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民居客家“大宅門”-連城芷溪村

作者: 閩山茶客

導讀福建龍岩連城的芷溪村,被建築學家譽為是客家建築的“大宅門”。 在著名國家級風景區冠豸山與著名自然保護區梅花山之間,319國道旁,有一座古老、神奇、美麗的村落,就是“千煙之家”-芷溪。 芷溪歷史悠久,因古時村邊溪流兩岸長滿芷草而得名。 芷溪群山環抱,芷水蜿蜒,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有詩雲: “歷史文化一名村,桃源芷水映金峰。” 世世代代生活在� ...

福建龍岩連城的芷溪村,被建築學家譽為是客家建築的“大宅門”。

在著名國家級風景區冠豸山與著名自然保護區梅花山之間,319國道旁,有一座古老、神奇、美麗的村落,就是“千煙之家”-芷溪。

芷溪歷史悠久,因古時村邊溪流兩岸長滿芷草而得名。

芷溪群山環抱,芷水蜿蜒,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有詩雲:

“歷史文化一名村,桃源芷水映金峰。”

世世代代生活在葫蘆形小盆地的芷溪人,以勤勞與智慧,創造了明清古宗祠古民居以及其它客家風情的高度文明。

芷溪歷史悠久,因古時村邊溪流兩岸長滿芷草而得名,

明清以來,芷溪先民先後建了68座古祠,138幢古民居,這些規模宏大的明清時期建築頗具特色,聞名遐邇。

芷溪離龍岩市65公裡。從連城縣城關有客運班車連接。也可乘福州到吉安的火車,冠豸山站下。

慕名前往,清晨來到了濃霧彌漫的芷溪。

廟前鎮芷溪村位於連城縣南部,總面積4.12平方公裡,人口1萬多人。據《連城縣志》(1993年版)記載,該村在蕪山崗中心坪曾采集到西周時期的陶罐,斷定為商周時代的遺址。

清晨雖然霧鎖芷溪,然而早起的鳥兒早已在芷溪上空翱翔。

芷溪村歷史悠久,當地群眾流傳著一種: “邱三千、華八百,姓黃姓楊各一百” 口頭禪的說法。 據當地這四個姓的族譜記載,他們的祖先南遷前均居住在黃河以北,後由於各種歷史原因,成群結隊跨黃河,渡長江,進江西,入福建,先在寧化縣石壁定居,後再往南遷移.

芷溪的邱姓約在元朝中期由上杭遷居到芷溪邱坑牛角屋,而華姓為明初遷至芷溪,距今均已600多年,而楊、黃兩姓來芷溪定居也有550-600年。

清晨,小巷中的作坊早已爐火正紅。走近才看清,是在做豆腐干。

豆腐干是著名的閩西小食品-八大干之一。

所謂閩西八大干是指閩西地區有風味特色的八種干制食品:包括連城地瓜干、武平豬膽干、明溪肉脯干、寧化老鼠干、上杭蘿蔔干、永定菜干、清流筍干及長汀豆腐干。閩西的豆腐干主要原料為大豆。

還有搭配:大茴、小茴、甘草、肉桂、公丁香等香料。

將其研成粉末成為五香粉。再加以精鹽或醬油,梔子水等。將大豆先用石磨干磨,除去豆皮。再通過水浸、磨漿、開水衝漿、過濾、煮沸、點鹵等工序制成豆腐腦。然後將豆腐腦盛入以白紗布墊就的小木方格內。

