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行

作者: yhmrcqdc

導讀大足行早晨,秋風輕拂,朦朧的天宇點綴著東方的那顆在晨霧中若隱若現的啟明星。 我疾步來到學校,只聽見校園裡一片沸騰。剎時,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輕紗,吐出燦爛的朝霞,啟明星也追最終隱去,噪曉的鳥雀終於打破了大地的沉寂。頓時,我的心情也隨之愈來愈興奮起來。 大家陸續上了車,車開動起來…… 經過漫長的兩個多小時,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寶頂� ...

大足行早晨,秋風輕拂,朦朧的天宇點綴著東方的那顆在晨霧中若隱若現的啟明星。

我疾步來到學校,只聽見校園裡一片沸騰。剎時,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輕紗,吐出燦爛的朝霞,啟明星也追最終隱去,噪曉的鳥雀終於打破了大地的沉寂。頓時,我的心情也隨之愈來愈興奮起來。

大家陸續上了車,車開動起來……

經過漫長的兩個多小時,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寶頂山。

寶頂山,位於大足縣東北15公裡處。山上多佛像雕刻,風景幽麗。以大佛灣規模為最大。它長500米,岩高約15—30米。

步入寶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道教的始祖——老子像,然後便是摩崖石刻的兩面三刀個醒目的大字:“寶頂”。

又經過幾處景物,便來到了圓覺道場前,只見入窟門的右側,有一只剽悍威武、勢欲搏人的守門石獅。它蹲伏於地,作怒吼狀,顯得威猛無敵。古代的藝術家們把這頭石獅子雕得如此栩栩如生,真叫人有些失魂落魄。走進洞窟,窟正壁並列三身圓雕佛像,又雕刻了一個低頭和掌、跪於蓮台上、面對正壁三身佛像的菩薩。而在窟兩壁為十二圓覺菩薩,左右各六尊。這十二圓覺造像端莊嫻雅,風度灑脫,具有很好的質感,藝術感染力極強。

於是,一種神秘感促使我仔細打量起十二圓覺造像來。每尊菩薩皆頭戴高花冠,著薄衫裙,胸飾少許瓔珞,趺坐於金剛座上。如絲似調的僧服,或舒卷於座上,或輕浮於座前;流暢的衣紋,仿佛行雲,好似流水;菩薩頂上各化出一朵祥雲,雲中現一小佛像,惟妙惟肖,令人贊嘆不已。

不僅如此,古代的藝術家們為了增添窟中的神秘感,還專門在窟門上方開鑿了一個長方形的天窗。明亮的日光從天窗射入窟中每一個角落,讓人們觀察到窟的四壁上刻著奇峰怪石、雲山霧海、飛禽走獸等,使寧靜的窟中顯出勃勃生機。

每當雨季,你進入窟中,能聽到“叮咚,叮咚”的滴水之聲。奇怪的是,只聞其聲而不見其形。仔細觀察,才發現在右壁刻有一形像古樸、手持巨缽的老僧,水是從窟頂隱藏處的渠道經龍口滴入缽內,再由此注入暗溝排除洞窟的。真可謂“匠心獨運”,我不禁暗自贊嘆道:“妙哉,寶頂也!”

接著,我又欣賞了寶頂無數的藝術精品,什麼“九龍浴太子”、“釋迦涅槃聖跡”、“千手觀音”、“華嚴三聖像”、“柳本尊行化道場”……真是數不勝數,讓人流連忘返。難怪有人說“上朝峨嵋,下朝寶頂。”

離開寶頂,我們又直至北山。在那裡,我又一次領略了唐、宋兩代不同的石刻藝術。最使我驚嘆的是“觀經變相”,此石刻竟然佛中有一隱佛,遠眺慈祥,近看凶惡,真是“人不知其所為”。

這時,夕陽西沉,我們也踏上了歸程。途中,我眼前不停地浮現出那一尊尊藝術之精華,心裡油然而生熱愛祖國古代文明和壯麗河山的激情


精選遊記: 重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