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殘疾老人周游世界第三十八篇──走訪埃及

作者: 殘疾老劉

導讀人類古文明的大展台 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法老墓、神廟,埃及人以這些聞名世界的人類古文化的“名 片”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未去埃及之前就聽朋友說,中國和埃及雖然都是四大文明古 國,但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味道完全不一樣。我很好奇,同是具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 上千年的古跡,究竟給中國游客帶來怎樣不同的感受呢? 尼羅河之旅 2006 年我乘卡塔爾航空公� ...

人類古文明的大展台

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法老墓、神廟,埃及人以這些聞名世界的人類古文化的“名 片”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未去埃及之前就聽朋友說,中國和埃及雖然都是四大文明古 國,但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味道完全不一樣。我很好奇,同是具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 上千年的古跡,究竟給中國游客帶來怎樣不同的感受呢?
尼羅河之旅

2006 年我乘卡塔爾航空公司的飛機飛行十二小時後到達卡塔爾首都多哈,然後從多 哈轉機飛往古埃及首都盧克索。在很小的機場出口處,導游安娜已在等候我們這個小型 的六人團。安娜是位研究生,考古專業畢業。她告訴我們埃及的旅游景點幾乎都在尼羅 河兩岸,並安排我們上了一艘豪華游輪。尼羅河把盧克索一分二,自古以來就是埃及的 母親河,現在更是埃及的旅游生命線。古埃及人相信復活,認為河東岸是生命之城,是 太陽升起的地方,像征著生命的成長 ;河西岸是死亡之城,是太陽落下的地方,像征著 生命的消亡,人死後都葬在尼羅河的西岸,並蓋了很多神廟,建築了很多金字塔形狀的 墳墓,所以幾千年後整個尼羅河西岸古跡林立。現在,每天都有成千上成萬的各國游客, 乘著游船川流不息地前來參觀。安娜介紹說,我們所乘的游船,整條尼羅河上有五百多條, 每只船的造價都在十萬美金以上,組成了浩浩蕩蕩的流動旅館。美中不足是游船旅館的 格局都差不多,四五層樓高,頂層有一個小巧游泳池。

盡管一路過來疲倦不堪,當船開動時大家還是興致勃勃地跑到船頂,盡情觀賞兩岸 美麗風景。盧克索與阿斯旺旅游區域的尼羅河水質保護得非常好,兩岸幾乎沒有工廠, 河道上很少見有運輸船。在景點碼頭,停滿了密密麻麻的游船,我們的船根本靠不上岸, 只能穿越其它游船的大堂上碼頭。我們在穿越時發覺整個碼頭的水域也都很清潔,如果 在國內有這麼多游船停在河岸,四周水域一定會有不少垃圾與污染。後來才知道這五百 條大型游船上都安裝了很好的進口環保設備,可以及時處理船上的一切生活垃圾和污水, 如果哪條船主違規,政府則會把這條私人游船收繳國有。後來,在我們坐木帆船游覽亞 歷山大海港時導游安娜說,喝了尼羅河的水,來世還會到此地。我們用雙手掬起尼羅河 的水直接送入口中,感覺河水確實清涼、潤喉。

古跡林立的尼羅河岸

盧克索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壯麗的戶外博物館,從盧克索到阿斯旺,途經庫姆布和 伊德富地區的古跡,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逾四十座神廟群和數千位貴族的陵 墓都建在這裡。很難找到像盧克索這樣一個幾乎容納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古跡,能反映五千年古埃及文明偉大的地方。

埃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神,但是最大的神是太陽神。凱爾奈克神廟是盧克索的標 志建築,它由許多廟宇組成,是當今世上現存的神廟群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其中的主體 建築物就是用來供奉底比斯主神——太陽神阿蒙的大廟。該廟始建於 3000 多年前,在以 後長達 1300 多年的時間中,不斷增建。神廟有十重巍峨的門樓,三座雄偉的大殿。廟內 最壯觀的是一座密林似的柱廳,豎立著縱橫排列整齊的 134 根參天巨柱,每根要六人才 能合抱,中央兩排柱子居然有 21 米高,而上面的石梁長近 10 米,至少幾十噸重,把這 麼重的石梁架到 21 米高的石柱上,可想而知在當時這是一種什麼樣高超的建築技術?令 人嘆為觀止。石柱上刻有浮雕和彩繪,記載著神和人的故事。在石柱林中央有像征上下 埃及的石柱,講述著古埃及王朝的變遷。

