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作者: moonyyang

導讀意大利游記:梵蒂岡 聖彼得大教堂 2007.8.13 星期一 坐落在梵蒂岡(Vatican)城內的聖彼得大教堂(Papal Basilica of Saint Peter)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可容納6萬人同時做祈禱;它也是羅馬四座特級聖殿之一(其它三座分別是最古老的聖約翰拉特蘭大教堂(Basilica of St. John Lateran),大聖母堂(Papal Basilica of Saint Mary Major /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和城外聖保羅� ...

意大利游記:梵蒂岡 聖彼得大教堂 2007.8.13 星期一

坐落在梵蒂岡(Vatican)城內的聖彼得大教堂(Papal Basilica of Saint Peter)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可容納6萬人同時做祈禱;它也是羅馬四座特級聖殿之一(其它三座分別是最古老的聖約翰拉特蘭大教堂(Basilica of St. John Lateran),大聖母堂(Papal Basilica of Saint Mary Major /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和城外聖保羅大教堂(Basilica of Saint Paul Outside the Walls))。

聖彼得大教堂現在的位置在公元前1世紀是古羅馬暴君皇帝卡裡古拉(Caligula 公元12-41年)的賽馬場,後來被更加殘暴的尼祿皇帝(Nero 公元37-68年)當成迫害基督徒的刑場,首任羅馬主教聖彼得就在這個跑馬場殉道的。

公元312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I 272-337年)偶遇奇異天像,看見天空出現了一個十字架符號,他認為這是神靈輔佐,立刻在軍旗、軍服上加了十字聖號,在次年的米爾維奧橋戰役中(Battle of Milvian Bridge)他擊敗了暴君馬克森提斯(Maxentius)重新取得了羅馬帝國的統一。回來後他即刻頒布米蘭敕令(Edict of Milan),宣布羅馬帝國境內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公元326-333年他為聖彼得重修墓穴,把遺骸安放在壁龕內,並在墓穴之上修建了一座壯麗的教堂。

經過1200年的風吹雨打,教堂早已破敗不堪,1506年教皇儒略二世(Pope Julius II 1443-1513年)決定推倒原有教堂重建,重建工作時斷時續一直持續到1626年才完工,在這120年中所有的教皇都為大教堂的建造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很多教皇死後也都葬在了聖彼得大教堂內。

建造之初,當時的傑出建築師布拉曼特(Donato Bramante 1444-1514年)在教皇儒略二世為建造聖彼得大教堂舉行的設計大賽中脫穎而出,被教皇聘為大教堂的主設計師,他設計的大教堂主殿是由一個希腊十字形(Greek Cross,四臂等長的十字)建築群所組成。1513年教皇駕崩後,布拉曼特也被撤換下來,被年輕的畫家兼工程師拉斐爾(Raphael 1483-1520年)和另外兩位建築師所取代,拉斐爾修改了原有的設計,將大殿的希腊十字形建築改為拉丁十字形(Latin Cross,豎長橫短的十字)建築,並在正殿兩邊加了5個小禮拜堂。1547年70歲的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1475-1564年)在拉斐爾死後迫於教皇保羅三世(Pope Paul III 1468-1549年)的壓力繼續教堂的建造工作,作為負責人他對教堂的設計做了最後的修改,並完成了正殿穹頂的雛形。1564年老米病逝後,波爾塔(Giacomo della Porta 1540-1602)接著施工,並在1593年完成了正殿圓頂的建造。其它的工程也先後由馬德諾(Carlo Maderno 1556-1629)和貝爾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 1598-1680年)等相繼主持完成。

1606年教皇保羅五世(Paul V 1605-1621)堅持要將教堂的平面設計再次改成拉丁十字形,嚴辭命令馬德諾擴大教堂正面,增加兩道柱廊和一個新門面,一直東擴三跨;保羅五世的瞎指揮和教堂縱深的不合理加長,嚴重影響了布拉曼特和米開朗琪羅原來設計的藝術效果。以至於後來的觀光者站在廣場的近處都很難看到教堂大圓頂全貌,就都是因為新加的三跨的阻擋。保羅五世造成的這個千古遺憾,受到許多後人的嚴厲批評,典型的外行領導內行。

