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五台山

作者: _yt183733325

導讀題目挺嚇人的,上了七次山,不是半僧,好歹也有些佛性了吧,但到目前為止還只是凡間俗人。和五台山結緣很久了,由於父親在外地工作的原因,83年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就第一次去了五台山,以後種種原因陸續去過,到今年是第7次了,但上一次是在2001年,距今整整10年了。以前都是從北京坐火車去,此次是自駕出游,感受更深一些。 出發 2011年7月27日早上5點鬧鐘響了,睡� ...

題目挺嚇人的,上了七次山,不是半僧,好歹也有些佛性了吧,但到目前為止還只是凡間俗人。和五台山結緣很久了,由於父親在外地工作的原因,83年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就第一次去了五台山,以後種種原因陸續去過,到今年是第7次了,但上一次是在2001年,距今整整10年了。以前都是從北京坐火車去,此次是自駕出游,感受更深一些。

出發

2011年7月27日早上5點鬧鐘響了,睡的並不好,昨夜北京下了大暴雨,臥室的窗台漏水,起來好幾次,地上鋪滿了大小毛巾被,還是把地板泡了,匆匆收拾後出了門,看來真是要拜拜佛了。近幾年身體經受了比較嚴重的病痛,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挫折,似乎人生進入了低谷,人在低谷的時候更容易信佛,因為不再自負,心生敬畏而需要幫助。其實更需要的是在清靜之地思考一下,鼓勵一下自己。6點鐘和老婆兩人坐上了途觀,去年買車後基本在市內堵著,到現在才七千多公裡。導航這東西真是起大作用了,預訂的賓館作為目的地,顯示距離是370公裡,一路的播報非常准確。沿北四環到達杜家坎,並不堵車,沿京石到涿州後轉廊涿高速,再上京昆高速,天氣逐漸好起來,心情也隨著開朗了。平時心裡惴惴的溜進辦公樓電梯生怕已經遲到而被領導撞見的時刻,今天卻聽著音樂沿高速的一路狂奔,有點小小的竊喜。路上的車不多,全景天窗和陰天配合得恰到好處。巡航定速到120公裡,放松一下腳,200公裡很快過去,再轉到以S開頭的保阜高速,屬於新修的省級高速,限速100公裡,路況極佳,換老婆繼續開。窗外開始出現山丘,並逐漸連成一片。記得一次坐飛機俯瞰這裡的太行山脈,像是一面牆驟然從平地立起,而我們現在正從這牆中穿過,天氣放晴,彎曲蛇形而逐漸升高的高架路消失到遠方的群山中,間或有從中間劈開的小山包,配以雨後的蔥蘢山色,是全部旅程中最美的一段了。

阜平到山口

阜平是路途中的重要節點。到阜平東下高速是將近300公裡,出口前面的高速已經修好,屬於忻阜高速,目前擋著椎桶,只有五台山到阜平一小段未通,聽說10月份通車,而對面太原方向過來的高速已經通到五台山口了。下高速後穿阜平城區,感慨頗多。知道阜平這個地名其實只是最近規劃行程時的事情。七一大慶前後又從報紙得知是八路軍抗日戰爭期間的重要指揮部所在,印像當中應該是紅色地圖上的寧靜小城,到了才發現人對大自然的破壞如此嚴重。由於處在運煤的通道上,大車頻繁,國道上坑窪不平,空氣中煙塵彌漫。城中心有一小段的繁華,街道兩邊凌亂的建築和污水。車並不多,交警也負責任,但大家纏在一起,擁堵的有些心煩。什麼時候我們的小城鎮變成環境優美的宜居之地,才是真正的國富民強。煤這東西,是富了我們還是害了我們?過阜平後大概70公裡的國道是最艱難的,急劇的上坡轉彎和超越慢車都要格外小心,還要注意腳下的大坑,對面下坡的滿載大車後輪冒著濃濃的白蒸汽,是剎車片衝水降溫的效果。好在前一陣走京藏高速去呼市時經歷過綿延幾十公裡的大貨車堵車,那是內蒙的煤的能量,所以眼前的路況也不怎麼可怕了。過了山西省界路況一下子好起來,明顯是維修過的。再向前就到了五台山山口。共有北、東、西三個入口。其中北門是下火車由砂河方向來的必經之路;東門是北京河北自駕的入口;西門原是太原方向經五台縣來的國道入口,但由於高速修通,車輛大都改走東門了。很多年前來是沒有進山門票的,如今與時俱進,門票加游覽車加保險每人238元,需要下車到窗口買票,秩序混亂了一陣子。為山區做些貢獻是應該的,但願這些錢能真正用到該用的地方。山口之內無大車,路況平坦,你這才感覺真正進入了五台山的世界中,直奔台懷鎮而去。

