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殘疾老人周游世界第十一篇(下)

作者: 殘疾老劉

導讀知恩圖報的民族 記得小時候曾聽父親告訴我猶太人在上海的故事 :四十年代初上海猶太人只有二萬 多,稱“塞法迪”猶太人,他們在虹口等地形成很大猶太社團,有自己的宗教公會、猶 太教堂、學校、醫院、俱樂部、商會及政治團體。那時還出了一些有名的猶太富商:沙遜、 哈同、嘉道理家族。父親告訴我 :猶太人為什麼要經商?因為他們沒有土地亡國,是歷 史根源造就 ...

知恩圖報的民族

記得小時候曾聽父親告訴我猶太人在上海的故事 :四十年代初上海猶太人只有二萬 多,稱“塞法迪”猶太人,他們在虹口等地形成很大猶太社團,有自己的宗教公會、猶 太教堂、學校、醫院、俱樂部、商會及政治團體。那時還出了一些有名的猶太富商:沙遜、 哈同、嘉道理家族。父親告訴我 :猶太人為什麼要經商?因為他們沒有土地亡國,是歷 史根源造就他們成為經商奇才。而後俄國猶太人大批從西伯利亞、哈爾濱來上海,初來 時都一貧如洗,只做小生意,後來上升為中產階級,人數反而超過塞法迪。今天半個多 世紀過去了,“上海猶太人”和他們的子孫後代雖然生活在世界各地,但仍視上海為“故 鄉城”。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迫害並欲 圖滅絕猶太民族。逃出歐洲的猶太人 痛苦地發現,畏懼於希特勒淫威之下 的整個世界均冷酷地對他們關上了大 門 ;唯有中國上海一扇小門,尚敞開 在那裡。消息傳出,短時間內,世界 各地逃來上海避難的猶太人達到五萬 多。上海當時是個開放的城市,任何 人來上海都無須簽證。當時奧地利的 猶太人離開奧地利必須有簽證,年輕 的中國駐奧地利總領事何鳳山冒著失 去生命和工作的危險,向猶太人伸出 了無私的雙手,勇敢地向猶太人發放 前往中國的簽證,到 1938 年 10 月, 何鳳山來到維也納僅僅 5 個月,他就 已經發出了 1900 個簽證。拿到簽證 的猶太人興奮地把簽證稱為“通向自 由的車票”。感恩的猶太人把他牢牢 記心裡,把他的義舉公布於眾。戰後, 在中國的五萬猶太人前後幾乎全都離 去,他們中的一些人後來成為以色列 復國後的第一代開國元勛。

父親告訴我 :上海淪陷之後,日 寇巴結希特勒,也曾策劃滅絕在滬猶 太人。有兩條猶太人居住最密集的弄 堂,前後出口一度被鬼子焊上鐵柵門,

1946年,上海的猶太難民正在細讀大屠殺幸存者的名 單,尋找他們親屬的名字。

猶太復國領導者在上海猶太俱樂部的聚會上宣讀以色 列獨立宣言。

禁止出入達一年之久!被困在弄堂裡的二千余人,最後大部分都奇跡般地活了下來!是

居住在周圍的上海市民,路見不平,接二連三地“空投”,用將面餅等食物擲過房頂去的

原始方法幫了他們一把,這些事以色列都一筆筆記在心裡。

我們從少年到青年接受的都是“反動的猶太復國主義”、“巴勒斯坦領土侵略者”、“美 英帝國主義的走狗”等歪曲事實的教育。長期以來,凡中東出什麼事,我們的主流輿論 總是罵以色列,糊弄得中國老百姓總認為是以色列很壞,侵占阿拉伯人土地賴著不走。 中國人只看到加沙的巴勒斯坦人生活在戰爭與衝突,難民和鮮血中,而看不到以色列也 是一個始終籠罩在炸彈襲擊陰影下的國家。從 2001 年開始 8 年時間裡百分之十五的以色 列國民生活在武力和恐怖襲擊的威脅之下。甚至中國人眼看著哈馬斯恐怖組織用“人體 炸彈”專炸以色列平民,國內還有人幸災樂禍,不分黑白閉著眼睛在罵以色列是“屠夫”。 五十年過去了,老爺子怎麼罵、兒孫子也跟著罵。偏偏就這個以色列,被我們罵了幾十 年也忍得住,且能知恩圖報。在以色列,當年猶太人把在中國上海的避難史,統統寫進 教科書裡!寫進族譜家史裡!在以色列,有一個紀念碑上面寫著 :“中國人,我們不會忘 記你們的恩”!

其實,我們不過是僅僅救了五萬猶太人人,卻得到了他們舉國的尊敬和後來多年的 軍事科技與人道的支持與幫助。1976 年唐山大地震,以色列在第一時間宣布,向受災的 中國人民捐贈一億美元。不知道當時毛澤東有沒有為中國人民接收下這筆猶太人的報恩 錢?因為他一貫以意識形態為由,自作主張先後拒絕了來自美國、聯合國、日本等國家 給中國人民的災難援助。七十年代,一億美金是個什麼概念?在我記憶中至今沒有一個 國家肯拿出這麼巨大一筆錢幫助受災的中國人。冷戰時期,西方搞了個“巴黎統籌”,相 當多的敏感技術對我國是嚴禁出口的。那是一道鐵幕,惟有想報恩的猶太人,把所謂意 識形態的“立場原則”拋一邊。且不論我軍戰機和潛艇今天看來同以色列的是如何相似。 就說一個防彈衣吧,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色列率先發明紡織纖維防彈衣,而我國還停 留在綴墊鋼片階段。很明顯的一項軍用技術,“巴黎統籌”盯得緊,而我國警方迫切需要, 於是奇跡出現了,中國“自行”研制出了紡織纖維防彈衣!就是現在穿在我國 160 萬武 警身上的那種。近年,我國向以色列訂購了四架高科技預警飛機,報恩的猶太人仍拋棄 原則立場,偷偷摸摸瞞著美英西方封鎖集團,私下與中國簽約。後來被美國發覺阻撓, 合同被取消,我國付了 2.5 億美元定金,以色列卻賠了 3.5 億。上海人知道 :在虹口唐 山路一帶不起眼的老房子,近來變得不尋常,年年有從以色列等世界各地遠道而來探訪 的猶太人,他們扶老攜幼,流連忘返,深情、虔誠地尋訪他們當年的諾亞方舟!聽說每 年有四萬以色列人到中國來旅游與探訪故地及工作。在我去以色列前還從電視新聞中看 到,小小上海以色列領事館向虹口某民間組織捐贈 60 萬人民幣支持愛心活動。

國內很少有人知道 :小小以色列國接納了幾萬中國勞務工人,照理說她完全可以用 身邊的大量廉價的巴勒斯坦工人。在去以色列的機場和城市裡,我們經常碰到大陸勞務 工,多數是福建人。他們告訴我 :以色列政府是這樣對待中國偷渡打工者的,沒發現, 你就在那兒打工 ;發現了,政府出錢購買機票送你回國 ;死了,按照以色列國民標准撫 恤。幾年前有兩名打工福建人死在以色列。以政府立刻與中國方面聯系賠償事宜,但中 國使館核實後得知兩人系偷渡客非法入境,不願再配合。於是以色列政府專門開了一個會, 最後決定,對兩名死難的中國偷渡客一視同仁地按照國民待遇善後。會後,以色列政府