教堂正面是由馬德諾在1607年設計的,歷時7年才建成,共有8根巨大的圓石柱和4根方石柱;5個大門上方各有一個或凹進或凸出的陽台,以中央的祝福陽台為最大,它是教皇在重大節日向羅馬以及全世界發表講話的地方。每屆新當選的教皇在上任第二天會在此地向民眾初次亮相,並頒布宗教祝福講話。

教堂正面中央的三角牆上方站著手持十字架的耶穌基督雕像,他兩旁各有6個雕像,分別是施洗聖約翰和11個門徒(彼得除外)。兩端上方各有一個大銅壁鐘,左面的是羅馬時間,右面的是歐洲時間,兩座大鐘是瓦拉迪爾(Giuseppe Valadier 1762-1839年)在1786-1790年設計的。每逢佳節和重要儀式,銅鐘和教堂的鐘聲齊鳴,響徹全城。

早上6點多鐘起床,匆匆吃完早餐就踏上了旅程。之前從攻略上得知梵蒂岡的兩處景點都要排長隊,去的越早越好,所以我們7點一過就出門了。乘地鐵到梵蒂岡博物館站下,還要再走十分鐘。這個點兒從地鐵站出來的絕大多數是游客,跟著大隊人馬走肯定不會錯。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壯觀、雄偉的聖彼得廣場。清晨,廣場上稀稀拉拉的游客更襯托出它的寬闊。因為這時登頂的游客不多,我們決定先爬到聖彼得教堂的圓型屋頂上看看全景(也可以乘電梯上去,但要花7歐元)。順著狹窄、昏暗的樓梯,一步一步向上登,樓梯兩側的牆壁也是向內傾斜的;不知過了多久,前面出現了一個小門,這就到了聖彼得大教堂的圓形穹頂內側,牆壁四周布滿了巨大的馬賽克壁畫,從上面向底下望去,教堂內的人如同小老鼠一樣大小。後來還得知這個圓形穹頂內側的通道就像北京天壇的回音壁,在一個地方輕輕說話,遠處能聽見,不知是不是真的。

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高13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圓頂;圓頂內部的直徑有41米,僅次於羅馬的萬神殿(Pantheon)和佛羅倫薩的聖母百花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是世界第三大內直徑建築。教堂主殿的圓頂是由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1475-1564年)設計的,從下面上來要爬323階台階,相當於30多層樓高。

從穹頂的小門出來繼續沿著狹窄的樓梯向上爬,就能到達大教堂正殿圓頂外的瞭望台,這裡可是俯瞰梵蒂岡和遠眺羅馬的最佳地方。向下望去最先看到的是教皇辦公大樓,樓前有一個用草坪修剪出來的教皇徽章;大樓後面是埃塞俄比亞神學院(Ethiopian College)。

在瞭望台上前行可以看到下面的大草坪,四周綠樹成蔭,草坪右邊是梵蒂岡科學學院(Pontifical Academy of Sciences),學院後面是教皇坐駕博物館(Carriage Museum);在照片左上角立著發射架的是梵蒂岡廣播電台(Management of Vatican Radio)。

聖彼得大教堂東北邊是赫赫有名的梵蒂岡博物館,那裡珍藏了無數的珍寶、名畫、雕塑、中世紀的地圖和書籍。遠遠望去博物館門前已經黑壓壓站著一群人在排隊了,那將是我們下一個目的地。正面有個半圓凹形的建築和它前面的空場兒叫“松果庭院”(Court of the "Pigna"),它因前面有個巨大的青銅松果而得名。

沿著瞭望台走到聖彼得大教堂正上方向下望去場面非常壯觀,立在寬闊無比的聖彼得廣場中央高高的方尖碑像一把倒立著的寶劍直指雲霄,廣場南北兩邊被兩排巨大的大理石圓柱構成的半圓形柱廊環抱著,唯一的一條通道向東延伸而去。在這裡可以看到大教堂頂上的13尊雕像,中間手持十字架的耶穌基督明顯比旁邊的門徒們要高大許多。

從大教堂圓頂最高的瞭望台上下來就到了教堂的屋頂,在這裡可以零距離地觀看三個圓形穹頂的外貌;不過這些圓頂和教堂天窗四周都用圍欄圈著,游人無法靠近,只能在空曠的地方給它們照照相;平台上還設有咖啡屋和小賣部,供游人休息和購買紀念品。

