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四川游之拜水都江堰中

作者: 丹丹4170

導讀在這裡的四周,到處打著“拜水都江堰 問道青城山”的廣告標語,也就借用了人家的廣告。進入大門後,左側是堆堆修剪很好的綠化,各種形狀的,右側有座“世界文化遺產”的石碑,很多游人都在這裡照相,哎,我一個人,只能請其他游客幫我,可是很多都看中了這塊石碑,哎,左側、右側,上面到處是人頭,給我拍照的還不大會用,擺弄好半天也不會照,我又下去指導一� ...

在這裡的四周,到處打著“拜水都江堰 問道青城山”的廣告標語,也就借用了人家的廣告。進入大門後,左側是堆堆修剪很好的綠化,各種形狀的,右側有座“世界文化遺產”的石碑,很多游人都在這裡照相,哎,我一個人,只能請其他游客幫我,可是很多都看中了這塊石碑,哎,左側、右側,上面到處是人頭,給我拍照的還不大會用,擺弄好半天也不會照,我又下去指導一番,再上來時又見更多的人頭,拍吧,即使是合影,頂多回去P一下。拍完照後,沿著中間最寬的路往前走,右轉,直走,來到一條景觀路,兩側是十幾釐米寬的水渠,水渠上不到10釐米的地方有龍頭往出噴水,整條路的兩旁大約有20幾個龍頭吧,水很清,很多小朋友在戲水游玩,在右側,還有一棵古銀杏樹,看了介紹,叫“張松銀杏”,有1700多年的歷史,傳為三國名士張松親手所植。現在還未到深秋,樹葉還沒變黃,無法領略到燦燦金光搖曳多姿的勝景。

再走上幾級台階,就來到了伏龍觀廣場上。相傳在岷江在古時有惡龍作亂,每到盛夏時節,暴雨成災,河水普漲,為了造福百姓,李冰的兒子二郎決心制服水中的惡龍,幾經惡鬥,終於擒俘惡龍,這座觀本來是紀念青城山一位道士,後來改名伏龍觀。伏龍觀非常高,從廣場向上望去,放佛是一位巨人穩坐在面前,台階有好幾十級,非常陡峭,也許這些都能顯示出李冰父子的勞苦功高吧。前殿陳列著1974年修建外江節制閘時從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石像造於東漢靈帝初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圓雕石像,非常珍貴。後殿陳列有都江堰灌區的電動模型。只可惜李冰的石像非常模糊了,五官很難辨認,只能依照輪廓猜想,我在這裡向他鞠了一躬。在前殿的門口,有一塊很大的石頭,叫“離堆”。據說這座觀下面的山本來和寶瓶口旁的玉壘山一體,為了建寶瓶口,才開山引水,分出來的這小塊就叫離堆。走到道觀的最後面,可以右望寶瓶口的碧波滾滾。向左走有座觀瀾亭,呈八角狀,兩層,憑欄遠眺,依稀可見魚嘴、安瀾索橋及岷江激流、西嶺雪峰。這裡的視野非常開闊。可是人太多了,我又要趕時間,又從伏龍觀出來,沿著觀前左側的道路准備去飛沙堰、魚嘴。

