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的西坡

作者: 仰止

導讀都說大美長白山,站在三七號界碑俯視天池,那靜謐、那湛藍、那朦朧、那粗獷就是大美麼?這是大雨過後的天池。 都說天池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群山之中,若隱若現,如臨仙境。登臨天池近距離感受,湖周峭壁百丈,環湖群峰環抱,氣候瞬息即變,一會蒸氣彌漫,瞬間又風雨霧靄,一會陽光燦爛,忽又宛若縹渺仙境。一會峰影雲朵倒映碧池之中,一會又山朦朧鳥朦朧。 ...

都說大美長白山,站在三七號界碑俯視天池,那靜謐、那湛藍、那朦朧、那粗獷就是大美麼?這是大雨過後的天池。

都說天池像一塊瑰麗的碧玉鑲嵌在群山之中,若隱若現,如臨仙境。登臨天池近距離感受,湖周峭壁百丈,環湖群峰環抱,氣候瞬息即變,一會蒸氣彌漫,瞬間又風雨霧靄,一會陽光燦爛,忽又宛若縹渺仙境。一會峰影雲朵倒映碧池之中,一會又山朦朧鳥朦朧。有人念“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其實這兩句放在長白山,有點小家碧玉的感覺,因為長白山兼有莽蒼雄渾。感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長白山西坡的大峽谷是最值得仔細觀賞和研究的。導游說大峽谷是火山爆發時期形成的地裂帶,谷坡異常陡峭。峽谷中的冰緣岩柱已在歲月的風雨剝蝕中,形成了多姿多彩雄渾壯麗的自然景觀。那些溶岩林的造型,真可謂千姿百態。峽谷兩岸生長著茂密的大森林,樹木筆直粗壯,峽谷人跡罕至,使得這原始森林裡掛滿了松茸,苔蘚,林間盛開各種野花,蘑菇。花草樹木,岩石溪水,全都靜悄悄的鋪展著色彩。大峽谷集奇峰、怪石、幽谷、秀水、古樹、珍草為一體,溝壑險峻狹長,溪水淙淙清幽。其博大雄渾的風格和洪荒原始的意境,震人心魄。

長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由於其獨特的地質結構形成不同於其他山脈的奇妙景觀。天池、瀑布、溫泉、峽谷、地下森林、火山熔岩林、高山花園、地下河、原始森林、雲霧、冰雪等構成大美的表像。純自然。

我曾經問長白山生態保護站的站長,為什麼長白山沒有古寺廟,沒有歷代文人騷客的摩崖石刻,他解釋為皇家封閉。但主要還是氣候,道路,無人居三原因,使得長白山的人文歷史沒有底氣,更多的還是原始壯觀的自然風光。由於冬季漫長,大雪封山,人煙稀少,佛和道沒有香火,誰也不願意來,即便有,也由於沒有路,遠道的香客進不去。也恰恰是因此,長白山的自然保護、生態環境之優國內罕見,世界領先。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長白山大美是因為有此大像。

任何發展都是以消耗資源為代價的,旅游產業則更是以破壞資源為代價。長白山就是如此。今年計劃120萬的游客,一方面帶來滾滾財源,另一方面也踐踏原始資源。火山灰上長出的小草,游客一腳踏上去,三四百年的進化就沒有了。踏出一個腳印,下雨汪水,就有可能流出一條小溝,接著就是泥石流,跟亞馬遜蝴蝶差不多。發展和保護的糾結,最終都是發展占上風,環境都是破壞了再治理,全國那麼多景區,哪個不是這路子?長白山大像正演繹著這條道路,而長白山可能是最後一個相對完好的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由此而相對完好的野生動植物基因庫。破壞了,就沒了,再生的,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長白山腳下開出租車的的哥和開飯店的孫二娘異口同聲,保護環境我們指啥生活?管委會的高管暗忖:限制游客數量,黑色、灰色的收入去哪裡找?省市領導想:游客少了雞的屁咋辦?然而環境破壞了,持續發展的基礎就沒有了,其實有很多人懂得這個道理,當初建三峽大壩,許多科學家出於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就認為不可行,可惜他們的人數太少了,人微言輕。馬丁•路德•金說,歷史將記取的社會轉變的最大悲劇不是壞人的喧囂,而是好人的沉默。在他生前死後,現實被他一再言中。沉默的原因有很多,當多數人真的醒悟過來的時候(也許),無數的人和事早已成了沉默的祭品,長眠於地下,這便是長白山的大像。

長白山的大美也讓人有所選擇,要麼抓緊時間欣賞、享受、體驗逐漸消失的大美,要麼為大美的延續做點什麼。

回憶吧,滔滔梯子河,漫山遍野的爭芳吐艷,陽光透過森林一道道斜的光柱,甘甜濕潤的空氣,緯地經天奔騰不息的眾多瀑布,彩色的地表溫泉,幽靜的大峽谷,秋季的五顏六色,冬季的白雪皚皚,春夏的生機勃勃,長白山有大美。


精選遊記: 長白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