最近距離地觀看大教堂頂部的石雕像,從下面看十分渺小的雕像到這裡顯得異常高大和敦實,可惜的是這裡只能看到他們的背影。我們前面有兩道圍欄擋著,還用意大利文和英文寫了通告,大意就是說請勿靠近,以免發生意外,我想當局也怕游客把雕像弄壞了,它們可是無價之寶啊。

在屋頂的平台上幫一對老外合影,臨了他們也堅持要給我們合張影以示感謝。從上面又沿著那條只有一人寬窄的小夾道下來,路上幾乎沒碰到游人。一是此時時間尚早,游客不多;二是大多數游客選擇坐電梯,懶得爬樓。下樓速度比上樓明顯快得多,走了2分鐘就來到教堂的正門。聖彼得大教堂正面有5扇大銅門,每一扇門都有它不同的用意和含義。

右邊第一個門是“聖門”(Holy Door),平時關著,只有在聖年Holy Year(Jubilee)或每25年才由教皇親自打開。在聖年有幸打開此門的教皇的徽章將被刻在門上浮雕的下方,現在門上已有26枚徽章,說明此門已被26位教皇打開過。第一次開啟聖門是在1300年,之中有幾次因為政治事件多增加和暫停了幾次。“聖門”自左上到右下共有16幅浮雕。

(1)守護天堂大門的天使(The Angel at the Gates of Paradise)

(2)亞當、夏娃被逐伊甸園(The Fall)

(3)瑪麗亞默默祈禱(Mary The Annunciation)

(4)報喜的天使(The Angel of The Annunciation)

(5)耶穌受洗(Christs Baptism in the Jordan)

(6)迷途知返(The Lost Sheep)

(7)浪子回頭(The Merciful Father)

(8)耶穌為患者治愈病痛(The Cure of a Paralytic)

(9)聖女淚洗耶穌足(The Woman who was a Sinner)

(10)耶穌教導門徒寬恕他人(The Need for Forgiveness)

(11)耶穌回頭注視三次否認他的彼得(Peters Denial)

(12)耶穌被釘十字架(In Front of the Crucifix The Good Thief)

(13)聖托馬斯對耶穌復活的質疑(The Appearance to Thomas)

(14)聖神降臨(Christs Appearance to The Disciples)

(15)耶穌給掃羅顯靈(The Conversion of Saul)

(16)教皇開聖門儀式(Opening the Holy Door)

右邊第二個門是“聖事門”(Door of the Sacraments),門上雕刻了天主教的7件聖事。它是克羅切蒂(Venanzo Crocetti 1913-2003年)1966年完成的,將原有的木門替換下來。

第三個門是“中門”,它是以前舊聖彼得大教堂的大門,由費拉來特(Filarete 1400-1469)1445年完成,所以也叫費拉來特門(The Filarete Door),是聖彼得大教堂最古老的門。

(1)正襟危坐的基督

(2)雙手放在胸前的聖母

(3)執劍肅立的保羅

(4)聖彼得給籌劃鑄造這扇銅門的教皇尤金四世(Eugene IV 1383-1447年)交付鑰匙

(5)視死如歸的聖保羅在等待判決

(6)聖彼得要求倒著釘在十字架,以免和耶穌的殉道方式相同

右邊第四個門叫“善惡門”(Door of Good and Evil)。現在的這扇門是意大利雕塑家名古奇(Luciano Minguzzi 1911-2004年)耗費7年時間,為教皇保羅六世(Pope Paul VI 1897-1978年)80歲生日於1977年完成的。

左邊這扇門上的浮雕描繪的是歷代巡道者所受的各種酷刑的情景,信仰的憎恨導致教徒們受到折磨、拷打和殺戮;右邊的門上描繪的是聖善,如施洗聖約翰為人們洗禮,一對鴿子暗示著和平的祈求,教皇和紅衣主教一起開會尋找更好地幫助人們的方法。

最左邊的門是“死門”(Door of Death),它是由20世紀意大利最著名的雕塑家馬祖(Giacomo Mamzu 1908-1991年)在1961-1964年制作完成的銅門。它之所以叫死門是因為它是專門為送殯進出而設置的。

