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婺源二日游

作者: 16309278

導讀自助婺源兩日游聽朋友說,婺源是個非常美麗的地方,所以乘著春節有假期決定和妹妹一起出去玩一趟。我們先跟旅行團去三清山逛了一圈,然後再花了兩天時間到婺源看了看。 2月9日晚上住在上饒朋友家,第二天上午一大清早,我們踏著晨霧趕去帶湖路長途汽車站,由於前一天晚上已經買完票(春運期間漲價要50元/人平常只要33元/人),所以兩人不是特別緊張。來到車站後� ...

自助婺源兩日游聽朋友說,婺源是個非常美麗的地方,所以乘著春節有假期決定和妹妹一起出去玩一趟。我們先跟旅行團去三清山逛了一圈,然後再花了兩天時間到婺源看了看。

2月9日晚上住在上饒朋友家,第二天上午一大清早,我們踏著晨霧趕去帶湖路長途汽車站,由於前一天晚上已經買完票(春運期間漲價要50元/人平常只要33元/人),所以兩人不是特別緊張。來到車站後先到門口吃早飯。聽江西的朋友說這兒的炒河粉好吃,於是想嘗嘗。一看,車站門口幾乎都是賣河粉的。於是找了一家干淨的坐下。由於江西人愛吃辣,所以如果你吃不了辣味,你一定要和老板說。味道一般,可能是因為放了太多的油,害得我一個早上我的肚子都不舒服。

經過4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來到了婺源縣城紫陽鎮。那邊的摩的很便宜,只要一塊錢一個人,我們讓司機送我們到新鎮上找了家酒店。由於發展旅游業,縣城旁邊又造了許多樓,主要是私人賓館,一條街都是,價格大概在60元左右,有熱水空調,挺干淨的還不錯。

由於旅游景點離縣城有些距離,雖然有班車,但是由於我們時間比較有限,所以還是決定包輛車。找車可以讓酒店幫忙,然後自己和司機談價錢。主要是面的和夏利,平常大概200元/天,春節期間略微貴了一點。

下午我們先去了東線江灣這條線,主要景點有李坑,俞氏宗祠,江灣古鎮,蕭江大宗祠,曉起鄉韻。山路修的非常好,都是柏油馬路。據說這些路原本還都是沙石路,是去年才修好的。

秋口鎮李坑村為南宋乾道三年武狀元李知誠故裡。村內的260多戶人家大多居住在溪的兩岸,故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畫卷。村內有明清古民居、古橋、古亭、古樹等景觀。青山綠水石板路,村中那清澈的小溪倒映著粉牆黛瓦的古民居,令人神往留連。村裡的居民非常純樸,你可以到農家去吃飯,菜肴雖然不精致但是非常新鮮,而且不貴,三菜一湯20元。

俞氏宗祠位於縣城東北30公裡處,占地面積一千多平方米。建築為清代中軸歇山式,建成於清乾隆年間,宗祠內凡木質構件均巧妙雕飾,有大中小的各種形體和圖案一百多組。刀法有淺雕、深雕、透雕、圓雕,細膩纖巧,工藝精湛,被古建築專家譽為“建築藝術寶庫”。 俞氏宗祠所在的村落叫汪口,宋大觀年間(公元大概1110年前)朝議大夫俞杲辟居汪口扁溪,分命五子治五宅,浚五井,建村立業。全村現有人口1700余人,絕大部分均姓俞,皆俞杲裔孫。

江灣古鎮使我們江主席的老家,但是由於修復一新反而沒有了古鎮的韻味。司機很有趣,他說讓我們跟著他走不要說話,因為這兒對本地人是不收門票的,不過還是給保安發現了,於是就這樣草草的走了一圈就走了。

由於下午出來的時間太晚了,中午吃飯有耽擱了不少時間,所以到達蕭江大宗祠時大門已經關閉了。他們這兒下午5點就關門了,希望要去游玩的朋友要注意了。蕭江大宗祠1924年落成,氣勢比俞氏宗祠更宏偉些。

天色漸暗,又下起了小雨。於是放棄了去曉起的念頭,打倒回府。小鎮很小,洗完澡出去找吃飯的地方,司機推薦我們去消防路上一家特色蹄胞店(就是我們上海講的蹄胖),說那兒的蹄胞特別好吃。可能是那邊的人沒什麼夜生活,吃晚飯非常早。7點多過去,已經賣完了。我們只好換了一家小店,點了那邊特有的荷包紅魚,是婺源的特產,美麗的紅鯉魚原來還在魚缸裡游玩著,不一會就成了我們的盤中餐,雖有些舍不得但肚子餓了也就沒有那份慈悲心了。因為下雨,晚上較涼,老板還請我們喝當地的清華白酒去去寒。平常不太會喝酒,只覺得很辣。

