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在別處—旅游手記之成都—峨眉山—樂山—都江堰篇

作者: twinfishlady

導讀風 景 在 別 處旅游手記之成都—峨眉山—樂山—都江堰篇 雨嫣 匆匆又是一年。對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除了多一聲對時光荏苒的喟嘆外,新年沒有太多的意義。但這七天的長假,對於喜歡旅游的我,是個難得的機會。春寒料峭中,我背上行囊,獨自一人踏上了旅程。這一次,我的目的地是素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成都。秀麗的峨眉山、聞名於世的樂山大佛和小時就從歷史書 ...

風 景 在 別 處旅游手記之成都—峨眉山—樂山—都江堰篇

雨嫣

匆匆又是一年。對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除了多一聲對時光荏苒的喟嘆外,新年沒有太多的意義。但這七天的長假,對於喜歡旅游的我,是個難得的機會。春寒料峭中,我背上行囊,獨自一人踏上了旅程。這一次,我的目的地是素有“天府之國”之稱的成都。秀麗的峨眉山、聞名於世的樂山大佛和小時就從歷史書中知曉的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因為就在成都附近,自然也包括在這次旅游路線中。

這之前,我先在網上查了相關資料,對要去的地方有了大致的了解,並根據眾網友的帖子,制定了自己的旅游路線。打電話給火車站,問好了車次。這是知識上的准備,物資上的裝備更是詳盡,吃、穿、用一應俱全,一切體現“全而精”的宗旨。因為要爬山,行李要輕便,洗漱用品和護膚品都用小包裝。選用雙肩背包,這比行李箱更方便些。行囊中當然少不了照相機和日記本,我要用照片和文字記錄下旅途中所見所感。



一切准備就緒。大年初一的下午,我踏上了開往成都的火車(K205次)。因為過年的緣故,我很順利地買到了臥鋪票。車廂裡人不多,我的中鋪和下鋪都是女子,一個是去江油看男友,一個是成都人,回家探親。對面鋪位沒有人。我們聊了一會,在旅途中和陌生人聊天很不錯。因為陌生,有時反能敞開心扉,聆聽到許多人生故事,這未嘗不是旅游的樂趣和收獲。

夜晚很快來臨,洗漱完畢,各自歸鋪。在“哐當哐當”的車輪聲中,我度過了此次旅途的第一晚。

初二一整天都是在火車上度過的。我們三個聊聊天,看看雜志,吃吃零食,斷斷續續地睡覺。大約中午的時候,過了襄樊以後,火車開始不停地鑽山洞,最長的一個竟長達四分多鐘。我正在看書,有時看不到兩行,火車又鑽入下一個山洞,就像游泳的人不停地把頭抬出水面換氣一樣。這時車廂中漆黑一片,我們鋪位的燈又都壞了,簡直看不成書,就只好睡覺。



初三早上五點四十五分,火車終於停靠在終點站—成都,經過長達三十多個小時的跋涉,終於到達目的地了。這時天還沒亮,夜色依舊濃重。

為了能順利地按計劃於初六返回,我的第一件必須要做的事就是買好返程的火車票。六點開始售票,售票廳裡早已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形勢很不樂觀。我挑了一個最短的隊伍排在後面。六點十五分,各窗口陸續開始售票。終於排到我了,被告之K206次初六、初七的臥鋪票已告罄,又沒有其他直達的車次,我只好買了一張初六的硬座票,心底對歸程的艱辛充滿了擔憂。

票已買好,下一步就是找長途汽車站去峨眉山。在火車站廣場向北走大約100多米,經過公交北站,就是長途汽車站。買了張七點一刻去峨眉山的票(34.5元),車子直到七點四十才開,中間還走走停停地招徠乘客,搞得滿車人怨聲載道。又因為沒有走高速,本來兩個多小時的路程,十點半才到達峨眉山市客運中心。

我正在四處尋找到峨眉山的車,車站的一個老頭看見了,很熱情地把我引給一個中年女人,說她是導游,可以詳細地給我介紹情況。那女人說只要十元錢就把我送到山下,而且可以住她們店,一間標准間160元。我本來想按照網上說的,打算住在雷洞坪的(有網友說那裡的山莊可侃到100元一間,而且看金頂日出方便)。那女人聽我這麼一說,趕忙說現在是旺季,山上房間很緊張,也貴得離譜。看看160元還在可接受範圍內,我同意了,坐上了她的車,同時在她手裡買了張地圖(3元)(後來才知道坐公交車去才1元)。

