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古墓博物館白馬寺

作者: jiahaobb

導讀 古墓博物館 洛陽北郊邙山,山勢雄偉,伊水洛水自西而東貫穿。墓葬與此,“枕山蹬河”,古人以此為殯葬風水寶地。王建寫詩:“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洛陽人也說:“生居蘇杭,死葬北邙。”於是邙山上,層層疊疊,從古至今,聚集了各個時期的墓葬。 洛陽古墓博物館,現在叫“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洛陽人把自兩漢至北宋的古墓,搬遷到一起,在地 ...



古墓博物館
洛陽北郊邙山,山勢雄偉,伊水洛水自西而東貫穿。墓葬與此,“枕山蹬河”,古人以此為殯葬風水寶地。王建寫詩:“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洛陽人也說:“生居蘇杭,死葬北邙。”於是邙山上,層層疊疊,從古至今,聚集了各個時期的墓葬。

洛陽古墓博物館,現在叫“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洛陽人把自兩漢至北宋的古墓,搬遷到一起,在地下造了個博物館,集中展出。進大門,過太虛殿,之後便轉入地下。地下分四個大廳:兩漢、魏晉、唐宋、壁畫。每個大廳裡,是關於那個時期墓葬的介紹,中間是個出土陪葬品展示。大廳和大廳之間,由長長的拱形通道連接。通道兩側,便是搬遷復原的墓葬,一個接一個。古人事死如事生,死後的墓室打造得如生前居住的房子,放著生前喜歡的寶貝,側室擺放瓦罐等用品。墓室四周雕梁畫棟,有展示生前生活的,有描繪天體星像的,也有祈求死後升天的。王莽時期入室祭祀,所以那個時候的墓能打開,人可以進到裡面進行祭祀活動。地下墓室邊上,是北魏宣武帝景陵,這是原址。走入寬闊幽長的黃土墓道,盡頭是石棺。那真是“陰”涼啊!

地下墓室,雖然從別處搬遷過來,但都是真墓。墓室門低矮,躬身進去,也害怕。知道第一站參觀這裡,出發前做了些准備,每人給了一塊玉佩避邪,大伏天正午參觀,還想請個講解,陪同且壯膽。只是我們到的時候是午飯時間,沒有人。於是一人租了一台講解器,浩看得很仔細,每個大廳也都有工作人員,慢慢不害怕了。倒是裡面有個單身女游客,衝著我們嚷嚷:“我害怕啊,不敢進去啊。”拱道裡有回音,瘆人的。她跟了我們一路,上來一問,是本地人。
白馬寺

艷陽高照的正午,從古墓裡出來,去白馬寺。

相傳漢明帝劉莊,夢到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來,在殿庭飛繞,於是招大臣解夢。博士傅毅說:“西方有神,人稱其為佛,就是您夢到的樣子。”於是明帝派大臣蔡音、秦景去西域求佛經、佛法。蔡音等人請回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白馬馱經,請他們來洛陽弘法布教。明帝敕造僧院,供兩位高僧居住譯經。因為白馬馱經,所以取名白馬寺。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府創建的第一座寺院,第一座菩提道場,所以被佛教界稱為“釋源”(佛教的發源地)、“祖庭”(祖師之庭院)。也是從那時候起,中國的佛教寺院統稱“寺”。

白馬寺內大多為元、明、清建築,大殿建築,比一般寺院高大。進山門,左右鐘鼓樓後,便是攝摩騰、竺法蘭的墓。中軸線上幾重大殿幾經風雨,顏色暗淡了,卻顯得格外古樸莊嚴。大殿左邊有一大片牡丹園,中央有一個亭子。不是花季,連綿的綠葉,初看,以為是一池荷花。白馬寺第四重大殿很特別:接引殿,供奉著阿彌陀佛,引導眾生往西方極樂世界。

洛陽白馬寺、關林、之後的中岳廟,裡面都種了很多柏樹。柏樹歷經千百年,沾了天地靈氣,肅穆寂靜。

......

相關攻略,請參見前一篇:中原八日 登封 洛陽 開封

其他看之前,當時的即時信息:http://***/mymblog.php?page=2

其他

洛陽有三個火車站:東站洛陽站龍門高鐵。洛陽站,也就是火車站,有公車到幾乎所有的景點,也有兩個長途汽車站,方便去周邊城市,比如登封。所以住在火車站附近交通很便捷,當然有點亂,每個城市火車站附近都比較吵雜。

第二天要去三門峽,從白馬寺坐公車到火車站,買火車票。洛陽站到三門峽,很多班次火車,車程大約兩小時。高鐵30分鐘,不過原來8:30分的高鐵取消停靠三門峽站,第二班快11點了。於是買8點多的快車。第二天候車時才知道,火車班班晚點,且晚點沒有時間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