由於當天下午要趕回上海,第二天一大早7點,我們就出發去北線清華方向游玩。主要景點有彩虹橋,思溪,延村。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彩虹橋因此詩而得名,被大家譽為中國最非常美麗的廊橋。此橋始建於宋代,橋長140多米,寬3米,全橋由高低錯落的11座閣亭連成一條古樸壯觀的長廊。 婺源碧波蕩漾,縱橫多姿的無數溪河之上,橫跨著眾多的廊橋水閣,這些古橋讓這美麗的鄉山更加秀美。這兒每座橋都有別致的景色和優美的傳說,大家如有興趣可以親自到那兒邊看秀麗的美景邊聽導游講解。(那兒每個景點都有負責解說的導游,你只要出10元就可以知道有關景點的許多典故)

彩虹橋旁邊有一個靠水利驅動的磨坊,以前人們碾米就一定要到這兒來。現在修復了供游人參觀。那兒可以現場將稻谷磨成米然後煮飯給游客吃,可惜我們去的那天,在水中的那個輪子有些壞了,正在請村中的木匠修理。

思溪是一個非常美麗的村莊,這兒的建築基本上都是明清時期建造的,保存的非常完好。古代婺源一直隸屬於安徽,這兒的人非常會經商,主要是做木材,茶葉等生意。徽商致富後不惜重金在家鄉修建祠堂樓院,建築形式和規模都表現出鄉土村落少見的富貴之氣。這兒的建築都是3層樓的。堂屋有3間,前後也有3進。均用天井采光。這邊的房子都是有人住的,住家都是不關門的,他們管他們日常生活,游客顧游客自己參觀。挺有意思的。還有的人家可以提供閣樓(以前據說是小姐的秀樓)給游客,一個晚上10元。

思溪村建築的木雕工藝簡直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我們看到了這邊最頂尖的7層鏤空雕刻工藝。這裡基本上每家每戶梁枋、鬥拱、雀替、門楣、窗欞、護淨上刻滿松柏花草人物戲文。廳堂的擺設也有一定的模式,基本上家家戶戶廳堂正中都會放置一個長長的案幾,上面擺放著一個鐘旁邊是花瓶和鏡子,寓意為“終身平靜“。這次去因剛剛過完年,因此那邊辦喜事的人家特別多,廳堂正上方掛著大紅綢緞上面還貼著大大的喜子。還有祝福新人的對聯。婺源是盛產龍尾硯的地方,聽說許多婺源人都寫著一手好字。

延村離思溪很近,一會兒就到了。建築風格和思溪差不多,這而的房屋可能造的比較晚一些,設計和布局更加合理。以前每家每戶都有側廊相連,據說遇到雨雪天氣,從村頭到村尾穿堂入戶可衣衫不濕。徽商的房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窗子特別小,特別少。大概只有兩個巴掌這麼大,而且牆外小牆內大。窗子造的這麼小是故意的,據介紹是因為以前這些做生意的人比較有錢,怕有人來偷錢。還有非常神奇的一點是這些村落的排水系統。這邊的房子在建造的時候就在地下鋪設了下水道,家家相連,但是幾百年來從未堵塞過,導游介紹說是因為村民在下水道裡養了烏龜和王八。他們壽命長又長的比較慢,它們要在地下生存肯定會跑來跑去找東西吃,那就會自然保持下水道的通暢。

回到縣城已是11點半,本想去博物館看看也沒時間了,婺源的博物館珍藏非常豐富,被譽為“縣級第一館“。看來只能下次再來了,其實這次來婺源大概只逛了一半的景點,還有許多美麗的地方都沒去,陪同的司機邀我們3月底再去,他說那時候正是萬物回春,山花爛漫時,在加上大片大片金黃的油菜花。景色美得讓你掉眼淚。

如果大家要去婺源,還有條線路其實更近,就是先搭火車到景德鎮,在搭長途車到婺源。這樣可以節約許多路上的時間。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我第一次自助游,去之前在網上察看了許多資料,對我幫助很大,所以回來以後我也想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熱愛旅游的朋友一點幫助。

有用的網站www.wylyw.com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