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間故宮”-龍岩連城培田村

作者: 閩山茶客

導讀培田——人稱福建的“民間故宮”。 培田古民居以有800年歷史的客家文化積澱著稱。 培田的祖先給這個面積僅13.4平方公裡、住戶300多家,村民僅1000多人的小小村落,留下一筆巨大的遺產。 培田村現還保存著30幢大宅、21座祠堂、6處書院、1條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4處庵廟道觀,總面積達到 7萬平方米。 全村建築博大、保護完好、珍藏品數量多、文化底蘊深遽,歷來為� ...

培田——人稱福建的“民間故宮”。

培田古民居以有800年歷史的客家文化積澱著稱。

培田的祖先給這個面積僅13.4平方公裡、住戶300多家,村民僅1000多人的小小村落,留下一筆巨大的遺產。

培田村現還保存著30幢大宅、21座祠堂、6處書院、1條千米古街、2座跨街牌坊、4處庵廟道觀,總面積達到 7萬平方米。

全村建築博大、保護完好、珍藏品數量多、文化底蘊深遽,歷來為外界所嘆服。難怪它享有“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國南方莊園”的美譽。

培田位於閩西連城縣宣和鄉。從福州坐上開往吉安的K8740次綠皮車。晚上七點開車,睡一夜臥鋪,清晨七點就到冠豸山站了。冠豸山車站位於朋口鎮。這裡到宣和鄉有10余公裡,由宣和鄉到培田村不過6-7公裡。由連城開往培田的客運班車早六點開始營運,每半小時一班。俺下火車,偌大的站前廣場只有幾輛客運小巴。因初來乍到,不明就裡,又聽下巴車主介紹,坐他的車就不用買門票了。再說列車到站,到培田的旅客只有俺一人。於是小巴載俺一人馳往培田,坐專車了。

途經宣和鄉,吃了一碗米粉墊底。老板娘挺勤快的,一人在灶台忙來忙去。俺看爐火正紅,想拿相機拍一張。老板娘倒爽快:來往的旅客很多都在拍,你想拍就拍吧。

車到培田,俺看村邊一條清溪流過,溪旁小山青翠不高。一條公路在青山、清溪中間蜿蜒穿行。於是請司機開到山下,欲登山鳥瞰。此時正值朝暉初起,山下村莊歷歷在目,且依山傍水,風光無限。

村口有一座高大的牌坊,牌坊一側,清清的溪流緩緩繞村而行。

兩架水車漫漫的轉動,撩起銀色的水花在陽光下,閃閃發著點點光芒。仿佛正在傾訴培田先祖傳奇的故事和滄桑變化、世代的更替。

培田自宋末建村,村民均為吳姓。

開基祖吳八四郎於元。宋至正四年由寧化遷入,繁衍至今已有三十世代。時隔七百年,村民仍然保持著客家人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性格、客家人的文化傳統和特定的民俗民情、生活習慣。

他們於明清時期修建的大量宗祠、祖厝是目前中國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客家古民居建築群,堪與永定土樓、梅州圍龍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築文化經典之作。

村後臥虎山與天波山相連。天波山是層巒疊嶂的龍山,“龍勢”逐步升高,延綿數十裡,直通武夷山脈。一曲清泓從左至右款款環抱。

在青山秀水的環繞中,一條官道穿村而過,直通長汀、連城。村中建築以坐北朝南、東南見多。

村落正東還有一座高達千余米的筆架山,因“中峰峭削,兩峰旁府,形如筆架”得名。

筆架山不僅抵御了夏季沿海襲來的台風;也成為村落的圖騰,充分展示了培田居民的崇尚“耕讀文化”的歷史傳統。

站在培田當年的驛站-官廳大門口處眺望筆架山,你會發現筆架山、官廳和身後的坐龍山正處於村落同一的中軸線上。

官廳入口題額“鬥山並峙”說的就是這個現像。
河源溪上游的連屋田溪、洋利壩溪、五漈坑溪,彙聚於培田村前的永濟橋和萬安橋。

溪自西北轉而村東南,形成環抱全村的“腰帶水”。因此可以看出是非常理想的生存環境,從其地理環境來看吳姓祖先很明顯是按風水原則來選定村址的,完全符合“後龍脈,前朱雀,左青龍,右白虎”風水文化。

南邊水口處蒼槿、香楓茂密,猶如玄關屏障,整個古村落猶如人間仙境。

古村落在空間布局上普遍遵循這樣的原則:

即村後的山脈必須是蜿蜒綿長、逐步升高且要敦實壯觀村前則要平坦開闊的地面,且對面最好有像書案或筆架的山峰。左右兩邊必須要有龍虎護山和扶手的“山林”。

村前面還要有一條如玉帶的河流環抱村莊。而培田正是按此規則來規劃的。從現代科學理念來看,這種布局是非常科學合理的,十分適宜人類居住。

培田村落選址講究的是“枕山、環水、面屏”。完全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負陰抱陽、背山面水的居住理念。正所謂獨享: 面臨清溪碧水之幽靜,背倚山峰竹林之氤氳。