派專人到福建找到兩位農民工的家人,發撫恤金如下 : 死者健在的父母按照每月 1100 美 金的標准發放直到老人去世 ;未成年子女按每月 1100 美金的標准發放直到成年。死者家 屬要求一次性支付,以色列政府也同意了,最後支付的金額是每位死者賠償 70 萬美金。 這事轟動福建省,消息傳開後在福建掀起了去以色列打工的狂潮。福建省政府的官員說, “怎麼擋也擋不住”。

中國人現在去海外旅游的多了,如果著眼於友好,我認為首選當推以色列。因為猶 太人會友善對待你。如果你在特拉維夫與耶路撒冷遇到麻煩,試試在街頭舉著寫有“我 是中國上海人、需要幫助”英文字牌,肯定會有一些猶太人特別是老人上前訊問你 :需 要什麼樣的幫助?為什麼?因為猶太人是有恩必報的民族。連現在總理埃胡德•奧爾默 的父輩也是流亡在哈爾濱的猶太難民。我與高先生在考察以色列時,每遇想要做的事有 困難時,經常拿著《猶太人在上海》的畫冊給以色列人看,想不到都能迎來微笑、握手、 擁抱和猶太人的幫助。

以色列舉國上下把每一個人都視為最寶貴的財富,人權高於一切,包括死難者,猶 太人有恩有仇同樣必報。這麼多年,我們的新聞媒體報導都偏向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 幾乎不贊揚,並一直隱瞞以色列對中國友善的事實真相。中國人民要獨立思考,要冷靜 分析六次中東戰爭的原故,客觀看待以巴的衝突。

中國絕大部分人不知道新中國成立後,以色列是頂著西方壓力,最早公開承認中國 的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而不是像許多亞非拉窮國是為詐騙中國人的錢財而來建交的。 事情發生在 1950 年 1 月 9 日,新中國成立的第 101 天。這一天,周恩來總理接到了一封 特殊的祝賀電報,電報的落款是以色列外交部長摩西•薩爾特,他在電報中說 :“我榮幸 地通知閣下,以色列政府已決定承認貴國政府為中國合法政府,我高興地借此機會對閣 下表示我國政府對中華民族繁榮的真誠希望和我本人對閣下的最好祝願。”當時中國領導 人吃一驚 :認為美英等國千方百計扼殺新中國的成立,而由美國一手扶植的以色列卻向 新中國伸出了橄欖枝,這究竟是真是假?當知情人告知:二戰時期中國收容過五萬猶太人, 以色列不少政治與經濟重要人物本人與父輩都曾經避難過上海,這是猶太人有恩必報的 原則而做出的舉動。這時的新中國,除了蘇聯一些社會主義國家,還沒有一個資本主義 國家肯與國民黨斷交而與共產黨建交,以色列的義舉真是件出乎意料之外的大喜事。但 事情同樣難到了周總理,收容猶太難民是國民黨而不是共產黨,當然也可說是中國人民。 但共產黨的原則立場、革命路線還是要的,與以色列建交勢必得罪阿拉伯兄弟。政府遲 遲不決,而以色列為與中國建交外交官主動頻頻出入我駐外使館,並瞞著美國建立了一 條秘密聯系通道,即緬甸外交機構。與之相反的是,1948 年以色列成立後,中國是世界 各大國中唯一沒有正式承認以色列的國家。1956 年 l0 月,蘇伊士運河戰爭爆發,想站在 第三世界領袖位置的毛澤東對以色列與英、法進行了強烈譴責,並主動中斷了與以色列 的一切外交聯系。從此,中國與以色列的關系進入了三十余年的“冷凍期”。直到 1992 年, 兩國才建立起正式的外交關系。

今天,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我要對猶太人說 :對不起!作為一個中國上海人,

我會像父親一樣,永遠把你們當作最珍貴的朋友。

硝煙背後

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以移民定居而形成的國家,它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社會,全 國近百分之九十的人口居住在一百多個大小城市,許多城鎮是在原來荒無人煙的地方新 建的“移民城”,有的只有一二十年的歷史。以色列人有一種強烈的孤獨感和不安全感。

1967 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結束後,以色列政府開始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修建定居點。 三十多年間,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領土上共建定居點二百個。而遷居到巴勒斯坦的猶太移 民不是一盤散沙,不是孤立和分散的,他們生活在定居點內,定居點外圍安裝了柵欄和 大鐵門,組織成“基布茲”(希伯來語“群體”)進行生產和分配。在這些移民中,除傳 統的猶太會堂等組織外,還有了“哈加納”、“伊爾貢”等等防衛組織。哈加納成員平時 搞建設,耕地、養奶牛,還要幫助定居點蓋房、築路、准備建築材料;夜間,則根據安排, 擔負警衛任務 ;遇有緊急情況,動員全村青年參加集體行動。在巴以和談中,巴方要求 以色列拆除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所有的定居點。而根據沙龍的“單邊行動計劃”,以色列 只准備拆除加沙地區的全部二十一個和約旦河西岸的四個定居點。巴勒斯坦難民除約旦 河西岸和加沙地區外,主要分布在約旦、黎巴嫩和敘利亞。這些難民能否回歸、回歸多 少將涉及巴勒斯坦、以色列等中東相關國家的民族構成、人口比重和社會安全等重大利益。 在巴以和談中,以色列反對巴勒斯坦難民回歸,五十多年的巴以衝突波及整個中東地區, 水資源分配與難民回歸都困擾雙方,而巴勒斯坦自治區一直處在不利局面。

來耶路撒冷前我們就打算好,想找個當地膽大的司機帶著我們去看隔離牆,去看哈 馬斯。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在朋友幫助下我們聯系上一個老資格的六十多歲猶太司機, 談妥花加倍費用帶我們出關卡進入巴勒斯坦敏感地區。一路上我們與猶太司機閑聊起來。 他告訴我們 :辨別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居住區很容易,房屋好壞是一個標准。另外以色列 房屋幾乎都是平頂,以色列的高科技利用普及到千家萬戶,每間樓房最頂層一定有鐵架 支起的長圓形水箱,旁邊是太陽能發電板,還有衛星天線。更有趣的是水箱顏色就能區 分出民族,猶太人白色,阿拉伯人黑色,據說白色水箱是第二代產品比較貴。還有綠化 繁盛的居住區肯定是猶太人,很多街區與歐美城市相似,花園錦繡 ;而阿拉伯區域就比 較髒亂差,樹木明顯稀少。我發現以色列公路上堵車厲害,而汽車車身太髒,路邊連洗 車鋪都沒有,問司機是否缺水?他說 :以色列是缺水國,人們習慣節省用水,你們看到 的綠化地帶,都有昂貴滴水灌溉系統。司機還告訴我們,以色列一些大醫院大樓頂都有 直升停機場,因為經常發生恐怖爆炸事件,搶救人是最重要的。以色列幾乎每家有 1 至 3 輛小車,中層以上職員都由公司配備。我問他六十多歲為什麼還工作?他說以色列人喜 歡工作,你以後可以看到不少到退休年齡的老人還在繼續工作。確實如此,我們在以色 列到處碰到六十歲以上仍工作的老人,司機、導游、旅館服務員、飛機上的“空爺爺”, 問原因並不是為了錢,恐怕是因為年輕人都在軍隊與大學,社會缺乏勞力的緣故。

