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飛翔——彼得堡游記(4)彼得堡教堂篇

作者: 小屏天地

導讀我心飛翔——彼得堡游記四 教堂篇 看更多照片游記登陸;http://***/u/1895689112 像一場絢麗的夢,在我斑駁的記憶中會慢慢的褪色;像一陣五彩的風,於生命的季節裡輕輕吹過———聖彼得堡之行留存於我腦海中的印像,也會慢慢相伴著奔流不息的涅瓦河水悠悠遠去。然而每當我閑暇幽思之際,彼得堡總是帶著它憂郁的神情出現在我的腦際並伴隨我少年的回憶。曾幾何時,彼得 ...

我心飛翔——彼得堡游記四 教堂篇

看更多照片游記登陸;http://***/u/1895689112

像一場絢麗的夢,在我斑駁的記憶中會慢慢的褪色;像一陣五彩的風,於生命的季節裡輕輕吹過———聖彼得堡之行留存於我腦海中的印像,也會慢慢相伴著奔流不息的涅瓦河水悠悠遠去。然而每當我閑暇幽思之際,彼得堡總是帶著它憂郁的神情出現在我的腦際並伴隨我少年的回憶。曾幾何時,彼得堡復活節前夜,人們前往聖彼得堡喀山大教堂觀看宗教儀式。教徒們跟隨著神甫冒著溫暖的春雨前行,顫抖的燭光隨著隊伍流動,訓練有素的唱詩班聲若鐘鳴。人們相互親吻,互祝“耶穌復活了!”曾幾何時,我好奇地隨著那些(每天頭帶著破舊圍巾或穿襤褸西裝的,白天在菜場地上撿些別人挑剩的小西紅柿,土豆和白菜為生,晚上卻努力挺起胸膛穿著有著歲月痕跡,仍顯高貴衣服)的年邁的白俄羅斯人(他們都是十月革命時逃亡到哈爾濱的貴族,資本家)走進莊嚴肅穆燭光搖曳的圓頂洋蔥頭的喇嘛教堂(原位於哈爾濱市中心的廣場上比現在的索非亞大教堂規模更大,裡面金碧輝煌。後在文革中炸為平地就再也沒有能替代它的建築了)聽他們吟詩歌唱。曾幾何時,每逢周六我也會有些害怕地看見他們(在家附近還有一個帶鐘樓的教堂)默默地把一具完全用白布裹起的死屍放置在一個外面雕上金色花紋的小小白紙棺材中,輕嘆一息看柩隨車遠去。當我們的車駛過咯山大教堂時,別樣滋味一下湧上我心頭;我多麼想到這個供奉著俄羅斯最靈驗的聖母像前,為我曾看到的那些作為一個階級而被消滅的,客死他鄉的善良的白俄羅斯人做一次祈禱,同時祈禱他們的後代,我的第一位俄語教師梳著褐色卷發盤辨溫和而謹慎的安娜在回到故鄉後沒遭厄運。還要祈禱我曾多次的用一支爸爸的香煙可換取他院子裡櫻桃樹上剛摘下的一杯鮮紅櫻桃的老人的魂靈能真正安息。

咯山大教堂是最具俄羅斯風範的教堂,呈十字型的教堂,中間上方是一個圓筒型的頂樓,頂樓上是一個端正的圓頂。半圓型的柱廊由94根圓柱組成,面向大街,環抱廣場。喀山教堂內原藏有在俄羅斯歷史上多次顯靈的聖母像(現在美國博物館),這裡安葬著俄羅斯著名元帥庫圖佐夫的骨灰,他墓碑兩邊掛滿了庫圖佐夫在俄法戰爭攻陷城市的市旗和鑰匙,於教堂的前方由著名雕塑家阿格諾夫雕刻的庫圖佐夫的雕塑,在他旁邊是與其同期的元帥巴克來德托利的雕塑。這裡曾是葉捷卡列琳娜和彼得三世舉行婚典的地方,也是十月革命後儲藏槍支彈藥的地方,這裡今天又恢復了它周圍的熱鬧和繁忙,但作為東正教基督的靈魂卻似乎還是從這裡淡淡遠去----。