住的地方叫來鳳大飯店,就在小吃一條街上。登記的時候,一聽說我打算去樂山,馬上有一個女人靠過來,說是導游,可以帶我去,一人35元,包往返路費,下午一點就出發。想了想,就答應了,填了表,交了錢,上去放行李。

進了房間,才發現大上其當。所謂的標准間,也就像二、三十元一天的國營招待所,雖然有衛生間,卻像家庭式的布局,地上還濕漉漉的。枕頭和被子就像鄉下人用的,粗劣的枕巾、肮髒的被罩,上面竟還有陳舊血跡。錢已經交了,恐怕也不好退了,想想反正只住一個晚上,只好自認晦氣。幸好自己帶了自制的睡袋,在心理上多少減輕了一些不適感。

放好行李,我挎著相機下樓。剛才給我開門的中年男子迎上來說可以帶我去山腳的景點玩玩。既然是免費的,何樂而不為?事實證明“天下沒有免費的早餐”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天下也沒有免費的導游。那人說要帶我先去最遠的地方—伏虎寺,正好去那兒的公交車來了,他很自然地讓我掏出2元錢買了兩個人的車票(看看,車票就成他免費了!)。不知這進寺的門票是不是也要我負擔呢?

一路上,那人向我介紹此地有兩大名人,一個會氣功看病,一個算命特神,說一會帶我去看。我答沒興趣。他又向我介紹本地的茶葉很有名,我說買不到真的,他說他帶我去自然可以買到真的。我聽出敢情此位是一“托兒”,想從購物中提成,難怪聲稱免費導游呢。不由心底冷笑:想掙我的銀子,何談容易。他又不甘心地向我推薦中藥材,我冷淡地拒絕了。

看到我刀槍不入的樣子,他很失望,走了沒兩步就說到地方了。我一看是普通的寺廟嘛,怕他讓我把他的門票也包攬了,也不願他又向我推銷什麼東西,就說我不進去了,對佛教不感興趣,天下的寺廟都一個樣。他只好悻悻地說那就回去吧。回去的路上,他游說我明天和他的團一起上山。我淡淡地說我喜歡一個人玩,不想和一堆不相干的人一起行動。他的最後一個企圖也以失敗告終,終於沒話了。走到報國寺的路口,我說你先回去吧,我自己逛逛,他只好一無所獲地先走了。

我徑直去了報國寺,門票8元。除了香火繚繞的,沒什麼可看的,匆匆出來。去博物館轉了一圈,對峨眉山的人文、地理情況有了個大致了解。此處是個增加知識的好去處。從博物館出來,去旅游服務中心的服務機上查了查幾個景點的車次,這時已1點了。下午還要去樂山,得趕快解決吃飯問題。回到住處前的小吃一條街,要了紅油抄手和麻辣粉(共8元),味道一般。

由於前面那個男導游的所作所為,我不太想再跟團去樂山了。問能不能退掉,答曰可以。後來又猶豫了一會,最後還是決定去。和我同車的是北京的一家三口。車一來,那女的就要她女兒坐到副駕駛座上去,又說她自己暈車,不能坐後面。我懶得和她們爭,就坐到後排上去。我剛坐定,腳還沒抽回,那家男的就“呼”地將座位放下,一下壓到我的腳上了。我叫了一聲,那女的立刻就說又不是故意的,我說那怎麼也不道歉啊。那女的馬上氣勢洶洶地說:“不是還沒來得及嗎,你就急赤白臉地叫了起來?”天,什麼話!壓痛我了,還不許我喊痛啊?本來一句簡單的“對不起”就能解決的事,她卻出言不遜。我的火立馬竄了上來,就和他們爭起來,他們三個對我一個,那男的還叫囂叫我下去。從沒跟人這麼吵過,氣得我簡直心髒爆裂。

恰好在拐角處,這車和另一個車合並,那三個人就轉到那輛車上去。我是沒法和他們同行了,就讓司機把我送回飯店。拿了退還的錢,回到房間裡,眼淚不爭氣地流下來。默默哭了一會,心想總不能因為他們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就收拾了一下,獨自去清音閣。