猶太司機還帶我們去了巴勒斯坦控制區,他好像跟邊防軍很熟,可能是他的車有特 殊牌照或經常出入的關系。在關口他介紹我們是二位中國人,想到對面去看看,在士兵

正要查看護照時,高先生拿 出畫冊《猶太人在上海》,試 探性給士兵看,上面記載了 許多猶太難民生活在上海的 情況,告訴他們我們的父輩 曾經幫過猶太人。年輕士兵 高興得滿臉笑容與我們握手, 一個美麗的女兵看後激動地 親吻了畫冊,還拿到崗亭內 給當官的看。當我們得寸進 尺要跟他們合影時,幾個士 兵非但不拒絕,甚至放下檢 查工作背著槍親熱地與我們 合影。這可急壞了那些想急 速過關的排隊車輛,看到士 兵與我們光顧著閑聊而不放 閘欄,只有拼命按喇叭。

我好奇問 :那麼年輕漂 亮的女孩子為什麼願意這麼 危險地背著槍當兵?猶太司 機告訴我 :世界上沒有哪一 支軍隊中的女兵離戰爭如此 之近。由於以色列長期處在 惡劣戰爭環境,越來越多女 兵前往第一線,健康的女青 年都要當兵,服役期為 21 個

隔離崗的以色列士兵

汽車修理鋪的法塔赫人(中、右)

月,一般在 8 個月後她便有可能被送到軍校深造,而後當上一名職業軍官。在以色列常 有這類奇怪事,如果家庭經濟拮據,女兵還可以養家,除了拿軍餉各種鋪貼外,女兵可 以利用暇時去打工,另掙一份錢,因此不少女兵去當服務員、清潔工等。

司機帶我們去了一條髒亂差的巴勒斯坦汽車修理街,並說這裡巴勒斯坦人修車費比 以色列猶太區便宜一半,所以猶太司機經常來。司機一到就送給車行老板一包藥,他們 親熱的互相擁抱。猶太人享有公費醫療,所以這些藥對沒有醫療保險福利的巴勒斯坦人 來說是雪中送炭。猶太司機告訴我 :剛才擁抱的巴勒斯坦人就是法塔赫人。他還領我們 進一家咖啡店,要了二杯咖啡,並為我們介紹一個朋友。原因是一路上我們一直糾纏打 聽哈馬斯的情況,請他帶我們去看看哈馬斯人。他干脆拉來一個強壯的巴勒斯坦中年人 介紹給我們,說他就是哈馬斯人員,看到我們吃驚懷疑樣子。他解釋說 :其實在這地區 有許多巴勒斯坦人參加哈馬斯與法塔赫組織。沒事時他們要吃飯干活,一旦鬧事時他們 就會放下工具拿起家中的槍。這位哈馬斯人員一點不回避自己身份,還很樂意與我們照相。

看到普通的猶太司機與修理汽車的巴勒斯坦解放戰士,如此親熱友好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看來平民百姓和諧是容易的,都是當權搞政治的人作怪。戰爭歸戰爭,畢竟普通的人民 還是要過日子的,這麼多年下來,以巴邊界上的老百姓已經形成了相互依存的關系。

我們去了離耶路撒冷十公裡遠的隔離區伯利恆,在進入伯利恆關卡室內的檢查廳時, 在七八個出入口,以方控制區內冷清得只有我們四位游客,而對面排著長隊,都是有以 色列批准護照可以進來打工的巴勒斯坦人。伯利恆是基督教的搖籃,是耶穌誕生地,那 裡有許多跟基督教有系脈的歷史,如 :耶穌出生地與著名的牛奶教堂及新發現的基督教 中世紀廢墟等等。一路上,許多商店大門緊閉,路人稀少,牆上阿拉伯的標語和黑色塗 鴉十分醒目,看得出有民族對立情緒。聽說這裡居住著不少以色列國籍的阿拉伯基督徒, 他們內心很矛盾,既同情自己的伊斯蘭同胞,又不贊成巴勒斯坦兄弟過激的暴力行動, 更不願意放棄自己以色列身份享受到的利益。在伯利恆街區同樣有不少與猶太人一樣的 漂亮住宅,聽說是一些在歐美打工的阿拉伯移民,賺錢後不忘在耶穌出身的寶地買地蓋房, 這裡是全世界基督教徒朝聖的地方,也是旅游勝地。可惜是巴勒斯坦人的管轄範圍,長 期衝突,一旦形勢緊張關口就關閉,造成旅游蕭條冷清,嚴重影響當地人生活水平。一 路上我們問了猶太司機許多難以理解的問題。法塔赫與哈馬斯應該是親兄弟,同樣都為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在鬥爭,怎麼會像仇人打起來?這不給你們以色列猶太人看笑話。 猶太司機說 :這不奇怪。和以色列相比,巴勒斯坦政府很腐敗,阿拉法特在世時他領導 的法塔赫組織已經腐敗透了,不少有權有勢領導人把美國、以色列、阿拉伯各國捐助的 錢都中飽私囊,造反內亂是遲早的事。司機說 :其實整個巴勒斯坦地區都在以色列控制 之下,連巴勒斯坦政府公務員的工資都是以色列政府給發的,巴勒斯坦武裝警力與以色 列國防軍相比,就好比一個小孩與成年人打架一樣,力量對比太懸殊。我們政府的政策 是你巴勒斯坦激進組織想搗亂就出重拳打擊,他同時自豪地說 :我們的民族比他們優秀, 勝利是必然的。我想 :巴勒斯坦地區與以色列一樣生存環境很差缺水又無資源,但雙方 求生存的態度不一樣,一個伸手靠外部送錢,拿了錢為別人也為自己搞暴力解放運動 ; 另一個奮發圖強搞科研,拿出錢為自己與他人求安穩,和平過日子。兩種態度必然產生 兩種結局。

沙漠綠洲

中東被稱為世界的“油庫”,可上帝卻給了以色列一塊資源最貧乏的土地,猶太人花 了四十年時間在沙漠中尋來找去,結果卻是塊中東唯一沒有石油礦產的土地,甚至連人 生存的起碼水資源都缺乏。但是上帝還是給了以色列人另外一樣珍貴的東西,聰明的腦 袋和堅毅的意志。以色列前總統魏茨曼曾經說過,給以色列民族一碗水、一顆種子,這 個民族就能生存。這說明以色列民族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但從另一個側面來講,也顯示 出以色列人能從有限的水資源中獲得巨大的能量。事實也確實如此。極度缺乏水資源的 以色列人在不斷創新、應用現代技術的過程中,使得每一滴水的作用幾乎發揮到了極限。 以色列地處地中海東岸,自然條件惡劣,沙漠化、干旱嚴重,且降雨無規律,其全部淡 水資源只有 20 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 370 立方米,遠低於國際公認的 1000 立方米的嚴重缺水水平。加之以色列工業發展對水的巨大需求等因素,以色列水資源匱

