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窟“雕刻出來的王城”——柬埔寨游記(3)

作者: 小屏天地

導讀看更多游記和照片請登陸; http://***/u/1895689112 吳哥窟“雕刻出來的王城”——柬埔寨游記(3) 從大吳哥到小吳哥(吳哥窟這才是實際意義上的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只有相距十分鐘車程。當車轉了兩個彎,五座蓮花蓓蕾形為一體的聖塔就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它活像五支飽滿的巨型玉米,直指天空,顯示出它的與眾不同的神明。它不只是一座榮耀的神祗廟宇,它是一個雕刻出來� ...

看更多游記和照片請登陸; http://***/u/1895689112
吳哥窟“雕刻出來的王城”——柬埔寨游記(3)
從大吳哥到小吳哥(吳哥窟這才是實際意義上的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只有相距十分鐘車程。當車轉了兩個彎,五座蓮花蓓蕾形為一體的聖塔就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它活像五支飽滿的巨型玉米,直指天空,顯示出它的與眾不同的神明。它不只是一座榮耀的神祗廟宇,它是一個雕刻出來的建築群,它像一座城堡一樣屹立在那裡。它的前面有寬闊的大草坪,兩旁有碧波蕩漾的湖水,湖中飄動著從古到今都讓人神迷心醉的浮萍和紫蓮,在夕陽的映照下整個吳哥窟的金色的倒影在水中。廟宇的外面還有一條將近10米寬的堤路。它直通廟宇兩旁有龐大圖書館建築的大門,堤路的兩邊也都躺臥著巨大威嚴的那伽蛇神像,它的頭如同佛掌一樣遠遠伸開。不過人們的目光總是從這裡漫游過去,甚至並不流連於 吳哥窟入口處那頂端花蕾般的聖塔頂,而是轉向一旁突兀直立的棕櫚樹,它那婆娑的枝葉在搖曳,那是這裡幾百年前留下的生命痕跡。
從歷史上追溯;建立這座偉大寺廟的高棉國王是神勇善戰的蘇利亞瓦爾曼二世。他於1113年即位後便積極開拓疆土,興兵占領鄰國國土,領地跨越馬來半島東海岸等地。但他最偉大的貢獻就是造就了吳哥窟。當你走進這宮殿般的寺廟裡,和埃及,希腊看到的古跡完全不一樣,所有的雕刻內容上,你是很少能看到這個國王的豐功偉績,它表明這裡的國王是個真正意義上的佛教領袖,而這裡的百姓幾千年都虔誠的信仰佛教。如果你是一個了解佛教歷史的人,到了吳哥窟你就可以非常清晰的理解這裡面雕刻的東西,而我卻只能從這些雕刻藝術中知道什麼美什麼是人類的奇跡。
和中國古代寺廟的布局完全不同的是;中國佛寺不論規模地點,其建築布局是有一定規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菩薩殿———法堂———藏經樓這條南北縱深軸線來組織空間,對稱穩重且整飭嚴謹。沿著這條中軸線,前後建築起承轉合,前呼後應。中國寺廟的建築之美是響應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與亭廊的相互呼應之間,含蓄溫蘊,展現出的是組合變幻所賦予的和諧美,但無論如何你一眼就可以認出那是寺廟,供奉的是佛與神。而吳哥窟卻給你感覺非常的生活化,和藝術化,你一點也看不出它就是單純祭祀,朝拜的寺廟。它既有東方宮殿般的建築又有你只能在西方宮殿裡看到的各種浮雕並且手法更加細膩,精美。
吳哥窟的每個平台的周圍都有面向四方的長廊,連接著神殿、角塔和階梯,我們走啊,看啊,導游也沒時間和你們多講,你自己也沒時間多加停留因為處處皆是那些美不勝收的浮雕藝術,即使長廊的牆上也全都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話故事的浮雕。在回廊的內壁及廊柱、石牆、基石、窗楣、欄干之上,都有浮雕。內容主要是有關印度教大神毗濕奴的傳說,取材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話《乳海》,也有戰爭、皇家出行、烹飪、工藝、農業活動等世俗情景,裝飾圖案則以動植物為主題。其中圍繞主殿第1層台基的回廊被稱為“浮雕回廊”,長達800米,牆高2米余,壁面滿布浮雕。東壁的攪乳海圖,北壁的毗濕奴與天魔交戰圖,西壁的猴神助羅摩作戰圖等,均描繪神話故事;而南壁西半部的蘇利耶跋摩二世騎像出征圖則為世俗題材。這些浮雕手法嫻熟,場面復雜,人物姿態生動,形像逼真,且已采用重疊的層次來顯示深遠的空間,堪稱世界藝術史中的傑作。
吳哥窟外牆內側保留尚好的天女(Apsara)浮雕牆是吳哥窟最扣人心弦的景點之一。這些呈現舞蹈形態的天女雕像都裸露上身,頭戴華麗的頭冠,顯得雍容華貴。浮雕造型各異,有的拈花微笑,有的翩翩起舞,姿態之優美、雕功之精巧實在令人驚嘆。最特別的是呈現在天女雕像臉上神秘的微笑,比起讓西方人迷醉的蒙娜麗莎的微笑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細細瀏覽著這些藝術,只覺得四處的浮雕仿佛都舞動了起來,周遭仿佛彌漫著花香、笑語。除了牆外的仙女引人側目,處處可見精美細膩的刻畫,有時是在柱子上,有時是在牆角上。有凸出的、也有凹入的,甚至是兩者交替的作品也都不難發現。就連走廊上的窗子,也是以小石柱作柵欄,當陽光透過窗子灑入長廊,更融合出一種人文與自然交錯的美感。
吳哥窟是坐落於人間的天堂,吳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廟,整座建築的結構源自印度神話中“宇宙”的概念,位於中央的尖塔像征著世界的中心,也是太陽神梵天畀濕奴所居住的聖山,並被代表東西南北四向的四座尖塔所環繞;四周的護城牆仿自喜馬拉雅山峰,圍繞著大地;大地之外是由寬190米、長5.2公裡的壕溝所環抱著,像征的是無垠潔瀚的大海.
吳哥文明的建築之精美令人望之興嘆,然而卻在15世紀初突然人去城空。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吳哥地區又變成了樹木和雜草叢生的林莽與荒原,只有曾經輝煌的古城隱藏在其中。直到19世紀亨利.穆奧發現這個遺跡以前,連柬埔寨當地的居民對此都—無所知。按說任何—個民族的文化都應有它的延續性,何況吳哥是—個曾經繁榮過600年的王朝,但它的文化竟一下子就忽然中斷、忽然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有人把這歸於外敵的入侵,但外敵入侵可能導致王朝的改朝換代,卻無法使民族的人民統統消失。據考察,在吳哥地區過去曾有一百萬人口以上居住,這個民族和這些人們到底到哪兒去了呢?這到現在也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
 注;這篇文章我找了許多資料,因為實在是走得自己也搞不清方向(五迷三道),看得又那麼眼花繚亂,那些雕刻具體表達的神話故事我真不知道。寫下這篇文章給自己的游記留些准確的東西。
看更多游記和照片請登陸; http://***/u/1895689112
< 前一篇
吳哥對你說——柬埔寨游記(2)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