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底端的生活,澳大利亞---烏魯魯國家公園

作者: jesusxinn

導讀圖文並茂,並經格式化的游記,敬請訪問: 主頁:http://jesusxin.blog.***/ 布裡斯班:http://jesusxin.blog.***/blog/static/10377368520110154839901/ 悉尼和藍山: http://jesusxin.blog.***/blog/static/1037736852011015759185/ 墨爾本:http://jesusxin.blog.***/blog/static/103773685201101426914/ 烏魯魯國家公園:http://jesusxin.blog.***/blog/static/10377368520110311115939/ 愛麗絲泉:http://jesusxin.blog.***/blog/static/10377368520110310587753/ 澳洲相冊:ht ...

圖文並茂,並經格式化的游記,敬請訪問:
主頁:http://jesusxin.blog.***/
布裡斯班:http://jesusxin.blog.***/blog/static/10377368520110154839901/
悉尼和藍山: http://jesusxin.blog.***/blog/static/1037736852011015759185/
墨爾本:http://jesusxin.blog.***/blog/static/103773685201101426914/
烏魯魯國家公園:http://jesusxin.blog.***/blog/static/10377368520110311115939/
愛麗絲泉:http://jesusxin.blog.***/blog/static/10377368520110310587753/
澳洲相冊:http://jesusxin.blog.***/album/
凌晨5點多,艱難的從床上爬起來,用最快的速度打理好一切,接我的旅行團天蒙蒙亮,就來到我的住處,接下來的三天,我就要和這另外十七名游客外加司機,同時也是導游和廚師,一同度過。同時也將展開我在澳洲旅行的重頭戲,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和國王峽谷(Kings Canyon)三日游。未來三天,我不僅將領略澳洲中部內陸,號稱紅色中心(The Red Center)的神奇魅力、更將露營沙漠地帶,與漫天繁星同眠。
團隊行程如下:
Day1:上午驅車4小時,來到國王峽谷,參加King Canyon Rim Walk,約7km,2-2.5h步行環游。夜宿團隊游指定的露營地。
Day2:卡塔丘塔國家公園,參加風之谷(Valley of the Winds)徒步環游,長度7.4km,耗時2.5h。之後參加艾爾斯岩(Ayers Rock)的Mala Walk,約1km的文化徒步游。傍晚再次前往艾爾斯岩觀日落。夜宿尤拉拉(Yulara)度假村內的露營地。
Day3:早起,驅車至艾爾斯岩觀日出,後參加Base Walk,10km環岩石徒步,耗時約3h。午餐後返回艾麗斯絲泉。
雖然烏魯魯可謂是繼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之後,澳大利亞的又一像征,但國人卻很少了解這個地方,不知道它的存在。這裡的自然環境於眾人皆知的昆士蘭海岸、大都會悉尼、墨爾本都截然不同,風格迥異。被譽為紅色中心的澳大利亞內陸,也正處在龐大的澳洲大陸中心地帶,這裡幾乎被紅色所覆蓋,岩石是深紅色,就連沙漠也是深紅色,而這都要拜大地所蘊含的豐富鐵元素所賜。想必每一個到訪這裡的人,都會被眼前的奇異景像深深吸引,我也不例外,雖然這次的團隊游,由於導游的經驗不足和餐食質量太差,留下許多遺憾和不滿,但這仍不妨礙我至今回味,可謂平生最與眾不同的旅行經驗。
