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啰嗦香港的點滴感受(一)

作者: 彩色的港灣

導讀一年之中的每時每刻,香港的海關閘口,總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們在南中國的一隅濱海小島彙聚。百年來,在這裡,在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下,西方的文明開化、技術革新,潛移默化中傳入到早年的蠻荒之地,一條原本令中國人為之恥辱的賣國合約,不知不覺地竟漸漸迎來香港--這個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地區發展的契機。 下了飛機,乘電梯,坐擺 ...

一年之中的每時每刻,香港的海關閘口,總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們在南中國的一隅濱海小島彙聚。百年來,在這裡,在大英帝國的殖民統治下,西方的文明開化、技術革新,潛移默化中傳入到早年的蠻荒之地,一條原本令中國人為之恥辱的賣國合約,不知不覺地竟漸漸迎來香港--這個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地區發展的契機。

下了飛機,乘電梯,坐擺渡車,再乘電梯,在海關前排起蛇形陣。因為碰巧看到有的人在填寫入境信息卡,弄不清楚到底是寫還是不寫,只好問問旁邊寫的人,於是謙虛地向一對母女請教。這對母女拿著墨綠色的護照,上面寫著的字著實與眾不同--中華民國護照,嗯,還真不知道台灣這麼有個性,其實中間還烙著青天白日呢。但是吧,這位母親一聽我們是北京來的,好像不大熱情,支支吾吾的,最後也沒弄個明白。沒辦法,只好跑去拿了一沓,匆忙之中填完了個人信息,其實特別簡單,就是你的姓名,航班什麼的,結果到了海關跟前,一問人家現在不用填了(可能是大陸游客不用填),白忙活一通,咳。

出了海關,拿上行李,在香港旅游局咨詢櫃台前看花了眼,各式各樣的宣傳材料,還有印制精美的旅游書籍,人家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力氣,辦得這麼好,就是可惜那些美食書沒有了,來之前特意想拿些紙制的看呢。有位工作人員很賣力氣,我在看彩頁時,還聽他逗一個小女孩,問他要不要中文的香港地圖,這就叫懂得宣傳呀。

到了香港,你不能不贊嘆公共交通系統的便捷舒適,雖然價錢對內地人來說不是最公道的,但是很早就聽說人家老婆婆賣報紙,月收入上萬元的離奇故事,自然對香港人來說,公共交通實在是物美價廉了。從機場坐的S1線到東湧港鐵站,從這裡坐到九龍尖沙咀,從來沒有做過這麼涼快的地鐵了,也從來沒有感受過在地下這般風馳電掣的感覺。從香港赤腊角國際機場到九龍尖沙咀的距離挺長的,不算換乘費時(就連換乘也是很人性化的,多數是在對面換乘,或者上個電梯就到)用時估摸在40分鐘左右。在港鐵裡吹著冷風,沒有人貼人的煩惱,反倒是同炎熱的夏日相比,成為了一件很愜意的事情了。

從尖沙咀的D出口上到地面,熱浪滾滾,這才注意到右手邊的7-11便利店,以前在北京沒怎麼注意過,記得好像東直門有一家。這裡店面的東西無非是食品飲料什麼的,不足為奇,新鮮的是人家賣報紙的方式,在店門外右邊放一個金屬架子,有好多的格子,每個格子裡是一種報紙,有星島日報、南華早報、大公報、信報......等等。在內地應該是沒有這麼賣報紙的了,最常見的是報亭裡在老板面前鋪開著賣,或者是馱在自行車上賣,像這樣敞開著放在外面賣,還真是得需要膽量呢,至少得防止有人拿起來看一個溜兒夠,不付錢走了吧?不過人家好像不像我一樣擔心,因為這種事情應該不值得擔心,看了不買又能怎麼樣?他難道就永遠不在這裡消費?敢情還敢偷走報紙不成?

