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的漠河

作者: pious

導讀從嫩江到漠河往返1500公裡,可坐火車。火車票很便宜,硬座50元,軟臥也才150。我是中秋、十一兩個長假期間去的漠河,很意外,游人並不多,車廂裡很空蕩,我坐的軟臥包廂裡,一過了大楊樹,就剩了我一人。 過了大楊樹,車廂的廣播裡就說:現在我們進入林區了,請旅客自覺地遵守林區防火規定。果然,列車兩邊開始有了大片的山地和森林。秋末,葉子黃了,滿山都是金 ...

從嫩江到漠河往返1500公裡,可坐火車。火車票很便宜,硬座50元,軟臥也才150。我是中秋、十一兩個長假期間去的漠河,很意外,游人並不多,車廂裡很空蕩,我坐的軟臥包廂裡,一過了大楊樹,就剩了我一人。

過了大楊樹,車廂的廣播裡就說:現在我們進入林區了,請旅客自覺地遵守林區防火規定。果然,列車兩邊開始有了大片的山地和森林。秋末,葉子黃了,滿山都是金色的,金色如鑄,天卻是清醇地蔚藍著。

夜裡到達漠河。漠河火車站的廣場停了很多的出租車,等候這最後一班車。出租車司機紛紛上來拉客,那一陣兒比較混亂。有人在勸說游人直接去北極村,可以拼車,說車費很省的。但我還是上了一輛進城的車,找到一家小旅社,住了進去。這家叫愛國賓館的小旅社,真不錯,有地熱,很暖和,被褥干淨,能洗澡,能上網,此時的漠河,夜裡還是有些冷。接待員說房價120,我問100行麼?她馬上說:行。

第二天一早,我一邊游逛著小城,一邊尋找拼車去北極村的游伴和車。

漠河是中國最北的縣城,漠河產金,山東招遠齊名。漠河是黑龍江一個重要林區,縣政府和林業局合署辦公。

漠河,這個中國最北邊的縣城,很小,站在大街上可以看到東面的大地和西面的城南山。漠河縣城只有3萬人口,500輛出租車,旅游是漠河一項主要的收入來源。

漠河的出身很復雜,歷史上有時是王爺的領地,有時是“熱爾圖加共和國”(俄人所建),數度立縣,又數度遭廢。直至1981年,國務院批准設漠河縣,他才算穩定下來。縣人民政府於那年8月16日在西林吉鎮宣告成立。但是1987年那場著名的5.6大火又徹底地燒毀了它,如今的城市完全是新建的。漠河城是個浴火重生的城市,在漠河城中特意建了一個5.6火災紀念館,到達漠河的第二天,我就去參觀了它。

那天參觀的人只有我一個。也許辦展人就是刻意地想再現那時的情景,整個的展館都很陰暗,我連相機上的刻度都看不清。

1987年5月7日下午,就是大興安嶺起火的第二天,一團火球飛躍了300米,落到了漠河縣城貯木場的木堆上,大火頓時熊熊燃燒起來!火很快撲向縣城的各個角落,僅幾個時辰,火災已完全無法控制。“整個漠河縣城成了廢墟,只剩下一片煙囪直立著,還有兩座樓沒倒,孤零零地豎著,就像一片墳場一樣”。

城外有一條小河,當時有一千多人跑到河裡避難,事後那條河被稱為“母親河”。在一個菜窖裡,人們發現有九具屍體。一位男子回憶說,當時他鑽進地窖裡,那裡已有九位婦女,婦女們說,你一個大老爺們兒,跟我們擠什麼呀?他就爬了上來,結果只有他生還了……

5.6大火至少有五個起火點,那年火險指數異常高,春風極為干燥,人們小心翼翼,但還是出事了。事後,從地區到縣、鄉乃至普通防火員,很多人被處分、撤職、判刑。

大火燒毀的,並不是“經濟損失”那樣簡單。20多年前那場大火毀掉了大興安嶺五分之一的森林、101萬公頃。這些原始森林,正是滿清時200年封禁所留下來的。 大火之後,還需要幾十年、上百年才能恢復它的原始生態。

漠河又重建,我四處走了走,有些很典雅的建築,也有很多雜亂無章的街區。

在漠河閑逛了一天後,第二天清早便搭了一輛車去北極村。沒想到長假還未結束,游客就已變得很稀落,拼車不易。到北極村84公裡,司機通常要240元,如果拼車,大家就可以分攤。但只找到了一位,是位老先生,從海南島一直游逛到這裡。司機還要等長客,等早班火車,我跟老先生商量,談到200,我出120,老先生80,不再等了,再等半天就過去了,老先生頜首同意。司機很痛快,說行,那我們就走!

車很快就出了城,上了一條沙石路。去北極村的路上有幾個景點:觀音山、胭脂溝、白樺林等。觀音山是人造景觀,白樺林不夠氣魄,所以草草看過。胭脂溝我很想仔細看看,但司機分明是不願久留。胭脂溝原名老溝,是因為貢獻的金子大都給慈禧買胭脂了,因而稱之胭脂溝。胭脂溝那些年很繁盛,據說鼎盛時期擁擠了10萬人,既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1887年,二品大員李金鏞奉旨來到漠河建金局,籌建皇家金礦。他逐俄人(那時已有很多俄人在漠河盜采金子)、驅私采,很快就將漠河采金納入官道。他奔走北京、天津、長春之間,籌集了大量資金,並向俄人學習先進的采金技術,建立若干大型采金礦山。到了1889年,他已向朝廷貢獻黃金3萬兩,1890年達到6萬2千兩!慈禧聞知,龍顏大悅,曾來漠河視察,故有一站、二站直至二十八站之說,每一站就是慈禧路上的一個宿營地,現在已成為那裡的地名,地圖上可以找到。1890年,李金鏞逝世在任上,清廷准予為他在漠河建祠堂及蔭襲,這就是李金鏞祠堂的來歷。李金鏞祠堂建在一處半山上,俯視著胭脂溝。但那裡早已不准私人采金,據說全部由武警黃金部隊接管了。



精選遊記: 大興安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