自唐宋以來,風水術大致可分為贛派和閩派。贛派講究形勢、形法,又叫形派。閩派講究理氣、方位和卦義,又稱理派。風水中的陰陽、八卦學說,雖然雜揉有迷信色彩。但是,它在實踐中注重人類居所的環境、適用和美觀,還是有可取之處。就宅基選址與建築空間的平面布局而言,閩派十分講究背山面水,兩邊有山脈護衛,前面有小山峰聳立。其形狀很像一個伸開雙臂的人。天、地、人合一由此得到了精妙的體現。這“前有朝山溪水流,後有丘陵龍脈來”的風水觀念,創造了一個人文與山、水、天、地融為一體,注重生活環境藝術質量,自然和諧的培田人居環境。

培田民居的特點是皇宮式的氣勢、徽派建築的制式、江蘇園林的結構風格,以中軸線為中心向兩邊漾開。庭院深深卻又齊齊整整,每個天井裡都有數量不等的房間,周圍都有可以自由開關的門通往外面,關起門來一個院子就是一個獨立的單元。

走進培田,還覺這裡處處是畫。不僅有高高的灰褐色風火牆,飛檐翹角的威嚴門樓;還有花鳥蟲魚或歷史故事或工筆寫意的木刻窗雕。或者是寄寓理想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石聯壁畫。

深深庭院,幽幽小巷,蛙聲不斷的稻田、如黛遠山,碧水曲延,遙遠連綿....。培田,不愧為人們稱道的畫裡村莊,無處不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畫面。

宣和是古汀州府通往連城、永安的交通要地,宣和鄉的培田村就成為汀連官道的連接點。這裡明清曾設驛站,驛站就設在今日的官廳裡。同時培田村又是汀州府、漳龍道的竹、木、土紙、雕板及鹽、油、食品等日用百貨的水陸中轉站。

培田村的村落中心是一條約2000 米長的古街。街西有二十幾座宗祠,街東有三十幾座民居和驛站。曲折的古街與幽深的巷道勾通,把錯落的民居建築連為一體。千米古街最盛時有商鋪37 間,今日仍保存完好的有23 間。

當時行業有豆腐、肉類、酒類、花生糕餅、京果雜貨、蠟燭、理發、裁縫、絲線綢布、竹木制品、紙業、醫療藥品、客棧、轎行乃至賭莊,衣食住行幾乎無所不包。這說明了在明清時期當地商品經濟的發達和繁榮達到了一定程度。如今雖然大不比從前,畢竟也可窺視一斑。

走在培田,直接的感觸是無處不在的水。那些縱橫交錯的水渠、水塘,構成培田發達的水系。

在中國的五行學說中,水主財運,輕易不可外流。培田的古建築雖然都是座西朝東,但是,因為村中的那條小溪是由北向南而流,所以民居的大門大體都是朝向西北,為的就是迎接流水帶來的財運。

在培田,一條清澈見底的水圳穿街過巷,直通各家各戶。村民常常在自家門前洗菜淘米,非常方便。

且不說蜿蜒繞村的河源溪是如何清澈可人。但就村中遍布的明渠、暗渠和水塘也猶如顆顆明珠、綴滿全村各處。池塘對面的牆上標語: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仍然依稀可見。

村依溪水存,水在村中流,村落有韻,韻出山水。渠水靈活現地流淌著培田人對環境不懈追求和對生活的無限情懷。

培田村的水口位於村落的南方,河源溪的出口之地。在茂密的古樟、蒼楓掩映下,一座文武廟扼住水口,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據傳該廟始建於明初,當時叫關帝廟。僅為一層,是祀奉武帝關公的。乾隆年間(公元1779 年) 才改成今天的兩層文武廟,也稱文昌閣。

上廟祀文聖孔子。有對聯曰: 萬世師表 百方範儀

下廟祀武聖關公。有對聯雲:一生不負桃源義 千古長存蜀漢忠

這種文武同廟的建築極為少見的,客家人崇文尚武的性格在這裡得到充分的體現。

村中的排水系統主要由水圳、暗溝和水塘組成。在村中有二條水圳穿街過巷,貫穿全村,直通各戶。

據村裡的老年婦女回憶,當年溝水清澈見底。他們足不出戶,就靠屋旁這條流動水溝洗滌生活用品。

但是她們感覺,這些年因環境受到污染,渠水變少也變質了。

雨水在天井彙集後,又沿著預埋的陶制管道,流入大門前石砌的水池中。水池大都呈月牙形,又叫月塘。月塘把水蓄集起來,既取“水克火”之意,又能起到消防池的作用,一但發生意外,可就近取水滅火。

培田村的這種水圳、暗溝、水渠、水塘的合理布局,保障了使用,方便了村民。特別是村中利用兩條水圳溝通全村,合理利用,綜合解決了村民觀景、取水、洗滌、排污等一系列生活問題,值得今人好好研究借鑒。

培田的規劃不僅講究風水、而且頗具文學素養。綜觀培田村的規劃設計的確有過人之處。30 余幢民居建築、21 座宗廟祖祠、6 處學堂書院、2 道當街牌坊、4 座庵廟道觀,均由一條千米古街串聯起來,錯落有序,布局合理。