在小吃街右拐50米左右就是客運中心,在那裡乘車去五顯崗停車場(9元)。下了車,一徑去清音閣(門票是聯票,80元,兩日有效)。一路上山清水秀,溪水淙淙。路邊的葉子像被人仔細地擦拭過一般干淨。空氣中仿佛也流動著綠意,明淨清涼,一下將剛才那滿腔的惡氣蕩滌干淨。

“雙橋清音”是峨眉山十景之一,旁邊是牛心亭,牛心石的黑,襯著水花的白,流水的潺潺聲分外清亮。

從清音閣向西,就是去自然生態猴區的路,大約3裡的路程。途中經過一線天。一線天是因為地質作用的緣故,兩邊的山崖都向中間傾斜,山尖幾乎靠在一起,從下面看,從山縫中露出一線藍天而得名。過了一線天,就看見兩邊的山都呈45度角傾斜著,像被什麼拽得斜了身子。記得中學時,有同學笑話眼小的人,就給人家起個“一線天”的外號,現在看來,倒也頗形像。

去猴區有兩條道,既可以由黑龍江棧道去,也可沿剛才的山路一直走過去。這裡的猴子屬藏獼猴,野性很大。食品是不許帶進去的,有的話要先存在入口。如想喂猴子,只能買這裡提供的花生,2元一袋。大概一直吃這種花生,一看見包裝袋,猴子就知道自己的糧食來了,有大膽的就直接從游客手中拿過來,拆開來吃。有的就立在棧道的入口的扶手上,定定地看著你,大有“不留下買路錢休想過去”的架勢。膽小點的游客尤其是女性,就不敢貿然過去。我也不敢,就對著那猴子“哢嚓哢嚓”地拍了兩張照片。和猴子親密接觸合個影,我沒那勇氣,只好拍它的單照。有一對老夫婦正在以背後的兩只猴子為背景拍照,不料其中一只出其不意地突然跳到老太太頭上,又抓又撓,仿佛是對“未經允許擅自拍照,侵犯肖像權”的憤怒,看得旁人都不敢出聲。幸而老太太很鎮靜,一動不動,才沒被抓傷。那猴抓了幾下也就作罷,轉身拿個猴屁股對著鏡頭。

從猴區出來,沿原路返回清音閣,從那裡向右,就是去萬年寺的路,大約有4裡地。由於前面走得太快,這會兒我感覺出累,未免有點氣喘吁吁的。前面的台階顯得綿長無盡頭,兩腿猶如鉛砣。山中空氣明澄,修竹森森,路邊不時見到一叢叢的小白花,有點像虞美人的花形。只是少了幾聲鳥鳴,否則真有“鳥鳴山更幽”的意境。這條路上的游客較少,大多是和我相對而行,可能是先由萬年寺去清音閣的。

途中經過白龍洞,傳說這是白蛇娘娘修行的地方。因為不能混同供奉在萬年寺,才特辟此處。但裡面並沒有洞,大概是覺得蛇居身洞中,才名之為“白龍洞”吧?院中又一棵樹(名字忘記了),號稱“活化石”,有四、五百年樹齡了,極稀有。

好不容易到了萬年寺(代稱“白水”,“白水秋風”也是峨眉山十景之一),因為對寺廟興趣不大,就沒進去,徑直坐索道(20元)下到萬年寺停車場,然後乘車(11元)返回報國寺,再由那裡步行回飯店。

回來後,胡亂吃了點東西,記了記日記,洗漱完畢就早早休息了,明天才是重頭戲呢,一定要養精蓄銳爬金頂。



第二天,剛剛六點,昨天那個男導游就挨個敲門喊大家起床。我雖然不和他們同行,但也一樣要早起。吃完東西,收拾好行李,已七點十分。這裡的天亮得特別晚,外面還只是天色初明。

退了房間,背著行囊去客運中心,先寄存了行李(按小時收費,每小時5毛錢),買了車票(30元),坐上開往金頂的專線車。車子要先經過叫“零公裡”的地方,再開到雷洞坪,一共需要兩個小時。

一路上全是左轉右彎的山道,非常考驗車技。開車的司機技術不錯,還不時超超車。起初路旁的景色和山下差不多,開到海拔1000多米的時候,就慢慢進入冰天雪國。開始時樹上石上掛著零星殘雪,遠望過去就像一盤面蒸莧菜,灰綠中覆一層白。越往上去,只見兩旁的樹枝上掛滿冰砣,像水晶吊燈的墜子,晶瑩剔透。地上的積雪很厚,車輪上都拴上了防滑鏈。仿佛走入一個童話世界,銀裝素裹,玉琢粉雕,聖潔可愛。這一切讓車上的南方人驚喜萬分,開了眼界。即使在北方,也很難見這樣的雪景了。