國王峽谷以其壯觀陡峭的紅色懸崖而聞名,我們沿著國王邊緣小道King Canyon Rim Walk前行,冒著烈日和高溫,我們一行19人沿著紅色階梯,緩慢攀爬到懸崖頂端,從這裡俯瞰深厚還是郁郁蔥蔥的山巒和灌木叢,接下來將進入沿懸崖的探險,深入紅色岩石的內部。山谷內部是綿延無盡,層次分明的巨大岩石,就好像是歷經千百年的沉積岩,聳立在小道兩側,時而行程峽谷,時而形成棧道,時而又形成巨大的平台和石階,景觀異常新奇。伊甸花園就坐落在山谷深處,這裡有一潭清水和蔥郁的蘇鐵樹,還是個游泳的好地方。從花園上來,經過懸崖邊蜿蜒的小道,來到一處懸崖的頂端,這裡可以看到整個國王峽谷,悠長,縱深,壯闊。不遠處,我們看到了大自然偉大力量的傑作,無數蜂窩般的圓頂,一個個排列,這是本來平整的山頂經過長期自然風化和流水衝刷而形成的。書裡用“令人眩暈”來形容這些圓頂的數量,我雖然沒有感到眩暈,但為能親自見證這一自然景觀而驕傲。
35度的高溫下,聽來不可思議的7公裡山路,2個多小時後順利完成,其間居然一次都沒有感覺到炎熱或是勞累,自己也覺得意外。只是導游提供給我們的午餐實在是夠抱歉,每人一份小的不能再小的三明治,這應該是我平時早餐一半的量,現在卻成為大量體力消耗過後唯一的補充,之前還有人不斷抱怨導游只管自己一個人拼命趕路,根本不管後面的人,也讓我們沒有充裕的時間觀賞,只能在拍照和觀景上二選一。我也深受其害,因為沒有太多時間靜靜欣賞和感受,留下了很多遺憾,拍照也只能按了快門就閃人,即使我已經是整個團隊最後到達終點的團員之一。
之後導游帶我們到一處休息站洗澡,也許他錯誤估計了團隊洗澡所花費的時間,知道太陽落山,所有的人才整裝待發,導游(兼司機)迷路了,在漆黑的小路上開行了1個多小時後,才最終找到去露營地的路,原來所有露營的裝備都存放在露營地,這裡的每家旅行社都有自己固定的露營站,這些露營站都分布在荒涼的沙漠邊緣,這位導游顯然是剛從業不久,再加上天黑之後難辨方向才迷了路。到了露營地之後,已是8點多,導游(兼廚師)便開始忙著准備晚餐,我們則領來各自的睡袋,找地方鋪開。接著大家一起到野地撿拾木材,圍生篝火。老實說,我這是已經是飢餓難耐,要不是台灣的女孩給了我一些干糧充飢,恐怕已經不支。而9點多,當導游送上晚餐時,大家再一次驚訝,本來好好的意大利空心粉裡,居然吃得出許多沙子,再加上味道怪異,沒了胃口。好在大家都沒有多抱怨,都選擇了無奈的接受。忙好一切,已經10點多了,導游說明天5點半就要起來趕路,嚇得我們不敢多聊,匆匆鑽進睡袋。
這是我第一次睡睡袋,還是睡在澳洲的沙漠裡,四周一片荒蕪,此時的新奇感早已蓋過導游帶給我的不滿。沙漠此時氣溫驟降,迅速跌破10度,還起了風,但躲在厚厚的睡袋裡卻一點也不冷。當篝火漸漸熄滅,天上的繁星顯得越來越清晰。我平躺著仰望夜空,驚呆了,滿眼的繁星,密密麻麻,南十字星清晰可見,一條好似銀河般的銀色星帶橫掛天空,第一次見到這麼驚艷的星空,這麼美麗的“銀河”,我實在是不舍得就這麼入眠,要不是導游迷路,我們本可以多些時間來欣賞,現在只能寄希望於明晚了。(其實,第二天由於是住度假村裡的露營地,有路燈和隔壁露營地的燈光污染,觀星多少受到影響。)
第二天不到六點就被汽車喇叭鬧醒,大家睡眼惺忪的整理好睡袋,排隊領取早餐,早餐自然也沒什麼值得期待,但至少吃飽了。
卡塔丘塔總是繼艾爾斯岩之後,被人們提起,其實它的景觀一點也不輸給艾爾斯岩,甚至比艾爾斯岩更加壯美。一群群圓頂的巨石被大自然隨意丟棄在澳大利亞中部的沙漠地帶,形成一道道山谷,風之谷(Valley of the Winds)徒步路線,貫穿這些山谷,用曲折的小道,將這些巨石彼此串聯,給我們親近他們的絕佳機會。一座座優美弧線的山頂,是自然風化的產物,這些巨石的外表本身也呈現流線型,看上去光滑平整,火紅的色彩,令我過目難忘。這條路線得名於山谷中不時回蕩的風聲,聽說風聲只有在清晨才能聽到。整條小道由粗獷的石子鋪就,大多是平路,但偶爾也要我們小“翻山越嶺”一下,此時,就可以用手觸摸到這些神聖的大石頭。這些巨石都受到當地土著文化和澳洲法律的保護,嚴禁攀登。