其空間設計的風格套用文學創作手法,就是暗合“起、承、轉、合”:剛到村口,當道而來的“恩榮”牌坊標識著村落的開始,此為“起”勢;進入古街,面對三十幾家商鋪的繁華景像,還可以欣賞到古民居精湛的建築藝術,即為“承”接;從千米古街左拐,行至南山書院。耳邊響起一片朗朗的讀書聲,即為折“轉”;來到村尾的“聖旨”牌坊,標識著村落的結束,即是“合”並。

通過這一系列的建築空間轉換組合,將民居建築、禮制中心、文化中心、休閑中心和園林綠化有機地統一起來。漫步培田,觀賞景致。即有“雖是人工,宛如天成”令人賞心悅目的感覺。

客家人崇敬祖先,有著“求神不如敬祖”的理念。不管生活再窮再苦,作為祖先崇拜的祠堂必不可少,而且必定建造得精巧華麗、富麗堂皇。通過敬祖收族來教化村民,規範人們的行為道德。

培田村以千米古街為界,西側即靠山一側並列著衡公祠、久公祠、昌亭公祠、在宏公祠、畏岩公祠、樂庵公祠等二十一座百年古祠。各詞堂門廬精巧華麗,令人目不暇接。

祠廟建築重於門廬構造。其結構鬥拱壘撐,立石柱雕梁,架飛檐翹角,安紅門畫彩棟,懸金字牌匾,縷雕窗牖牆屏,刻石柱楹聯,繪術壁漆畫,甚是富麗堂皇。正廳置鎦金神龕祀德高望重先人牌像。外兩坪石獅石鼓分踞兩側,更添祠廟肅穆莊重。

由村口往下數分別是:天一公、隱南公、郭隆公、愈揚公、衡公、久公、在崇公、畏岩公、樂庵公、錦江公、南邨公、文貴公等宗祠,其建築之精、數量之多堪稱中國之最。客家人非常重視門廬的裝飾,有“三分廳堂七分門廬”之說。

衡公祠門廬的鬥拱上鑲嵌漆畫,歷三百余年而經久不褪,圖案線條清晰、人物栩栩如生。久公祠的門廬競有五重鬥拱,鬥拱上浮雕彩繪精細異常,大門廊廡上左畫“獬豸護法”,右畫“麒麟送寶”;大門門扇的灰底漆畫“神茶郁壘”寓意公正祥和。

久公祠,是奉直大夫吳九同的公祠,也稱“敬承堂”。其聯曰:敬祖敦三禮 承先溯一支。公祠為三開間兩進布局。大門前有一廊廡,建雙重門檻。外門檻立四根石柱,兩方兩圓。方柱上刻“祖訓書牆牖,家聲繼蕙蘭”,表達了客家人尊祖敬宗、光耀門庭的願望。內門檻是木門檻,設大門。門檻上方的五重鬥拱精妙絕倫,有大唐遺風。這種雙重門檻的設計極為少見。

久公祠前廳雖然只有三開間,由於開敞連通,並不顯小。過天井上一台階是大廳,供奉著久公這一支吳氏先祖。大廳兩側為臥室,後面有一小庭院,是廚房。大廳梁架是民居中少見的抬梁式構架,因為在關鍵部位少去了兩根檐柱,使得大廳融會貫通,寬敞宜人。廳內的裝修豪華精致、富麗堂皇。周邊的梁架、屏風、隔扇、柱頭上布滿了鎏金雕刻,刀功細膩,筆觸蒼勁。

衍慶堂建於明正統年間,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擴建,距今600余年。在都閫府旁,為吳家總宗祠。門柱對曰:後座天波 四面名山皆輔佐; 前朝雲霄,三枝秀筆啟人文 。其背山為虎形,門前通道曲折,門廬樸實莊重。門楣湖藍彩繪,門前石獅豪雄,門當威武,戶對剛陽。融中國民族建築藝術和客家文化內涵於一體,是保存較完整的典型明代建築。衍慶堂的大門不正對大堂,而開在宅第的東南方,必須過一道內門,始見戲台、中廳及上廳。這種大門的結構與北京四合院相似。門口有一寬敞雨坪,原立兩對旌表、四幅石桅杆,陰刻本族進士、舉人、秀才各學位功名。明牆“書香綿遠”。廳堂,可容幾百人拜祖餐飲。原掛有雕龍繪彩鑲邊功名匾額40多塊和學位金牌,“文化大革命”時期被當“四舊”廢去,現僅存雍正十二年(1734年)立“蛟騰鳳起”牌匾。此外,廳內還存有光緒年間陽刻進士金匾一塊(殘塊)、神龕、譜案、相匣、石香爐等,在默默訴說著當年的輝煌。

大門前兩只石獅威風凜凜地鎮守兩邊。這裡的一對“門當戶對”。足見門當威武、戶對陽剛。不由生發肅靜之情。

“對”指守望大門。門頂的兩個石刻或者木雕或磚雕的精美突出的物事即稱為“對”。。用木頭雕刻的戶對位於門楣上方,一般為短圓柱形,每根長一尺左右,與地面平行,與門楣垂直;而用磚雕刻而成的戶對則位於門楣兩側,上面大多刻有以瑞獸珍禽為主題的圖案。且為雙數。有的是一對兩個,有的是兩對四個,所以稱為戶對。此處的“戶對”,則是指位於門楣上方或門楣兩側的圓柱形木雕或磚雕;

