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冬游記之因特拉肯/少女峰

作者: 長腳小豬

導讀---百余年前的一條齒軌鐵路,帶我上到歐洲之巔。 乘坐著名的金色山口快車,兩小時便從盧塞恩抵達因特拉肯。這座位於圖恩湖(Thunersee)和布裡恩茲湖(Brienzersee)之間的城鎮完全是因旅游而勃興的,盡管它成市也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了。許多人來到這裡是因為她是通向少女峰的門戶,但各位見我用“她”而非“它”稱呼,便可知我對小鎮本身的喜愛了。 因特拉肯其實分成� ...

---百余年前的一條齒軌鐵路,帶我上到歐洲之巔。

乘坐著名的金色山口快車,兩小時便從盧塞恩抵達因特拉肯。這座位於圖恩湖(Thunersee)和布裡恩茲湖(Brienzersee)之間的城鎮完全是因旅游而勃興的,盡管它成市也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了。許多人來到這裡是因為她是通向少女峰的門戶,但各位見我用“她”而非“它”稱呼,便可知我對小鎮本身的喜愛了。

因特拉肯其實分成幾個區,但最中心的部分也就是從火車東站到火車西站的兩三公裡方圓。串起兩座車站的是一條名叫Hoheweg的大街,細細地走上一遍也不過半小時的光景。瑞士的典型民居風格多是兩三層的坡頂小屋,褐色地一棟棟杵在那裡,算是有些單調。但幸而有那些別樣的窗戶:窗扇分內外兩層,內層是木框配玻璃,而外層是全木的百葉窗。而瑞士人把他們對自然的喜愛都漆塗在這外窗的色彩上,每每在天氣晴朗時他們便把外窗大開,你於是在陽光下看到紅黃藍綠各色的窗格,心境也就隨之活泛開來。而因特拉肯的建築風格卻大異其趣。許是因為自古來此地盤桓者多為游樂,所以小鎮的屋宇也沾了些許華貴氣。許多酒店和商業建築都有維多利亞時期的風範,寬闊而裝飾華麗的立面,一看便讓你有些擔心自己的荷包。而臨街小屋也多有圍合式的花園,配合著身邊的那些大房子刷成白或淡灰淡黃的色彩,讓我在鏡頭裡幾乎誤以為這是英國的某個小城鎮。

但小鎮的風景卻絕非高不可攀。雖然許多大俠強調大街中段的Hohe-Matte是鎮內觀賞少女峰的不二去處,但我卻感覺身在因特拉肯,處處抬頭皆是遠處的雪峰,至於哪一座或那一座才是少女峰,真的很重要嗎?況且冬日裡到Hohe-Matte,許多園藝工人正在為來年的草地加肥添料,那味道相當不敢恭維。

至於小鎮的商業,那就完全是旅游導向了,十家倒有八家是軍刀和手表的天下。但因特拉肯的特異之處就在於,雖然置身這遍布商鋪的街市,我卻完全感覺不到嘈雜紛亂,我聞到的依然是雪山的氣味,我感受到的也依然是那脫開塵俗的輕松愜意。

由於是冬天,盡管游船碼頭離酒店只有一箭之遙,我們還是略去了游圖恩湖的環節,也就錯過了造訪圖恩城堡的機會。這座城堡也是前文提到的扎靈根公爵所造,公爵的風水招牌就是景觀質量的保證,有興趣的朋友大可一試,應該不會虛擲這半日光陰的。

我一貫的印像是,國外的景點景區門票要遠比國內的來得便宜,但是少女峰把我的經驗主義擊得粉碎。盡管有Swiss Pass打折,上山之旅還是費去了我和LP超過200瑞郎。不過當我坐上通往少女峰的齒軌列車時,才感嘆了一句,瑞士人不欺我啊。