1950年教皇庇護十二世(Pope Pius XII 1876-1958年)為聖彼得大教堂前面的三扇門舉行了一場競賽,雕塑家馬祖贏得了制作此門的機會;在11年後開始制作這兩扇銅門,最後耗時4年完成。左邊銅門上方是聖母瑪利亞的死,她死後立即升入了天堂,右邊銅門上方是耶穌受難,他用他的死拯救了人類。兩扇銅門中間是一束葡萄藤和幾綹麥穗,表示大地上的谷物和葡萄經過生長和加工後能變成聖餐中的面包和葡萄酒。

銅門下面各有四幅浮雕,左邊銅門從左上到右下依次是:亞伯(Abel)被該隱(Cain)打死(該隱和亞伯是亞當、夏娃的兩個兒子,哥哥該隱因嫉妒弟弟亞伯殺死了他);約瑟(Joseph)平靜地死去;第一個教皇聖彼得倒釘在十字架上而死;對宗教界有著重大影響的教皇約翰二十三世(John XXIII 1881-1963年)去世。右邊銅門是:天主教首位殉道者聖斯蒂芬(Saint Stephen)之死;教皇格裡高利七世(Pope Gregory VII 1015-1085年)被廢黜和流放而死等等。銅門的最下邊還刻有六種動物:黑鳥、睡鼠、刺蝟、貓頭鷹、烏龜和烏鴉。

走進聖彼得大教堂的正堂立刻被它那高高的天花板和四周無與倫比的奢華裝飾所震撼,一個能容納6萬人的大廳是何等的宏偉,仿佛走進一個室內體育場。滿眼望去不是金碧輝煌的壁畫和裝飾,就是惟妙惟肖的雕像和淺浮雕,簡直就像進入了一座大博物館。參觀聖彼得大教堂如果事前不做些功課,那到這兒來可就只能是觀其皮毛了。

一進門的正堂長187米、寬58米、高45米,能容納2萬5千人。正堂被6根石柱分成了3條通道,中間的這條有25米寬。再往上看,由金黃耀眼的馬賽克鑲嵌而成的屋頂,其奢華程度難以形容。東西方向每兩根巨柱之間則由布滿了各種雕塑和裝飾物的圓拱相連。

正堂和兩側的小堂之間,巨柱的前後左右,十幾個穹窿,水平相連、高低相錯、大小相間,宛如十幾個倒垂的蓮花飄浮在大堂之上,愈顯得聖彼得大教堂高大寬闊、四通八達、精巧非凡。巨柱向內的一面,上下各有一龕,裡面陳列著世界各地教會創始人的石像;巨柱向穹窿的另一面,各刻有三框圓像, 上下兩框為歷代教皇的肖像,中間一框是教皇的三層皇冠和兩把鑰匙,由兩個小天使捧著。

由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1475 -1564年)在1547年重新設計,最終由波爾塔(Giacomo della Porta 1533-1602年)和方塔納(Domenico Fontana 1543-1607年)完成的正堂圓頂。聖彼得大教堂共有13個圓頂,其中1個大圓頂,兩個中型圓頂;另外10個小圓頂分布在左右兩廊的頂上,在堂內可以看到;兩個中型圓頂是為陪襯米氏大圓頂而建的,只能從空中或站在大堂陽台上窺其外貌;而老米的大圓頂則內外都可以欣賞。

兩邊的禮拜堂裡做禮拜的人不多,都是坐著休息的游客。零零散散的游客更顯得禮拜堂的寬敞宏大。

米開朗基羅大圓頂下方就是著名雕塑家貝爾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 1598-1680年)1624-1633年設計和建造的亭台式青銅華蓋,它是教皇的大祭台,也是貝爾尼尼在聖彼得大教堂的第一件作品。祭台四周是馬德諾(Carlo Maderno 1556-1629)設計的雲母欄杆,前面半圓形圍欄上點有99盞長明燈晝夜不息;祭台的正下方是聖彼得的墓穴。

祭台是大堂內陳設中最重要的部分,它總高30米,由四根20米高(足有5層樓那麼高)、異常華麗的螺旋絞鏈形銅柱圍成;每根銅柱分為三節:下節由絳色的、形似麥芽糖的、螺旋形線條雕刻而成,中節和上節全部由橄欖葉裝飾,無數飛舞穿梭的小蜜蜂穿插點綴在枝葉間,這正是當時的教皇烏爾班八世(Pope Urban VIII 1568-1644年)的徽章和像征。