乏的問題日趨嚴重,這一客觀現實逼迫以色列不斷開發多樣化的水資源以及與水相關的 管理和處理技術,其在水資源管理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以色列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海 水淡化設施 ;是世界上滴灌領域的主導者 ;以色列回收水用於農業的比例世界最高 ;擁 有水設備發展的前沿技術並提供多種多樣的先進設備。以色列的灌溉農田都采用了噴、 滴灌等現代灌溉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大量皮管子鋪設在植物根部,灌溉水的平均利用 率達 90%。使用這些方法灌溉的獨特之處在於水分可以在土壤中均勻擴散,減少了水分 的蒸發和滲漏。發明滴灌以後,農業用水量下降,農業產出卻翻了五倍。以色列土質極 差,遍地都是石灰石的山丘,長不出樹木綠化,政府在全國所有土地上幾乎都鋪上生命 的輸血管——宏偉的滴灌工程系統,政府花巨資鋪設供水工程,硬讓生不出綠化的土質 開花結果,連大沙漠都不放棄。以色列房宅外牆基本上都是一塊長方形白色的古堡磚砌成, 原因是以色列山石都是軟石灰石,開采時容易切割,一接觸氧氣會越來越堅硬。資源貧 乏的猶太人普遍利用石灰石當建築材料蓋房屋,既好看又典雅。

從基布茲公社到全國的綠化地帶,我真正領略了舉世聞名的以色列滴灌技術。我們 在參觀公社時看到的非洲大榕樹,以為有上百年歷史,巨大的樹身二個人牽手才能抱起, 而樹前插著介紹牌證明只有二十八年樹齡。公社植物叢林和實驗田裡到處是密密麻麻的 塑料管子,這裡沒有黑泥土,植物根部都只有大大小小的顆粒狀沙石,聽說都是遠處運 來的火山岩。因為沙漠中、山裡的泉水供應量非常有限,所以方圓數公裡的一切農田、 花園、植物園包括居民自種的小花園,地下與地上鋪滿密密麻麻的滴水塑料橡皮管子。 開始我不相信這事實,在我跑遍以色列東南西北中的旅程中,我都非常留意每一個城市 與農場,看到花草樹木我就去看土壤根部,看到大批莊稼就跑去看田地,從公園跑到街 頭,連普通居民庭園都不放過。仔細觀察,結果我真正服了以色列人,幾乎所有綠化地 帶都采用滴灌技術。就好像以色列國土是個人,大地是身體,身上布滿人體生存所需要 的血管。在首都特拉維夫,我看到街道上的一棵小樹,樹根被形似大南瓜的鐵皮桶裹著, 鐵桶則用三根鐵絲懸掛在離地一尺高的空中,桶下有洞眼漏水,人們不時將水注入桶中, 小樹就靠吸收水中的養分茁壯成長。看著這些小樹給街道和行人帶來蔥翠的綠意,我真 想給猶太人鞠躬致敬!我想起中國的愚公移山精神,以色列人究竟花了多少年?多少錢? 這些塑料皮管如連接起來不知能繞地球多少圈?

擁有 604 萬人口的小國以色列不到北京人口一半,卻有 4000 多家高科技企業,平均 每 1500 人就擁有一家。其中 100 多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以色列向世界市場提供許多 很有競爭力的高、精、尖產品。整個中東地區技術水准相對落後,唯有以色列是中東地 區的發達國家,外貿進出口總額近 800 億美元。十年前以色列的人均收入就為 17500 美元, 高於歐盟許多成員國。

以色列在其干旱貧瘠的土地上有如此的建樹,靠的是它高度先進和發達的高技術動 力。以色列軍隊是高科技的孵化器,它產生了以色列一流世界水平的電信技術、光纖、印刷、 電路板電子、光學檢查系統、熱成像夜視系統、光電機器人制造、無人駕駛飛機制造等 傑出科技成果。同樣以色列在醫療電子設備、農業技術、電信、精制化學制品、計算機 硬件和軟件、太陽能利用等領域均跨入世界先進行列。以色列的鑽石切割和拋光工藝為

世界之最。以色列還是世界上電信網絡技術最先進的國家之一,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 家的普通電信網絡達到了 100% 的數字化程度,以色列是其中之一。以色列在醫學上先進 的 CT 掃描儀、核醫學攝像儀、外科激光等等方面同樣居世界領先水平。農業優良品種培 養和高產田建設方面在世界上也已處於領先地位,高超的節水技術種類繁多。

以色列高科技奇跡的促成因素,主要是高度重視教育,有優秀而豐富的人力資源, 這是支撐其蓬勃發展的不竭動力。所以,在世界最著名的諾貝爾獎上獲得此榮耀人數最 多的民族是猶太民族,他們有 130 多位獲得諾貝爾獎,最出色的就是愛因斯坦。猶太民 族曾為世界培養出一大批偉大人物 : 愛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拉斐爾、季諾維耶夫、 卓別林、洛克菲勒、索羅斯…… ,這個民族和這些偉人為世界文明做出了傑出貢獻,這 充分說明猶太人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

以色列的經濟奇跡除了靠公有經濟的優越性和以色列人的務實精神外,還靠巨額外 援與大量優質人才。安置移民,發展經濟和擴軍備戰,都需要大量資金,光憑自己是遠 不夠用的,它一直在依靠外援。主要有五個方面:一、美國政府的援助(包括貸款與贈款), 美國給以色列的援助是戰後馬歇爾歐洲援助計劃的三倍 ;二、世界猶太人組織的捐款和 貸款 ;三、聯邦德國政府的賠款與賠償 ;四、國際上的貸款與投資 ;五、以色列出售債 券的收入。

愛讀書的民族

以色列是個嗜書的民族,猶太人愛讀書、愛買書、也愛寫書。你在以色列各城市走, 街邊除了許多小咖啡館,就是大大小小的書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調查表明,在人均擁 有圖書和出版社,人均讀書的比例上,以色列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這個小國有 公共圖書館 1000 多所,辦有借出證的人就有 100 萬,每年出版圖書 2000 多種,14 歲以 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讀一本書。在希伯來圖書周期間,當你看到城鎮的街頭、公園都 變成了書的市場,人們都在狂購廉價書籍景像時,你會從心裡欣賞這個嗜書的民族。我 在特拉維夫住在地中海海灘邊旅館,每天天蒙蒙亮我就起床,為不影響同房高先生睡覺, 我悄悄的出門去旅館前的海灘上散步看日出,每天我都會看到一位老人,七十多歲,滿 臉鬢發,典型的以色列男人,把狗放在沙灘上自由奔跑,自己則坐在椅子上看書。我在 以色列八天,在飛機上、長途汽車上、公園與海灘經常能看到捧著書認真閱讀的猶太人。

猶太人認為 :學習是上帝賦予人的權利和義務。古代猶太人將書看得破舊不能再看 了,就挖個坑莊重地將書埋葬,這時候他們的孩子總是要參與其中,他們對孩子說 :“書 是人生命的東西。”他們還在自己的經典上塗上蜂蜜,讓不識字的孩子去吻,猶太人的孩 子很小就知道書是甜的東西,書是猶太人的糧食,人追求的應該是知識。從前猶太人的 傳統是幾代人生活在一起,祖父母更是教育的中心。猶太人有句諺語 :“你比希勒爾還窮 麼?你比希勒爾還缺少時間嗎?”猶太人從小就知道希勒爾的故事。少年的希勒爾很窮, 他拼命地工作,將得到的錢一半送給守門人,以求進入學校的院子聽課。可是後來他連 一塊面包都吃不上了,守門人再也不讓他進入學校的院子。他就悄悄地爬上屋頂,躲在

