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連池,半是海水半是火焰

作者: pious

導讀去五大連池應該走北安,路好走。但是導航沒提示我,我就誤到了訥河,多走了點路。不過這也沒關系,訥河到五大連池有條簡易公路,一路穿過那些廣闊的田野,收割後的大地遠遠近近地起伏著,也個心曠神怡。訥河是在大興安嶺山腳下了,東行漸漸進入嫩江平原。120公裡後,發現遠處出現了幾座小山包,每座相隔較遠,在平原上顯得很突兀。我看了下地圖,料想那就是五� ...

去五大連池應該走北安,路好走。但是導航沒提示我,我就誤到了訥河,多走了點路。不過這也沒關系,訥河到五大連池有條簡易公路,一路穿過那些廣闊的田野,收割後的大地遠遠近近地起伏著,也個心曠神怡。訥河是在大興安嶺山腳下了,東行漸漸進入嫩江平原。120公裡後,發現遠處出現了幾座小山包,每座相隔較遠,在平原上顯得很突兀。我看了下地圖,料想那就是五大連池的火山群了。

五大連池的“池”,指的是火山堰塞湖,火山岩漿把烏德林河隔斷成了五個相串的湖泊,早稱“烏德林河池”。五大連池有個火山群,共有14座不同時期的火山,最早的形成於200萬年前,最近的形成於1721年,這就是老黑山和火燒山,它們是五大連池最年輕的火山。據記載,康熙五十九年(1720)六、七月間,忽煙火衝天,其聲如雷,晝夜不絕,聲聞五、六十裡,其飛出者皆黑石、硫磺之類,經年不斷,竟成一山,直至城郭。

老黑山不高,相對高度只有166米。這樣我們就可以猜想,1720年的那次噴發應當不是很劇烈。所以岩漿的流淌也不是那麼憤怒咆哮的,可能很緩慢,很柔和。這樣,冷卻的和熾熱的岩漿互相推擠,就形成了一個特殊面貌的火山台地, 台地上有如噴氣錐、噴氣碟這樣的地質奇觀,在全世界都很少見。

不再噴發的火山最初一定是很猙獰的,冷冷的黑色,堅硬而冷峻。但是不久風就吹來了塵土,接著又攜來了種子,火山開始有了暖暖的生命。植物學調查表明,最早在火山上落戶的是火山楊,這是五大連池火山特有的一個樹種。火山楊不是那種偉岸的楊樹,而是婀娜的、柔弱的。再以後風又攜來了白樺、黑樺、落葉松,黑樺在其他地方也是很少見的。所以老黑山,這座年輕的火山,僅僅三百多年,它就變得郁郁蔥蔥、生機勃勃起來。正是深秋,它滿山的葉子姹紫嫣紅,斑斕而燦爛。

老黑山景區的門票80,外加25的觀光車錢。外來車不准進入景區。觀光車會拉著游客慢慢地走,讓你東張西望。第一站就是老黑山腳,在這裡,游客可以直奔火山口,也可以先順著山腳轉一轉,再沿著山間的石板小路在茂密的樹叢中上山。山上有岩漿溢出口、火山口、火山飛彈什麼的,它們告訴你火山噴發時的景像,因為老黑山火山形成的年代並不久遠,所以,噴發後形成的形態大體還未失真。之後可在停車場上再上一輛觀光車,路過火燒山,去火山台地的深處觀察火山地貌。那裡是地老人荒呵,有茂密的白樺林,有湛藍的湖水,盡可流連。

老黑山的自然景觀保護得很好,管理當局在火山和火山台地之間修了長長的木板路,有時深入到台地內,有時深入到林間。我在木板路上隨意地走過去,感覺到世界是這麼安靜,只有風絲絲掠過。一邊是冷峻的台地,一邊是爛漫的山體,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老黑山值得一看的就是這個。

老黑山的火山口是一個寬350米,深140米的巨大椎盆,黑黝黝的,像個陰森的巨口。老黑山噴發時,岩漿不是衝天而起,而是順著椎盆下面的一個通道流到溢出口,又從那裡奔湧著下山,方向是東南。岩漿滾滾向前,前進了17千米。

我因為當天還要趕到嫩江,觀察的並不仔細。

進山前我看到了一只小銀狐,跟著我在林間跳躍。後來在停車場我又一次看到了它,它看來是人工飼養的。它很溫馴,給它一塊面包屑,它便小心翼翼地吃起來。



精選遊記: 黑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