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聖殿

作者: 許志浩

導讀我的小學和中學在上世紀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時代渡過,當時學校奉行“停課鬧革命”,一部分思想激進的同學在街上衝衝殺殺,更多的學生整天閑蕩在社會上。大概是害怕我整天閑著無事,時間一長會無事生非,父親引導我學習樂器,拉起了小提琴。在學習拉琴的過程中逐漸知道了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也知道了圓午曲之王的施特勞斯,······ ...

我的小學和中學在上世紀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時代渡過,當時學校奉行“停課鬧革命”,一部分思想激進的同學在街上衝衝殺殺,更多的學生整天閑蕩在社會上。大概是害怕我整天閑著無事,時間一長會無事生非,父親引導我學習樂器,拉起了小提琴。在學習拉琴的過程中逐漸知道了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也知道了圓午曲之王的施特勞斯,·······。1993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通過電視在全世界30多個國家實況廣播,蠻聲全球。中國當時沒有直播,只是在新聞節目作短暫播放,金碧輝煥的音樂大廳和維也納愛樂樂隊精湛的演奏,立刻在國內音樂愛好者中產生巨大反響,讓大家知道了維也納是世界公認的音樂之都。當時中國尚沒開放境外旅游,雖然當時已不繼續拉琴了,但我不止一次次夢想有朝一日能親身坐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聆聽一場音樂會。記得還與小伙伴們說:聽完這場音樂會,出場遭車撞死也無悔,此句話幾十年來成為同學聚會,茶余飯後的笑柄。改革開放後,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門打開,喜歡旅游的人開始走到海外,了解五洲四海國家的風土人情。我也於1996年起步入環球世界的行程。2011年7月,我參加東歐5國的訪問團,來到“世界音樂之都”的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白天參觀完了歷代皇帝廈宮的美泉宮,被譽為“維也納的精魂”的聖斯特凡大教堂和緩緩穿過維也納市區的多瑙河,傍晚,導游帶領大家來到全世界音樂愛好者心中的殿堂--維也納音樂協會金色大廳。音樂廳始建於1867年,1869年竣工,是一幢意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外牆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雕像,古雅別致。據解紹1939年1月1日在此舉辦首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後,每年慣例舉辦新年音樂會,二次大戰一度中斷,1959年又重新恢復。當晚,我如期買到票,與來自世界各國,不同膚色一起,緩緩步入音樂廳大門。迎面碰上一位身著民族特色服裝,面容嬌美售音樂會說明書的美女,如觀眾購買一份說明書,即可與其合影,反之不買說明書,無論如何拍攝不到她的正面笑容照,不是背朝人群,就是低著頭,屢試屢敗。同行中吳君花了5歐元買了一份說明書,少女立刻滿臉微笑與吳君合影。看來音樂聖殿也不能免俗。穿過布滿奧地利歷代著名音樂家雕像的走廊進入音樂廳,場內所有的精致雕花攔杆,天花板上神話顧故事,以及舞台上巨大的管風琴,都是金色的,在巨大水晶吊燈的映射下整個大廳內熠熠生輝,好一個金碧輝煌的金色大廳!音樂會從20:15時開始,男女演唱家和樂隊身著民族服裝,演唱和演奏了一系例聞名世界的歌劇和樂曲,在一又一次的掌聲後,樂隊加演了傳統新年曲目"蘭色的多瑙河“和”拉德斯基進行曲“,音樂會在最高潮中結束。帶著快樂和滿足的心情,走出金色大廳的門,交通秩序良好的維也納固然沒有汽車朝我撞來,心裡卻想著:活著真好,世界上還有許多歷史文化遺跡和美景,等待我們去征服!













精選遊記: 維也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