天窗上聽課。一個冬天,學生們發現,天空是晴朗的,可是教室卻是陰暗的。原來是希 勒爾躺在那兒,他已經凍僵了。當以色列猶太民族流離世界各地時,猶太父母對子女的 教育經常會有這句話 :“我們以色列猶太人沒有其它辦法,連國家都沒有,唯有比別人多 讀書”。猶太人好學,一般人出遠門包裡必定有幾本書,猶太人家庭把子女教育看得高於 一切,孩子一出生洗禮時教士就會告訴父母,這個孩子是你們的共同產品,光養大他不行, 而培養教育好他才是你們最重要的責任。猶太民族還特別重視兒童教育,他們在兒童教 育方面研發的教具、教材、課程模式等被許多國家所采用。

辦博物館幾乎成了以色列人的一種僻好,我二次去特拉維夫大學就是想看裡面博物 館,這是以色列最大的大學,規模跟中國清華相等,學術氣氛很濃,還有一所“孔子學院”。 其中的“猶太人離散博物館”是了解以色列猶太人最好的地方,有三層分十大類,每層 有二十幾個不同的造型別致的展廳,展示猶太人在世界不同地方各個歷史時期的場景。 我在裡面看到許多破碎發黃的年代很久的紙張記錄,據說猶太人有個習慣,把他們愛不 釋手的書與文字記錄收藏在猶太教堂的頂層隔層中封存起來,所以苦難受迫害時猶太人 保存下不少珍貴歷史文書檔案。猶太人有“懷古癖”,這裡有許多以古為美、以古為榮的 實物和故事。其中一個展覽室告訴我猶太人是怎樣惜時如金與喜愛讀書的。比如當孩子 問現在是幾點鐘時,他們總是說 :“現在是 11 點 21 分 35 秒。”而從不說快 11 半了、11 點多了的模糊概念。正是因為這樣,猶太人的時間觀念極強,他們對數字也非常敏感與 精確。世界多數民族都將早晨作為一天的開始,而猶太人的一天則是從太陽落山時開始的。 當孩子問為什麼時,他們就說 :“將黑夜作為開始的人,他的最後才是光明的。”以此教 育孩子要先吃苦後享受。

在以色列,受正規教育達十三年或十三年以上的人占總人口的 34%。5 歲到 16 歲的 兒童必須上學,免費教育可以延長至 18 歲,幾乎所有 3-4 歲的兒童都上幼兒園。高中 畢業入伍當兵時自學都不會放松,退役後基本上進大學讀書,費用靠勤工儉學或政府支 助。高等教育在國家的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以色列的高等院校每年招生 17 萬 8 千名 學生,其中約有 60% 是標准大學生,26% 在各類學院學習,14% 通過開放大學學習。成人 教育也十分發達,成千上萬的成年人參加成人教育計劃,有些人是為了鞏固基礎知識和 技能,更多的人是為了加強專業培訓,擴大知識面以及探索新領域。以色列從事研究與 發展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人均比例較世界其它各國高 2-3 倍。根據以色列出口學院統計, 各主要工業國出版的科研專著文章數目比較中(以每萬名勞動人口為對比基數),以色列 為 60.9,美國為 30.1,法國為 26.6,德國為 22.7,日本為 13.5。而以色列干勁十足的 熟練勞動力,工資卻比美國低 20-30%。

參觀這所展覽館我有一個深刻體會,這裡反映出的猶太民族共同遺產是家庭傳統與 生活道路。在以色列,始終讓人感受到這個民族的精神力量和堅定的信仰。另外,猶太 人不管流離失所到世界的什麼地方,宗教都把他們緊鎖住。猶太人的社團組織很強烈, 往往形成一個小社會,包括婚姻,猶太教是禁止與異教徒通婚的,因為傳統是猶太民族 的核心,所以幾千年來,猶太人流離世界各地卻不會被其它國家及其它宗教所同化。

我與高先生去以色列前做了一些工作准備,聯系了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東亞系猶太 人區克德研究員與華裔張立教授等。在耶路撒冷拜訪了區克德的家,他與我們談了猶太 人的習慣與品質。如多數民族都將勝利、喜慶作為節日,可是猶太人最盛大的節日“逾 越節”,卻是紀念在埃及當奴隸的日子。這天,他們給孩子吃一種很難吃的沒發酵的面包 和很苦的葉子,然後講祖先在埃及的屈辱故事。在以色列不論窮富,猶太孩子都有一個 存錢的盒子,可是這錢自己不能用,是專門給乞丐留的。猶太人說 :“許多乞丐的襯衫裡 就藏著智慧”,因為包括乞丐在內所有的猶太人都必須抽出一定的時間學習經典。

我問,猶太人的優秀品質,如團結、勤勞、勇敢、富有進取精神是怎麼樣產生的? 區克德先生告訴我 :猶太人之所以成為猶太人,與他們的家庭早期教育有很大的關系, 他們對孩子獨特的教育方式,就像中國偉人鄧小平提出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號召 一樣。他說 :在猶太家庭沒有免費的食物和照顧,任何東西都是有價格的,孩子們從小 就接受家庭與學校這種教育,都會遵循這個道理 :“從小必須學會賺錢,只有通過勞動, 如幫父母做事或外出打工,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一切”。猶太人從來不覺得賺錢是一個需 要到達一定年齡才能開展的活動,從小就是這樣一點一滴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的。這也 許就是猶太民族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仍然能夠創造出偉大奇跡的奧秘所在吧!

在特拉維夫大學我與張立老師面談,她的丈夫原畢業於北京大學的希伯來語系,在 以色列工作多年,曾為以中文化交流做出成績,被評為十個對以色列有傑出貢獻的外國人, 並獲許加入以色列籍。與她的交流加深了我們對以色列的了解。張女士告訴我,特拉維 夫大學現在學中文的學生很多,她上的課排得很滿,班上學生經常有五六十歲老人,這 在中國很稀罕,可在以色列老人充電很普遍,他們不為分數純粹是興趣和增長知識。張 女士告訴我,以色列政府很注意種族歧視,在學校裡她就遇到這樣的事。有個部隊復員 進來上大學的阿拉伯女學生,學習成績差經常曠課,她點名批評了這位阿拉伯學生,並 把她與猶太同學作比較,為此遭到這同學“種族歧視”的投訴。校方很重視,要她向這 位阿拉伯女生道歉。她還說 :在政府議會中就有二十多位阿拉伯以色列人,在軍隊和政 府機構都有以色列籍的阿拉伯人,所以要很注意這方面的言行。

我進一步問她 :你為什麼喜歡留在以色列,又不安全有什麼好?她回答 :我感覺這 裡充分自由與民主,不管發生什麼事,人放在第一位,人權高於一切。舉個簡單例子, 以色列嚴重缺水,政府不斷號召節約用水並限制工業農業用水,花大成本搞滴灌綠化工程, 但從來不限制居民用水。以色列政府辦事光明磊落,從不遮掩,所有困難、不足、缺點, 包括失誤都如實向人民攤牌不保留。以色列法律非常獨立,不管什麼事什麼人,你觸犯 了它就得受罰。例如最近財政部長在聚會上親了女兵一下,其實因為跟她熟悉關系不錯, 但媒體照片顯示他是用舌尖吻女兵,法庭判他是流氓行為要他下台,而許多民眾為部長 鳴冤喊不公平,說在以色列親吻是禮節,這樣以後就沒有浪漫了。