“當”即指鐺, 是一種鎖, 擺在門口, 有鎮邪之意。 此處“門當”原本是指在大門前左右兩側相對而置的一對呈扁形的石墩或石鼓。用石鼓,是因為鼓聲宏闊威嚴、厲如雷霆,人們以為其能避鬼祟;

上下對稱則意味著“門當戶對”。 它是中國民族建築的典型裝飾。雕刻圖案越精美復雜、工藝越精細, 就說明主人越有地位。門當和戶對除了有鎮宅裝飾的作用,還是宅第主人身份、地位、家境的重要標志。

“門當戶對”還蘊含著:“陰陽組成乾坤,男女譜寫人文”的人文思想。女性喻吉祥,男丁表興旺。男女和合,家業興旺,萬代興隆。。

培田的“門當戶對”,其理念喻示著客居異地的中原移民,在聚族而居中對宗族瓜瓞綿延的展望和追求。

衍慶堂宗祠為五開間兩進布局,前廳三開間,開敞明亮,兩側有房間。經過一個天井後上一級台階進入後廳(正廳) 。後廳(現已不開放)只有一開間,祀奉著開基吳氏歷代祖先牌位。兩側各有房間兩個。後廳的後面為一小庭院,設有簡易小廚房,是加工祭品的場地。正對著祖祠是一個高約115 米,寬約516 米的戲台,戲台設有側台和後台,有小樓梯直通上下,舞台左右有“出將”“入相”的上下場門,在祖祠前兩側左右各設一個涼亭,與祖祠連在一起作為看戲的地方,涼亭與戲台恰好成為一個等邊三角形,當中自然形成一個寬敞的庭院。戲台前方,庭院右側以鵝卵石砌就中國結圖案-中國聯通的標志。

容庵公祠在都閫府和繼述堂的夾縫中,倒也不顯得逼窄。門戶對曰:三讓遺徽,挹三台而毓秀;六支衍脈,傍六世以承先。

培田村還有兩處禮制建築———村口“恩榮”牌坊和村尾的“聖旨”牌坊,均是四柱五樓石牌坊。

文武廟前,豎立著一座“恩榮”牌坊。據傳是清光緒皇帝賜建給他的御前四品藍翎侍衛吳拔禎的。它與村尾吳昌同得“聖旨”所立的“樂善好施”牌坊遙相呼應,顯示著培田村文武競秀、積善濟人的輝煌歷史。

吳拔禎於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 年) 中武進士,獲殿試三甲第八名。公元1900年7月,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北京震動,慈禧太後惶惶西逃。光緒皇帝乘坐馬車,出宮緊緊追趕。豈知拉車的馬卻不聽使喚,擰著脖子一個勁地往東跑。危急時刻,只見一四十多歲的中年將領挺身而出,死死勒住韁繩,制服了狂躁的轅馬。這位將領正是御前侍衛、培田吳氏的十九世公吳拔禎。吳拔禎因護駕有功,受到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的表彰。在1906年其母喪守制三年完畢之後,加封為武功將軍。吳拔禎以四品藍翎侍衛時修建這座跨街牌坊。

與村頭“恩榮”牌坊相對應,村尾還有一座“樂善好施”的跨街牌坊,同樣是培田人的驕傲。

與吳拔禎生活在同一時代的吳昌同,是吳氏家族中另一類成功的典範。吳昌同有了功名,成了富翁,但這尚不足以讓他流芳百世。吳昌同之所以能贏得眾人的敬仰並青史留名,全得益於他對公益事業的熱心和慷慨捐助。族譜記載:吳昌同曾捐萬金,在省會福州建起了“吳氏試館”和“宣和試館”,為赴省城趕考的培田子弟及八縣吳姓考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食宿、學習環境。因此善舉,汀州八縣教諭聯名推薦呈報朝廷,皇帝下旨,在村尾官道為他樹跨街牌坊一座,上書“樂善好施”四個大字。坊腳前後的加勁石用石獅和祥雲做圖案。其中的“雙獅戲球”圖案,雙獅造型古樸、線條簡練。

培田村中的明清時期深宅大院,一幢連著一幢,布局科學,緊密有序。它截然不同於以外御為特色的土樓和以內閉為特征的圍屋。它沒有圍牆,沒有炮眼,而到處是讓人賞心悅目的宇坪、照牆、魚池、花圃,讓人感受到這是一個休閑和養生的美麗莊園。

培田還有30多幢各具特色的古民居和古建築。其樣式幾乎囊括了所有常見的建築模式。如圍屋式的“雙灼堂”、土樓式的“繩武樓”和“修竹樓”、日字式的“吳家大院”、田字式的“大夫第”、吊腳樓式的“天後宮”等等。當然,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融和了北方四合院優點的九廳十八井典型建築。

培田村的民居基本采用“九廳十八井”的合院建築平面布局形式。嚴格來講,它應歸類於閩、粵、贛一帶的”三合天井式“民居建築。

九廳十八井:九廳即為門樓廳、下廳、中廳、上廳、樓下廳、樓上廳、左花廳、右花廳等九個正向大廳;十八井為:五進廳共五個天井。橫屋兩直每邊五個天井,共十個天井。樓背廳還有三個天井。

