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以色列之------大屠殺紀念館

作者: 悠_悠

導讀在以色列必定要去的一個地方就是大屠殺紀念館。 那天細雨淅淅,大家不像往常一樣熱鬧,整個氣氛都有一些肅穆。 大屠殺紀念館的外形就是一個簡單的三角,取自猶太王大衛所持六角形的一角,六角形,是猶太人的標志,有驕傲,也有悲傷。 紀念館是灰色的建築沒有任何的色彩和裝飾,在裡面每個團都要戴耳機來聽導游的講解,一個團一個波段,互相不影響,也不用導� ...

在以色列必定要去的一個地方就是大屠殺紀念館。

那天細雨淅淅,大家不像往常一樣熱鬧,整個氣氛都有一些肅穆。

大屠殺紀念館的外形就是一個簡單的三角,取自猶太王大衛所持六角形的一角,六角形,是猶太人的標志,有驕傲,也有悲傷。

紀念館是灰色的建築沒有任何的色彩和裝飾,在裡面每個團都要戴耳機來聽導游的講解,一個團一個波段,互相不影響,也不用導游大聲說或者大家聽不見。

裡面沿著線路一路介紹著猶太人在歐洲的發展和生活,有很多的圖片,實物和影片資料。

因為我事前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從進入紀念館開始,我就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看的過分仔細,以免情感投入過多,到最後失控。

我覺得以色列已經在努力把納粹的大屠殺記錄的客觀一些,不放那些很容易刺激人神經的圖片和實物,包括毒氣室、焚屍爐、集中營等非常殘忍的地方也是用模型和圖片來表示。

但是到後面我還是覺得陣陣反胃,渾身有股索冷的感覺,同行的一位女士最後還是堅持不住,嘔吐不止。

這裡給我印像比較深刻的一是在30年代的歐洲,在猶太人備受欺辱的時候,猶太人依然在努力保持他們優雅的生活方式,可是,當看到身穿婚紗禮物的新娘胸前也必須佩戴猶太人標志的六角形時,心情真的是非常的沉重。

這是怎樣的一種磨難,需要怎樣的忍耐呢?

我們大家不約而同地問一個問題,為什麼不反抗?被關在隔離區中不反抗,被關進集中營不反抗,被送進毒氣室還是不反抗?

而管理集中營進行登記等日常工作的,還有操縱毒氣室和焚屍爐的都是猶太人自己!他們今天抬進去的是他們的親朋好友,明天進去的可能就是他們自己。

為什麼不反抗?我當時就想,這要是在中國,早反了!那些集中營根本就沒有幾個真正的德國兵,管理者大部分都是猶太人自己。大家集體反抗逃出去,總能有人能活著衝出去吧?

可是等我結束了以色列的旅行後,我明白了為什麼不反抗,衝出去?去哪裡?跑到哪裡去?哪裡是他們的家?世界上只有兩種人沒有祖國,一個是波希比亞人,也就是吉普賽人,還有一種就是猶太人。

二戰結束後,從集中營裡放出來的幾十萬猶太人在返回家鄉後遭到了抵制,他們原來生活的地方不歡迎他們,就連美國這樣標榜自己最民主的國家也不收留他們,只有當時還是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社區接納他們。

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遭到阿拉伯國家的圍攻,在這次戰爭中我以前都不知道的是美國是站在阿拉伯一邊的,這和它以後的態度是不同,當時支持以色列的只有蘇聯。

當時以色列只有80萬人口,到取得全面勝利的1967年6日戰爭時也不過160萬人口,這是多麼的不容易啊。正如導游介紹的那樣,以色列當時是只有勝利,沒有戰敗,因為一旦戰敗國家被滅亡,猶太人除了跳進地中海沒有其他退路。這讓我想到了破釜沉舟,當人無路可退的時候,所釋放出來的能量是驚人的。

以色列現在也只有700萬人口,實行全民兵役制,公民年滿18歲,必須當兵三年,然後再選擇各自的生活道路,一直到42歲都屬於預備役,一旦國家需要,隨時拿起槍。

我在大屠殺紀念館最撞擊心靈的是參觀兒童館,這是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捐資建造的。

外形是在一個小山裡面。兒童館裡面沒有燈光,只有星星閃閃的幾株蠟燭,沿著窄窄的通道,手扶著把手摸索著向前走,兩邊懸掛的都是被害兒童的照片,循環播放的是一個單調的聲音,念著在大屠殺中遇害的150萬兒童的姓名、年齡、國籍。沒有任何標語,沒有任何說明,一路走過,看到的是一張張可愛的孩子的照片,還有廣播音,某某某,12歲,法國,某某某,5歲,波蘭…….

在大屠殺紀念館的出口部分,是一個巨大的環形大廳,向下看是無底的深淵,標志著不要忘記過去的苦難,四周的牆上是一個個文件夾一層一層密密麻麻地擺放,那是600萬遇難者的資料,天頂部分全是一張一張拼接的照片,那是還沒有確定身份的人,如果你發現你在哪裡見過其中一個人的信息或照片,可以進到裡面去和工作人員聯系。

猶太人從不反抗,都後來以色列的摩薩德情報機關全世界抓捕大屠殺的凶手,無論他多大年紀,無論他在什麼地方,只要他還活著,就一定要找到他!

以血還血,以肉還肉!


精選遊記: 埃拉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