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

作者: 仰止

導讀龍虎山之二,山水情思 近幾年,申遺成風,龍虎山與丹霞山等六處捆綁申遺,以“中國丹霞”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丹霞地貌即被流水、風力等風化侵蝕,形成的紅色砂礫岩層。都是些堡壘狀的山峰和峰叢、千姿百態的奇石、石橋和石洞。游客中心的電視屏幕介紹,龍虎山原名雲錦山,因一塊五彩山峰壯若巨大如雲錦而得名。改名龍虎山,則因張天師“丹成而龍虎現� ...

龍虎山之二,山水情思
近幾年,申遺成風,龍虎山與丹霞山等六處捆綁申遺,以“中國丹霞”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丹霞地貌即被流水、風力等風化侵蝕,形成的紅色砂礫岩層。都是些堡壘狀的山峰和峰叢、千姿百態的奇石、石橋和石洞。游客中心的電視屏幕介紹,龍虎山原名雲錦山,因一塊五彩山峰壯若巨大如雲錦而得名。改名龍虎山,則因張天師“丹成而龍虎現”。
去過武夷山和丹霞山再看龍虎山,就是前二者的仿制品,就風景來說不如前二者精彩。但也足以說他美不勝收。龍虎山景區峰、岩眾多,有一百零八處自然和人文景觀,神井丹池,流泉飛瀑。
瀘溪河河道寬闊,清可見底,那水真是明淨秀美、婀娜多姿,不輸於武夷九曲溪。從天師府碼頭乘竹筏順瀘溪河而下,二十裡山水二十裡畫屏,兩岸奇峰怪石,危壁崔嵬,竹林青翠欲滴,移步即景,碧水丹山,宛若仙境。
爬山就更美了,大片的竹海,郁郁松林,天然氧吧。登上山頂,沐浴山風,領略“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詩情畫意。百裡龍虎盡收眼底,眼前一片綠色的海,綠海裡紅色的奇峰異石,構成了一道道生動的神奇。龍虎山“十不得勝景”中的“仙女配不得”,又稱“玉女峰”,因其外形酷似女性外陰部而得名,各路導游到這裡都用大喇叭喊,“大地之母”是個噱頭,還是重點解說詞。女導游們用南方普通話說“男人看了笑哈哈、女人看了羞嗒嗒”真是奇妙的很。與“玉女峰”隔河的一座拔地而起的百米高的石筍山,名曰“金槍峰”,暗喻男人那話,又叫“大地之父”。
仙人城盡管還要另買票,還是值得去看的,可以體驗爬山的樂趣。
升棺表演的俗不可耐
瀘溪河邊仙水岩,諸峰峭拔陡險,岩壁光滑平展,懸崖絕壁上布滿了各式各樣的岩洞,裡面有一百多座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的岩墓懸棺,數量之多,位置之險,可稱之為“天然考古博物館”。像三峽,武夷山等地的懸棺一樣,都是古人的文化。然而,現今許多人一味琢磨棺木用什麼辦法放進去,而不是考古,於是就有了龍虎山李氏兄弟的懸棺表演,每每表演前,放一掛鞭炮,用驚險而刺激的演出吸引游客的眼球。懸棺表演=是先在山頂找一個固定點,通過繩索垂下一只滑輪,另一繩索穿過滑輪,一頭拴在絞車上,一頭拴住棺木;然後,安葬人員憑借一根繩子從山頂滑下,當與洞口平齊時,用蕩秋千的方法蕩進洞內;准備就緒後,下面的人轉動絞車,棺木被提升至洞口水平位置,洞內的人則用事先栓在棺木一頭的繩子,將棺木牽引入洞。古代人是這樣做的嗎?現代人也沒必要重演當時的過程,再也沒有這種葬身的方式方法了。
倒是墓中所葬何人?為何要葬在懸崖絕壁之上?還有那麼一點點考古的意思。可惜升棺表演可不管那套,先吸引了游客在說。與各個風景區懸賞破解懸棺之謎一樣,都是噱頭。
也不知龍虎山當局糊塗還是精明。留一些想像的余地該多好。表演什麼也比棺材好一點。
龍虎山的道教文化
今天去天師府,大上清宮,正一觀。訪道之旅來真的了。
龍虎山以道教天師教稱著。天師是萬世一系,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都是姓張的,至今63代。天師道是東漢張陵創立的並由其子孫世襲相傳的一種宗教組織。早期入道須交五鬥米,所以叫“五鬥米道”。它與全真道同為道教之兩大宗派。不過它創建最早,比全真道早1041年。天師道標志著中國道教組織的產生。道教各派關系很復雜,就像他們的多神教,金庸的流行小說,使全真教出了名,其實,歷史不如天師教。游客中心的道教博物館裡說,龍虎山興盛時期曾建有九十一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好幾萬人,張天師設各種“官職”加以管理。