四角復包,壓榨至干,遂成白豆腐干。此後還要將白豆腐干抹上五香粉和精鹽,腌制後,清水洗淨。

用光滑嫩石將其下面磨至光滑,晾干後抹上梔子水染成黃色。然後將豆腐干放在特制烘笪上,微火烘焙而成。

此法制成的閩西豆干甜、香、鹹、鮮四味俱全,回味無窮。

信步走去,小巷的盡頭,是個菜市場。市場上陸陸續續開始人來人往。

芷溪在明清時期,商業發達,繁榮已達鼎盛。特別是清康熙時期,連城至潮州的航運開通後。

一方面,芷溪當地拱橋店、涼棚街、三角坪和十字街等街道興建起來;另一方面外出經商的人也逐漸多起來。

芷溪的繁榮使其成為連南一帶的商業中心之一,每月逢五逢十的墟市至今不衰,吸引著方圓幾十裡的商客。

這裡是老芷溪商業中心,也是菜市場所在地。又名叫“拱橋店”、“十字街”。一年三百六十天,這裡都非常熱鬧。

山裡人說:“天天都是墟天”。農歷逢五逢十墟,三村八隘山民來赴墟,還有上杭邱坊、蛟洋、連城、龍岩等地人來做生意。這裡的老街保存完好,商店林立,人頭攢動,小商小販叫賣聲此起彼伏,那情景儼然就像一幅《清明上河圖》。

電影《忘憂草》中反映古鎮風貌的許多鏡頭便是在此拍攝的。

舊街古宅依在,只是不再有過去鼎盛時期的輝煌。商賈如雲,富甲一方的重鎮,已經變成了平民百姓購買日常生活用品的集市而已。

清晨一縷陽光,正照進菜市場,攤販正在忙碌地整理攤位。

一位老婆婆艱難地穿過略顯空壙的市場。市場的繁忙就要來臨了。

這裡的攤位,以辣椒干、筍干等山貨為主,兼有一些魚干、蟶干、蛤干等海產品。

芷溪逼窄的巷中,零星分布著一些打鐵鋪、藥鋪、剃頭店和裁縫鋪....。

不知是累了,還是生意不好。老裁縫正半臥在藤圈椅上,享受著悠閑時光。

芷溪現存的大型祖屋難以勝數。

這些宗祠祖屋絕大部分建於清朝中葉,從其建築的外部結構,內部庭院的擺設,建築規模的宏大,內藏古老文物之多,在連城可稱是獨一無二。

從高處望去,的確屋脊相連、橫平豎直的十分氣派。



芷溪富有光榮的革命歷史,芷溪區蘇維埃政 府,所轄豐圖、官莊等6個鄉,進行革命活動。

1935年1月,還成立了芷溪區游擊隊,堅持革命鬥爭,直到新中國成立。

這是1932年,芷溪區蘇維埃政府舊址位於一條小巷之中。毛澤東、周恩來和新中國元帥朱德、彭德懷、林彪、陳毅、劉伯承、羅榮桓、聶榮臻、葉劍英以及譚震林、張鼎丞、鄧子恢等都先後在連城進行過革命活動,指揮過戰役、戰鬥。

小巷一旁,一個不起眼的門戶中就是林彪故居-“喬蔭堂”。

“喬蔭堂”建築小巧而精致,完好如初,二進廳,屏風吊籃廂房花窗木雕精致,楹聯黑底金字,熠熠生輝,神龕油光可鑒。

1929年春,紅四軍主力轉戰於贛南、閩西時。林彪時任第一縱隊司令員,曾在此居住過。

橫屋天井邊這間便是林彪的臥房。 房前一口古井,水清澈甘甜,四季不溢不涸,四周鄰裡也常來挑水飲用。

林彪故居臥房旁的門廳內,一對老夫妻,正過著相濡以沫的平淡日子:

驍將不知何處去,百姓案頭菜根香。

林彪故居的正廳“喬蔭堂”牌匾下,香案上供著歷代先人的照片。顯示自土地革命後,平民生活的世代更替。

廳上懸掛兩盞花燈,別看現在落滿灰塵。但在正月芷溪鬧花燈時,可是難得的寶貝-著名的芷溪花燈。

芷溪鬧花燈,有著近300年的歷史。早在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芷溪人楊燕山任官於蘇州,夫人吳二姑系蘇州人氏,酷愛蘇州的花燈和鑼鼓,於是把花燈、鑼鼓從蘇州傳入芷溪。