從酒店裡辦完手續出來,開始尋訪香港不一般的風光。筆直的彌敦道上車流不絕,半島酒店前的噴泉時刻噴湧,海港城中總是滿滿的掃貨大軍。坐著天星小輪,推開維港的波浪,迎著南方夏季的季風,在混雜著油氣與海風的甲板上,聽者周圍游客興高采烈的歡呼聲,駛向充滿活力的港島。看著眼前國際金融中心的大樓越來越近,駕駛艙的舵手嫻熟地操控著小渡輪,緩緩地靠岸,系纜,又是一船造訪的游人踏上向往已久的土地。

左顧右盼地走完中環的過街天橋,不時打量著身邊走過的香港人,每個人都顯得是如此的高興,垂頭喪氣的見不到,疲憊不堪的見不到,人們都顯得好像身負使命感,不過今天是周日,也許是人們輕松的好日子,終於可以放下一周勞累的工作,暫時舒一口氣了。

過了歷山大廈,走,走,走,吃過燒鵝,沿著威靈頓街,不經意地走著,早就知道有個綠色的鐵皮房子,專賣熱狗、奶茶,人們口口相傳,時間長了,名聲也就大了。本來不知道確切的位置,跟著感覺走,威靈頓街向西,路口左轉,向前,向前,向前,嘿嘿,竟然見到了鐵皮房子,結果是人家周日歇業,還在外面掛著油漆未干,注意的牌子。果真是名聲大,門外早就站著好幾個照相的人了,無奈進對面的7-11店買點兒水喝吧,可樂,瓶子和內地不一樣,有點兒矮胖,味道嘛,沒什麼特別的,倒是看到了傳說中的香港香煙,果真是挺恐怖的,印的圖案還都不一樣,有骷髏胸部的,還有,嗯,算了,腐爛的肺。畢竟吸煙有害健康嘛,不過這樣很影響稅收的啊。

坐半山扶梯上山,兩邊有不少的酒吧,是西式的酒吧,都不大,看見一群群的老外,握著大酒杯,忘我地聊天,全然不顧電梯上有的人注視的目光。

因為沒想上到山頂(關鍵是這時候是電梯有上沒下),於是就想去蘭桂坊看看究竟,畢竟離夜空中星星的點亮也不遠了,於是向左走,在域多利監獄門前卻又發現令人驚訝的一幕。只聽得身後汽車馬達哄哄的響,也沒回頭看,畢竟路挺陡的,比較注意腳下,等一抬頭,一輛法拉利敞篷跑車(應該是法拉利)早就停在了路邊,下來了兩個外國人,從路的左邊走進了一個什麼地方竟然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因為也是貼著左邊走,直到走近了才看見,原來是個酒吧。真是開放,就這麼進去瀟灑了,車是敞篷的,也沒停在門口,很是放心呀。看來整體的治安不錯,不錯。

從域多利監獄出來以後向右走,本來的目標是蘭桂坊,結果走順兒了,越走越不對兒勁,天慢慢地暗下來了,遠遠地看見一座白色的建築,朝東側的門口有一名別著手槍的香港警察。原來卻是禮賓府,於是乎,遐想著曾特首每天的工作,感嘆著香港一次又一次的現金派發,改向中環進發。

在這裡,在中環,晚上你能坐在隨時敞開大門的聖約翰教堂中,在有著厚重歷史感的長條木凳中,拿起一本放置在面前木凳下深黑色的詩文書,聽者唱詩班如同天籟一般的歌聲,環顧四周朦朧的燈光,起身看見信眾跪在一排排的長凳中間,虔誠地望著救世主,渴望著心靈的解脫。有一次在白天,還看到了一名穿著白襯衫的人,衣冠很整潔,記得好像印像中他還拿著公文包,很像香港的公務人員,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地坐在大堂中,冥思著什麼。難道他做錯了什麼?在求得靈魂的救贖?也許只是個人的猜測罷了。

