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豪尼半島風情——匈牙利印像

作者: 雨澤隨時

導讀蒂豪尼半島風情 ——匈牙利印像 雨澤隨時 在歐洲,有一個美麗的國度,她就是匈牙利,一個宛如羞澀的美女,如果不是細心觀察體驗就會被忽略的國度。 在匈牙利中部,布達佩斯西南90公裡之遙,有一個中西歐最大的湖泊——巴拉頓湖。在匈牙利這個內陸國家,人們更願意稱她為匈牙利海,因為這座東北西南走向呈狹長條狀的湖泊,長度為78 公裡,寬1.5 至15 公裡,面積達 ...

蒂豪尼半島風情

——匈牙利印像

雨澤隨時

在歐洲,有一個美麗的國度,她就是匈牙利,一個宛如羞澀的美女,如果不是細心觀察體驗就會被忽略的國度。

在匈牙利中部,布達佩斯西南90公裡之遙,有一個中西歐最大的湖泊——巴拉頓湖。在匈牙利這個內陸國家,人們更願意稱她為匈牙利海,因為這座東北西南走向呈狹長條狀的湖泊,長度為78 公裡,寬1.5 至15 公裡,面積達596 平方公裡,平均水深為4米,最深處有11米。在她的南岸,有優良的湖岸沙灘;北岸,有著名的花園城市巴拉頓菲爾德;在距北端24公裡(約湖長三分之一)處,是從北岸伸向湖對岸的蛇頭形狀的蒂豪尼半島,一處風光秀麗的歷史文化元素富集地,這裡有一座著名的巴洛克式本篤會教堂,距離對岸最近,僅有1.5公裡,繁忙的渡輪連接兩岸的交通;環湖市鎮碼頭迤邐分布,游覽、運動的碼頭帆船桅杆林立,湖中帆影點點,孤鶩落霞,碧水長天;環湖火車把本地的乘客、外來的游人帶到各自的目的地。巴拉頓湖以其名勝古跡、湖光山色、風土人情,成為馳名歐洲、享譽世界的游覽勝地。
巴拉頓湖區風光之最,當屬蒂豪尼半島。

蒂豪尼半島屬匈牙利維斯普雷姆縣。整個半島是一處歷史文化街區。在半島的南端,有一座名叫蒂豪尼的小鎮,是領略巴拉頓風情的絕佳勝地。每年有大量的游客,來到這裡度假消閑、探古尋幽,特別是德國的游客,更願意到這裡享受沙灘陽光。蒂豪尼小鎮也因此成為匈牙利國內居民收入最高、房價最貴的城鎮。站在小鎮最高處,向東望去,煙波浩渺、白帆點點的巴拉頓湖,從山崖腳下三面鋪開;轉過身來,是風情萬種、秀麗迷人的蒂豪尼小鎮,以及小鎮西南山腳下的內湖。這裡的名勝古跡、風情景色,無不令人駐足賞嘆,流連忘返。

巴洛克式本篤會教堂

小鎮的高地上,聳立著一座建成於1055年的巴洛克式本篤會教堂。這座本篤會修道院於1055年建成,後被毀壞,保存下來的僅為地下室部分,其中安葬著匈牙利皇帝安德拉什(英文名稱Andrew)一世。這位皈依基督的皇帝把這裡視為修行勝地和風水寶地,並確定為皇家陵寢所在地。不過最終還是他老人家自己與皇後,基輔王子的女兒阿娜斯塔西亞(Anastasia)孤獨地長眠在這裡。這座修道院的建築敕書是現存最早的匈牙利文文獻,現藏於北部70公裡外的蓬農豪爾毛修道院(Pannonhalma Archabbey)。1754年,教堂重建,其建築風格為巴洛克式。

這座教堂還因為曾經短暫地囚禁過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末代皇帝查理一世而成為哈布斯堡王朝的歷史遺跡。這位同時兼任奧地利皇帝和匈牙利皇帝的奧匈帝國皇帝在第二次試圖奪回匈牙利王位後,被囚禁在這裡,最終於1918年放棄王位和帝制。

說起教堂,這裡不得不多說幾句。許多出門旅行的人都說,旅游其實沒啥,就是“國內看廟,國外看教”。的確,無論廟宇還是教堂,都是一些旅游勝地必不可少的景點。古今中外,無不把宗教活動場所建在險峻幽遠、或風景名勝之處,這樣可以增強宗教的神秘性和神聖感,有助於增強其教化作用。一般來講,廟宇教堂都有其自身的宗教意義和獨特的歷史文化內涵。國內的廟宇我們姑且不論,單就國外的教堂而言,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它同時還是某一地域、某一歷史時期建築、雕塑、繪畫、音樂、文學諸多藝術形式之集精品大成者。比如,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達芬奇就是把自己的著名的畫作《最後的晚餐》直接畫在米蘭聖瑪麗亞修道院餐廳的牆壁上;而米開朗琪羅生平最偉大的作品——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就是為佛羅倫薩聖洛倫佐教堂創作的,他用了近六年時間創作的偉大的教堂壁畫《末日審判》則是為羅馬西斯廷教堂創作的,其他著名壁畫如《創世紀》、《保羅歸宗》、《彼得殉難》無一不是為教堂、修道院創作的宗教題材作品;拉斐爾的著名油畫《西斯廷聖母》就是指定裝飾在西斯廷教堂內的禮拜堂裡的紀念畫作。音樂神童莫扎特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為主教和宗教活動創作演奏樂曲。布達佩斯聖伊斯特萬教堂的巨大穹頂據說是當時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穹頂,而它的鐘塔裡的大鐘則是當時世界上掛在鐘樓上最重的大鐘,重量超過了9噸。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在教堂北側,有安德拉什一世和他的王妃阿娜斯塔西亞的雙人雕像。再往北的湖畔,是匈牙利著名的回音山(Echo Hill)。據說在這座230多米的山上發出聲音,可聽到長達十六個音階的回音,著實令人稱奇。盡管現在回音效應已經減弱,許多游客還是願意到此體驗一下。這裡建有一座小旅店,名字就叫回聲飯店(ECHO RESTAURANT),門前路邊有一尊名為visszhang的以呼喊並傾聽回聲為造型的青銅少女塑像。

