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尋她多少回——記武夷山(6)

作者: 我行我貓

導讀12月26日時值中午12點多了,我們趕緊出門。今天天氣很冷,可能只有三兩度吧。按照當地人的指引,我們先到度假村車站乘到建陽的車,然後在五夫路口下,在那兒有許多到五夫的車。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終於到了五夫小鎮。 不知是當地人口少還是由於天氣冷,街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我們尋著路去找朱熹的故裡。田邊有許多低矮的民房,簡單而古樸。基本上家 ...

12月26日時值中午12點多了,我們趕緊出門。今天天氣很冷,可能只有三兩度吧。按照當地人的指引,我們先到度假村車站乘到建陽的車,然後在五夫路口下,在那兒有許多到五夫的車。經過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終於到了五夫小鎮。

不知是當地人口少還是由於天氣冷,街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我們尋著路去找朱熹的故裡。田邊有許多低矮的民房,簡單而古樸。基本上家家戶戶門前都堆著擺放整齊的木柴。有一戶門前,木柴一根根搭起來,圍成幾個直徑半米左右的柴塔,像倒扣的豬籠。我正好奇這是什麼東西,細問之下方知這是智慧的結晶——壘起來曬晾濕柴不占地方。沿著田埂走不多遠,看見一個竹草架起的牌坊,上面寫著“理學典範”。從牌坊望去,就是朱熹的故居了。這棟建築典雅樸素,放眼望去,感覺每塊磚瓦都蘊涵著理學的味道。故居對開有幾棵八百年歷史的樟樹,枝葉繁茂,在寒風中搖曳的葉子沒有半點蕭瑟的模樣,使那古木更顯深沉,似要告訴遠道而來的游客它可以見證歷史,理學的玄機了然腹中……

從朱熹故裡回來,我們又來到位於市區南門外的餘慶橋。這是福建著名的木石拱橋之一,清光緒十五年的產品。全橋均用楔接,不用一釘一鉚。橋身中間鋪兩行石板,兩邊全是卵石,木柱頂著三角形的上蓋。從側面看過去,橋中間有一突起的亭子,兩邊是拱門。頂部兩邊四分之一處有兩個翹起的角,仿佛回味著當年的興盛輝煌。這座橋還有一處特別的地方,通常的橋拱都是造成半圓的,而餘慶橋是梯形的拱,有點書生的味道。

過了橋,是一名曰餘慶村的古村莊。房子是木搭的兩層風格,有些像廣州舊時的騎樓。年月的衝洗使古村在暮色下更顯蒼蒼。流連在清冷的街道,我們誰都沒有說話,默默地釋讀歷史的神秘……


精選遊記: 武夷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