四根銅柱上面支撐著一個巨形銅鑄華蓋。華蓋正中有一白鴿,像征天主聖神在指導教皇。華蓋四角各雕刻著一位站立著的守護天使。在守護天使之間又分別雕刻著一對小天使:有的高舉彼得的三層皇冠和兩把鑰匙,有的在戲弄保羅的經卷和寶劍。在四根銅柱頂上,又有四根鳳尾狀的銅柱,它們的四腳扎在下面的四根大絞鏈銅柱頂上;四根鳳尾狀的銅柱頭合攏,上面共同支撐著一個銅球,球上豎立一個十字架。

正殿的最裡邊是貝爾尼尼在1647-1653年完成的另一件驚世之作—聖彼得寶座,它是由一把寬大的鍍銅木椅和一個金光四射的巨大的青銅雕塑群組成。木椅兩側的扶手上各刻有一對教會博士(Doctors of the Church),分別代表著羅馬天主教(Latin Church)和希腊正教(Greek Church);椅背上則是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寶座上方是由許多小天使圍繞著光芒四射的太陽的圖案,而這太陽就是整個雕塑中心—一塊鑲嵌有像征著聖靈的鴿子的圓形彩色玻璃;經過西斜陽光的透射,那栩栩如生、展翅飛翔的白鴿好像正朝著你飛來。

人們通常認為這把木椅就是聖彼得的真正御座,實際上它是卡洛林王朝(Carolingian)的查理二世(Charles II 823-877年)國王在875年贈送給當時教皇的禮物。

聖彼得大教堂北邊通道的第一個禮拜堂裡陳列有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1475-1564年)1499年的著名作品《聖殤》(Pietà),它描述的是耶穌剛從十字架上被放下來和被埋葬之間那一刻的情景,聖母瑪利亞坐著,雙膝支撐著耶穌基督柔軟無力的遺體。

雕像結構呈金字塔形狀,它的最高點交會在聖母瑪利亞的頭頂,由於很難描繪出一個成年男子完全躺在一個婦女的膝蓋上,所以瑪利亞的大部分身體都被寬大的衣服所遮蓋。雕像中的聖母瑪利亞被米開朗基羅一反常態地塑造成年輕、平靜和神聖,用來替代以往應該的傷心、哀愁的老婦人形像;他對此是這樣解釋的:一是因為瑪利亞像少女一樣純潔;二是上帝時刻都在保佑著她,讓她青春永駐;三是他受但丁(Dante Alighieri 1261-1321年)神曲(Divina Commedia)的影響,讓雕像中的瑪利亞更加富有情感。

此雕塑原是米開朗基羅在24歲時為一位紅衣主教的葬禮而做的,後被移到聖彼得大教堂。在作品放置的初期他聽到人們在評論說它是另一位雕塑家索拉裡(Cristoforo Solari 1460-1527年)的作品,一氣之下他於當晚在瑪利亞胸前斜挎的肩帶上刻上“MICHAELA[N]GELUS BONAROTUS FLORENTIN[US] FACIEBA[T] ”(Michelangelo Buonarroti,Florentine,made it),意思是說這是佛羅倫薩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後來他很後悔自己的魯莽,發誓以後不再在他的作品上簽名,所以這是米開朗基羅唯一一件署名的作品。

因為耶穌是為救贖人類而死,他死後的神態理應安詳。聖母當然也十分憐子,但一想到兒子是為救人類而死,所以悲慟有節,傷而不亂。根據當代意大利文藝評論家的評論:“聖母沒用左手撫摸兒子,卻向下伸開手掌朝外,似乎在請求他人的同情和憐憫。”

這個重達3噸的作品老米從雕刻到打磨花了2年多的時間,它只在1964年離開過意大利一次,但它仍曾經多次遭到毀壞,最嚴重的一次是在1972年,一位受了刺激的匈牙利地質學家拉茲勒-托思(Laszlo Toth)用地質錘猛敲雕像,邊敲邊喊:“我就是耶穌基督”,聖母的左臂被擊斷,面紗和鼻子被擊碎,左眼被擊壞,經過多年修復才恢復了它的外形,但無法彌補它原有的美感;後把它放置在教堂聖門右手第一個禮拜堂中,前面還加裝了防彈玻璃護欄;雕像還曾在1964年運到紐約展覽。