盧克索的帝王谷隱藏在岩洞內,已經挖掘出土的陵墓有 62 個,我們挑選了其中著 名的圖坦卡蒙王陵墓內參觀。為了避免被盜,國王谷選在盧克索尼羅河西岸的內部地區, 據說當年一待陵墓完工後,國王會把所有建墓的工人殺死,目的是為了不讓他們泄露墳 墓的位置和裡面的財寶。死者之城除了國王墓之外,還有貴族墓和王妃的墓地,墓內壁 畫都保存得十分好,許多壁畫至今依然色彩鮮艷。

埃及氣勢最恢弘的古建築,當之無愧應是大開羅邊界沙漠中的金字塔了。最具代表 性的就是吉薩高地上的三座,這三座金字塔從東北向西南斜排成一條直線,依次是庫夫、 哈夫拉和門卡烏爾,而在哈夫拉金字塔的下廟旁邊,就是著名的獅身人面像。這些巨大 的金字塔,全部由淺黃色的石灰石砌成,最重的達幾十噸,多達 200 萬塊巨石。幾何形 的方錐建築,線條簡潔,當我們的游車由遠及近慢慢靠近這些金字塔時,給你的視覺帶 來強烈的衝擊。石塊與石塊之間至今嚴絲合縫,以至有些考古學者描述,用刮胡子的刀 片都插不進縫裡。

迎著沙漠的酷熱,我們走得又累又渴,不斷想喝水休息。我很佩服安娜,她穿著伊 斯蘭婦女的傳統服裝,把臉都掩得嚴嚴實實,不怕熱不喝水,居然體力還是那麼好。在 整個荒漠的好幾個參觀景點,都沒有一個固定的公共廁所,只停著一輛流動公廁,各國 游客長龍似的排著隊等候方便。管理廁所的埃及人很有趣,在門口收一塊埃鎊,但是不 折換不找零錢。這實在為難了許多急著上廁所的人,沒有埃鎊,只有交一塊美金、英鎊、 日元、人民幣,反正什麼國幣都收,我看到一個老外因沒有零錢調換,手裡拿了一張十 元美金,雙手比劃了半天,還是沒有討到埃及管理人要找的零錢,只好氣惱地走了。更 荒唐的是為了多收錢,人少的男廁所外面也排起了女同胞們,在烈日下游客們也顧不了 那麼多男女之嫌。

我們在尼羅河飄游四天後,換乘火車到達首都開羅。在開羅市區的解放廣場一側, 是著名的埃及國家博物館,這是一座聞名世界的埃及寶藏展示地,有“世界博物館的明珠” 之稱,珍藏著舉世聞名的古埃及藝術精品 12 萬余件。它是一棟二層樓的建築,有著一百 間以上的展廳。有人統計每件文物看一分鐘的話,需要九個月才能看完。

我們在埃及一路上看到,滿地的文物、神廟裡的石像實在不計其數,千年的真品就 這麼露天放著。安娜說,埃及人喜歡自然,講究古樸原貌,認為這些古跡與自然不可分割, 所以他們對古跡一點不修補,讓它風雨日曬保持自然風化的原貌。好在埃及是干燥的沙 漠氣候,幾乎全年沒雨,為文物保護提供了有利條件。

