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漫漫悠悠的生活之小走福建路

作者: 漫漫悠悠100

導讀福建路 ——萬國建築群 福建路,這條以省名命名的小路,漫步其中,隨處都是風景,這裡的建築有一種說不出的大氣,每一次轉身,你都會驚嘆於這些歐式建築的典雅,然後被這些富有歷史韻味的建築深深的震撼,不自覺的感嘆建築師們驚人的才華。這條路有“穿西裝帶鬥笠”的海天堂構,是一種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也反映了那個時代海外華僑反抗洋人壓迫的心情;赫赫� ...

福建路

——萬國建築群

福建路,這條以省名命名的小路,漫步其中,隨處都是風景,這裡的建築有一種說不出的大氣,每一次轉身,你都會驚嘆於這些歐式建築的典雅,然後被這些富有歷史韻味的建築深深的震撼,不自覺的感嘆建築師們驚人的才華。這條路有“穿西裝帶鬥笠”的海天堂構,是一種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也反映了那個時代海外華僑反抗洋人壓迫的心情;赫赫有名的黃榮遠堂也在這條路上,這座帶著西洋風的建築也格外醒目;除了這些著名的建築,一些不知名的建築,在歷史的沉澱後,或許許多雕花門樓已逝去了最初的華麗,但是那蜿蜒在門樓上的常春藤訴說著他們的生機與活力。白天,這裡是每個旅行社的必經旅游線路,導游的大喇叭打擾了這裡原本的清幽,但是一到晚間,當這些小巷褪去了白日裡的喧囂,一個人靜靜的走在福建路的各個小巷,循著茉莉花香和某戶人家飄揚出來的琴聲,那一棵棵上百年的榕樹掩映著的歐式建築,仿佛在靜靜地向我們訴說著鼓浪嶼百年的前塵往事,你會有一種別樣的感覺。

怡園:福建路24號,始建於20世紀初,為福建晚清著名詩人林鶴年故居,林鶴年曾在台灣任職,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台灣被割讓給日本,林鶴年回到大陸,為了表達對台灣的思念之情,林鶴年將這座兩層的紅磚樓命名為“怡園”。盡管現在怡園已經失去了原本的風味,但是我們仍能從這座建築中體會主人的良苦用心。

黃榮遠堂:福建路32號,鼓浪嶼上的每一處建築。每一個院落都有一段古老悠遠的故事,黃榮遠堂也不例外。這座老別墅最初的主人是菲利賓的晉江華僑施光從,他於大約1920年的時候在鼓浪嶼上建造了這樣一棟西歐風格的精品別墅。有一次,在游船上施光從結識了越南華僑富商黃仲訓,兩人無聊之際,玩撲克消遣,分別以黃仲訓的船隊和施光從的別墅為賭注,結果施光從輸了這個賭,於是回到鼓浪嶼將全家老小帶到菲利賓,如約將這棟將這棟精品別墅交予黃仲訓,從此這棟別墅易了主,改名“黃榮遠堂”。而黃仲訓,回去越南後,在戰亂中死去,老別墅也歸政府所有。晚間,和小優走過天主教堂時,就聽到一陣悠揚的音樂飄揚過來,我們還以為是從天主教堂裡面傳出來的,但是心想這時間不對,今天並非周末時間,於是我倆循著音樂聲慢慢的走向黃榮遠堂,一到門口,我們馬上就被這門框上的百年大榕樹震撼了,那榕樹的根須爬滿了整個門框,一種敬畏感油然而生。老遠的地方我們就看到了三個服務生在矗立在門口,果不其然這裡的庭院已經開放成一家戶外咖啡廳,而我們聽到的琴聲就是從這家咖啡廳飄揚出來的,他們正在舉行家庭音樂會,家庭音樂會,是鼓浪嶼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活動,每逢節假日,許多家庭的親朋好友相聚在一起,用優美的歌聲、琴聲相互交流。心中強烈的震撼感使我們有入內一探究竟的衝動,於是我們厚著臉皮問門口的服務生能否進去參觀參觀,那服務生只允許我們在門口靠裡一點的地方參觀,一進去,首先衝擊我們視野的是那中西式完美結合的主樓,面朝別墅,左側呈方形遞進式,一直延展到半圓形的大露台,卻在這裡戛然而止,右側別出心裁的在圓形露台上建起一座中式的亭台.這一西一中,一方一圓組合在一起,卻也不顯得突兀,反而在這別墅林立的島嶼上跳脫出來,成為一道別具特色的風景線,四根經典的陶立克式圓柱,直通三樓,氣勢如虹的撐起露台。看到這別致的建築,我們不自覺的問旁邊的服務生是否可以進去主樓參觀,結果可想而知,服務生熱情的為我們介紹了黃榮遠堂的現狀,這棟精致的老別墅的一樓目前是不對外開放的,看到這建築窗欞與平台的細節處理得如此的精妙,我們嘆息無法入內參觀的遺憾。而現在主樓的二樓是一個辦公室樓層,我們又再次羨慕能在這麼優雅的環境中工作那些人。這再往天主堂的方向看去,那裡有一座很大的假山,種有古榕修竹和叫不名字的綠葉植物,郁郁蔥蔥一片.山上有涼亭三座,風格迥異,只可惜我們只能在門口觀望,無法入內仔細探尋。這家戶外咖啡廳的木桌椅就隨處置於這個寬敞的大庭院裡,干涸的圓形噴水池,高大的棕櫚樹,古老的挑高梁柱,聽聽音樂會,品品咖啡,倒是有幾分愜意和優雅。