在零公裡,車子停下來,跟車的導游去買進山門票。我因為昨天在清音閣買了,不必再買。由零公裡往上,積雪愈厚,車子不敢開太快,到雷洞坪用了一個多小時。雷洞坪有一個滑雪場,也就操場大小,租行頭、工具要40元。

如去金頂,要先從這裡步行到接引殿,再由接引殿坐索道上去。怕冷的可以租大衣(10元一件,押金50元)。草鞋一定要(5元),是綁在鞋上防滑的,否則可就跟頭連天了。

准備停當,我開始向接引殿進軍,一共3裡的路程。由於海拔高,昨天走的路太多,爬了沒多久,就感到心悸耳鳴。途中的雪景非常美,明淨的不雜一絲閑雲的藍天,映著伸向它的玉樹瓊枝,如入仙境。

用了大約20多分鐘到達接引殿,此處距離金頂還有12裡路,只能坐索道(40元)上去。也可以步行,那可有的爬了,需要毅力和體力超群的人才行。遙望去,索道線像一根凌空扯起的白毛線,掛著的纜車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像一個個燈泡,又像一串圍在天的脖子上的銀片項鏈。

金頂海拔高3077米,據說日出時會出現佛光,大家揮手時,在光圈中每個人只能看見自己的手臂的影子,卻看不到旁邊其他人的。“金頂祥光”是峨眉山十景之一,其他九景包括:雙橋清音、大坪霽雪、蘿峰曉雨、聖積晚鐘、九老仙府、白水秋風和像池月夜。如果想把這十景一一看全,需要一年四季、晨昏四時,還要有氣候的配合,這就要看人的造化了。這次我只有緣見到了“雙橋清音”。

金頂特有的景觀有杜鵑花海(要到四月份左右才能看到)、冷杉幽林、雷洞煙雲。在去金頂的道上,有賣同心鎖的,只見兩邊的鐵鏈上掛滿了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刻滿名字的銅鎖,真成名副其實的“鎖鏈”了。中間的道的一小塊空地上,有一個大大的同心瑣的造型,好多人在這兒留影。

白天的金頂沒什麼可看的,上面有臥雲和華藏兩寺,倒也肅穆莊嚴。因為海拔高, 好像離天空特別近。天很干淨,像圍在山頂上的一方素雅的藍絲巾。

照過“到此一游”的照片後,就坐小火車(60元,雙程)去萬佛頂。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峨眉山最高峰。景區包括千佛頂和萬佛頂兩峰,有保存最完好的原生冷杉林群落。春天的時候,秀俊、挺拔的冷杉和各色嬌艷的杜鵑相輝映,美到極點。萬佛頂之名,取自“普賢住處,萬佛圍繞”之意。在這裡可以遠眺貢嘎雪山的身影(可惜我搞不清究竟哪個是貢嘎山)。

從小火車上下來,還要步行十多分鐘才能到達萬佛閣。此時的我已是氣喘吁吁,舉步維艱。雪中幽林,別有洞天。因為是原始森林,窄窄的山道的兩邊分別扯有警示帶,提醒游客不要隨便跨越此界。此時人不是太多,林子顯得特別幽靜,人仿佛離開喧囂塵世很遙遠,心境也變得沉靜、明澄了許多。

萬佛閣是座橙色的三層樓閣,在藍天白雪的映襯下,顏色顯得特別明艷。門前栓著一只黑熊,笨笨的樣子,並不凶。據說是只多年前走失的野熊,被管理員撿了撫養到現在,野性早已退化。他們就像養狗一樣養著,他們吃什麼,熊就吃什麼。

沿著樓梯上了三層,在最頂層安放著一口大銅鐘,我抱著鐘槌撞擊了半天,許了一大堆願。鐘聲非常雄渾。等敲完才發現牆上的說明上寫著一般需敲三、六或九下才好,只好又重新敲了九下,重新許了願才作罷。

然後從閣後的山路返回乘小火車的地方。一路上看見許多杜鵑花樹,可惜都覆一層白雪。據說這裡的杜鵑屬於高山杜鵑,和山下的大大不同,顏色有紅、粉、黃、白和紫色,尤以紫色為貴。而且花朵是五六個一簇,合擁在一個枝莖上,而山下的只是復瓣的那麼單調的一朵。如果四月份來這裡,就是滿山滿谷的花海。帶滿身花香回去,是很美很奢侈的事喔。