默守陳規的政府

豪華游船在尼羅河上足足帶我們跑了四天,一路上我們很納悶,為什麼兩岸無論是 城市還是鄉村的房屋,外牆都是赤裸著沒有粉刷,屋頂的鋼筋都豎立在外面呢?看上去 到處是斷壁殘牆,我們還以為這裡不久前發生過地震呢,甚至還以為埃及政府也像當初 朱镕基整頓中國經濟的年代一樣,到處留下大批爛尾樓工程。結果從安娜那裡才知道, 原來前埃及政府法律規定,沒有完工的建築一律不交房產稅,所以埃及那些還不富裕的 老百姓蓋房時都鑽這個法律空子,不封頂就不算完工,但並不影響居住。聽說類似這樣 事情在埃及還不少,某些地方的公共汽車不用分段付費,你出一塊埃鎊甚至可以乘上 100 公裡遠。在埃及,凡前革命政府留下來的規定,如福利底線、教育、醫療、公共事業等 各方面,現政府都不敢衝破它,哪怕不合理、不適應社會現狀的規定,誰也不願意改變 或者取消,唯恐被人民說倒退或“今不如昔”而起來鬧事,所以才出現這種看起來很荒 唐的事情。我們搭乘雙人軟臥特快火車赴開羅時,從車窗向外眺望,一路上同樣是不堪 入目的房屋建築和垃圾,像中國西北的貧困地區一樣。而後來當我們到達美麗的亞歷山 大海灣時,在一些豪宅高樓附近,依然還是有不少外牆裸露的破舊樓房,特別是沿海的 一些風景街面和商鋪,那種破舊的樣子實在是不敢恭維。

開羅很現代化,交織的公路、廣場、花園、俱樂部、娛樂場所、豪華酒店和 187 米 高的開羅大廈散落在城市當中,大開羅為旅游者提供了豐富的購物選擇,休閑娛樂和夜 生活,但是我們對開羅的感覺還是“髒亂差”,離市中心越遠越厲害,馬路上到處是垃圾, 有的垃圾已經堆積很久。三角洲地區的尼羅河下游河水也不像上游旅游區域內的水質那 樣干淨,混濁甚至有的地方因污染得嚴重已散發出臭味。最使人看不習慣的還是那些赤 裸著外牆的房屋,開羅市內至少有五分之一這樣的房屋,樓頂鋼筋豎立在外卻安裝著衛 星天線。街道兩邊還有不少閑人坐著椅子在抽水煙,行人到處亂竄馬路,車輛亂哄哄, 街面的鋪位也雜亂無章,偶然還有乞丐攔住游客討錢。這對一個國際性的旅游城市來說 真是很不相配,有點大剎風景的感覺。在開羅市容和當代埃及居民身上,你見不到古埃 及文化的印跡,讓人覺得埃及的史前文明是屬於古埃及人的,仿佛與大都市開羅人和今 日的埃及無關。

失落的導游安娜

每到一個景點下車後,不等安娜給大家講解,我們的六人小團就作鳥獸散去各處拍照, 只有我一個人跟隨著導游安娜,弄得學考古的安娜好不失落。安娜問我 :中國游客為什 麼都不喜歡聽歷史?卻願意聽故事、聽笑話?而且一到景點就急著到處找地方拍照。相 比而言,歐洲人更願意傾聽導游關於古跡和歷史方面的解講,他們認為這有助於更好地了解埃及的文化,包括台灣香港來的游客。安娜說,對導游來說,講歷史和講故事是二 個層次的區別,講歷史必須要有專業知識,而說故事隨便什麼人都行,所以在中國大陸 游客面前,總使她感到英雄無用武之地。

一路上我們看到的東西方游客中,不管是多牛的美國人,還是多富的日本人,在埃 及的幾千年古跡面前,他們都顯得很謙卑。不管是法國人,還是英國人,他們的盧浮宮 與大英博物館裡,雖也有不少珍貴的埃及文物,但都是用不光彩的行為得來的,在埃及 人的古老文明前,他們無法炫耀,他們同樣在認真聽埃及導游講解輝煌的歷史,感受古 埃及人的智慧。在凱爾奈克神廟,當我們團裡的人興致勃勃地尋找最佳視角拍照留影時, 一個老外圍著巨大的石柱仰著頭驚訝地走來走去,臉上寫滿了驚嘆和困惑。難怪當年拿 破侖在獅身人面像前對士兵們說 :“瞧!埃及幾千年的文明在蔑視著我們。”