意猶未盡的走出黃榮遠堂的大門,正對面的就是“穿西裝帶鬥笠”的海天堂構之三。

海天堂構:位於福建路的仿古風格濃郁的“海天堂構”, 主人黃良烺是菲利賓華僑,起初讓住在一幢三層的紅磚樓,也就是福建路44號,後面他將這所房子賣給了一李姓華僑,於19世紀20年代,黃秀烺和同鄉黃念憶在福建路34,36,38,40,42號建了5幢中西合璧的老別墅,這五幢樓宇以中樓為中軸線,四幢分居兩側。這種中西式結合的建築,被稱為“穿西裝帶鬥笠”,反映了那個時代華人華僑在國外遭受的欺壓的一種反抗,他們將這種反抗表現在了這些建築上。中樓和旁邊的兩幢前樓現已被旅游公司收購,並耗巨資修葺。買張60元的門票,可以入內參觀中樓,可以到右側的前樓裡聽上段閩南古樂的南音演奏,看上段傳統木偶戲的表演;左側的前樓改裝成了家環境不錯的咖啡館,

海天堂構之一在福建路34號,當時在1896年鼓浪嶼上租界中最大,也是唯一一家洋人俱樂部的舊址,整個咖啡館保留著歐式建築分格。營業時間是8::30AM-10:00PM.這家咖啡館或許已經失去了原先的清淨,但是在老別墅裡細細的看看書喝喝咖啡,仍有幾分古意。

海天堂構之二在福建路36號,海天堂構之三在福建路38號,也就是在黃榮遠堂的正對面,主樓為仿古大屋頂宮殿式建築,重檐歇山頂,四角纏枝高高翹起,於2007年被開發為鼓浪嶼建築藝術館,通過各種老照片和舊時物品展現鼓浪嶼獨有的建築文化、音樂文化和名人名流文化。

海天堂構之四在福建路40號,是位於海天堂構左側的小別墅,規模雖不及主樓那麼大,卻是豪華漂亮得不行,原由黃念憶的姨太太所住。老別墅外面有一棵高大的木棉花,看著這課上百年樹齡的木棉花,不由得想起了舒婷的那首詩《致橡樹》。

海天堂構之五在福建路42號,也就是在主樓的右側,據說黃良烺當時住在這一棟樓,現在就是我們之前所提到的南音館和木偶戲館,木偶戲逢半點開場,南音逢整點開場,木偶戲和南音都是閩南地區的文化遺產。有一天,由於等一個朋友,我跟著旅行團走到了海天堂構門口,這個景點對於持導游證的人群是免費的,於是我就亮了下我的導游證,走進了海天堂構,那時剛好是半點時間,所以我就上了二樓欣賞了閩南的木偶戲表演,深深地被這種用指掌直接操縱偶像進行戲劇性的表演折服了,木偶在他們的手下是如此的活靈活現和栩栩如生,心想著木偶下肯定是白發蒼蒼的老者,沒想到到最後一個展示環節時,才發現這些操縱木偶的表演者居然是一群年輕人,頓時又讓我感慨萬千。我覺得如果有時間的話,不妨去支持下中國傳統文化。

福建路44號 紅磚房

相比於“海天堂構”的奢華,這棟小小的紅磚樓卻是無聲地散發著精雅。小樓整體采用中軸對稱的閩南傳統建築結構,立面清麗典雅,線腳豐富,十字欄板,磚拱寬廊,挑檐大而穩重。此樓原是黃秀琅1889年買地建的,後來賣給了一個李姓華僑,時光靜遷,不知現在所屬何人。長藤布滿整座門樓,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左邊還有一棵198樹齡的大榕樹,根須與整條路融合。

葉清池別墅 福建路 58號

葉清池,清道光26年(1846年)出生於廈門獅山村。因家境貧寒,16歲時只身出洋,初在菲律賓當小店伙計。後開設“捷豐”號,經營糖類和雜貨。數年間發展為實力雄厚的商行。葉清池因年幼失學,返鄉後熱心教育事業。曾捐款興建廈門同文書院校舍,出任該校董事達20年;同時捐助廈門女子公學、華僑女學的經費,並曾捐款創設犯罪習藝所。1927年,病逝於廈門。這棟別墅分上下兩層,樓外有直通二樓的石梯,外牆以簡潔的線條勾勒出豐富的立體感,整體結構簡單、干練。

此外福建路28號的迎熏別墅,福建路的20號 ,22號,28號,30號都是歷史風貌建築,這裡擁有鼓浪嶼最美的建築群,古樸的建築,斑駁的各式門樓,郁郁蔥蔥的古榕和長藤,哪一個建築是你最喜歡的呢?

關於住
羅馬假日花園:喝茶 電影 花園餐廳 酒吧 位於福建路31-33號,有兩棟老別墅,隱藏在古榕、香樟、玉蘭的蔥蘢中,有一個較大的院落,環境也不錯,屬於中高檔的旅館。

精品生活方式酒店:位於福建路46號,是基於對精致、放松和富有創意趣味的生活方式的理解和探索而設立的,離海天堂構、黃榮遠堂等著名建築比較近,但是個人覺得這家酒店已經失去了鼓浪嶼本來的味道。

關於吃

這裡基本上沒有小吃店,比較多的是一些咖啡廳,比如黃榮遠堂,海天堂構之一。福建路21號有一個茶文化養生園,老遠就可以聞到淡淡的茶香。福建路6號的班沙克咖啡,15平米的小店,布置簡單優雅,有雞尾酒 有咖啡 有奶茶,有冰激凌,在這裡絕對可以找到你喜歡的。

另外鼓浪嶼的醫療服務中心也在這條路上,處在福建路60號,附屬於廈門第一醫院。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