當然,一年四季,峨眉景色各殊,景致不同,不可替代,這也是自然景觀的妙處。峨眉以“雄秀”著稱,需要多次品味,方了然於胸。峨眉,也算是山之“千面嬌娃”吧。

坐小火車返回金頂,在那裡坐索道(30元)回接引殿,然後步行3裡路回雷洞坪。下山比上去輕松得多,我很快回到雷洞坪,摔掉草鞋,坐車(30元)打道回府。

這一趟累得夠嗆,本打算回來後接著去樂山的,但實在沒力氣了,而且時間也有點緊張,只好改在明天去。現在只能先回成都,住下再說。真有點後悔昨天沒去樂山。



一坐上回成都的車(35元),我就一直睡到成都新南門車站,此時已是下午五點多了。我打算住到火車站附近,那裡乘車方便,也便於寄存行李。

從新南門車站到火車北站還很遠,手頭又沒有地圖冊。問了幾個路人,他們說得很含糊,又是用的成都話,我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他們說的55路車站台在什麼地方。好不容易問到個說普通話的中年女子,她告訴我坐16路也一樣可以到火車站。終於在一條居民區裡找到站牌,坐上車到了火車北站。

在車站左邊有一個郵電招待所,一個標准間才90元,看宣傳用的照片上房間的樣子還不錯,就決定住這裡,一共兩天。這裡管理很嚴格,鑰匙由服務員保管,客人出入要憑出入證(押金10元)。進了房間,還真不錯,衛生間潔具很新,床單被罩也很干淨,還有電話。這個價格,享受的卻是准三星的標准,還是很合算的。

放下行李,略事休整,我就拿著剛買的地圖,出門去找小吃去也。對於我這老饕來說,到了小吃雲集的成都,不把著名小吃一網打盡,豈不白來?

火車站廣場右拐幾百米,就是公交北站,在那裡乘16路車(2元)就到天府廣場。這是成都的市中心,但廣場本身乏善可陳,沒有什麼裝飾和造型。摩爾百盛購物中心就在廣場邊上,後面有一條小街,有好多小吃店。我找了一家賴湯圓店,叫了一套小吃套餐(15元),每樣一個,但味道一般,有點失望。

吃完飯,在百盛逛了一圈。成都的女性果真敢穿,大多數衣服樣式很新潮、前衛。身材高大的北方人在這裡幾乎買不到衣服,這裡大都是M或S碼的尺寸,罕有L或XL號的,可見成都女子的嬌小。超市裡各種成都特產很多,光是牛肉干就多達十幾個品種,讓人不知買哪種好。

在購物中心的側門前,依舊坐16路車返回火車站(之前沒找到地方,來來回回走了好多冤枉路),體力消耗得差不多了,也來不及寫日記,很快就睡下了。



今天已是大年初五,計劃上午去樂山,下午去都江堰。

本來打算去新南門坐去樂山的旅游專車的,但沒有在火車站找到直接去新南門的車,只好在長途汽車站(公交北站前行100米)坐8點發的車(26.5元),到樂山時已10點多了,中途還加收了10元的高速公路費。

在樂山收費站,我下了車,在前面不遠的路右邊的療養院門口坐9路車去樂山港。這路車經過客運中心,也可以從那裡坐車去碼頭。

快到樂山碼頭時,正遇上街頭民間表演,道路堵塞,車子過不去,只好棄車步行。走了十多分鐘,終於到達碼頭。正好有趟游船馬上要開了,趕忙買了票(30元),急匆匆跑上去。

甫坐定,同船的導游就讓都到甲板上去。在甲板上向下看,只見岷江水烏油油的,污染得很厲害,還不時有船的尾氣排到江面上。

行了不一會,就到了舉世聞名的樂山大佛的跟前。

最早知道樂山大佛,是在劉曉慶主演的那部《樂山大佛》的電影中,還有那神秘、有點恐怖美感的變臉藝術。

樂山大佛位於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三江彙流處的凌雲山下,高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坐佛,由唐僧人海通法師發起,歷時90年,目的是消除水患,造福民眾。人稱“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但見大佛面容慈祥,神情靜穆,雙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撫膝。它的左右各有一個山洞,分別刻有一個小佛,像守護神一樣,因年代久遠,面容已模糊。大佛的左邊是九曲棧道,右邊是凌雲棧道,游客可以由此下到大佛的腳邊,和它“親密接觸”。