宗教之城耶路撒冷

以色列有許多宗教城,典型的要算耶路撒冷,它有“和平之都”的意味。世界上沒

有哪座城市像耶路撒冷一樣與如此眾多人的信仰和命運相聯系,遭受如此大的劫難和痛 苦,曾引起如此多國家和人們的關注。身為三大宗教共同的“聖城”,它要接受著來自全 世界 35 億來朝聖教徒的頂禮膜拜,神聖不可侵犯。猶太教說,這是上帝賜給他們的土地, 古代猶太王國的首都,城內南面錫安山上還有他們的宗教聖殿,此山被猶太人稱為“聖山”。 基督教說,這是耶穌誕生、傳教、犧牲、復活的地方,當然是無可替代的聖地。伊斯蘭教說, 這是穆罕默德夜游登宵聆聽真主安拉祝福和啟示的聖城,有世界上最美麗的清真寺。在 這片不到一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集中了三大宗教的精神重心,耶路撒冷實在是不堪重負了。 該城有許多低矮的房屋和狹窄的街道,處處可見古代的遺跡。在小而充分利用的空間中, 三個主要教派雄偉莊嚴的教堂鱗次櫛比地排列著。西部自古為猶太人主要聚集的半封閉 區比較現代化,東部大部分為阿拉伯人聚居,舊城為其中心區,舊城圍牆大多是回教君 王蘇裡曼大帝於 16 世紀修建。作為新基督徒,我與世界各國的朝拜教徒們一樣,沿著舊 城狹小街道,一起追隨當年耶穌被釘十字架所走的路線。沿途共有 14 站,都蓋有紀念性 教堂,每站皆是耶穌跌倒或稍停的地方,謂之苦難之路。

耶路撒冷這個不朽城,突出於被峽谷割開的平緩起伏的群山,在地理分布上看是被 分開的,但同時在宗教精神上卻又是統一的,沒有幾個地方能像她,在建立後的三千年來, 仍具有觸動靈魂和激發幻想的能力。

在奧瑪清真寺和阿喀薩清真寺腳下,屹立著莊嚴的西牆,即著名的哭牆。西牆原文 是 Occidental,意即“歐洲之牆”,哭牆是猶太民族的像征。公元初時,歐洲人認為耶 路撒冷是歐洲的盡頭,而這面牆就是歐亞分界線了。長久以來,流散至世界各地的猶太 人都會回到這面像征猶太信仰和苦難的牆前低聲祈禱,為緬懷昔日民族光榮和歷史滄桑 而悲慟,長而久之便被稱作哭牆。世界上除此以外再沒有任何地方更令猶太人崇拜。由 於羅馬帝國攻占時期,猶太人向外散居,因此世界各地的以色列人都會到這裡祈禱。來 表示他們對上帝之殿滅亡的痛惜。當年羅馬人只准猶太人在每年聖殿毀滅紀念日,才可 來此殘壁前祈禱。凡到此哭牆祈禱的以色列人都有回家感覺,會流下曾亡國之痛的眼淚, 我們參觀那天是星期四,從進口望去,哭牆人山人海,好像是什麼節日。哭牆高約 20 公尺, 長 50 公尺,由於猶太教不允許男女在一起祈禱,所以哭牆就被分成兩部分,中間屏風相隔。 祈禱時男士必須戴上傳統帽子,如果沒有帽子,入口處亦備有紙帽供應。哭牆前是個大 廣場,我看到一大群猶太教徒在為一個年滿十三歲的猶太少年舉行成年儀式,少年全神 貫注的閱讀《摩西五書》,儀式過後就代表他從少年過度到成年。許多徘徊不去的祈禱者, 或以手撫牆面、或淚流滿面地訴說著、或背誦經文、或將寫著祈禱字句的紙條塞入牆壁 石縫間,而一些極端正教猶太人喃喃自語的祈禱聲整天不絕,場面非常感人。歷經千年 的風雨和朝聖者的撫觸,哭牆石頭也粼粼發光,如泣如訴一般。導游還說:對以色列人而言, 哭牆除了是宗教聖地,也是團結復興國家的意義。猶太人一直認為自己是上帝的真正子民, 又是最苦難的民族,他們與上帝在三千年前就有契約在此。

在橄欖山頂我俯視著耶路撒冷,下面就是大片猶太人的墓地,據說這裡的墓穴昂貴 到每個位置二萬美金。在耶路撒冷大街上到處能見到戴著織花“基帕”小帽的男人或是 穿戴一身黑色禮帽大衣、嚴峻的男性猶太人。在老城,我們走在聖靈之地,走在當年耶

穌受難的“苦路”上,走進那個黑色圓頂覆蓋的耶穌聖墓。有千年歷史的長方形的教堂 被定為基督中心,當年耶穌就殉難在此,還有聖母目睹耶穌復活的地方。每個基督教團 體都細心照顧自己的牧師會和聖壇,在一天的不同時間舉行不同的宗教儀式。聖墓教堂 盡管有點陰暗,但給我印像還是無比光輝,這應該是耶路撒冷最有氣派的教堂。舊城中 心有聖詹姆斯總教堂,它是亞美尼亞的禮拜儀式獻祭地。而聖瑪麗•馬格達萊恩教堂則 是俄羅斯東正教中心,該教堂及周圍地帶均由俄羅斯東正教的修女們負責看護。耶路撒 冷是三大宗教的聖城——朝聖與對立之地,也是我迄今為止看到的保持最完美的古老城 市。雖然他們表面上是生活在混亂的狀態中,但他們都希望保持共處的生活方式,使耶 路撒冷不僅是一個獻給人類的城市,也是反思的城市。

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維夫的全稱其實是特拉維夫 - 雅法,它是兩個相鄰的城市合 並而成的,是一個具有 4000 多年歷史的港口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特拉 維夫在希伯來文中是“山丘上的春天”,而“雅法”是希伯來語“美麗”一詞的諧音,因 為這裡風景絕佳,秀麗如畫。由於人口不斷增多,雅法城裡變得越來越擁擠,1909 年, 來自俄國的一群猶太移民決定離開城區嘈雜和肮髒的環境,在市郊建立一個叫艾布扎特• 巴伊特的定居點。1910 年,該定居點改名為特拉維夫,突飛猛進地迅速發展起來,不久 便喧賓奪主,地位和影響很快超過了雅法老城。1947 年,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的分治決 議,建議雅法 ( 當時人口為 10 萬,包括 3 萬猶太人 ) 歸阿拉伯人所有 ;特拉維夫 ( 當時 人口 23 萬 ) 歸猶太人所有。1948 年,以色列軍隊占領了雅法,城中的阿拉伯人紛紛逃亡。

1950 年,特拉維夫將雅法老城兼並,取名為“特拉維夫 - 雅法”,並延用至今。我漫步在 特拉維夫或耶路撒冷街頭時,看到形形色色的以色列人,金發碧眼的歐洲猶太人,黑頭 發黃皮膚的亞洲猶太人,還有來自非洲的猶太黑人。每年大約有 20 萬猶太人為了宗教目 的從世界各地來到以色列,他們講著各種語言,希伯來語、阿拉伯語、英語、俄語等來 以色列尋根。