芷溪花燈大多由99個小花燈組成,有的106盞。每一盞燈內裝琉璃杯,點的是純清的花生油或茶油,無煙明亮,渾身晶瑩剔透,熠熠生輝。寶蓋頂上有一紅線系在一根弓形竹竿上,供擎燈人握住。每座花燈添油後近15公斤。由於是“紙包火”,故擎燈人擎燈時總是小心翼翼的。他們都經過嚴格的訓練,至少得“步伐穩”、“燈不晃”才行。

芷溪花燈的每盞火由琉璃杯裝棕油點亮,通透澄瑩,熠熠生輝。

每年農歷正月十一鬧花燈時,花燈少則十幾座,多則幾十座,甚至100多座。要是站在高處遠遠看去,百余個花燈,組成一支花燈長隊,首尾相接、明燭夜空、花團錦簇、琳琅滿目、十分壯觀。出行時還需配以蘇州鑼鼓或十番音樂,反復演奏。

芷溪遷出的後裔-楊成武上將觀此花燈游 街錄像後,即致信贊其“有特色舉世無雙,很驚險樂在其中”。



芷溪古民居中的許多祖屋外觀極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這些建築選址用心,設計巧妙,規模恢弘,構建縝密,用工精細。還有不少精美的雕刻、壁畫和上乘的書法珍品散落其中,寓意深邃。令人看後遐思萬千,感嘆不已。

古民居中屋面和屋脊又是顯示主人社會地位和等級的載體,另外還起到對房屋的美化裝飾作用。

閩西古民居的屋脊上飛檐彩陶,不僅起著裝飾美化作用而且還能點明主人的身份。

這些屋脊上看到的裝飾,以動物中的龍、魚,植物中的卷草等吉祥物為主。



門樓是半石牌樓式,用紫色砂礫岩和花崗岩所造,石牌樓疊式構件,粗獷,是明代建築特征之一。

大夫第群等也是較能代表芷溪特色的一處古民居。其規模恢宏,蘊含文化藝術品位高,尤為讓人嘆服。

大夫第位於沙圳巷西路口,為“雙門樓”。前門樓寫“大夫第”,後門樓寫“文明氣像”,“雙龍戲珠”鏤空石雕工藝精湛。

1982年,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的電影《忘憂草》。這裡曾是主要取景地。

大夫第又稱孚吉堂,是原任國民黨國大代表、金門縣縣長黃際蛟的故居。

北伐英烈黃海曾居此處。

黃海與傅柏翠等人東渡日本留學並追隨孫中山,取得政法學士學位回國後,在北伐革命軍中任團長,革命失敗後,黃海在郁郁中英年早逝。



大夫第外一群送禮物的婦女正魚貫而入,裡面的慎修堂正張燈結彩、賓客盈門。一幅幅紅艷的對聯,喜氣洋洋地正在宣告這裡正在辦喜事。

四周濃烈的紅色,烘托著吉祥的時刻。

女人如書,萬種風情。今夜就在古宅之中,一個新的家庭即將誕生。



芷溪的民居建築大都是祠居合一的復合型。它普遍采用客家地區“九廳十八井”結構布局建造,門廬威嚴,庭院舒暢,雕梁畫棟,飛檐翹角,美侖美奐。 而可供開發利用和保護研討的古建築設計、裝飾、雕刻等更是枚不勝舉。