九廳十八井是客家人結合北方庭院建築,適應南方多雨潮濕氣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軸對稱布局,廳與庭院結合構造的大型民居建築。其廳、井布局科學合理,各廳各有功用。上廳供祭祀、族長議事,中廳接官議政,偏廳接客會友,樓廳藏書課子,廂房橫屋起居炊沐,家族聚居,集政、經、居、教於一體 。

官廳就是九廳十八井的代表建築之一。該宅占地5900 平方米,為前塘後閣五進帶橫屋、中軸對稱式布局。它始建於明末崇禎年間,至今有三百余年的歷史。官廳前設圍牆、半月塘、外雨坪。宅子四周的青磚防火牆古樸厚重,門樓前兩坪石獅石鼓危坐,石桅杆挺立,照牆圓圍,月增清碧。

古時候從連城到汀州,培田是必經之路。驛道上過往官員絡繹不絕。官廳就是官員歇腳打尖的接待站。官廳占地近十畝,四周高牆聳立,門樓氣宇軒昂。門前兩頭石獅威猛雄侍。官廳的一對“門當戶對”也在守望門戶。官廳采用中軸對稱布局,廳與庭院、天井相結合,布局科學合理,九廳各有功用。上廳供祭祀、族長議事,中廳接官議政,偏廳會客交友,樓廳藏書課子,廂房橫屋起居炊沐,集政、住、居、教於一體。外門、廳門和廳堂等處,書有“業繼治平”、“鬥山並峙”、“聲揚天府”等匾牌,更顯得卓爾不群,氣勢非凡,是培田民居的代表性建築。 五進廳堂層層聳疊,儼然在訴說鼎盛時期培田的繁榮以及數百年來的風雨滄桑。

門廬設有雙重屏風,過門廬之後進入一個大庭院,又有一對石旗杆。進入書寫有“鬥山並峙”的內門後才是前廳,隨後是中廳、大廳、後廳。中廳開學館,左右廂房曾經藏書萬冊。後廳為兩層樓閣,樓下廳為宗族議事廳,樓上廳為藏書閣。

官廳作為民居建築具有幾大特色:

一、建築功能齊全。它既是客棧、書院、圖書館,又是民宅,集政治、經濟、居住、教育為一體,在中國傳統建築中恐怕還沒有第二例;

二、迎來送往、接待等級分明:由彩色卵石砌成的雙鳳朝陽圖案的甬道,只有達官貴人才能行走;中廳砌“三泰階”(俗稱三字階,為三台階的諧音),來往客人要論資排輩安排座位;

三、建築色彩協調。室內暗部用藍、綠色彩調成暗色調,顯得莊重、肅穆;室內亮部色彩配以朱紅色,給人熱情洋溢的感覺;重要部位如梁架、窗飾等,則不惜代價全部鎏金,顯得富麗堂皇;整座大廳建築色彩協調,構架富麗堂皇,給人以莊重、肅穆的感覺。

四、工藝建築精湛,屏風、梁扇梁上構件全用鏤空浮雕、彩漆。

1934年7月6日、7日,紅七軍、紅九軍先後到達會師培田。隨後就在培田的官廳召開了北上抗日先遣隊的重要軍事會議。朱德總司令親自主持,彭德懷、譚震林等參加了這次會議。會後紅軍抗日先遣隊走上了長征的道路。培田也是紅軍長征的出發地之一。

培田村中規模最大的“九廳十八井”合院建築,還當首推繼述堂。繼述堂的取名來自《中庸》:

“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主人吳昌同因樂善好施而得朝廷封贈,授奉直大夫,誥封昭武大夫。繼述堂也稱大夫第。繼述堂的規模宏大。它遠不止九廳十八井,而是有18 個廳堂24 個天井72 個房間,共占地6900 平方米。繼述堂廳高堂闊,宴請一百二十桌客人可不出戶。其設計構思,秉承「先後有序,主次有別」的傳統觀念,縱主橫次,廳、廂配套,主體、附房分離。通風、采風、排水、衛生,連同子孫的發展都納入規劃之中。梁花、枋花雕工精美,幅幅藏有典故,並以“牆倒屋不塌”特點被建築專家稱為世界一流的防震建築。

繼述堂前的廣場當地人稱外雨坪,坪邊原有月塘和圍牆,現已毀。坪中遺有一對石獅石鼓,兩根紋龍旗杆。門前一副對聯“水如環帶山如筆,家有藏書隴有田”,從聯中可以感受到建築周邊環境之美和主人對耕讀文化的追求。門樓上這幅“三台拱瑞”的匾額,已經掛了整整160多年。

過了大庭院來到掛有“大夫第”牌匾的中廳,過天井上台階之後進入大廳。中廳大廳聯成一體,雕梁畫棟,場面浩大,這裡主人宴客、會親的場所。大廳兩側設主臥房,分成前後間。再過一個天井進入後廳,後廳是主人生活起居的內宅。與外廳大不相同的是,這裡的裝飾裝修樸素典雅,空間尺度親切宜人,後廳之後、圍牆之前有一個長方形的天井,栽有花卉盆景,這裡的肅靜與前廳的喧鬧形成一個明顯的反差。