在北京機場時,去以色列嚴格的安檢讓人不悅,但我們相識了一位令人敬重的以色 列老人,他是耶路撒冷一所宗教法經猶太學校校長。我們向他贈送了《猶太人在上海》 的畫冊,他了解到我們是去以色列文化考察,非常友好邀請我們去學校參觀。這所學校 在老城猶太停車場附近,我們穿過古堡形的石長廊,頂端就是這所嚴肅的學校。一間間 教室小而精致,學生來自世界各國,一看就知道是為獻身於宗教及經文而來學習深造的。 他們都穿著傳統長長的黑色大衣,戴著寬檐黑帽子,長鬢角在帽檐下若隱若現。一位亞 洲人用中文向我們打招呼,原來他是日本某大學學者,來此研究學習希伯萊猶太聖經。 一間像儲藏室一樣低矮的小房子裡,三位來自希腊、土耳其和巴勒斯坦的青年人在專心 致志在討論。我們拿出《猶太人在上海》的畫冊贈送他們,這裡的猶太人很激動,表示 對中國的感恩和謝意!並紛紛傳閱翻看。

十幾間房屋簡陋古樸,肅靜無聲,每間房四周都是書架,書是這裡一切,人人手上 拿著書、台子上放著書,地上堆著書、嘴巴低聲讀著經書。從現代化社會的變化來看, 許多民族不會再穿陳舊古怪老土的服裝,而猶太人不同,他們津津有味的戴著各種小圓 頂帽子、穿著黑色長禮服、褲腰下吊著四根編織的白絲綢帶,他們認為是純真,是對宗

教信仰的堅定不移。正宗的原主教男性從十三歲就一直保持這種穿戴,從青少年開始學 正統猶太禮儀。他們恪守猶太法典,其生活僅僅是祈禱、研讀,拒絕來自現代化社會的 誘惑、財富及浮華。

“馬克思主義”公社

在以色列遇到的每一個猶太人都會說,我們的國土很小,這裡缺少耕地,缺少淡水, 缺少能源,最多的是荒山和沙丘。但數據卻顯示,這是一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1.7 萬多 美元的富強國家。以色列人靠什麼生存發展?靠什麼富國強民?走訪沙漠中的“基布茲” 才完全了解。

以色列最著名的游覽勝地,首推舉世聞名的死海。從耶路撒冷乘車沿公路南行,左 側是沒有生物存活的死海,右側是連綿起伏的沙丘。在死海附近艾恩格迪,長長的沿海 公路中途有一個著名的“基布茲”,它起源於一個集體共產主義的農工業體系。1901 年, 以色列創建國家基金,用在巴勒斯坦購買土地,然後租給佃農。1909 年以色列第一個基 布茲在戴哥尼亞成立。到 1918 年,以色列創建了三十個基布茲。獨立前夕,已發展到 一百多個,她們是繁榮的“島嶼”,是工農業經濟方式成功的領先實驗區。基布茲實質上 就是馬列主義的共產主義公社,它在中國等於過去的人民公社。我們參觀的是一個中型 基布茲公社,位於沙漠與死海邊。它的規模只有 200 多個正式成員,其余 400 人是雇佣 人員,加上社員孩子有上千人。

巴士駛了近三小時的路程,我們興衝衝走進接待室裡,告訴工作人員來自社會主義 制度的中國,千裡迢迢趕來參觀馬克思的共產主義理想樣板“人民公社”。友善的接待員 笑眯眯說 :謝謝!並為遠方中國客請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公社社員,為我們作向導介紹。 查理是典型的猶太人,留著馬克思式的絡腮胡子,他介紹自己是從蘇聯移民過來。上個 世紀五十年代,大批左傾的猶太人響應斯大林號召移民到以色列搞共產主義革命,移民 帶來共產主義思想。五十四年前他們有 68 人來到這裡搞基布茲人民公社,當時他只有 19 歲,也是創始人之一,現在活著的只有十個人。他們不少人曾是蘇聯共產黨員與共青團 員,都參加以色列左傾組織,領導人是蘇聯移民過來的猶太人共產黨頭頭,那時完全是 准軍事組織化生活,沒有工資報酬,完全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生活方式。 當時選擇在這裡是因為有一個用於保護以約邊境的軍事哨所。初到時生存環境差得不能 再差,年降雨量只有三到四毫升,唯一的水源是山裡的泉水。他們非常珍惜這些寶貴的水, 長期與以色列大學共同開發與采用了先進的滴水植物灌溉系統工程。

查理老人介紹,基布茲的基本原則是“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它的一切財產和生產 資料為全體成員所共有。成員之間完全平等,成員們不領取任何報酬或工資,生活的一 切基本需要,衣食住行、教育、醫療、娛樂、甚至到國外度假,全都由基布茲提供。兒 童從小就過集體生活,由基布茲的兒童之家統一撫養。任何以色列公民都可以參加公社, 有負責人會面試你,問你加入的理由等等。在公社最初二年是考察期,然後大家會評定 你是否合格。在基布茲內部,“共產主義”思想和“人人平等”概念深入人心。成員們工

基布茲創始老社員查理

作、用餐、娛樂,過著自給自足的生 活,回饋他們的是平等的住屋、飲食、 醫療福利等等。馬克思所描繪的“各 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圖景, 在這裡變成了現實。外部人員加入基 布茲,必須充公其財產,基布茲成員 外出打工,收入也歸基布茲所有。社 員要離開基布茲,就必須放棄所有東 西 :住房、車輛,以及包括衣服、家 具等所有物品,“這是一種規定,誰 都無法違反”。社員單身與成家住宅 是分開的,社員之間的民事糾紛由公 社書記與治安員來調解處理。查理的 三個子女高中畢業參軍後由公社資助 上大學,畢業後有二個子女沒有回來, 原因是年輕人認為失去太多的自由, 自己沒有可以支配的空間。

吃飯,在以色列是件費用昂貴的 事,同樣的食品大約是上海的三倍。 我們在基布茲食堂吃午餐,作為訪客 付現鈔,費用和上海差不多。“成員” 吃飯則刷卡。飯後我們拜訪了一位原 康復健身中心女主任,她丈夫是一位 司機、有五個子女,只有二兒子跟她 在一個公社裡,其它二個孩子都分開

在其它公社裡。她退休後住在原公社分給的二層小別墅裡,住房很漂亮舒適,面積 100 多平方米。她說 :男社員六十五、女社員六十二退休,一切養老保險由公社承擔,到時 政府還補貼他們每月 1500 謝克(合人民幣 3000 元)。我們采訪時,老婦人覺得基布茲非 常好,“就像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但她的子女同樣有大學畢業不願回公社的。

公社教育非常全面出色,社員學歷都很高,有不少科技人才,社員不僅搞高科技農 業,也搞其它產業。如高科技軟件計算機、鏡片制造、植物滴水技術轉讓、外貿及旅游業。 基布茲培養出的孩子奉獻精神特別強,據說以色列空軍是世界上最高質量的部隊,挑選 極為嚴格,入選非常不容易,而飛行員有 70% 就來自公社學生。在以色列許多精英人士 也都來自基布茲,包括以色列“建國之父”戴維•本•古瑞安等四位政府總理。公社創 辦時政府是貼錢的,現在他們向政府交稅錢,半個世紀來,公社發展規模與積累的財富, 足夠他們過上非常富裕的生活,這裡的一切財產屬於公社所有也屬於大家。我們參觀了 公社的醫院、學校、體育場館、劇場、俱樂部、游泳池,還觀賞了高中生的舞蹈排演, 我們驚訝水平這麼高。查理說他們公社有個很有名氣的舞蹈訓練班,附近人民公社都派

