金秋文人食蟹由此成了雅事。其中有一句對聯是“蟹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南方周末》的廣告一字之易,“蟹”改成了“殼”,對仗更趨工整。

不遠處,傳來陣陣撞鐘之聲。鐘聲圓潤、渾厚、深沉、悠遠。

讀讀寫寫,寫寫想想,想著想著,便入境入神。入境入神,又蘸上了點詩意。

“靈順禪寺”外,我發現了一口大鐘,懸掛在鋼筋水泥框架中。大鐘有名,名曰“吉祥寶鐘”。一則廣告,赫然入目。上書:每敲九次,人民幣20元。

歷來,寺廟之大鐘,有兩個功能,一是提示寺裡作息時間,“晨鐘暮鼓”,就是這個意思;二是從佛教的理念出發,悠悠鐘聲,能喚醒沉迷眾生。今天,寺廟之鐘,看來又多了一個功能 – 斂財。



回到茗香閣的座位,鐘聲又響,同樣的圓潤、渾厚、深沉、悠遠,可惜,這鐘聲咋的就像桌上的茶盞裡的上等龍井,泡了三四回開水,沒了味兒。

一位老者,衣衫並不襤褸,面目清臒,坐在去財神廟的台階旁,頭上撐著雨傘,底下墊著一塊塑料布,雙腳前方,放著一只白色的搪瓷碗,碗內有些零錢。有路人走過,老人無語,只是抬起頭來,目光射出乞討。

天有寒意,老人執著。

第二次從他跟前走過,他又下意識地抬起了頭,朝我看,他比我年長。冷風拂來,我打了個寒噤。

-- 這麼冷,又沒有什麼人,早點回去吧。(邊說,我邊朝他的搪瓷碗裡丟入一張10元紙幣)

-- 施主,善有善報。

-- 你有不是出家人,咋說施主?

-- 我,我,向他們學的。(結巴著,他說,用手指了指財神廟)

下午兩點,起身,和幾位服務員作別。

-- 不再多坐一會了?

-- 走了,還想到靈隱去一趟。

-- 靈隱的門票很貴,每人45元,進靈隱寺還要另外買30元的票。

-- 像你這樣的年紀,憑身份證,半票,二十二塊五。

午餐時的一席交談,他們對我這個顧客多了一份“關照”。

-- 謝謝,再見。

-- 咦,是你。(走進纜車車廂,裡邊已坐一人,不是別人,正是路邊乞丐!)

-- 謝謝,你好!(老者跟我招呼,也許從我的眼神中看出點啥,接著,解釋道),今天手氣好,你走了之後,來了一個大款,給了我100元。

剛才叫我“施主”,出家人的措詞;現在又說“手氣”,賭徒的用詞。-- 我琢磨著。

-- 先生,你坐,你坐!要坐20分鐘才到山下哩。

-- 哦,你經常乘纜車?

-- 也不是經常坐,今天運氣好,加上你給我的10元,共計收入100多。坐纜車下山只需要20元,小意思。

我又開始琢磨 – 運氣,收入,小意思。

-- 人老先老腿,人家下山走半個小時,我要走一個多小時。

-- 是應該早點回家了,天冷。

-- 不,下山後先不回家。還要到靈隱去干活。

-- “干活”是什麼意思?(正欲開口,又咽下,這還用問嗎?)

-- 你真會說話。(我說)

-- 進入靈隱大門,要買門票的,老人憑身份證半票,……。(老人告訴我)

-- 知道了,剛才茶室的服務員告訴我了。

-- 你也要買票進靈隱?

-- 我不要。

-- 憑啥你不買門票?(我問)

-- (老者狡黠一笑)我抄小路繞進去。

-- 逃票?(我一驚)

-- 誰讓靈隱的門票那麼貴?以前一分錢也不要,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遺產嘛。(老人振振有詞)

-- 說得有理。

-- 你跟我走吧?很快的。(老人問我)

-- 我?(一時間,不知如何回應他的“美意”)

走出纜車車廂,不久,即和老人分手。他走他的逃票路,我走我的“華容道”。

10月19日,從杭州回滬的第五天,回校辦事。“卸磨”之後,每隔一段時間,還得回回“娘家”。

在圖書館大樓附近,見到一條大紅橫幅,上書九個大字:講適度消費,老有所樂。



後來在辦公室,得知,此橫幅的背景:學校有不少退休教授,忙於兼職兼課,最近一位退休教授猝死在講台上,他平日舍不得消費,連“小意思”也不肯。教授死後,其子女在其箱底的存折上發現兩百多萬的存款。

惺惺惜惺惺,吾聞之心酸。忽然想起北高峰乘坐纜車下山的老者。

世上,國家有國家的“政治經濟學”,個人有個人的“政治經濟學”,北高峰上的老者,不僅做到了“適度消費”,而且還能“及時消費”,和那位教授相比,他的“政經”得分更高。

【2010年10月26日晨初稿】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