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靈山導游詞---純屬自娛自編

作者: 天涯方草

導讀到無錫,沒去靈山?等於沒到過無錫!“靈山勝地”是無錫的第一張名片。 有人到“靈山勝地”燒香,有人去旅游,無論燒香、旅游,均須買門票,180元/張,在驢媽媽、攜程及其它旅行社,可買到打折票。應“環保”需要,自帶香不得入內,可在入口附近寄存;如要敬香,須請“勝地”指定香,有狀元香、平安香等等,靈山大佛下祥符寺請香的價格相對低一些。門票加上請� ...

到無錫,沒去靈山?等於沒到過無錫!“靈山勝地”是無錫的第一張名片。

有人到“靈山勝地”燒香,有人去旅游,無論燒香、旅游,均須買門票,180元/張,在驢媽媽、攜程及其它旅行社,可買到打折票。應“環保”需要,自帶香不得入內,可在入口附近寄存;如要敬香,須請“勝地”指定香,有狀元香、平安香等等,靈山大佛下祥符寺請香的價格相對低一些。門票加上請香費,非普通香客可以負擔。

離入口處不遠,有個照壁,背後介紹靈山佛教淵源,提及唐玄奘時期的唯識宗、宋時的臨濟禪宗,雖明顯無某宗派一脈傳承,也無不可稱道“勝地”佛教歷史源遠流長。

往裡走,左右兩側,各有轉經筒,可“體驗”藏傳佛教。至於發現有人逆時針轉每個經筒,或有人逆時針繞著轉經筒走,請莫詫異,這裡並不硬性傳承某一特定的佛教宗派。

接著可以看到, “九龍灌浴”表演,建議事先在網上或景區內了解表演時間(一天不少於五次),以減少不必要的等候時間。通過觀賞表演,可以了解佛祖誕生的故事。蓮花寶座,緩緩綻開,出現佛祖誕生時“唯我獨尊”的“印度”形像,九條“中華”龍環繞蓮花寶座,噴泉湧躍,響徹“勝地”的伴奏音樂尚不知來自何方,印度?中國?西洋?純現代?請與樂盲如我一起,艱難地感受音樂意欲營造的或“華彩”或“聖潔”或“雄壯”或什麼。。。

梵宮是人們前往靈山的主要理由之一,據稱那裡的建築和裝飾、擺件盡可以成為百年後著名歷史文物,極盡精美奢華。聽說梵宮,由政府和佛教界耗費多少多少個億精心打造,以弘揚人間佛教,體現中國現代創新藝術水准,於2009世界佛教論壇大會開幕前建成。

外觀梵宮似西洋大廈建築,由建築頂端可想像柬埔寨的吳哥窟或印度教寺廟,回頭望去,一座似布達拉宮的建築與梵宮遙相對望,隔著一汪似宗角祿康公園的“湖水”。。。

在梵宮門口交100元押金,支付10元租金,即可使用電子感應解說器。解說器可感應就近的景物。如果解說器突然“卡殼”沒聲兒了,可以用手指按或拍,直至解說器的若干紅燈隱隱亮起來;或可以試著靠近景物,靠近再靠近,以期重新聆聽到似趙忠祥拿足勁兒的男聲解說。如果無論如何都無法再次聽到“趙忠祥”,請不要期待工作人員 “對不起,對於給您造成的不便,我深表歉意”,那是因為,(工作人員)肯定你離景物還不夠近不夠近,純屬“洋盤”操作不當所致。

人們在梵宮停留時間最長的恐怕是塔廳,由塔廳頂部、四周的油畫可以聯想到天主教堂或西方宮廷,由字匾和東陽木雕可以想像到江浙祠堂或大宅雕樓,高處的飛天雕塑,雖不及敦煌原版鮮活,但也屬仿造精品。塔廳環境光線陰暗,油畫背景色彩抑郁,抬頭仰望,在個別油畫中,一位位曾引領人們走向光明的先哲面容,在大環境和小背景下,隱隱可見。。。

走出塔廳,有一個字畫義賣專場,通過在那裡展示的署名一誠法師的字,可以更“近”一步了解當今“書法”技藝。

之後,可以在十二生肖雕塑前,與自己的生肖合影,撫摸生肖雕塑的頭,仿佛觸摸著圓明園的那些失而復得或失而不得遠離故土的獸頭。。。

門票包含《吉祥頌》專場表演,請按照票上標明的時間進場觀看,如果離規定的觀賞時間還比較久,請不要走出梵宮,出去就進不來了。

“靈山勝地”最著名的當然是靈山大佛!無論開車、騎車或徒步,從城裡往馬山方向行進,經太湖十八彎,透過大山綠蔥蔥、柔和的線條間,遙望大佛聖潔、恢宏的身影,心中總會洋溢出祥和的暖意和喜悅。

步入整建一新的祥符寺,如果要到佛腳,請關注指示牌方向指引;或可登上108台階,前往敬香;或可在大佛的蓮花座下,順時針轉,默默感念佛的慈悲,也可環顧大佛日夜守護著的大地,感恩和欣賞上天賜予的湖光山色。

聽說佛教相信願力,就是如果人人都持有同一種心念,人多了心念強了,心念或可以變成現實。站在108台階最上端,望向正在向上爬的人們,當時當下,我們自己的心念,每個人的心念,都是什麼?

在“勝地”戶外走著走著,在梵宮內走著走著,在祥符寺走著走著, “靈山蔬食”廣告牌,間或、多次、突然、緩緩、巨大地撞進眼簾,實在“不容錯過”!

多年來,無錫致力於打造旅游品牌,三國城、影視基地、蠡湖之光、摩天輪。。。毋庸置疑,“靈山勝地”是其打造出的最佳旅游名片,也是近年來中國各地仿古、仿名勝、仿文物中最為成功的典範。

可以相信,100年或更久以後,梵宮將成為後代研究中國21世紀初文化、藝術、宗教的重要代表性文物。100年或更久以後的後代們一定會感慨,生活在21世紀初的祖先,仿造手筆之大,仿造技藝之高超,百搭文化之大膽,堪稱空前絕後!

記得1990代中,一群留學歐美名校的大陸年輕人聚集在香港半島酒店,議論著“香港沒文化”的話題,混雜其中一位留著馬尾的香港藝術男生,舉起杯子,操著半生不熟的國語說,什麼叫文化,我舉起杯子的動作,就是文化!

他說得沒錯!很有可能,在距我們100年前的年輕人們,在那時的胡適、魯迅、梁漱溟們眼裡,我們全力打造的這類景物,一點兒都沒文化!
Come on,沒文化,其實就是一種文化呀!


精選遊記: 無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