不同於之後纜車線路遍布的馬特宏峰,瑞士人在少女峰選擇了最不討巧的交通建設方法,鋪鐵軌造鐵路。而且這個實心眼的想法居然在1896年即付諸實施。各位可以想見,100多年前從海拔567米的因特拉肯鎮修一條鐵路通達海拔3454米的少女峰“歐洲之巔”車站是怎樣的一項工程。一路經過Lauterbrunnen和Wengen之後,火車行進的坡度就陡然有了變化。待過了克萊雪格(Kl. Scheidegg),乘客能夠經歷一段很短的觀景黃金時間,從車窗右側望出去,能看到三座高程相似的雪峰依次排布,即艾格(Eiger),僧侶(Monch)和少女(Jungfrau)。我迅速地把這景像印在腦中,因為在接下來的幾十分鐘內,除了躺倒在車廂裡慢慢回味,我將別無他事可做。火車很快就鑽進入一條灰暗壓抑的隧道,而這條在花崗岩山腹內挖鑿的隧道,竟有7.1公裡長。其間在Eigerwand和Eismeer,乘客能夠有短暫的下車時間,走到一旁在岩壁上鑿出的玻璃觀景窗稍稍地讓心情透一口氣。記得在Eigerwand,我見到了一張隧道設計師阿道夫.居爾.擇勒和鐵路工人的合影,我們今天只是在山腹裡呆了幾十分鐘就煩悶不已,而他們,在裡面挖了整整14年。

Top of Europe少女峰車站的確不負Top之名。在這裡我雖然沒找到天下皆在腳下的氣勢,卻真實地感到了巔峰觸手可及的激動。車站建築有一個延伸到室外的平台,十數米的方圓,位於少女和僧侶兩峰間的埡口之上。許是之前在隧道裡憋悶已久,所有人都一下子活泛起來,全然不顧如刀的勁風,在雪地上四處留影。我和LP也像兩個孩子般興奮地在平台上跑來跳去,而僧侶和少女就靜靜地望著肩頭這些不淡定的人們手舞足蹈。

我始終略有不解為什麼瑞士人將少女之名留給了三座山峰之中略顯粗壯的那座,在我看來,僧侶峰才是最為秀氣和柔靜的,而艾格則多少有些威嚴而讓人感覺難以親近。之後循著路線參觀Plateau冰宮和Sphinx觀景台,路上還見到了一處大大的海報,得知少女峰與中國的黃山可是姐妹峰。這是怎樣的一對姐妹呢?名聲相齊,可是身段風骨卻大異了。

以見慣“大場面”的中國人的眼光,Plateau冰宮中的作品可以用簡陋來形容,但瑞士人還是頗放了些可愛的心思在裡面。狗熊,老鷹,海獅,海豹,比起熊苑的規模,這裡端的就是一個動物園了。而Sphinx觀景台海拔3571米,算是伸手能夠到少女峰白滑的脖頸。四望之下,座座冰峰在烈日下閃著白光,教我這個正兒八經的大雪都沒見過幾場的上海人很是找到了些“手裡拿著個包子,想蘸紅糖蘸紅糖,想蘸白糖蘸白糖”的感覺。

興衝衝地想去阿爾卑斯山最長的阿雷奇冰河徒步探險,不料還是因為冬天閉門謝客。當時頗有些悻悻,待之後在馬特宏峰被普及了冰川知識,才知道所謂冰河其實都是不斷運動的,人家也許是怕冬天冰河不穩定,也是為游客安全計吧。當然這是後話了。

下山選擇途徑克萊雪格去往格林德沃(Grindelwald)。之前上山時腦中全是少女峰,也就沒有在克萊雪格停留,下來的路上才發現,此地頗為熱鬧有趣。比車站略高處是個大大的緩坡,周圍全是滑雪滑板嗖嗖而過,而各個酒吧食肆也是鑼鼓開場,每家都坐得滿滿當當。人們穿著笨重的滑雪鞋,把滑雪板靠在桌側,就著大杯的啤酒,呼嚕著此地頗為流行的意面或是Rosti(奶酪烤土豆泥)。正午艷陽當空,居然還有愛曬太陽的老外帶著護鏡穿著短袖在椅子上眯覺兒,使我這個既不會滑雪又穿得厚實的東方人心靈飽受二次打擊。好歹也要在此行之中參與些雪地活動,我在心裡暗下決心。


精選遊記: 因特拉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