經過世代的艱辛經營,到清末民國,芷溪已成為“千煙之家”的大村落。

除了遠衍台灣、四川、廣東、長汀、上杭等地的宗親支脈以外,現在“生於斯長於斯”的芷溪人就有一、二萬之眾。這麼多人口的自然村在閩西北,實屬罕見。

芷溪現有明清古宗祠74座,譽稱“客家大宅門”的古民居139幢。其中建築格局為“九廳十八井”的有8幢。

有的大宅規模宏大,富麗堂皇,雍容典雅,雕梁畫棟,氣像萬千,簡直是《紅樓夢》中的榮國府、寧國府。

有些宛如小家碧玉藏身於窮街陋巷之中。

這麼多宗祠、大宅星羅棋布,鱗次櫛比,成片成群,規模宏大。實在令人嘆為觀止,留連忘返。

就連偏僻、狹窄的小巷中,漂亮的門樓也層出不群。如這是門庭匾額上書《文明啟瑞》的務本堂就位於陋巷之中。

“樂善堂”,由門樓入內有二進廳。

下過道平房屋脊飛檐如翼,鰲魚戲水。屋內窗明幾淨,空氣暢通,十分宜人。

正廳中,清同治年間的老匾“樂善堂”和毛主席的畫像,連同斑駁的牆體上貼的吉祥紅對聯,隱隱透出古老文化和近代歷史留在人們心中的印痕。

廳旁供奉觀音等佛像,可見客家人“崇佛不如敬祖”的遺風。

芷溪的客家居民十分重視門樓建築。他們認為:門樓是一幢房屋的“門面”,它不僅體現房屋主人的身份,更兼容周易風水學說。門樓建的好,子孫後代自然發達興旺。所以當地流傳有“千斤門樓四兩屋”的說法。

黃姓的“澄川公祠”,是芷溪人重視門樓建築的生動體現。

該石門樓高近6米,柱直徑達1.2米,頂部刻有人物、鳥獸、花卉和雙龍戲珠等圖案,全部用上等花崗岩砌成,構造天衣無縫,雄偉壯觀,氣勢恢宏。



芷溪許多宗祠、祖宅的外觀極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這些建築不僅選址用心,設計巧妙,規模恢弘,構建縝密,用工精細,還有不少精美的雕刻、壁畫和上乘的書法珍品散落其中,寓意深邃,令人看後遐思萬千,感嘆不已。

芷溪下神樹山的培蘭堂 ,為芷溪小規模民居中的建築裝飾精品。門樓色彩斑斕,磚雕精美,庭院風格獨特,木雕工藝令人叫絕。

堂內有一屏風建築將天井分為兩半。拱門上柔和的曲線疊加仿佛帶有清真建築的拱形風格。

屏風中嵌有兩框通透視窗,安放著兩排水瓶雕塑,像征著主人對生活未來的良好祝願-平平安安。天井對面照壁之上,嵌入飾滿花式鏤空的陶塑,像征福祿壽喜。彰顯庭院莊嚴大方。

牆角、地面與屏風之上,滿布青苔。牆頭蘭草下垂。

這些陶塑、青苔仿佛從歷史中走來,正在陳說著客家人文悠久的時光。



芷溪的民居建築大都是祠居合一的復合型。它普遍采用客家地區“九廳十八井”結構布局建造,門廬威嚴,庭院舒暢,雕梁畫棟,飛檐翹角,美侖美奐。 而可供開發利用和保護研討的古建築設計、裝飾、雕刻等更是枚不勝舉。

萬順堂:也位於下神樹山。與培蘭堂犄角相依、相對而望。

其門樓題字“挹爽西山”。飛檐鬥角,五彩絢爛,兩側小篆為民國書法家黃肇河所書。

芷溪古建築中的磚雕與石雕,以白蘭堂和萬順堂最為精致。



沿著村西芷溪河邊的水泥路進村,行程約500米,到了坐落於村西南的漁溪公屋門前。

乍一看這是一處破敗的古民房,不過門面倒有幾分氣勢。這號稱芷溪第一民居的“漁溪公屋”即“集鳣堂”。

“漁溪公屋”興建於康熙末年(1722年),[size=+0]為芷溪楊氏開基祖第十七世裔孫漁溪公開創興建。歷時10余年建成,迄今已有280年歷史。它坐落在芷溪竹坑橋頭。也是“九廳十八井”的建築。