本來從伏龍觀上有直接去飛沙堰的路,可是現在在大修,令外在飛沙堰的河面上搭了座橋,去的游客從這座橋上過,而從魚嘴、飛沙堰歸來的游客則要從景區游覽車的路步行回來。大家按著秩序從橋上走,很平穩,因為是單向通行,不會有什麼橋翻的事情。不過這段河面可能因為是枯水期,幾近干涸,龜裂的河床有的已經裂開了縫隙,還有大小不等的石頭。玉壘山當年被一分為二,其間只留出20米的入水口,內江水從百米之寬的河道湧向寶瓶口,平水季節奔流而過,高峰時節則節節升高,不加節制的水流不斷爬升,一湧而入,成都平原就會遭受洪澇災害。此間飛沙堰的設計與寶瓶口相互結合,它的高度剛好超過內江河床2.15米。這就意味著當內江水位升高2.15米後,洶湧的波濤將從飛沙堰溢出。寶瓶口入水便始終在一個幾乎平衡的常量上,它另外一個特點是巧妙利用離心力的作用和虎頭岩的頂拖作用將上游帶來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達數百公斤的巨石,從這裡拋入外江,確保內江通暢,確有鬼斧神功之妙。通過這座橋,就是一段修建一新的觀光路——金剛堤。我看到在路的一側有幾根很長很圓木頭,木頭的兩側和兩側有一些較大的鵝卵石裝在用竹子編織的籠子裡,問了一位導游,她說這是仿制的竹籠卵石。後來一查才知道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身邊不時有觀光車經過,真佩服這些人,懶成這樣了,也就十幾分鐘的路也要坐車,怪不得中國肥胖、身體差的人越來越多。風景很美,路旁都是高大的樹木,現在的溫度也就20度左右,溫暖舒適,這條路也是分為兩股,一側是沿著內江而過,另一側可以欣賞到外江的波濤洶湧,這時忽然很餓,一看表,已經13點了,早上的1個鍋盔和豆漿早消化干淨了,幸好有賣玉米的,5元一個,周圍的游人都在瘋搶,都點貴,不過眼看著玉米的數量在急劇減少,為了肚子,忍痛買了一個,熱乎乎的好甜啊,幾口就消滅了。

走到這條路的盡頭,就到了魚嘴,它的形狀像魚嘴,堤上還有很多圓點,仔細一看都是很大的圓形石頭立在上邊。蹭的導游得知:魚嘴分水堤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頂端。它將奔騰而來的岷江一分為二,外江為原始河床,內江用於引流灌溉,它巧妙之處體現於兩點。其一是它利用內江河床低而枯水季節六成引水,外江河床寬,則洪水季節六成泄洪。所謂“分四六,平潦旱”正是這個道理。其二是魚嘴處於岷江中游第一彎的末端,它巧妙的利用了彎道流體力學的自然法則,即表層水流入凹岸,低層水流入凸岸。於是沙石含量較少的表層水自然湧入內江,而底層水則順著江彎的凸岸擠向外江,絕大部分沙石也就在外江河道上滾動、留沉。所謂“四六分洪,二八排沙”說的便是這個道理。聽了這些真是佩服李冰好聰明啊,懂得地理、水文、工程學原理,怪不得2200多年了,都江堰還可以正常使用,在地震中也巍然不壞。

在魚嘴的右邊,有座橋,橫跨內江,大約有500多米,是古代四川西部與阿壩之間的商業要道,看介紹說,清嘉慶八年,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魚腹。如此慘狀,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婦坐臥不安,他倆察看地形,翻閱建橋史料,請教當地水、木工人,報經官府,游說八方募集資金,清嘉慶九年五月帶領四鄉百姓動工建橋。橋尚未完工時,兩個樵夫不所勸阻,頂風過橋,落水喪生。渡口“把頭”買通官府,誣以草菅人命之罪。何先德先生含恨九泉。何妻強壓悲憤,繼承夫志,完成了索橋的修建。橋上橫鋪木板,竹纜為欄,行走平安,故名“安欄橋”,後改安瀾橋,取不畏波瀾,安然過江之意。人們為感激何先德夫妻的功德,又稱“夫妻橋”。現在的橋已經用混凝土做橋墩,原來的木樁早已沒有了,竹欄也改成了鋼索。不過因為人多,又是雙向通行,走上去,還是感覺晃動很厲害。尤其是走到江中心時,看著下面不斷翻騰的江水,還是有點眼暈。可惜這時已經不能拍照,相機、手機全部沒電。後面的美景沒法用照片記錄,是個非常大的遺憾,現在只能用記憶去描述了。橋中心有位工作人員拿著干電池喇叭不斷喊:“請不要停留,盡快通過,不要拍照。”可是有些調皮的孩子和有點小壞的大人,故意把腳踏得重重的,身體還故意向左右晃,導致整個橋都像在風雨中搖擺一樣,很多膽小的人叫了起來,不過人家旁邊還有位身體彪悍的男子在保護,我只能手握碗口粗的鋼索,一步一步往前走,還怕相機掉下去,雖然掛在脖子上,又擔心相機包會開,另一只手緊緊握著,也沒心思欣賞江上與遠處的美景,出了不少汗之外,安全到達對岸。


精選遊記: 都江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