去古埃及旅游也是對一個游客文化和素質的考驗。人生也許只有一次去埃及的機會, 如果要去的話那就一定要做好知識准備,沒有准備就暫時不要去古埃及,不然就糟蹋了 歷史、糟蹋了時間、糟蹋了金錢。沒到埃及前,我們從好萊塢大片《埃及艷後》、歐洲電影中,只看到 3700 年的埃及 文明歷史,自從被歐洲羅馬帝國的凱撒大帝占領後,古埃及的歷史就變成了歐洲人描繪 的歷史,歐洲人一直以占領者和主人翁的地位來闡述古埃及的文化和歷史。但導游安娜 為我們講解了埃及五千年歷史,說人們普遍了解的是歷史中的古埃及,即四大文明古國 之一,從公元前 3000 年開始到公元前 322 年結束。一般人只知道這一時代,認為以後的 埃及就衰弱了,其實這是錯誤的,事實上埃及至少有幾次成為世界文化中心。首先是古 埃及時代,其次是公元前 300 多年至公元後 300 余年的希腊羅馬時代,這一時期埃及處 於希腊和羅馬的統治下,古希腊文明十分繁榮,首都亞歷山大成為世界的知識中心。最 後一次是伊斯蘭時代,十世紀左右,阿拉伯文化發達,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的中心。阿 拉伯文化曾以十字軍東征為契機風靡歐洲,引發了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

學 考 古 的 安 娜 悄 悄 對 我 說, 她曾聽了不少中國游客講起中國 文化大革命砸文物毀古跡的故事, 她不理解中國領導人怎麼會不加 阻止?而埃及人把文物古跡當生 命自覺保護它,每個成年的埃及人 談起自己祖國的五千年歷史都充 滿自豪,外國游客如有損壞文物 的事與言論,都會遭到埃及人的 強烈不滿,並且這種自覺的保護 文物古跡的品質從小就養成。我 告訴她我們的偉大領袖當年對待 文物的態度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前一揮手,對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說,“以後天安門前要豎起一排煙 囪!”而震驚中外的文革“打砸搶”、“破四舊”,也是這位偉大領袖親自發動的,誰敢阻止? 像我三哥這樣第一個站出來阻止文革的人,結果就是被殺害,在中國敢於這樣講真話的 人幾乎都慘遭毒手。我苦笑著說 :“中國領導人不相信歷史,因為在中國,歷史是勝利者 編寫的。在十年文革中,毛澤東焚書坑儒,把幾乎所有的中國歷史人物統統打倒,他支 持與鼓動紅衛兵把所有的歷史書禁毀,把老祖宗留給子孫的千千萬萬古跡文物毀滅殆盡。 他只給十億中國人留下一部他的光輝著作——‘毛選’,只要中國人民知道和學習他的毛 澤東思想史。當然他還養了不少文人來編造歷史,講許多美麗動聽的故事騙老百姓。”安 娜聽了驚訝地笑起來,不敢相信這是事實,我認真地說,我剛才講的不是故事,而是千 真萬確的“十年文革浩劫歷史”。

是啊!中國游客的文化素質低下又怎能簡單責備游客自身呢?經過了文革,國內對 待文物的興趣,恐怕也只存在於一些考古學者和文化人身上了,對於普通的中國游客來說, 像埃及這樣以古跡為名勝的國家也就是有點特色的風光罷了,只不過是拍照留念的背景。 我在文革後又重新游歷了文革前去過的國內許多名勝古跡,每到一處總能聽到當地導游 控訴紅衛兵在 66 年“破四舊”中毀壞文物古跡的經歷,而緊接著話語一轉,又贊揚說現 在的當地政府、文物局花費巨款修復了這些文物,這難道不是荒唐的事麼?試問修補好 的文物能跟原貌一個樣嗎?能跟原物同等價值嗎?花錢修復就能代替反思清算嗎?文革 中我們究竟毀掉多少國家與民間的文物古跡,政府能否“較真”一番,認真統計後向人 民公布具體數量和損失程度?政府都不悔恨和清算罪孽以警示後人,光叫人民忘記過去, 一切向前(錢)看,還怎麼能要求老百姓來感受歷史尊重文明、和對文化古跡的欣賞中 體會古代人的智慧呢?難怪同團社科院的蔡先生在回國路上不住地感嘆,“不一樣,同是 文明古國,味道與態度完全都不一樣,我們有教訓要反思啊!”