龍虎山天師府的建築規模是全國所有私家府第中唯一可與孔府相媲美的。始建於明,現存木構建築是清代的。沒進門便是一聯:“麒麟殿上神仙客,龍虎山中宰相家”,原為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手筆,告訴你這裡的主人具有既是“神仙”又是“宰相”的雙重顯赫地位,也告訴你天師道與歷代皇權的關系密切,不一般。二門門聯寫的是“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告訴你教理教規是道德。
天師符豪華氣派,“南國無雙地,西江第一家”,當年不知花了多少銀兩。宗教根於民俗,宗教領袖也是人,絕不能超越時代、社會、民俗、人欲。宗教其實也是謀生牟利手段,只不過以精神、思想為本錢。但,宗教文化不可小覷。
道教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而以老子為祖宗的道家是先秦學派道德、儒、墨、名、法、陰陽的魁首。道教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作為宗教,具有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復雜的神靈系統,其實真正對中華文化各個層面產生深遠影響的還是它的靈魂:道家道學老莊思想。雖然道教和道家不是一回事,但也正是道教師法和尊崇道家,才得以持續發展。所以訪道之旅其實還是訪道家。張天師的道教就當看看熱鬧,畢竟是旅游區。
大上清宮以《水滸》出名。“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就是講大上清宮的,由上清宮內的鎮妖井,走出36天罡,72地煞,從而演繹了水泊梁山的故事。伏魔殿仍在,鎮妖井仍存,游人趕快去吧,哈。
實用攻略
一,交通食宿。火車汽車到鷹潭,最好住在市內,因為公交車很方便。住景區方便游覽但價格不合適,服務項目也少。火車站前無數賓館酒店,眼花繚亂豐儉由人。住的不愁。出站左手香江國際酒店3星,180帶早餐沒講價入住,雖然設施老舊了點,還算正規。出站右手凱萊商務、鐵鷹酒店標間都150以下帶早餐,總之住的沒問題。30,50,80的小賓館到處都是。香江國際酒店下面(火車站出站口左面)有去龍虎山的公交車,無人售票,3元一位,到龍虎山正門口。首班6:15,回程末班車7:30。不過最好不要坐末班車。二,景區開放時間:7:00—17:30,門票225,其中觀光車50元/人;竹筏漂流(或仙水岩游船):75元/人。注意:仙人城和天門山須另購票,在你沒去之前,沒人告訴你。景區內有電瓶車、小火車、中巴,可憑門票隨時上下,不過有時候需要等侯,甚至半小時以上。從山門開始中途很多站點,最遠上清宮。仙水岩渡口(升棺表演處和下竹筏處)有免費擺渡渡船,但在每天三次表演時間違規內收費每人五元,沒有告示,民不舉官不究。乘坐竹排或游船均在票價內。三,要大致了解龍虎山需要兩天。一天不夠。如果天氣好,先游山水,再游人文。第一天:鷹潭火車站廣場坐公交(鷹潭—龍虎山)赴龍虎山仙水岩景區,參加仙水岩船筏聯游,賞“十不得”景觀、觀懸棺仿古吊裝表演,登仙人城、游尼姑庵,坐公交返回鷹潭市區。第二天:鷹潭火車站廣場坐大巴(鷹公交潭—上清)赴中國道教發源地、正一道祖庭上清天師府,游“龍虎山中宰相家”——天師府,參觀千年古街——上清老街,參觀留候家廟、長慶坊、“百神授職之所”大上清宮遺址、梁山一百零八將出生地“鎮妖井”等景點,坐景區內車回到正門,為的是中途下車拍照(下午光線好),最後,坐大巴返回鷹潭市區。
對生人來說,龍虎山挺復雜,但可以記住一條簡單的游覽車路線,可在停靠點下車,步行附近景點,再上車走。陸路:游客中心→像鼻山東門→像鼻山西門→無蚊村→正一觀景區區→上清古鎮。水路:竹筏漂流線路:正一觀景區竹筏碼頭→仙水岩景區仙女岩碼頭。游船游覽線路:仙水岩景區游船碼頭→鯉魚灣→仙女岩碼頭。今天已經經過實踐檢驗了,符實。


精選遊記: 龍虎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