茜茜公主策馬銅像

在蒂豪尼半島上這座本篤會教堂的北側,有一尊美麗少女蹁腿策馬的青銅雕像。這位少女就是在中國廣為人知的奧地利皇後、後來榮膺匈牙利女王的茜茜公主。茜茜公主與許多維也納權貴有所不同,她發自內心地熱愛匈牙利,“她欣賞那裡的音樂、馬匹、騎士,欣賞布達佩斯的巴羅克式建築以及那裡的色彩和節奏……”,當然,在她內心深處,或許還有一個傳奇式的人物,這便是身為匈牙利帝國首相和國防部長以及奧匈帝國外交部長的安德拉什伯爵。正是這位伯爵的不懈奮鬥,使得匈牙利爭取到了應有的地位,還是他,親手將匈牙利王冠戴在茜茜公主頭上。如今,布達佩斯著名的九座橋中,就有一座是以茜茜公主名字命名的伊麗莎白橋(當地華人簡稱“白橋”),而在安德拉什大街上的國家歌劇院裡,有一座包廂,據說是當年茜茜公主和安德拉什伯爵專用的。

茜茜公主熱愛匈牙利,常駐匈牙利,當然也常到巴拉頓湖、蒂豪尼半島度假療養。她善於騎馬,按照當時的風俗,尊貴優雅的女性是不能像男人那樣把馬騎在胯下的,而是要蹁腿坐在馬背上。當然這樣騎馬難度很大,但茜茜公主是一位高超的騎手。盡管這已是一座鏽跡斑斑渾身銅綠的雕像,但仍然不失茜茜公主的美麗和風采。

紅辣椒和薰衣草

馬扎爾人嗜食辣椒,辣椒是匈牙利人的最愛,這一點恐怕許多中國人是不知道的。有資料顯示,匈牙利是在土耳其入侵後才開始種植辣椒的,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最初,匈牙利人稱辣椒為土耳其佐料,因為土耳其統治者當時只允許虔誠的伊斯蘭信徒生產和消費辣椒。但匈牙利人民最終衝破了這一束縛,自19世紀開始,匈牙利開始大面積生產辣椒。近100年來,紅辣椒一直是匈牙利在國際市場上暢銷的商品。目前,匈牙利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粉生產國之一,每年可出口1500多噸紅辣椒粉,匈牙利人本身每人年均能吃掉1磅辣椒粉。

在蒂豪尼半島,小鎮居民同樣離不了辣椒。不過這裡的辣椒還被派上了一個用場,就是掛在厚草苫蓋的匈牙利民居的白牆上,成為一道即實用又獨特的風情景致。

蒂豪尼小鎮附近的居民還以種植熏衣草為業,山坡上一片片藍色的薰衣草田構成了當地的又一道季節性景觀。

小鎮居民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街店鋪,不僅出售風格獨特的瓷器、陶器,手工織就、漂亮精美的亞麻床單、桌布,還出售辣椒粉、薰衣草和熏衣草油。沿街不時有當地的老大媽執著地用半生不熟的英語、德語向游客推銷自己的“hand made”旅游商品。

土豆燒牛肉——匈牙利牛肉湯(Gulyás Leves)

上個世紀60、70年代,土豆燒牛肉在國內幾乎家喻戶曉,成了蘇聯式共產主義的標志。後來由於毛澤東同志發表了自己的一首詞作《念奴嬌•鳥兒問答》並要求在全國組織學習,詞中有“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這樣的詩句,就使得“土豆燒牛肉”這道菜肴在全國大噪。

其實,蘇聯人所稱的土豆燒牛肉是匈牙利的一道傳統名菜:匈牙利牛肉湯。據說,當年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到匈牙利訪問,在品嘗了當地農民味道鮮美的匈牙利牛肉湯後問陪同的匈牙利領導人,匈牙利的人民群眾能不能都吃上匈牙利牛肉湯?當得到肯定的回答後,赫魯曉夫感嘆道,老百姓都能吃上匈牙利牛肉湯,那不就是共產主義了嘛!

赫魯曉夫的這番感慨被渲染炒作成為土豆燒牛肉的蘇聯式共產主義。於是,匈牙利牛肉湯在當地也就有了另外一個雅號:共產主義湯。

地道的匈牙利牛肉湯是用匈牙利特產的一種灰牛肉,加上青紅椒、土豆、洋蔥、胡蘿蔔、西紅柿、匈牙利特產的紅椒粉等原料、輔料烹飪調制而成的,色香味俱全,鮮美可口。

在巴拉頓湖濱勝地,接待游客的飯店裡一般都有匈牙利牛肉湯。吃一道地道的匈牙利牛肉湯大餐必須要有足夠的胃口:先是一道大個兒的牛排、豬排或魚排,然後是一碗匈牙利牛肉湯(不全是湯,牛肉土豆胡蘿蔔也不少),之後是膩口的甜點,不是一般的胃口著實難以消滅掉。

巴拉頓湖盛產魚類,在湖濱吃上一頓魚餐也不失為一種享受和體驗。









精選遊記: 布達佩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