巨大的反差

埃及之行,讓我感受到兩個強烈的反差。一個是髒亂差的城市環境,連首都開羅的 這樣的大城市也到處可以看見長期不清掃的垃圾,我們這些游客路過時都慌忙掩口離去, 而埃及人卻泰然處之好像已經習慣了這種環境。這一路上髒亂差的城鄉風貌,埃及政府 怎麼會如此軟弱無力而不痛下決心整治一番?難道整治城市“髒亂差”是一件天大難事 嗎?這對視旅游事業為生命的埃及來說也絕對是有好處的。在金字塔的沙漠中,世界各 地的游客焦急地等候著唯一的流動廁所,而看廁所的人卻以不找零為由乘機賺足了小費。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城市和旅游管理都不規範的國家,在自己五千年文化的保護上 卻毫不含糊。沙漠裡不建廁所,正是為了避免挖下水道而保護金字塔和法老墓。在所有 的神廟和古墓入口處,都有荷槍實彈的警察看守,如臨大敵,讓我們這些旅游者多少都 有點不習慣這種緊張的氛圍,很難理解這種處處防備的架勢。我們參觀過的帝王谷,曾 經住著三千多戶居民,為有利於保護與發掘這片古墓地,政府曾經要求居民不得再修建 新的住宅,盡管人口不斷增長 ;還禁止村民安裝現代化的管道,居民生活用水不得不用 驢子運進村中。就在最近,通過近六十年的談判,埃及政府花了 1.8 億埃鎊(3100 萬美金),在其它地方另外建了一處新的住宅區,才將當地村民全部搬遷走。

在盧克索地區,因為當地農民傳統習慣粗放式的灌溉,所以導致尼羅河的水位不斷 上漲,加上接近海口地方,建築鹽化程度嚴重。中東不安穩的局勢也常危害埃及,偷盜 文物的國際團伙也不斷出沒埃及盧克索,這都給埃及古跡帶來破壞與災難。可是在埃及 上到政府下到百姓都把文物古跡當生命看待,埃及領導人認為保護國寶是埃及的千年大 計,文化部的一半預算都花在保護文物上。為加強國民對文物遺產保護意識,政府“從 娃娃抓起”,由瑞士銀行提供資金,埃及教育部、埃及國家博物館以及一些民間組織共同 籌辦了兒童文物知識培訓班。埃及文物部門特別建立了不少世界上很有名的考古學校, 培訓考古挖掘和古跡維修等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因為說到底,文物遺產保護需要技術 人員的細心呵護。埃及的導游水平也相當高,拿我們導游安娜來說,雖只是個業余導游 卻是一個大學研究生,她要拿到這張導游證還真不容易,因為要經過多道歷史、考古、 外語等知識考試。事實上導游的水平決定游客的旅游享受,服務人才是最重要的。埃及 政府為加大對文物走私活動的打擊力度,完善對文物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文化文物部門 也已經著手制定文物信息電子網絡,對國家文物古跡進行建檔立案。埃及政府知道自己 財力、科技有限,所以他們在一百年前就允許西方發達國家用最先進的設備來埃及考古, 幫助解密境內的歷史文物。

想當初,在中國看到埃及國家旅游局來宣傳推廣,歡迎中國人到埃及去旅游考古時, 讓人感覺埃及人有點“班門弄斧”,到一個東方文明古國來推廣它的古代文明。現在,當 我站在巍巍的金字塔和巨大的神廟前,感覺人顯得那麼的渺小,夕陽下,一望無際的沙 漠顯得亙古、空曠,金字塔和神廟經過幾千年的風化依然莊嚴、肅穆,向你展示著人類 偉大的智慧 ;遠處,駱駝商隊在緩緩地行進著,雖然現代化的大都市開羅就在不遠處, 可此時此景,作為游客的我仿佛回到了五千年前,時間凝固了,厚重而遙遠的古老文明 濃濃地包裹著我。身為中國人,這些感受在國內是從沒有過的,無論是在長城、兵馬俑、 故宮還是孔廟、博物館,我們的許多文物已根本無法再回到原有的環境中,而只能深藏 在博物館,而那些戶外的歷史建築,大多又充滿了人造與修補的痕跡,很難找尋到像埃 及歷史文化遺跡的古樸與自然感。我想,這就是去埃及前那個朋友所說的不一樣的感覺吧。


精選遊記: 開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