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之戀

作者: ytcd3215406

導讀長島之戀 艾華 疲憊的時候,煩惱的時候,總想求得一個特別安靜的去處,有嶙嶙的山,有粼粼的水,一個人坐在海灘上靜靜地發呆。去了長島,我知道,我終於找到了。 選擇了一個海邊的旅館。一進房間,朝著大海的方向,是一面落地的玻璃幕牆,牆邊擺放著兩把嫩綠小俏的布藝椅。隨意坐下,瞬間海子的一句詩跳躍著閃過腦海: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同的,現在已是初夏� ...

長島之戀
艾華
疲憊的時候,煩惱的時候,總想求得一個特別安靜的去處,有嶙嶙的山,有粼粼的水,一個人坐在海灘上靜靜地發呆。去了長島,我知道,我終於找到了。
選擇了一個海邊的旅館。一進房間,朝著大海的方向,是一面落地的玻璃幕牆,牆邊擺放著兩把嫩綠小俏的布藝椅。隨意坐下,瞬間海子的一句詩跳躍著閃過腦海: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同的,現在已是初夏時節,山雨欲來,天色微暗,海鷗低旋,水天一色。遠處的小島,音符一般跳躍著。
島上的一切都透著新鮮,碧水,蒼山,忙碌的漁船,閑意的人……像一幅簡約山水,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
回環起伏的街道,是小島的一大特色,像在逛一個山林公園。街上行人很少,甚至許多商店都關著門。當地人說,一般“五一”以後,島上的游人才漸漸多起來。在經過一個紅綠燈路口時,導游告訴我們,這是島上唯一的紅綠燈。居民很守規則,“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完全概括了島上的民風。她還順便給我們講了前些天發生在島上的一個故事,完全像個幽默劇。
兩個外地人來島上詐騙,後被發現,便倉皇出逃,不想他們坐的船接到通告後中途折了回來,兩人只好乖乖束手就擒。導游是個很漂亮的姑娘,說這時,臉上盛開著一朵花:“壞人在島上做了壞事,四面環海,他想逃也逃不出去啊。”
第二天一早,天飄起了細雨。山、海,還有遠遠近近的各種樹,似都披上了一層薄紗,雲霧繚繞,恍惚間,竟真的以為置身於海上仙島。不過在以前,這兒便是古人稱作的蓬萊仙島。島上的每塊石頭、每片海域,都守望成了一個個故事。等待丈夫歸來站成石頭的望夫礁,八仙過海、張羽煮海……
島上的山很有特色,到了這裡,看了九丈崖,你才真正體會出什麼叫鬼斧神工。一道道猙獰的傷痕裸露在歲月裡,驚心動魄。然而詮釋它的,依然是優美的故事傳說,似乎一切的恩怨掙扎,都消彌在時間老人的笑容裡。
比鄰而居的月牙灣,柔柔地撫著他滄桑的臉。海灘月牙兒般鑲嵌在大海鋪就的天幕上。特別神奇的,一枚枚圓潤、嬌俏的鵝卵石,竟真的似一顆顆眨著眼睛的星星呢。開心地撲向大海,躺進月亮的懷裡,隨意摘下身邊的一顆顆星星,細看,上面竟有父子相戲圖。再摘一顆,這次是無語的楓葉。莫不是哪位仙人,把天上搬到了人間?心漸漸飛向天外,人竟真的有些疑惑:夢耶,幻耶?
只是凡人太多,貪心的凡人更多。走時,他們隨手把夢也帶走了。天上的星星漸漸稀了,依然眨著眼睛,像一個個無邪的孩子。
這樣的風情,除了神話,還應該會有愛情,就像同行的一對對情侶。突然想起一個要好的朋友。在經歷了“過盡千帆皆不是”後,終於等到了心儀的愛情。只是苦等不見女孩點頭,他想到了制造機會。挑個假期,兩人登上長島,個中景色自不待言,只是回來後,再見二人,已是出雙入對,兒女情長。
中午,去漁家樂,熱情的漁家大嫂已為我們准備了豐盛的漁家大餐。各種叫不上名兒的海鮮,讓我這個內陸人大開了眼,這時才發現,肚子已是轆轆叫個不停。
飯罷出來,天已轉晴。有同行者說,來了不可不登廟島。於是乘車去碼頭,在那兒坐漁船上廟島。早在隋唐時期廟島就是海上交通要衝和避風良港,島內大小廟宇三十多座,因此而得名。島上有北方沿海移植較早、最負盛名的媽祖廟,我們此去便是去看媽祖廟。一路上,高亢有力的漁家號子,給旅途別添了一番風味。
媽祖原名林默,福建莆田人。相傳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林默生於一戶漁民家中。因她“生至彌月,不聞啼聲”父母乃命名為 “默”。她自幼聰穎好學,8歲從師讀經,過目成誦,聞一知十,水性極好,又懂海上氣像,風浪天常獨自駕小船救海上遇難者。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去世,終生未嫁。人們為了紀念她,就在她升天的地方立廟祭祀。從此,民間流傳著許多林默生前拯弱救難和顯靈庇民的故事。公元1122年,由福建商賈和船民集資,把媽祖的傳說和神像一起移植到廟島。
入夜,小島枕著海濤安靜地睡去。沒有繁密比肩的街燈,人群隱在了夜裡。令人意外的,旅館漂亮的老板娘竟是小島上的一個詩人。她給我們吟誦寫給家鄉的詩:
你誘惑了城市/讓那些燥熱在鋼筋水泥間的魂靈/晝夜不寧/於是/大車小車遠道奔來看你/……/如同戰場上歸來的勇士/赴約他熱戀的情人。



精選遊記: 煙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