有了昨天的經驗,午餐已經沒了期待,果然分量少到極致。導游倒也識趣,打我們帶到度假村的超市,大家都好似餓狼般,瘋狂采購,面包、蛋糕、可樂、水果,看來豐衣足食只能靠自己。我特地多買了一些備著,後面會吃些什麼,不說也猜得到了。
接著我們來到艾爾斯岩腳下的Mala Walk,這條路展示了一些當地土著人,Mala人的故事和文化,此時正值艷陽當頭,燥熱難耐,大家都蔫了,不知導游所雲。
今天的行程似乎結束的太快了點,原因是由於大風並且高溫(超過35攝氏度),出於安全考慮,艾爾斯岩今天禁止攀登。據說,紅色的岩石表面高溫天非常灼熱,能燒穿鞋底;而大風則有可能將游人從光滑的岩石表面刮落,顯然,這都太誇張了。我們只能寄希望於明天。
下午,我們在度假村裡聊天,以及自娛自樂度過。
終於等到傍晚,我們來到艾爾斯岩觀賞日落美景。日落時,由於光照強度的不同,岩石的表面也將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從下午時分的棕色,到夕陽直射時的亮橙,接著逐漸過渡到暗紅,再漸次變黑,直到消失在夜色中。我的肉眼確實見證了這些色彩變化,但是相機的鏡頭卻沒有,而也許是卡片機太不專業,又或者是太過智能,拍出的相片顏色都非常接近,很多人都和我一樣。當天色漸黑,導游叫大家去吃晚餐,咖喱飯,比昨晚的強一些,味道難吃,但至少沒有沙子。
夜裡,在露營地和團員聊聊天,鑽進睡袋裡欣賞美麗的夜空和繁星,想想在澳洲的經歷,覺得世界真奇妙。
又是不到六點,就被導游喚醒,看日出的時間快到了,大家匆忙洗漱後,就感到艾爾斯岩,此時太陽剛巧從地平面一躍而起,看日出還是在昨天的地點,也就是太陽和岩石在同一個方向,不能再次欣賞石頭顏色的變化,因此看日出的活動沒持續多久就宣告結束。太陽升起之後,氣溫便迅速攀升,當我們到達岩石腳下時,指示板說今天預報氣溫36度,仍然不符合攀登的天氣條件,看來想要攀登烏魯魯的想法,只能讓它就地消失。
無論如何,今天,主角終於閃亮登場了,一塊從地平面凸起的巨石,高348米(海拔867米),最長處3.6公裡。它是沙漠地區唯一的高聳,因此顯得孤獨,凄涼。它表面的顏色會隨著光線的變化而變化,因此顯得多彩,多姿。它的表面並不總是光滑,有些地方意外的出現凹陷,甚至是坍塌,形成巨大空洞,因此顯得壯烈,英武。這塊巨石對於當地的土著人具有宗教般的神聖意味,被譽為聖地的許多地方豎有指示牌,禁止接近,禁止拍照和攝像,違者將處以5000澳元的罰款(約合33000人民幣)。當地土著人認為攀登烏魯魯是大不敬,許多游客因此認為攀登行為將招致天譴,但又有些說,只要游客不帶走烏魯魯的任何東西,例如岩石、沙子,就沒事。因為土著人曾告誡世人,帶走烏魯魯的任何東西都將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厄運。事實上,根據報道,確實有多名帶走烏魯魯碎石的游人事後將石頭又郵寄回烏魯魯管理處,信中說,當事人相信是由於自己帶走了石頭,才在往後的日子裡連遭不幸,並歸還石頭以求天恕。無論如何,作為游客,人人都想攀登它,我也不例外。但考慮到本土的文化和信仰,相信很多人心中又充滿了矛盾,我還是不例外。
帶著小小的遺憾,開始Base Walk,也就是環繞烏魯魯的10公裡漫步。這是此行距離最長的徒步,但也是最容易的:全程都是平地,碎石鋪成的道路周圍是低矮的灌木叢和茫茫的草地。環形路線讓我可以全方位的觀察這塊巨岩,不僅可以仰望岩石表面巨大的褶皺和巨石堆砌的塌陷,還可以看到洞穴內沿的土著人岩畫,這些岩畫歷經滄桑卻依然清晰,色彩依舊。洞穴附近,躲藏在岩石深處的一汪水潭,令人稱奇,不知曾經居住在此的土著人是否就是從這個水潭裡取水,才得以生存的呢?
立於蒼茫大地的烏魯魯,就好像帶領我們回到了遠古,又好像登上了火星。神秘、神聖的烏魯魯,千百年來,作為土著文化的聖地,受人景仰。它不時的透出些許靈異的氣氛,讓游人不知所錯。莊嚴的烏魯魯,謎樣的存在。


精選遊記: 北領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