繼述堂正廳兩側的廂房護板上迄今留有紅軍時期頒發的布告。

雙灼堂也是“九廳十八井”式的合院建築。但它的建築構架最為精湛、是集科技與藝術為一體的培田古民居精品。它四進三開間帶橫屋對稱布局,又因前方後圓的“圍攏屋式”平面布局而別具一格。門廬橫批“華屋萬年”,藏主人吳華年名字於頭尾。一副對聯“屋潤小康迎瑞氣,萬金廣廈庇歡顏”抒發了屋主向往的精神世界。也體現了客家人祈望安居,追求小康的純樸願望。過了門廬進入一個中型庭院,門額上題“樂善好施”。庭院中兩廂照壁花木掩映,窗欞通透。左右相對的二幅題額:“南山毓秀”與“北鬥增輝”相映成趣。

雙灼堂裝飾的主要特色有:

一是建築裝飾精細。廳堂的屏風、窗扇、梁頭、雀替等部位都精雕細刻,雕刻的圖案惟妙惟肖、含義深刻。尤其是堂前8 塊精美的窗扇上每扇浮雕一個字,連起來為“禮、義、廉、恥、孝、悌、忠、信”,突出四維八德,訓化以德治村,以德持家。堂下天井以卵石鋪就金錢三枚,以喻“三元及第”之美意。

二是屋脊裝飾考究。雙灼堂的屋脊飛檐高挑,陶飾精細,明牆疊檐三折的曲線,左右對稱昂首吞雲的雙龍,技藝精湛,令人嘆服。這種立雕式灰飾。它基本上用在屋脊、翼角等處, 題材主要有陰陽太極、垂魚、鴟尾、水獸等。其中最別致的要屬像征著鎮惡驅邪的壁上獸——劍獅的圖案裝飾了, 口含利劍的獅首據說能保佑一家老小永遠平安。

三是在廳堂上方梁間,椽頭掛滿了竹籮框。這種體現農家特色的景觀,是攝影愛好者到培田的必拍之景。據此屋業主吳大媽介紹。此大院內一共住了吳姓五家農戶。每年挑稻谷、收橘子都要用大量籮筐。因人多房屋局促,只好將籮筐置於柁上梁間。遂成培田一大景觀。間有此景拍成的作品,在影賽中獲獎消息傳來。

雙灼堂正廳廂壁上,也赫然留有紅軍布告、標語的痕跡。

培田真是一個具有:五千年農業文明、一千年客家文化和一百年紅色文化,集三種文化於一村的聖地。

吳家大院位於雙灼堂左側,是培田的中心區域。也是典型的九廳十八井結構的建築類型。縱深六個院落。有接待能力,是培田住宿、吃飯休息的好去處。穿過窄巷,掠過華屋萬年的雙灼堂,迎面而來是一個鵝卵石鋪地的場院。一席席的稻谷,在午後的陽光下閃著耀眼的金光,好像在迎接我們。穿過吳家大院古樸的大門,跨過高高的石門檻。裡面更氣派。廳裡還有泡茶的茶海、茶桌和木沙發等一應物品,晚上坐在廳裡裡喝茶、聊天一定挺有情調的。

吳家大院,原本不叫吳家大院的,叫灼其堂。始建於清末,民國初年主體落成。占地1200多平方米,磚木結構。到2004年,已呈零落破敗、搖搖欲坍之勢。後來有位有遠見卓識的商界人士出巨資,將其修繕一新。建造客舍、飯堂,用以接待來訪的游客。

都閫府是一座三進三開間帶單側橫屋的府第式民居。都閫是官名,即都司,都閫府就是都司府。漢代在尚書省下設左右都司稱左右都閫,清代在武官職銜中設有游擊、都司等職,都閫就是四品武官,都閫府就是四品武官的府第。它的主人是村口牌坊的建造者御前四品藍翎侍衛吳拔禎。

都閫府是其祖上房產,是他在山東任青州營守備(正五品)欽加都司銜(正四品)時命名的。

都閫府規模雖小,卻很精細。可惜該府第卻在1994年毀於一場大火,只剩下斷壁殘垣,讓人們想像著它往日的輝煌。

都閫府遺留下來的幾件東西,堪稱一絕:

一是門口的兩根石龍旗(也稱石筆),頂塑筆峰,鬥樹龍旗,威武挺拔直插雲天。這石刻旌幡的石龍旗 , 它威嚴挺拔, 雕刻精美, 充分展現了主人顯赫的身份和殷實深厚的家族背景。

二是前庭院(也稱雨坪) 中用各式河卵石精鋪而成的“鶴鹿同春圖”。圖中無論是鶴是鹿是松都形神畢肖、活靈活現。傳說中秋月圓、萬籟俱寂之時還可聽見鹿鳴,看得見鶴舞呢!

