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以色列之-----恩恩怨怨何時了

作者: 悠_悠

導讀以色列,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國家,意為“與神角力者”,可以說它很古老,因為4000年前就存在了,也可以說它很年輕,因為現在的以色列是1948年5月14日才正式成立的。 以色列國旗呈長方形,旗底為白色,上下各有一條藍色寬帶。藍白兩色來自猶太教徒祈禱時用的披肩的顏色。白色旗面正中,是一個藍色的六角星,這是古以色列國王大衛王之星,意思是“被蒙愛者”,像征國� ...

以色列,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國家,意為“與神角力者”,可以說它很古老,因為4000年前就存在了,也可以說它很年輕,因為現在的以色列是1948年5月14日才正式成立的。

以色列國旗呈長方形,旗底為白色,上下各有一條藍色寬帶。藍白兩色來自猶太教徒祈禱時用的披肩的顏色。白色旗面正中,是一個藍色的六角星,這是古以色列國王大衛王之星,意思是“被蒙愛者”,像征國家的權力。

而我最開始認識這顆六角星卻是在很多描寫二戰的片子裡,在納粹統治下猶太人的胸前都要別上這顆星星……

《希望之歌》是以色列的國歌,歌詞大意是:

藏於我心深處的是猶太人的靈魂,

朝向東方故國的是凝望著錫安的眼睛,

縱然兩千年顛沛流離希望仍未幻去,

錫安與耶路撒冷啊,

我們會以自由之身重歸故裡 。

翻開以色列的歷史,充滿了艱辛和坎坷。以色列歷史悠久,猶太人遠祖是古代閃族的支脈希伯來人。以色列最初是指一個民族而非地名,可查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公元前1211年。

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過。

猶太人曾在埃及旅居430年之久,公元前13世紀離開埃及遷回到迦南地(現今之巴勒斯坦),公元前十一世紀建立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修建第一聖殿。公元前5世紀,巴比倫人攻占耶路撒冷,聖殿付之一炬。公元前一世紀末由希律王加以擴建,又於公元70年毀於羅馬人之手。在聖殿斷垣殘壁的遺址上修建起圍牆,被視為猶太人信仰和團結的像征。此後千百年中,常有各地猶太人來此號哭,以寄托其故國之思,因而名哭牆。

經歷過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腊、羅馬、拜占庭等古國的統治,猶太人在這一地區逐漸衰落並遭驅逐,散於全球各地,開始了流亡生活。尤其是在公元132年羅馬帝國將猶太人驅逐出這一地區,將地名改為“敘利亞-巴勒斯坦”,企圖抹滅猶太人千年來與這片土地相連的痕跡。

公元638年,穆斯林從拜占庭帝國奪取了該地區的控制權,之後數個穆斯林國家統治過這個地區;包括了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花剌子模和蒙古,在1260年至1516年間由馬木魯克統治,接著在1517年成為奧斯曼帝國一個省份。

數個世紀以來,流亡海外的猶太人一直試圖返回以色列。1896年,匈牙利猶太律師赫茨爾出版了《猶太國》一書,針對當時歐洲到處可以聽到的“猶太人滾出去”的口號,他這樣寫道:“我現在要以最簡單的形式提出這個問題:我們現在要‘出去’嗎?到哪裡去呢?”“應該把地球的某一部分的主權授予我們,其面積足以滿足一個民族的正常需要;其余的事情將由我們自己來做。”

我對猶太人最欣賞的地方是他們流亡世界各地兩千年,沒有自己的祖國,但是,完整地保持著猶太民族的宗教信仰、語言文字、文化傳統、還有生活習俗。這是怎樣的一種堅韌和頑強的意志呢?

赫茨爾的著作在猶太人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但這個民族家園究竟建在何處,猶太人內部也有過分歧。他們設想過在南非和阿根廷,還認真考慮過烏干達,也考慮過在中國東北建國。並為之進行過投票。直到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爾召開的第一次世界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才將其最終定在猶太人心目中的文化根——巴勒斯坦。

隨著猶太居民的增多,他們與阿拉伯人之間的關系也日趨緊張。

1947年聯合國大會表決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將巴勒斯坦地區分為猶太和阿拉伯兩個國家。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由於這項決議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強烈反對,巴勒斯坦國卻未能誕生。建國之後,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戰,開始了1948年的以色列獨立戰爭。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在1967年5月再次緊繃。以色列於是以埃及挑釁為由在6月5日對埃及展開先發制人的攻勢。

在這場為期六天的戰爭中,以色列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擊敗了所有阿拉伯鄰國的軍隊,並且在空軍戰場上獲得完全的勝利。以色列一口氣奪下了整個西岸地區、加沙地帶、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後來在簽訂一則和平協議後,以色列將西奈半島還給了埃及。

此後,阿以之間爆發了5次大規模戰爭。以色列通過戰爭占領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大量的巴勒斯坦領土,數百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園,淪為難民。

為了恢復民族權利,重返家園,巴勒斯坦人開始了武裝鬥爭。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簡稱“巴解組織”)宣告成立,開始反對以色列入侵的武裝鬥爭。

1988年11月15日,巴解組織全國委員會第19次特別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此後有130多個國家先後承認巴勒斯坦國。由於沒有自己的領土,巴勒斯坦國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

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占領土上建立自己獨立的國家,以色列卻只顧同西岸和加沙地帶的代表討論“有限自治”問題。敘利亞要求以色列歸還戈蘭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卻一再表示堅持“寸土不讓”。

通過這次旅行,我覺得約旦河西岸和戈蘭高地,以色列是不可能歸還的,因為這裡大部分地區是沙漠,只有約旦河兩岸是肥沃的地區,而戈蘭高地不但有重要的戰略位置,重要的是它下面的加利利湖是以色列全國60%人口用水的保障。

所以,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千百年來的恩恩怨怨,血雨腥風,多少國恨家仇交織在一起,何時能夠真正的和平,百姓安康?

按照聖經上的記載,亞伯拉罕一直到90多歲還沒有子嗣,後來上帝出現,選擇亞伯拉罕做他的子民,亞伯拉罕也從此信仰上帝耶和華為他唯一的神唯一的主。後來,亞伯拉罕的妻子生下的孩子成為了猶太人的祖先,而他妻子的侍女生下的孩子成為了阿拉伯人的祖先(這點阿拉伯人有不同的看法),所以,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其實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以色列如果沒有特別的標志很難區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

從我的感覺看,猶太人比較傲慢和矜持,很精明,但多少有點自以為是。而阿拉伯人性格比較開朗活潑,很率真,比較容易接觸,但有時顯得很情緒化。

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讓我們祈禱吧!


精選遊記: 埃拉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