伊薩基耶夫大教堂是我們下車可以仔細看外形的教堂。這座教堂與梵蒂岡、倫敦和佛羅倫薩的大教堂並稱為世界四大基督教堂。是44萬工匠造了40年擦完成的雄偉建築。整座教堂高102米、長112米、寬100米,可同時容納1.2萬人。教堂四面16根紫紅花崗岩柱,成雙排托起雕花的山牆在它上面高高覆蓋的著的金光四射的圓頂,使整個整個建築蔚為壯觀。建築物上方仔細端詳那裡有神話故事中的寓言人物的裝飾雕像,有趣的是這幾座雕像的形像造型,據說和當時的皇後及公主十分相似。裝飾於聖依薩教堂四邊,有三角楣的浮雕。大教堂外牆用灰色大理石貼面,內部裝飾說是用了大理石、斑岩、玉石、天藍石等材料,裝飾用黃金達410公斤,其中僅鎦金圓頂外部就用了100公斤,所以教堂自1858年建成後,一百多年來未重新鍍過,但依然光彩奪目。只可惜在二戰中,主體遭到嚴重破壞,戰後用了20年才得以修復。我看見光潔的花崗岩石柱上仍彈痕累累,第二、三根石柱上留下的炮孔依然刺眼。沒有修補,說是為了讓後人不要忘記過去。我不禁納悶為什麼經歷了數不清的戰爭,人們總還是願意用武力最後來解決民族糾紛,不計一切代價。就連原來最不崇尚武力的埃及,保存下世界古文明最完整和最多的國家也會卷進動亂,人啊人,真是最難以琢磨的生靈。

凡是要去彼得堡的,我都勸你一定要想辦法自己買票進滴血大教堂去看看。我們的旅游在彼得堡居然連一個教堂都沒進去。幸好我發現了賣票處獨自進去領略了,這在世界任何地方都難得一見的,屬世界一流的,且比油彩浮雕更精細逼真,初看你會誤以為是大幅油畫的馬賽克鑲嵌畫,真是嘆為觀止!滴血大教堂僅從外表看就非同尋常,巨大的教堂頂鑲崁著許多大小不一的洋蔥頭圓頂,看上去如同來到童話故事中的城堡中。色彩繽紛的教堂外牆也是由各種美麗的彩色建材,包含金箔、彩釉磁磚、彩色大理石與無數的馬賽克拼貼而成;鮮艷美麗的建材裝飾出一幕幕宗教故事,在教堂正面的拱型屋簷上,馬賽克磚拼貼出耶穌基督升天的景像;教堂西面的牆上,以金色與彩色的小石頭描繪基督被盯上十字架的情景;教堂地板是從意大利進口的彩色大理石,鑲崁出大小達到608平方公尺的幾何圖案與花紋;穹頂描繪了『全能者肖像』;支撐教堂的柱子們則是陳列了勝人、仙之與天使的圖案,再看整個教堂的角角落落無不是讓你目不暇接的藝術美景。我只能抓緊時間全方位的亂拍一氣,但願也能帶給你一種全新的感受。這個教堂是為紀念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在這個地點被俄國激進的民意黨員刺殺致死而建,所以稱為滴血大教堂。這位沙皇因是消除農奴制的先驅而廣泛受俄羅斯人民尊重,由此看來社會發展是不能簡單以階級學說來解釋的,它有著悠遠的民族歷史背景。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我們中國旅游團必去的朝聖之地。在那裡外國游客不是很多,去也只是把它看成一個歷史遺物,俄國海軍發展的見證。我們從小就知道它的來歷;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在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停泊在彼得格勒的涅瓦河畔。11月6日(俄歷10月24日),接受革命軍事委員會的指示,占領尼古拉耶夫橋。7日晚9時45分,奉命開炮,發出進攻冬宮的信號。因而“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一直是十月革命的像征。但在今天我們真正走進去你就會發現歷史有時也會開玩笑;在艦艇的船艙牆上到處布滿的是基督和聖母及聖經中各類人物的畫像,唯一留下十月革命痕跡的是那幾幅非常具有俄國風格的油畫,與清晰的基督,聖母油畫相應成趣。這是對多種流派建築風格的審美感悟,還是對彼得堡曾經輝煌而又蕪雜的歷史的抽像概括?是對俄羅斯大氣磅礡的文化底蘊的理性叩問,還是對阿芙洛爾號巡洋艦一聲炮響鋪就的俄羅斯80年紅色道路的綿綿懷念?好像都有一些虛無縹緲的影子在裡面,又好像都那麼風馬牛不相及。然而我想;更多的可能是那種對歷史興衰的探尋,對世界文明傳承的思索,對人類命運的瞻顧……。



















精選遊記: 聖彼得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