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記(文一)

作者: 意識流的貓

導讀一、出發前的波折 一月二十三日傍晚,臨出發的前一刻還在看紀錄片“埃及秘辛”。這次一同出行的是最好的中學同學和大學同學,自嘲為四個千年老妖,外加一個老妖的公子。按計劃正好能將“埃及秘辛”看完,然後出發,突然送行的男同學突發疾病不能前來,臨時安排朋友送行。到了機場說起這段臨時插曲,從春城飛來的同學w欲言又止了半天方說出她更精彩的經歷。W� ...

一、出發前的波折



一月二十三日傍晚,臨出發的前一刻還在看紀錄片“埃及秘辛”。這次一同出行的是最好的中學同學和大學同學,自嘲為四個千年老妖,外加一個老妖的公子。按計劃正好能將“埃及秘辛”看完,然後出發,突然送行的男同學突發疾病不能前來,臨時安排朋友送行。到了機場說起這段臨時插曲,從春城飛來的同學w欲言又止了半天方說出她更精彩的經歷。W是我的死黨閨蜜,每次來京都是我三陪,這次我讓她提前一天到京住我家主臥室,她不願意麻煩我,執意要在出發的當天趕到北京,9點的飛機,她老人家記成了8點從家出發,讓我聽著都捏了一把汗,更有甚者,她停車的車庫出口故障,只能進不能出,打車也打不到,和工作人員商量從入口出行,剛艱難異常地一路逆行趕到入口,入口的杠又不能抬起了,分秒必爭的千金之刻,她老人家還抽出寶貴時間和人吵了一架,然後匆忙趕到機場,花費一點銀子讓人送入,還差一分鐘就來不及了,真真的裁縫啊。

二、埃及的黎明




十二個小時的飛機,從午夜到黎明,竟然一夜無法入眠。黎明時分,抵達開羅國際機場,接機的埃及帥哥導游名叫黎明:“全世界只有兩個黎明,一個在香港,一個在埃及,那就是我”。該黎明和我一樣十分愛笑,說兩句話就要笑。從黎明那裡,我們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有關埃及的知識,埃及的政治地理,風土人情。埃及的導游很專業,旅游業的服務很規範,不強制購物,出發前每人支付給司機和導游90美元的小費讓人感覺物有所值。

三、千年穿越金字塔




黎明時分下了飛機,在開羅機場的洗手間裡簡單洗漱後就乘上大巴,在晨曦中穿過開羅前往吉薩。開羅擁有一千七百萬人口,人口數量可以和北京媲美,平時交通十分擁堵,這天因為是周五休息,所以我們很幸運,不到8點,就來到了著名的吉薩金字塔,法老還在沉睡,我們也靜靜地等待著。這次參觀的埃及景點,其歷史最少的也有2千多年,一般都是3千多年以上,每每聽得黎明輕描淡寫地說“這個有3千多年的歷史”,感覺那個3千年只是3年一樣普通。到了埃及,才知道歷史長河裡,人類多麼的渺小不堪。4500多年的金字塔保存得如此完好,與國內建築物的“脆脆”,“倒倒”們形成了無比鮮明的對比。

靠在金字塔巨大的石塊上,除了感嘆還是感嘆,感嘆古埃及人民精湛的科學計算,無與倫比的建築藝術。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隸制國王的陵寢。這些統治者在歷史上稱之為“法老”。古代埃及人對神的虔誠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來世觀念”,他們甚至認為“人生只不過是一個短暫的居留,而死後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塵世生活的延續。受這種“來世觀念”的影響,古埃及人活著的時候,就誠心備至、充滿信心地為死後做准備。每一個有錢的埃及人都要忙著為自己准備墳墓,並用各種物品去裝飾墳墓,以求死後獲得永生。以法老或貴族而論,他會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建造墳墓,還命令匠人以墳墓壁畫和木制模型來描繪他死後要繼續從事的駕船、狩獵、歡宴活動,以及僕人們應做的活計,等等,使他能在死後同生前一樣生活得舒適如意。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