台懷鎮

台懷鎮是整個五台山的中心,食宿都非常方便,如果是初次來五台山或時間緊,較普遍游覽的順序應該是這樣的:早上到達台懷鎮後,先在山下的寫有“五台山”和“佛”字樣的石頭旁留影,然後五爺廟上香,再沿石板小路上山,參觀中心區域內的塔院寺、顯通寺等,直至菩薩頂。下午至對面的黛螺頂登山禮佛。第二天可去稍遠的殊像、碧山、龍泉、金閣、南山、鎮海等寺,各有特色。若還有精力和時間,可到台頂朝拜。我們因來過多次,因此沒有面面俱到。網絡時代選擇和預定賓館變成了簡單的事情,被褥是很重要的,山裡溫差大,白天太陽下曬到出汗,晚上卻要蓋最厚的棉被。賓館的發展和道路的暢通也讓人流大大增加,上次來的時候台懷鎮除了旅行團的車,只有些軍用吉普樣式的本地出租車,而這次換成了環保大巴車,進山必須購買50元的環保大巴車車票,盡管我一次也沒坐過。從票上的說明和山門的停車場可以看出,初衷是讓所有自駕車停在景區門口,全體換乘這種車,不知為什麼沒有執行,台懷鎮的街上車輛明顯增多,估計節假日高峰是要堵車的。商店裡和飯館裡到處都在賣台蘑,一道台蘑炒肉要上百元。其實並不是所有當地的蘑菇都叫台蘑的,應該是一種頭很小的蘑菇,味道極衝,我小的時候在這裡有幸吃到,現在估計早已絕跡了。
佛光寺

佛光寺是我去過的寺院中最喜歡的一座,此次是第三次前往。從台懷鎮到佛光寺並不近,來回近一百公裡山路,出西門還要登記,否則再回來要重新買票。不過但凡對真正的古典建築稍感興趣的游客,都會對這段旅程感覺值得,甚至能成為很長時間內不斷回味的記憶瞬間。前往佛光寺的山路開車最是愜意,高速開通後這裡車很少,山谷中經常是只有自己一輛車,大幅度的轉彎和上下坡,還有一些港灣可以停車賞景。佛光寺隱身於農田山地中一條小路的盡頭,即使停好車也很難看到入口,而東大殿則位於陡峭的台階和濃密的樹木後面,幾乎沒有任何角度可以用鏡頭拍攝其真容全貌。正是這份隱忍,以至於從門口的售票人員口中得知節假日最多時每天也不過五六十人參觀;也正是這隱忍,得以將寺內的唐朝木結構大殿完整的保留到今天。佛光寺中的幾座大殿是全木結構的,曾有人稱要想看到唐以前的全木結構建築只能到日本去看寺院了,佛光寺的發現改變了人們的看法。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這座寺院的重要性。老師傅們圓寂之後,已經多年沒有僧人了,由文化保護單位看管。大殿門口有兩棵唐代栽植的松樹,非常挺拔高大,距今已上千年了。我們上一次來這裡是十年前,十年對於人的一生是不少的年頭,可對於以千年為計量單位的寺院,真是顯得渺小啊!與十年前相比,寺院顯得干淨了許多,少了些許頹敗。上次來的時候,心中頗有幾分凄涼,擔心這座承載著歷史的古剎會轟然倒塌,挺立不了很多年。所以看到寺院今非昔比,我的擔心也少了很多。走在當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曾很費周折才找到的這座寺院中,撫摸著當年他們乃至很多前人激動的雙手撫摸過的經幢和石碑,不知心中的感慨是否能交織纏繞到一起,而又被後來者繼續堆積和品鑒。寂靜的廟宇是最好的懷古之地,在這裡參觀需要靜下心來慢慢看,寺廟的布局,殿宇的結構和塑像的造型都和其他地方的迥異。沒有人打擾你,大殿的門通常緊鎖著,你走近了,工作人員才會適時過來開鎖,支呀呀的推開巨大的木門,輕輕邁步進去,就可以獨自欣賞千年沉澱下來的藝術瑰寶了。民國時重塗的塑像依然鮮亮,為廟宇修葺出過力的女弟子寧公遇也還偏安在偌大的佛龕一隅,聽說屋頂的蝙蝠也還在。各處牆壁角落中很多的模糊字體不知是哪朝人留下的印記等待細心人慢慢研究。院落中,有更古老的北魏時期的石塔,那也是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歷史時期。再向外,金代的文殊殿門口是一些明清時期的碑刻,有一塊應該是明朝某官員路過時的題詩,仔細讀來,其中一句是“古今來往幾時休”,明朝的今早已變成了現在的古,來往的人卻從未停歇。連門口的幾株丁香也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在這裡參禪修行,是否能領悟的更多呢?文殊殿內牆壁上有佛像圖畫,應是五百羅漢,就著殿外的日光,可以看得清楚,每一幅都惟妙惟肖。其中一幅,人物畫的相當傳神,長眉下垂,看起來眼睛一直在看著你,對著你笑,我把他看做我的有緣佛像。