“鳣堂”泛指文士講習之所。

《後漢書.楊震傳》:“後有冠雀銜三鳣魚飛集講堂前,都講取魚進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像也。數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後因稱講學之所為“鳣堂"”。

朱熹《奉和公濟兄留周賓之句》詩雲:“集鳣偶休閑,雞黍聊從容。” 。

據說,該宗祠建築與北京故宮同一坐向。民間建築與皇家建築相同是一大忌。為此,堪輿先生特地在大門石牌樓名稱上做文章。

現陰刻於牌樓上的“南離輝映”四字,為清代著名書法家何紹基所書,每字缺少一筆,不注意觀察是難以察覺到的。

據居住這裡的楊氏後裔介紹,這樣設計在於求得“制化”。 如此一來,門樓設計又顯得與眾不同。內門樓亦為四扇,只在門框和門額采用石構,整體則用青磚砌成。內扇斜交叉鑲砌,外扇砌成銅錢紋。四扇上方嵌入銅錢紋紅格磚,青紅色彩對比鮮明,飛檐翹角則與正門相似。

門額題寫“白環世守”,系出自華陰遠祖楊寶的典故。相傳:

東漢楊寶在9歲時,從華陰山北捉了一只受傷的黃雀,楊寶把它帶回家飼養,等傷好後把黃雀放了。過後,楊寶夢見黃雀化作一個黃衣童子回來報恩,自稱是西王母的使者,並口銜4枚白環,說楊寶的子孫將來都會像白環一樣珍貴。後來,楊寶的兒子楊震、孫子楊秉、曾孫楊賜和玄孫楊彪果然都飛黃騰達。

據《芷溪楊氏族譜》,芷溪楊氏為楊震長子楊奉後裔。

該祠的建築特色是一大二巧三好。

“一大”:建築面積大,擁有九廳十八井、雨坪、月池,有大小房間101間,還有內外學堂,花園、假山,總建築面積5356平方米。

“二巧”:一是整體設計巧妙,所有廳堂、房間都光線充足,空氣流通,地板干燥,令人感到舒適;二是靠正廳天井的廂房的木壁、門板設計巧妙,不僅可靈活拆下,且正好鋪蓋天井,把上廳、下廳、左廳、右廳鋪成一個寬敞的場所,可設宴120桌,也可容千人看戲。

“三好”:一是小孩習文練武可請先生在家授業,方便讀書好;二是堂內左右均有水井,且水質上乘,方便用水好;三是有花園、假山、池塘,在此生活自然和諧好。

漁溪公祠建築之宏大,布局之科學,計算之准確,的確令人自嘆弗如。

內有書樓,上懸名聯一對:

一萬家炊煙歸眼底,宜風宜雨宜雪月;

三四面風影到眉睫,亦詩亦畫亦文章。

集鳣堂的結構形式繼承中國傳統木構架民居的典型特點之外,還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內部以木結構為主要的承重結構,石料用量很少,一般只在大門和柱礎才使用,鬥拱與房梁接榫無縫,外圍圍合的青轉牆體只起圍護作用,體現了“牆倒屋不塌”的特點。它建築面積達5356平方米,實屬江南罕見。

正廳上方為清乾隆年間號稱“半仙”的福建名人邱振芳提寫的《渭飛楊先生號序》“漁溪”匾額。

兩側亦為邱振芳撰書的一對長匾聯,聯文為:

“登北宋詞壇郁郁柘圃專華蒸被孫枝蒼采麗,

開南閩聖域喤喤鏞州鐘簏綿繩祖德谷貽長”。

所有匾文均為黑底金字,雖為應邀而作,字裡行間依然可見這個號稱“半仙”文人的飄逸風格。

廳內兩側木壁懸掛林則徐的題詩“朝霞照水紅初艷,新柳籠煙綠已齊。縹緲香飛仙掌外,從容人到鳳池西”。

集鳣堂作為芷溪民居的代表性建築,是另種有別於土樓的客家建築奇葩,同樣耐人尋味。

楊氏家廟又稱“龜山公祠,坐落在楊成武上將祖籍地芷溪背園。

為奉祀福建理學鼻祖楊時(號龜山),於康熙六年(1667年)由六九郎公(六九郎是楊時的第三子後裔。)的第八、九代(含遷徙至廣東、江西和本省其他縣的)裔孫合族興建。

相傳,這座祠堂是虎形。所以,雨坪上宰豬殺牛,祠內從來不聞其騷臭味。

“門前屠宰場,祠內無腥臭”為芷溪三奇之一。

大門前石鼓、石獅、石桅杆,還加上一個馬磴,但都毀於文革中。原還有半月形池塘,池邊有戲台。

楊氏家廟下面不遠有一祠堂,叫“谷堂”,是當年鄧子恢、張鼎丞、俞炳輝等革命家進行革命活動的地方。

楊氏家廟就座落在芷溪的菜市場旁。

它坐東向西,有上下廳、大屋間、回廊、天井等等。左右各有耳房,祠堂後有圍繞祠堂的平房,俗稱“圍龍”。上廳有一額匾,書“恆德堂”雙層寶蓋木牌樓。

“恆德堂”大廳的左木壁上刻著“忠廉”二字,右木壁上刻著“孝節”二字,這四個大字足有1.50米大,系臨摹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所寫的。廳正中供奉著裝裱的世代家譜。

上、下廳的天花板用木板拱成天穹形狀。

四層疊式木牌樓造型特別,雕刻精致。

楊成武上將和全國政 協副主席楊汝岱都是六九郎公的後裔,在宗圖、族譜、照片上得到印證。

楊氏家廟”裡的戲台已不復存在了,但芷溪人愛好音樂唱戲找樂的秉性未變。 芷溪的漢劇團和芷溪民樂隊經常在這祠舉行排練。

每到周六,這裡就響起悠揚的十番聲和清亮的漢劇演唱聲,招來了一撥撥喜歡鬧熱的人們,呈現一派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的和樂氣氛

黃氏家廟是芷溪宗祠建築群中最為精美的古建築之一。

這座祭祀黃氏芷溪開基祖庚福公的黃氏家廟,於清康熙31年(1692年)落成。祠堂坐東向西,占地面積為3021平方米,建築面積780平方米。

庚福公到芷溪開基,現已傳至二十四代,裔孫在芷溪居住的有8000余人,外遷裔孫遍居全國各地。

芷溪黃氏家廟是典型的汀州風格祠堂建築。祠堂雨坪有石獅、石鼓,祠堂內遍布木雕壁畫,十分精美。上廳柱聯文字為乾隆時尚書兼太子太師黃錦所書。

據前來芷溪考察的廈大專家介紹,黃氏宗祠有“三奇”:

一奇,自建造以來祠內從無蜘蛛結網,周圍雖有水草,夏天也無蚊蚋;

二奇,門樓前面的一對石獅子,其中左邊母獅有一只小獅子依偎身下,憨態可愛,舐犢之情栩栩如生;

三奇,祠堂內牌匾多。300多年來,芷溪黃氏人才輩出,凡是功名顯赫的均可以在祠內屋梁上掛牌匾,以光宗耀祖。目前祠堂內仍有20塊牌匾掛在梁上。

斯人已去,留下了宗祠和故居,成為今人緬懷祖先、弘揚祖德的精神家園。

芷溪古宗祠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和特殊作用。它作為古代民間建築專家的傑作、能工巧匠智慧的結晶,選址之用心,設計之巧妙,規模之恢宏,構建之縝密,用工之精細,含意之深邃。世間罕見。

有些宗祠建築構想具還有“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畢人文與生態和諧統一之功,至今仍然是值得稱道的。



芷溪萬種風情,如一甕甕陳年的客家米酒,芳醇醉人。

走進芷溪,就仿佛走進了明清古老深邃的歷史,也走進了絢麗多彩的客家風情之中。



精選遊記: 龍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