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紅河建水的團山民居

作者: dellaqian

導讀 第二天的紅河州的建水是此行的重頭戲,尤以團山古村落為首,最近被WMF(世界紀念性建築基金會)列入2006年度“100處瀕危建築”名錄,WMF認為,團山村是中國西南罕見的保存完好的傳統聚落,濃縮著19、20世紀之交中國原生態民居建築特色,也是歷史上雲南與東南亞交往不絕的見證(團山村恰好處於昆明至河內的滇越鐵路線上)。 團山古村本是彝族人的聚居地。“團山”的 ...


第二天的紅河州的建水是此行的重頭戲,尤以團山古村落為首,最近被WMF(世界紀念性建築基金會)列入2006年度“100處瀕危建築”名錄,WMF認為,團山村是中國西南罕見的保存完好的傳統聚落,濃縮著19、20世紀之交中國原生態民居建築特色,也是歷史上雲南與東南亞交往不絕的見證(團山村恰好處於昆明至河內的滇越鐵路線上)。

團山古村本是彝族人的聚居地。“團山”的彝語是“圖手”,意為“有山有水有金有銀、風光秀美的地方”,建水話譯為漢字“團山”。明洪武年間,朝廷為穩固疆土,移民邊陲,江西填湖廣的移民浪潮波及到雲南。

團山的興盛得益於個舊的錫礦。清光緒年間,蒙自開關通商,個舊錫礦日益興盛,法國人在此修建了窄軌鐵路,鐵路把周邊村莊和錫礦的興衰聯系在一起,團山人特別幸運,好幾家一下子挖到了富礦,一夜暴富。團山人聯手起來,一邊經營錫礦,一邊經營紗線、鹽巴和百貨,發展出72家商號,生意遍布雲南,甚至走向上海和香港,成了富甲一方的“團山幫”。在外發了財的團山人紛紛寄錢回家購置田地,建起豪宅。經古建築專家估算,當年那樣的建築規模,每天需要一馱黃金才夠開支,每座庭院需要十年左右才能完工。因此,團山又被稱為“一個建在錫礦上的移民村寨”。

如今,團山村還保存著15座四合大院的古民居,以及寨門、寺廟、宗祠、古井、寨牆、碉堡等古建築。古建築由傳統的漢族青磚四合大院、彝族土掌房和漢彝結合的瓦檐土掌房三類組成,體現了多民族聚居的建築特色。民居一律坐西朝東,背靠青山,面向平壩,意味著財源滾滾而來。大門多在主體建築一側,通過寬窄不一的過道通往主體院落,由一進院、二進院連接成的建築院落,涵蓋了雲南傳統民居中“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跑馬轉角樓”的傳統形式。

四合院有兩大類,一類是南方的天井式四合院,房間連通,院落比較小,以雲南和江浙的四合院為代表;一類是北方的四合院,區別於南方四合院,院落寬闊,房間獨立。

團山民居尤以梁棹窗欞間的精細木雕著稱。木雕中的人物形像、動物姿態、植物紋樣、幾何圖形,都根據各種形體采取不同的雕鑿方法,穿漏與浮雕相結合,技藝高超。

建水縣城則以建水文廟和朱家花園聞名,建水文廟是僅次於曲阜孔廟的全國第二大文廟,朱家花園位於建水縣城建新街,占地2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築分為住宅和祠堂兩部分,為“縱三橫四”的“三間、六耳、三間廳附後山耳、一大天井四小天井”的建水典型民居建築,庭院廳、堂布置精美,古色古香,共計有大小天井42個。前一段由陳坤和郝蕾主演的《朱家花園》還在此間拍攝。我問了導游小姐,她們都已經從網上下了看過了。

照片及詳細見http://***/s/blog_534bded90100kq4f.html

http://***/s/blog_534bded90100kt2k.html



精選遊記: 紅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