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http://tech.enorth.com.cn/system/2006/02/07/001226806.shtml

四、飛來一座神廟



作別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傍晚時分來到吉薩火車站。如果不是周圍走動的阿拉伯人,吉薩火車站和中國北方任何一個小火車站沒有什麼區別。來來往往的火車看上去十分破舊,據說我們的乘坐的是旅游專列,外表看起來也好不了多少。上得車來,兩人一個臥鋪包廂,高興了不到2分鐘,進入包廂後卻發現空間十分狹小,剛剛可以不華麗的轉身。因我頭天在飛機上一夜未眠,下飛機後沒有休息又馬不停蹄在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中穿越,上得火車來已經疲憊不堪,只想睡覺。晚餐送來了,一看是缺油少鹽的通心粉和面包,顧不上那許多了,小半瓶老干媽倒進通心粉囫圇吞完,才發現餐盒裡有一小袋鹽。同學的公子平時比較嬌慣,看著食物直皺眉:“真TM艱苦”,泡了一袋方便面,加上我的老干媽果腹。飯畢胡亂洗了洗貓臉,趕緊躺下呼呼。頭三個小時睡得十分香甜,然後就在火車的晃動中半夢半醒了。不知是列車員的駕駛水平問題,還是鐵路路軌的問題,或許是速度太快,火車晃動十分厲害,就是上衛生間的時候也一定要扶住東西,不然就不知會發生什麼尷尬的事情了。火車之夜是埃及行程中最艱苦的,無論住宿還是飲食。

一夜無話,第二天清晨,到達了八百多公裡以外的阿斯旺。乘大巴前往著名的阿斯旺大壩,一路景色十分宜人,美麗的三色堇盛開路旁。阿斯旺只有50萬人口,城市道路清潔美麗,人跡稀少幽靜,讓我頗生好感。

1970年,在尼羅河下游建成了阿斯旺大壩。大壩的建成使灌溉面積擴大,有40萬公頃沙漠變成了良田,埃及的農業產值因此翻了一番。阿斯旺大壩在控制了尼羅河千百年來周而復始泛濫的同時,也使兩岸的農田失去了天然的肥源。它橫截尼羅河水,高峽出平湖。高壩長3830米,高111米。1960年在原蘇聯援助下動工興建,1971年建成,歷時10年多,耗資約10億美元,使用建築材料4300萬立方米,相當於大金字塔的17倍,是一項集灌溉、航運、發電的綜合利用工程。大壩建成後,其南面形成一個群山環抱的人工湖。阿斯旺水庫。湖長500多公裡,平均寬10公裡,面積5000平方公裡,是世界第二大人工湖,深度和蓄水量則居世界第一。

阿斯旺大壩曾經是埃及民眾和政府的驕傲,可是這個大壩建成之後不久,它對環境的不良影響日益嚴重,就逐漸改變了人們對它的評價。

http://baike.baidu.com/view/388466.htm

在大壩上駐足許久,感嘆這工程的浩大,也感嘆凡事有利必有其弊。

離開阿斯旺大壩,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讓我們蕩起雙槳,泛舟尼羅河上,頭頂著藍天白雲,凝視著遠處菲萊(飛來)的神廟。

菲萊島( Philae Island)在阿斯旺以南15千米,島長450米,寬150米。被稱為"古埃及國王寶座上的明珠"的埃及古神廟群,修建在阿斯旺城南尼羅河中的小島菲萊島上,以輝煌而奇特的建築、宏偉而生動的石雕及石壁浮雕上的神話故事而聞名。

1902年阿斯旺低壩攔截尼羅河水時,部分被淹沒。60年代在菲萊島南面築起高壩後,神廟幾乎全部被淹沒。為了保護這些珍貴文物不受毀損,從1972年開始,埃及政府在神廟四周築起圍堰,將堰中河水抽干,然後將這組廟宇拆成45000多塊石塊和100多根石雕柱,於1979年8月在離菲萊島約1千米處的阿吉勒基亞島上,按照原樣重建。1980年3月10日,菲萊神廟在新址上重新正式開放。


精選遊記: 阿斯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