據導游講,要想拍以大佛為背景的照片,必須在船上,船因此在大佛前逗留了十幾分鐘,讓大家照相。一船人紛紛“哢嚓哢嚓”地拍起來。我也請人幫我拍了一張。船上有專人拍照,一張20元。

船緩緩地從大佛旁開走了,然後導游讓大家回頭看“睡佛”。所謂“睡佛”,其實就是凌雲山和烏尤山。從遠處看,烏尤山猶如仰臥的佛首,眉目清晰,山上有一個稍高的山堆恰似鼻子,兩山相連略低處是脖子,而凌雲山就是平躺的佛身。此形自從山體定型後,就一直在無數游人過客的眼皮下默默地存在著,卻沒有人看出來。直到1985年的某一天,一個廣東老農於無意間拍了一張照片,待洗出來一看,卻驚奇地發現山如睡佛。從那以後,這才作為一個景觀為世人所知。這大概也是一種“佛緣”吧。

大家又都以睡佛為背景猛拍了一氣照片,船就慢慢開回碼頭,歷時半個多小時,樂山水上游就此結束。

其實,如果想仔仔細細地游覽一下樂山,最好選擇陸路線路。去看看凌雲寺、烏尤寺、麻浩崖墓、東坡樓等景點,然後由凌雲棧道下到大佛跟前感受一下。由於時間緊,我只能遠瞻了一下大佛,這30元花得有點冤。

在碼頭旁邊隨便找了家比薩餅店,解決了午飯問題。碼頭前有賣臭豆腐的,買了一串(1元)來吃,香香辣辣的,味道不錯。

碼頭即有客運中心售票口,買了張回成都的票(33元),十二點就駛上了回成都的路。



回到成都,已是下午兩點多鐘。在新南門站向西走大約50米,在交通飯店對面坐82路去西門車站(即茶店子車站),那裡有去都江堰的車。

由於我買的地圖是2002年版的,上面沒有標明茶店子車站的位置。正好我旁邊有個女孩也在等車,我就向她打聽。巧的是她正好是新南門站的工作人員,很熱情地用一口標准的普通話告訴了我具體位置。然後我又讓她幫我在地圖上找到著名的春熙路的位置,她還告訴我該怎樣從這茶店子坐車去春熙路。我們就聊了起來,正好車來了,我們就一直從上車聊到她下車為止。

這是我遇到的最熱情的成都人。說實話,這幾天以來,成都人留給我的印像不太好。向他們問路,不是用成都話簡單地咕噥一句,就是干脆只剩下肢體語言,頭一揚、手一指,而且還都修煉得一臉肌肉紋絲不動,簡直讓人一頭霧水。去過的地方中,給我印像最好的是杭州人,遇到的每個人都很熱情,都盡量用普通話。特別是在曲院風荷遇到的一個阿伯,更是詳細地告訴我怎麼走最好,一下提供給我兩條景色不同的路線,讓我非常感動。

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遇到的人就代表了當地的人文形像。對這個地方風土人情評價的好壞,往往因本地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所產生的第一印像,留下深刻的影響。因為大多數游客一般只來一次,少有機會矯正第一印像,未免有以偏概全的時候。但是,在陌生的地方,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溫暖的話語,就足以給疲憊或惶惑的游人帶來比平日裡強烈得多的心靈的感動。為什麼大家那麼吝嗇於給被當地美景牽引過來的旅客一句溫馨的話語和熱情的指點呢?

成都作為旅游大城市和省會,普通話推廣程度實在不敢恭維,大家好像不屑於說普通話。要命的是公交車上竟沒有普通話自動報站服務,大都是人工售票(車上有投幣口,但被封死了,不知是何緣故),由售票員用成都話報站,害得我每到一個站點,就拼命瞪大眼看站牌,生怕坐過了站。

到了茶店子站後,我買了張下午3點半去都江堰的票(17元),大約四點十分到達都江堰客運中心。在客運中心對面,坐4路車(1元)直接到終點站就是景區,門票60元。

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的傑作,在中學時就耳熟能詳。進門不遠,就有四根鐵柱靜臥在噴泉下,這是臥鐵,是淘灘的標志,分別於明、清、民初和1996年所埋。