學員來深造,而且公社之間經常開研討會、音樂會、展覽會、考古與環境研究等等。

全以色列有 270 個基布茲公社,占總人口不足 3% 的 13 萬基布茲社員,農業產量卻 占以色列全國總量的 40% 還多。公社農業上的精耕細作和工業上的高超先進技術,使得 這些公社確實成為促進以色列經濟發展的實驗室。采用高科技的基布茲公社成功的例子 很多,如特佐拉基布茲,采用高科技養牛取得巨大成績。公社依靠先進技術繁育的“哈 爾斯坦”高產奶牛,平均一日三產,每頭奶牛比普通奶牛要每天多產奶約 30 升。奶牛 的營養來自統一研制開發的混合飼料,由計算機控制的喂食系統喂養,並用小型檢測器 閱讀追蹤每頭牛的家譜、產奶量和品質、營養史、發情周期等方面的信息,根據詳盡的 數據進行管理。他們還利用牛糞發電,制造干電池,起保護環境作用。以色列的科學家, 最近又發明分解死海之水的方法,一方面得到食鹽,另一方面又得到淡水。基布茲存在 近百年,比所謂社會主義人民公社要成功得多。上世紀 70 年代時,“基布茲”曾經非常 輝煌,但今天的基布茲與過去不同,最大成功是對於“夢想子孫”——兒童的培養。讓 新猶太人出生在屬於自己的土地上,年輕人在這幅山明水秀、陽光燦爛的風景中怡然自 得的生活著,與種族群體的融合,不再過他們的父輩流離失所的生活。

查理告訴我初期全體成員是抱著保衛邊疆來的,在沙漠中住的都是帳篷,一切都是 供給制,公社社員之間平等程度很強。但歸根到底,基布茲是一種意識形態,當初創業 者更多的是一種建設國家的激情,在以色列建國初期和戰爭年代,基布茲為保衛國家生存, 發展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查理特別強調,外界喜歡把基布茲與前蘇聯的集體農莊相提 並論,其實兩者有體制上的根本差別。前蘇聯的集體農莊的領導人是由上級黨委指派和 批准的,集體農莊“成員”不能有自己的觀點,人生活動範圍基本圈定在農莊內。查理 稱那種生活是在某黨領導下的終生“勞動營”。而基布茲“成員”是自由的,自由對體制 發表觀點,自由選擇自己的基布茲最高領導人“書記”候選人,無記名一人一票制表決。 甚至可以自由在任何刊物上發表對本基布茲的不同觀點,自由地結伙離開本基布茲,奔 向其它基布茲。自由民主,是熱血青年長期戰天鬥地的第一條件。

但是隨著以色列社會迅速向經濟私有化和自由化過渡,原來的集體生產方式難以適 應資本主義私有化的自由競爭和由此給社會帶來的一系列變化。隨著國家日益的定型, 激情逐漸為物質形態所代替,意識形態就遭遇到了危機。意識形態也需要錢。不改革, 基布茲肯定死路一條,也就在三年前基布茲開始起了變化,要求對基布茲內部改革的呼 聲日增。目前,基布茲內部最大的難題是 :很少有人願意擔當最高領導人“書記”。最高 領導人的收入福利等,與其它基布茲成員差不多,而且是透明的,沒有所謂政策需要而 內外有別。第二個難題是 :人才難回,基布茲年輕的成員在外面大學畢業後,不願意回 到“生我養我”的基布茲去“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如今在外部及私有制衝擊下公社有 了松動與改革,年輕人要求改革供給制度,要求擴大增加私有的空間,變得更人性化。 基布茲的內部凝聚力開始下降,走到了一個無奈的歷史十字路口。在挑戰面前,以色列 社會也在反思。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平等,以前基布茲孩子都由幼兒園集體撫養,現在則 早已回歸家庭。而且現在,基布茲房屋也開始私有化,田地也逐漸“包產到戶”。

參觀完以色列的基布茲公社,我百思不得其解 :照理講馬克思的共產主義人民公社 的種子,應該在正宗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中國、朝鮮及越南開花結果,記得毛澤東 在發動“大躍進”時,說要“跑步進入共產主義”,但最後誰也沒有看到共產主義的半點 影子,只看到被活活餓死民眾的死屍遍地。更耐人尋味的是,在當今世界上一個個社會 主義陣營被瓦解,一個個人民公社消亡之後,資本主義的以色列卻是世界上唯一的成功 地把“基布茲”——當年馬克思的最初的共產主義公社模式保存下來的國家。這上百個 公社為什麼能夠保存下來,持續發展了那麼多年,並為以色列在紛亂中穩定高速地發展 創造了條件,值得中國的馬列主義研究者虛心到以色列來學習與研究一番。

細致觀察以色列正像一個“熔爐”,它把東方和西方、現代和傳統、世俗和宗教、資 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都奇妙地混在一起、融為一體。讓我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復雜和多樣化、 多層次的社會。它既像一個古老的東方國家,又像一個年輕的西方國家,傳統與宗教色 彩濃厚,現代化程度極高,看上去它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可內涵又有社會主義的元素。 有人說以色列是一個只有 40 多年歷史的國家,但以色列人異口同聲地強調,他們的歷史 應當追溯到近 4000 年之前。

在世界民族之林,很難找到一個民族像猶太人那樣,雖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卻有 二千年流離失所,浪跡天涯,而且屢遭屠戮,宛如穿行在一條煉獄之路上。但是,猶太 人在浩劫中從不畏懼,從未喪失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屠夫只能消滅他們的肉體, 卻不能摧毀他們心目中的聖殿和在故土新生的希望,他們具有承受任何壓力的忍耐力和 無比頑強的生命力。猶太人是世界上人數有限但影響很大的一個民族,在人類文明史上 它是個貢獻了《聖經》的民族,猶太民族的古代史和傳說多記載於猶太教的《聖經》中。 猶太人是世界上最悲壯、最堅韌、最頑強、最保守的民族,他們的國仇家恨沒完沒了, 一直靠信仰戰勝現實的苦難,以至於磨難對於他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不幸,更是一種 動力和財富。尤其是他們在歷盡浩劫中所體現出來的不朽的民族精神、不懈的民族追求、 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和信仰,無不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離開以色列時,我在飛機上遠遠望去,小小的以色列陷於怒海,卻傲然屹立!猶太 人是在《聖經》預言書的允諾下,吸引而來到這塊狹長的土地上建國的,她具有悠久的 歷史和迷人的自然美景,但她的社會畫卷最真切地描述出這個年輕國家在當今世界上扮 演著的重要角色。我想起以色列的國歌 :只要心靈深處,尚存猶太人的渴望; 眺望東方的眼睛,注視著錫安山岡。 我們還沒有失去,兩千年的希望; 做一個自由的民族,屹立在錫安山和耶路撒冷之上。

願我的博客給你帶來這方面的啟示:(幫你了解世界各國與文革歷史)

劉文忠的BLOG http://***/liuwenzhong

劉敬的博客[編輯] http://***/u/1697540602


精選遊記: 埃拉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