三是一塊吳拔禎父親五亭公的墓表,共八百余字的石碑。它是由清兵部尚書貴恆篆額,戶部主事李英華撰文,泉州狀元吳魯作書,北京琉璃廠名師高學鴻刻石而成。集四美於一體,通稱四絕碑。

敦樸堂建於清嘉慶年間,有近兩百年的歷史。雲牆題聯“毋忘三命”,以及廳中懸掛的諸多書畫作品,濃郁的書卷氣息中烘托出獨特的文化氛圍。敦樸堂數代人皆善好書畫,能通行,隸,草,篆四體,也能畫山水花鳥梅蘭竹菊。農閑時,盡情揮毫潑墨。這充分體現了培田人“耕讀為本”的傳統。

進士第是培田保存最完好的一幢民宅。是吳拔禎的祖屋。大門為三合門,寓“天時、地利、人和”之意。門廳後的庭院精致雅潔,頗具文人雅士品茶賞畫,琴詩之風骨。正門額上高掛著“殿試三甲第八名武進士、欽點藍翎侍衛”的《榜元》進士匾。屋裡這塊《榜元》的匾牌,是他高中武進士後掛上去的。

據說吳拔禎自小心志高遠,勤學不輟,文武兼修。他先考中了文舉人,在兵部任職。後參加殿試,每人三支箭,看誰射得准。吳拔禎射出的頭兩支箭全都命中靶心,正當他准備發射第三支箭的時候,在一旁監考的光緒皇帝突然在他肩頭拍了一掌。盡管事出意外,吳拔禎仍然心不慌,手不抖,一箭中的。光緒皇帝沒想到一個文舉人竟有如此武功,龍顏大悅,當即欽點吳拔禎為御前帶刀隨殿侍衛。蒼天不負寒窗苦,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准備的人。

兩旁各有兩個客廳、花廳,廳前砌魚池,天井搭花架。大廳天井內有娶親時用的禮盒和一塊300多斤的練武石,刻有“吳撥楨”制。正廳匾額上書《務本堂》,幾個大字端莊氣派。堂前左右兩側順序排列太師椅。正中為陰陽太極圓桌,盡顯昔日主人氣派。窗欞全系鏤空木雕,天球瓶中一叢梅花怒放,果盤之中香蕉微吐清香,雲紋水草環繞周圍。細部美輪美奐,十分精巧。堂前三合土地面,繪有白鶴亮翅圖案。圖中白鶴,伸展雙翼,一足蜷起,一足做金雞獨立狀。畫面形像飽滿。姿態栩栩如生。門口地面,鋪就半枚金錢,寓意宅內金錢有余。

大門門後有紅軍彭德懷部-東方軍遺留標語一則,彌足珍貴。它也是對這段塵封歷史的有力佐證。

工房門樓是培田的另一處著名建築。當時建造這座住宅的目的是為建造“大夫第”工匠提供住處。在地處偏僻的閩西鄉間,能為建造住宅的工匠修建住房,也算是很不容易了。雖然只是工匠們的住所,但構造仍不失精巧。在工房門樓的天井有一堵磚雕的通花漏窗,十分精細。雖已頹敗、漸生青苔,但其纖巧細致的風格仍可見其一斑。

濟美堂是富甲宣河的吳昌同生前所建的四座華堂之一。整座建築中, 廳堂的挑梁立柱窗屏雕刻多達20 塊。下廳8 塊屏扇用深浮雕手法以精致優美的圈紋圖案襯托"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程朱理學信條。後廳8 塊屏扇雕刻著三國故事、十二生肖。中廳12 幅描鎦金鏤空人物典故等題材, 背面8 條凸體德銘旌表主人吳昌同的為人。這種雙面透雕技藝極其少見, 其工藝的復雜和圖案設計的講究在中國雕刻藝術上當屬一絕。  其風火牆檐口描有諸多詩畫;廳前天井,巧繪梅花鹿,左右配砌兩個“如意結”。

一條統治培田800年的祖訓:“生子不讀書,猶如養頭豬。”

南山書院 屬現存的五座書院之魁,距今230多年歷史的南山書院。清代尚書、清流人氏裴元章為書院題聯“距汀城廓雖百裡,入孔門牆第一家”。書院房屋並不顯得仄仄逼人,屋內有著古色古香的題字和精巧可供休憩的回廊。

鋤經別墅建於明朝後期。“鋤經”兩字顧名思義,與耕田種地有關。別墅的門聯為“半畝硯田餘菽粟,數椽瓦屋課桑麻”。鋤經別墅是所私塾,培養弟子學習四書五經、應對科舉考試的地方;其門聯是私塾先生淡泊生活的寫照和自我解嘲。與老農傳授種田經驗無關。但後來私塾衰敗了,曾作為經驗豐富的老農向晚輩新手傳授種田經驗的地方,頗似今天的農業耕作技術講座課堂。

容膝居是培田古民居中最小巧玲瓏的建築。規模雖小,但文化內涵較深。“容膝居”典自漢代韓嬰《韓詩外傳》:“今結駟列騎,所安不過容膝’ ,東晉陶淵明的《歸去來辭》中也有‘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之句。