景區內主要有花洲棧道、伏龍觀、二王廟、離堆、寶瓶口、安瀾索橋、觀瀾亭等景點。站在伏龍觀上,可以看見腳下碧色的岷江,江水比樂山大佛下的清澈很多。江中的金剛堤把岷江分成了內、外江兩部分。望右看是寶瓶口,因形如瓶口而得名。

從觀上下來,乘游覽車(10元)去安瀾索橋。安瀾索橋架在內岷江和對面山之間,由木板鋪成,兩邊由四道粗纜繩圍起來,人走在上面,稍一使勁就搖晃。腳下是滾滾江流和亂石,跌下去可不是鬧著玩的。

下了橋,就是松茂古道,起於都江堰西部,止於松潘縣,現在只存都江堰這一段了。

山上的空氣清涼沁脾,帶點竹葉的清香。沿著古道向右邊走,就是二王廟,是供奉李冰父子的。最初是為了紀念那位杜鵑啼血的蜀帝杜宇的,叫作望帝祠,後來改作祭祀李氏父子,於是改名為崇德廟。廟宇頗為陳舊,可以看出歲月的深深的痕跡。進門看見幾個香港游客在閉著眼轉圈,然後向前伸手去摸牆上的字,不知有何說法。

從二王廟望前走,就到了玉壘關。玉壘關又稱七盤關,唐貞觀時始建,清代重建,是古時屏障川西的要隘。再過去,就是城隍廟和十殿,最後到了景區南門,整個景區就游覽完畢。都江堰景區全然依山傍水而建,頗有氣勢。此處江水湍急,江邊都有禁止下水的警示牌。水的污染很小,青山夾碧水,風景如畫。

從南門出來,走到前面第一個路口右拐,穿過一條小巷,再從南街過去,就到了正門。在這裡坐4路車返回客運中心,正好趕上六點零五分去成都的車。



到了成都,已是六點四十分左右,在茶店子車站對面坐4路車去春熙路。春熙路是成都最繁華的商業街,兩邊店鋪林立,大多數是休閑品牌的專賣店。向右的拐角處有家“仙蹤林”,是著名的台灣冷飲店。春熙路分成中、南和西三條,在南路盡頭臨街的地方,就是有名的“龍抄手”店。

本來一直在找吃飯的地方,這下正中下懷,趕忙進去。裡面熙熙攘攘,生意很紅火。我要了一份肥腸粉(4元)、一份擔擔面(4元)。肥腸粉就是粉線裡放幾片白白的大腸,吃不慣大腸的最好不要嘗試。擔擔面很“筋鬥”,味道相當不錯。雖然想遍嘗小吃,無奈胃的空間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真有點羨慕牛可以有四個胃室。

吃完飯,仍坐4路車回到天府廣場,在那裡換乘16路回火車站。回來後,雖然累,精神還挺好,補寫日記到十二點。



今天是初六,下午一點半就要坐K206次回去了。還有一個上午的時間好利用,逛逛杜甫草堂和武侯祠足夠了。

火車站沒有直接去杜甫草堂或武侯祠的車。只好先坐55路(16路也可)到鹽市口,再從那裡轉坐1路車去武侯祠。

到的時候還不到九點,買張票(30元)進去,裡面竟沒有游客,只有工作人員在掃地。院裡出奇地空、靜,花香細細。

武侯祠始建於223年,是為了紀念諸葛亮,清代重建,1984年改為博物館。 景區主要包括惠陵、三義廟、結義樓、聽鸝館、船坊、資料陳列館等。

聽鸝館正在舉辦水仙花展。館裡小溪淙淙,水畔的水仙恰如攬鏡梳妝的女子。廳裡陳列著各種主題的水仙造型,有大像、孔雀、小雞、小鳥等,還有個彌勒佛的造型,惟妙惟肖。和水仙一起展出的還有各種彩石和太湖石,相映成趣。館內充溢著甜甜的花香,不時有一兩只黃鸝飛上飛下,偶爾輕吟一聲,真有“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意境。這樣一個寧靜的清晨,對於一貫熱鬧的景點來說,實屬難得。此時此景,這花香這鳥語,只為我獨享,我第一次自由地和美景如此接近,這是多麼奇妙的感受啊。

惠陵就是劉備墓,其實就是一個大大的土塚,除了前面的一塊碑寫明是“惠陵”外,簡直看不出這竟是皇家陵墓。不知這是劉備正式的墓還是衣冠塚什麼的。好歹他也是三國鼎立中的亂世英雄,這歸身之處未免太寒酸點了吧?而且還是寄身在臣子的祠中,不知是何用意。