大祭台四周各有一尊5米的雕像。《聖海倫娜》(Saint Helena)是鮑爾濟(Andrea Bolgi 1605-1656年)1629-1639年的作品。聖海倫娜(Saint Helena 245/60-330年)是君士坦提烏斯一世(Constantius 250-306年)的妻子、著名的君士坦丁一世(大帝)(Constantine I 272-337年)的母親。

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給了海倫娜很大的權力和很多珠寶,讓她去耶路撒冷尋找耶穌的聖物。此時的耶路撒冷還處於哈德良皇帝(Hadrian 76-138年)破壞後的重建工作中,海倫娜進入了靠近基督受難地Calvary的一座神廟進行挖掘,總共挖出3個十字架,隨行的一個婦女在當地染上了重病,觸摸了前兩個十字架都沒反應,當摸了第三個十字架時病立馬就好了,海倫娜立刻就知道這就是耶穌遇難時所釘的“真十字架”(True Cross),隨後把它帶回了羅馬。它和下面的三個雕塑共稱為聖彼得大教堂內的四個具有傳奇色彩的雕塑。

貝爾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 1598-1680年)1639年設計的《聖朗基努斯》(Saint Longinus)。相傳當耶穌和另外兩名偷竊者一起被釘上十字架時,羅馬士兵把那兩名偷竊者的腳骨打斷以加速其死亡速度,這時耶穌已經斷氣,一名古羅馬的指揮官朗基努斯為確認耶穌是否真的已經因酷刑而死,就用長矛刺穿其心髒,此時血水從傷口中噴出來,濺在朗基努斯極度近視的雙眼上,他的眼睛竟然瞬間就恢復了視力,由此他感受到了神的力量,決定放棄原來的職業,受洗禮成為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後來因德行高尚而被封為聖人—聖朗基努斯。

朗基努斯所用的矛被稱為聖矛(Holy lance),它因沾有耶穌的寶血而被持有者認為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二戰時德軍侵入維也納並得到聖矛但仍未因此而改變戰爭的結局。1945年4月盟軍在紐倫堡找到聖矛,由巴頓將軍暫時持有,據說戰後將它歸還給了梵蒂岡教廷。

佛蘭德斯(Flanders)雕塑家杜奎斯諾伊(François Duquesnoy 1597-1643年)1629-1633年完成的作品《聖安德魯》(Saint Andrew)。他對貝爾尼尼搶先把他的作品《聖朗基努斯》放在了聖彼得大教堂唯一能照射進陽光的一個角落的做法感到非常生氣和無奈。

聖安德魯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也是聖彼得的弟弟,他和哥哥以前都是漁夫,經施洗約翰介紹認識了耶穌,耶穌召他們作門徒並許諾他們成為“得人漁夫”,即傳遞福音的漁夫,於是他們哥倆就撇下所有跟隨了耶穌。據說安德魯在被判處死刑時向羅馬當局請求,不要讓他采用和耶穌一樣的十字架。他的請求得到批准,最終他是在X形十字架上被處死的,之後X形十字架也就成為了他的像征。聖安德魯是蘇格蘭、希腊、俄羅斯和羅馬尼亞的守護神,也是蘇格蘭同胞的領袖,蘇格蘭國旗就是藍底白色的聖安德魯十字旗。

莫奇(Francesco Mochi 1580-1654年)1646年的作品《聖維洛尼卡》(Saint Veronica),雕像表現的是維洛尼卡正舉著帶有耶穌臉部影像的布奔走。

聖維洛尼卡是耶路撒冷城中的一個虔誠的基督徒,當她看到耶穌背著沉重的十字架艱難地走向他的殉難地各各他山(Golgotha)時,流露出憐憫的神情,並遞給耶穌一塊薄布讓他擦去額頭上的汗,耶穌接受了它,擦完汗又還給了維洛尼卡,這樣耶穌臉部的影像就神奇地留在了薄布上。這塊布曾在1380年顯過一次靈,出現了耶穌的頭像。維洛尼卡是拉丁文“勝利的使者”(bearer of victory)的意思;而Vera 是拉丁文“真實”(True)的意思,eikon是希腊文“影像”(Image)的意思,它代表了耶穌留給後人他的的真實影像。據傳這塊布還治好了台比留皇帝(Tiberius 公元前42-公元37年)和其他一些觸摸過它的病人的病。

照片太多上傳較慢,請訪問博客:

http://***/s/blog_4b8286320100m2lh.html


精選遊記: 梵蒂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