有人說這是最早的女子學堂 。說它不是民居。它是一座學校,一所特殊的學校。

清鹹豐年間,村中富商吳昌同為本村婦女創辦了這所學館。大姑娘小媳婦聚在一起,學習“三從四德”和女紅。

1929年紅七軍團參謀長譚震林率紅軍進駐培田,也曾在容膝居創辦了紅軍婦女干部培訓班。

早在上百年前,在偏僻的鄉村能創辦一所婦女學校,專門請族中德高望重的中老年婦女給待嫁女和新媳婦上課,深談為妻為母之道的確不容易。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這裡還“可談風月”。這是一處婦女可談生兒育女,談“房中術”的婚育學校,古代培田婦女浪漫的“伊甸園”。在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的年代,培田婦女還有一座可以無所顧忌地談“風月”之事的建築物,確實與眾不同。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進行性教育。在十九世紀的中國,這可真算得上是離經叛道,驚世骸俗。屋裡還有一把造型特殊、頗有年頭的躺椅,據說是那時候教女人如何生孩子的一件道具。可談風月的“容膝居”掀開了培田新潮開放的一角。

另有一說:“可談風月”,典自《梁書·徐勉傳》:“常與門人夜集,客有虞暠求詹事五官,勉正色答雲:‘今夕止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故時人鹹服其無私。

培田的“容膝居”裡書寫“可談風月”,就是取其典,意思是講:來到這些商議族中大事、調解矛盾等公眾之事外,大家也還可以談談清風明月一類的文雅之事、閑適之事,可以拓寬眼界、開闊胸襟了。大家多多仰慕清風明月之高潔、多保持松、竹一樣品德節操,目光看遠一點、胸襟寬闊一點、多就不會再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鬧不團結,公眾事業就可得到發展。

因此,我們可以把“容膝居”理解為族人商議族中大事、調解糾紛的一個公共場所。不應該像有些文章裡所寫的那樣,理解成“婦女培訓學校”,可進行“性知識教育”的地方。

據清華大學李秋香教授調查:容膝居裡,婦女們在這裡做做針線活,學學剪紙,學些做女人應該懂的“規矩”和“道理”,甚至認些字(也可理解為學文化),倒也確有其事。但這些和“風月”之類,似乎無關……。

培田古村似乎有著許多不解之謎,俺一等凡夫俗子只能見山見水了。

在培田村,街巷、牌坊、店鋪、民居、祠堂、戲台、書院、廟宇、亭閣、水塘等建築成份應有盡有,可以說我國農耕文明中可能擁有的建築類型這裡都占有了。雖然各種建築類別眾多、裝飾復雜,但它們之間並沒有爭奇鬥艷、嘩眾取寵,而是各司其責、和諧親切,這也正是中國傳統建築的精美之處。

站在培田村對面山上遠望,白牆、黑瓦、灰卵石路,襯托在藍天、白雲和綠樹之中,就像迷人的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顯得樸實淡雅、自然明朗。大門前或者天井裡,清晰可見用鵝卵石鑲嵌成六合圖、銅錢或者如意結的精美圖案。

走在宅院裡如同闖迷宮,常以為沒路出去了,一拐,一個小門,一個天井,讓你豁然開朗。在建築單體中,常用的建築裝飾手段如木雕、磚雕、石雕、灰塑、泥塑、彩畫、漆畫、剪瓦等也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其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如松竹梅歲寒三友、鶴鹿麟如意節、花鳥蟲魚、人物典故,以及各類文人字畫、楹聯匾額琳琅滿目,體現了培田人獨特的審美觀點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初到培田,感覺房屋有些頹敗,屋梁色彩剝落。然,細細欣賞卻感覺有文化的細節甚多,比如廳下屋前的卵石鋪就的地面。就有各種圖案。金錢文、中國結、如意紋以及動物圖案等種類繁多。圖案之外,還用石條鑲邊,十分講究。

敦樸堂前是半圓形的卵石地面。比起街路、院內都低矮很多。每逢雨季這半圓形的卵石盆內積滿了雨水,就像個聚寶盆。雨水不溢出去,用意為肥水不流外人田。更有甚者,卵石金錢紋中的小小銅錢也有講究:如果你閉著眼由院內出門,第三步恰好踏在這枚銅錢之上,你將會有很好的財運。

培田盡管廳多井多房多,卻井然有序;盡管建築層層疊疊,采光通風出水卻無絲毫滯礙。廳與廳之間既有通道相連,又有門戶隔阻,使之各成單元。既利於大家族聚族而居,又不妨礙小家庭各享天倫。那一眼眼常年湧流清沏見底的井水,則除了供飲用外,還有除燥降溫的“空調”功能。其整體布局之合理真可以用“天衣無縫”來形容。

培田的居民對美的感受自是與眾不同。培田就是一副流動的詩,精致的畫。花飾繁雜的石雕木刻鑲嵌在烏瓦灰牆以內;形式各異的門當戶對守衛著深宅大院之前。庭院無論大小,均雅靜整潔;後庭不分寬窄,都供奉蘭花一架。詩書耕讀,儒風馨郁。培田就像當地人民喜愛的蘭草,郁郁蔥蔥,永吐芬芳。

培田游歷一天足矣,晚八點做一夜火車。清晨即可回到福州。

到培田也可從北京走。從北京西有直達龍岩的火車,中間可在冠豸山車站下車即可。



















精選遊記: 龍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