因為晚上去教堂的時候正好是周日,從夜幕下有些黑漆的條石路走下來,正好是中環彙豐銀行總部大樓,按常理來說,晚上的金融機構,自然應該是人去樓空,冷冷清清的,但是這裡卻不然,據說很熱鬧的菲佣集會正是熱火朝天。其實不光是中環彙豐銀行總部大樓的下面,就連中環的部分街道都坐滿了人,機動車自然繞道行駛。彙豐的樓下密密麻麻的都是席地而坐的人,人們挺自覺地就坐在地上談天說地,通向樓上的電梯上卻沒有人去坐。往前走,就是香港的立法會大樓,你會驚訝地發現,環繞大樓只是用一條塑料帶把樓圍了一圈,在塑料袋上只是簡單地掛著一個牌子,寫著勿入,如此而已,沒有荷槍實彈的警衛看著坐在立法會塑料攔擋帶下的人群,休憩的人們只是自覺地坐在樓的四周,氣氛顯得是那麼的平和。圍樓走了一圈,跑到了後面的機關停車場裡,左邊是綠化帶,右邊很窄,不好過去,正想原路返回或者擠過去的時候,看門的人沒有吆喝你往回走,主動把攔擋打開了,感覺是那麼的自然,好像到了這裡自然會有人開門一樣,真是令人感到驚訝,驚訝之余就是感動。其實菲佣的集會就是她們的聚會,叫集會總是給人很多浮想,以為要干什麼呢。不經過不知道,去了才知道那叫一個氣勢,人多呀。在香港,佣人的收入應該不算太高,還要伺候人,不是什麼很高檔的工作吧,可是你看她們一個個高高興興的樣子,又不像是聚在一起訴苦抱怨,這難道僅僅是窮happy嘛?並不盡然吧。而且她們周圍的環境告訴我,她們還是很有素質的,占用的地方還真沒看見什麼滿地的垃圾。

說來也巧,在中環叮叮車站附近正好看見一輛有廣告的車,車上印的不是什麼營養補品,饋贈珍品,而是印著醒目的字:香港最低工資每小時28元(港幣),我的天天呀,這要是在北京,每小時能掙28元港幣,那好歹也不算是貧下中農了,至少還能買個個把斤兒豬肉什麼的。要知道在北京麥當勞拿一小時的飛碟堡也就是10快兒左右把,一斤豬臀尖都買不了吧。錢掙得不多,通脹還是蠻厲害的,而且就說干一個小時麥當勞吧,在店裡還買不起一個巨無霸,嘖嘖,傷不起呀。

去了置地廣場的全港最大有機綠色食品超市(旅游局網上推薦的),抱了一個大西瓜,價錢有一點兒像北京冬天買西瓜(最後吃著發現特別的甜,東南亞產的),來了幾瓶屈臣氏大瓶裝蒸餾水9港幣/兩件,價錢還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對香港人來說。然後坐叮叮車到了著名的銅鑼灣,去了可能是那裡最大的書店--香港商務印書館。樓面有幾層,裡面不大,去到樓上看了看香港學生的教科書,這一層裡面擺滿了成捆成捆的教材,鮮有人上來,雇員也是各忙各的,無暇顧及書客,任由你在一堆堆書中走來走去,很奇怪,印像裡好像沒有賣教輔書的,也許是看的不周吧,這和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二層還是很不相配的呀,那裡總是擺滿了各種款式的教輔材料,現在甚至都出精裝版的了,很難想像香港的學生是怎麼學習的。因為去的時間短,沒有向學生打探了解,不知道他們是不是也像大陸學生一樣奮戰在試題的海洋裡,夢想著考上香港大學。

本來沒想在銅鑼灣久留,但是香港就是這麼一個地方,她的魅力在於,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她的影響,情不自禁地融入到她的環境之中,不願離開。結果就是,我們提著水、西瓜、吃的逛銅鑼灣,很狼狽的。最後實在是忍不了了,在時代廣場一家名品店坐著休息。本來以為會有人過來管管,但是自始至終都沒有店員投來詫異的目光,果真是服務理念的差別呀。我想,對香港人來說,顧客真的就是上帝,不在於你買還是不買,不在於你對他們家的商品有沒有意思,素不相識的人能坐到你的店裡,就是一種緣分,對商家來說,就是一份機遇。難怪麥當勞、肯德基什麼的從來不會驅散不消費占著座兒的人。這也就是這一天,對銅鑼灣,對中環,對尖沙咀,對香港的一個初步的印像吧。那份彬彬有禮,那些隨意中透露出的別致,那些不一樣的生活經營細節,真的很令人感動。


精選遊記: 香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