祠內還有一個博物館,裡面陳列了好多漢磚、陶俑、兵器、炊具,還有關於三國的書籍、字畫、塑像等。有一個櫥裡貼著幾排三國人物剪紙,精細的線條,逼真的神情。真佩服那些民間藝人精湛的技藝。

從武侯祠出來,在大門右邊的站台坐301路(2元)去杜甫草堂(也可坐503路),門票是磁卡的,30元。

這時已是10點多了,草堂的人就比武侯祠的多了很多。

草堂舊址是整個景點的核心部分,此外還有大雅堂、浣花祠、水檻、柴門、詩史堂等。院子很大,到處是搖曳的翠竹,空氣清馥,的確是個吟詩作畫、讀書休養的好地方。只是當年詩人可沒那麼富有,不過就在浣花溪旁結茅一間,水檻是他作詩抒懷的地方。一生坎坷的詩人晚年得以在氣候宜人的成都安頓下來,雖然時間不長,心中可能會生出一絲難得的寧靜和慰藉吧?

我在院子裡轉了半天,終於找到草堂舊址。這裡才能真實體現當年詩人的景遇。草屋不大,一字排開的幾間屋,有正房、書房、臥室和廚房。裡面都很黑,也不知詩人在一豆油燈下是怎麼寫詩讀書的。院門是由幾根樹枝搭成的,真是“柴門”了,不曉得原來就是如此,還是後人做的造型。

詩史堂裡有詩人的銅像,面容清臒,枯瘦如柴,非常“骨感”。還有一個陳列室,有詩人生平介紹、入蜀路線圖、作品、畫像,還有他和李白的塑像。想當年,年青的詩人遇到了生命知己李白,兩個最偉大的詩人的相遇,會是怎樣的情景呢?兩人都是意氣風發,豪情萬丈,對生活對國家充滿了理想和抱負。“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該是多麼讓人神往啊。雖然一個熱烈浪漫,一個深沉穩重,性情、經歷和年齡都不同,但心靈的共鳴,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心有靈犀勝過庸常的客套話和禮節。

兩個最偉大的詩人都生活在明珠不遇明主的年代,雖空有滿腹才學、一腔報國熱情,卻總是沒有機會施展,實現“兼濟天下”的夢想。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人生最大的苦悶吧。事業未竟,又遭遇流年戰亂,一生顛沛失所,詩人晚年竟落魄到歿於一條破船上,屍骨又漂泊了幾十年才得以入土為安。即使窮困潦倒至此,杜甫心中系念的仍是國家的安危和民眾的疾苦,“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樣深沉的胸懷,使詩人名字和詩作永遠在史冊上發著灼灼的光芒。千年以來,世人仍懷著崇敬的心情,誦讀那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詩篇,瞻仰他的足跡曾經停留過的地方。

在一個賣紀念品的櫃台,花十五元買了一只小瓷盤,畫有詩人坐像,是在書本中早已熟悉的形像。

從草堂出來,在門口右邊坐301路回到武侯祠,換乘57路到火車站。



到了火車站,已是中午12點了。找了家“陳麻婆豆腐”店,點了一份麻婆豆腐和夫妻肺片(實際上就是涼拌牛雜碎),共13元,匆匆吃完。在車站旁邊的商場裡,買了一斤牛肉干和零食,然後檢票進站。

想不到人出奇地多,雖是始發車,車廂裡已塞滿了人,空氣污濁得很。有蹲地上的,有斜倚靠背的,有坐在行李包上的,還有旁若無人大吃大喝的。好久沒坐硬座了,這種情形還真有點不適。

但這不正是中國大多數人的真實的生活狀態嗎?旅途中見到的不僅僅是良辰美景,更多的是可以有機會感受一下世俗的生活原貌,體會到生活的艱辛,這樣才能更好地體諒別人,才能更珍惜所擁有的、平時不以為然的幸福。這不正是旅游的更深刻的意義所在嗎?

經過三十多個小時的顛簸,我終於到站了。成都—峨眉山—樂山—都江堰之旅劃上了一個句號。

生活還將繼續,旅途還將繼續,風景永遠在別處,還會有下一個目的地等待著、呼喚著我。

二零零三年二月十四日


精選遊記: 峨眉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