五爺廟

五台山香火最旺的寺院是地處台懷鎮中心的萬佛閣,通常稱作五爺廟,供奉龍王的第五個兄弟,因為香火旺而不收門票。五爺廟占地不大,我們去的時候在龍王殿對面的戲台上正在演出晉劇,贊助的單位打出了橫幅。來祈福參拜的人更是絡繹不絕,香爐中青煙蒸騰,人間的疾苦、恩怨、欲望和祈盼仿佛全彙聚於此。進殿拜佛的排起了長隊,我們也上香,將心中的祈願默念給佛祖,不知佛祖能否在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聽到記住。其實並不祈求橫幅上寫的有求必應,只盼望自己的運氣不要太差就可以了,其他的自己努力吧。“佛”並不僅僅是寶座上的那尊塑像,更多的是每個人心中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和向往。五爺廟很像正值壯年的得道神仙,事物繁雜,然而卻也能處理的井然有序,對比起來,佛光寺游客稀少,很像已經參透禪理的老僧,看破了紅塵中的是是非非,隱身一隅笑看世俗中的萬事萬物。無論是精力充沛的神仙,還是得道成佛的老僧,都有著自己的個性,在五台山上百座寺院中散發著各自的魅力。
碧山寺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以前的我對大海情有獨鐘,對靜止的山總覺的有點乏味。這次有些不同了。在夏日晴朗的午後,碧空如洗卻涼風習習,坐在碧山寺最後一進院落藏經樓樹蔭下的台階上,周圍寂靜得聽得到樹葉碰撞的聲音。凝望對面青草和松柏覆蓋的山坡,幾乎消耗了整個的下午。是我的仁者之心漸長,還是智力水平下降?不知道。但其時可以說是我有史以來欣賞山景的最佳位置、最佳時間和最佳心境。和碧山寺的緣分最長,每次必來。小時候來的時候父親所在單位就在附近,和廟裡很熟,常來寺裡散步。碧山寺離中心廟宇群稍遠,旅游團少些,今天這個時間人就更少。偶有虔誠者上香跪拜,或年輕的和尚師傅從後院取出整筐的南瓜抬出去,院落安靜的只需很小聲音交談,對面的山坡還是多年前不變的模樣。我和老婆漫不經心的說些突然想起來的以前的事情。時間仿佛凝固了,一時間再也不願意回到北京嘈雜轟鳴的街道邊了。就這樣坐著,看著虔誠的進香客,他們從不知何處來到這裡,祈求佛祖保佑化解現實中的種種困苦,拜過之後就會對生活充滿希望,這位與重山之間,大殿之內的佛祖被托付了多少對未來的向往啊!一定程度上人們的希望之情、向往之心會幫到自身,在面對困難時能增添信心,有了戰勝它們的勇氣,進而進入了“努力者天自助之”的良性循環。所以塵世中的我們需要倍加努力,要天助,先要自助。

離開

回程的時候又下起了雨,倒也一切順利。忽然想起了以前的一個小導游說的一句話:都說五台山的108級台階走過之後就可以忘掉人間煩惱,我也是這麼和游客說的,為什麼我天天走還是不行呢?後來想明白了,她雖然天天陪客人走上去,但很快又走下來,回到了凡間。如果某天不回頭也不再回來,應該能真的得道成仙。西方哲人說:唯有看透了生活的本質,卻仍然熱愛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看破紅塵卻仍能游走於紅塵之中,出世心做入世事,則是東方人追求的境界。回到北京,回到熟悉而嘈雜的世界,是這次旅行的必然結束點,但心裡的感悟將會幫助我更從容平和的面對困難,盡管這困難看似無法克服。這份從容平和才是佛給我的最大幫助。


精選遊記: 五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