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情於秀山麗水

作者: 吳門煙水錢塘潮

導讀山高水遠,世外桃源,我與麗水這片土地,前生結緣,兩兩相忘。 沿著湯顯祖的足跡,佇立橫渡雲和湖的船頭,聽艄公唱一曲古老的鄉謠,眼前是蒼翠群山和悠悠碧水。追溯經年舊夢,這位明代戲劇大家也曾經在這裡乘扁舟一葉,奔赴遂昌任上,沐浴著江上清風和山間明月,構思出瑰麗空靈的《牡丹亭記》,成為人間絕唱。 賞心樂事誰家院,良辰美景奈何天,杜麗娘的婉轉� ...

山高水遠,世外桃源,我與麗水這片土地,前生結緣,兩兩相忘。

沿著湯顯祖的足跡,佇立橫渡雲和湖的船頭,聽艄公唱一曲古老的鄉謠,眼前是蒼翠群山和悠悠碧水。追溯經年舊夢,這位明代戲劇大家也曾經在這裡乘扁舟一葉,奔赴遂昌任上,沐浴著江上清風和山間明月,構思出瑰麗空靈的《牡丹亭記》,成為人間絕唱。

賞心樂事誰家院,良辰美景奈何天,杜麗娘的婉轉演繹裡流露出青春易遲暮、深閨無人憐的惆悵心緒。而麗水落紅紛紛、霽雨菲菲、天曠地野的晚春時節,最是能夠體現如許意境。就這樣背起行囊,徒步在雲和湖畔的石板小徑,古樟樹的枝葉向空中伸展郁郁蔥蔥,明澈的湖水一路相隨泛起漣漪,空谷足音在群山間綿延回響。間或遙望長天,蒼茫雲霧裡,隱現著青黛色如屏如壁、巍巍森然的最高山,我知道,那是方圓千裡的王之尊者——百山祖在默默俯視著這片土地,用他的林海清泉滋養著這方水土,無數溪流奔湧而下,彙成如詩如畫的雲和湖,彙成千徊百轉的大溪,奔流出麗水千岩競秀、萬壑爭流的懷抱,奔向平原易名甌江,經溫州進入遼闊的東海,實現最終歸宿的理想。
秀山麗水,浙江綠谷,這片沃土偏處江浙一隅,藏在深閨,數千年來,群山圍合、溫和濕潤的地理環境接納了一批批避世厭戰的遷徙子民。無論是“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隱士逸客,還是亂世兵戈中為求生存的逃難百姓,都在這裡受到大自然的無私佑護和慷慨賜予,在“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的一代又一代的耕耘中安居樂業,也將文化的遺產薪火相傳,澤被後世。今天,在雲和湖下游的古老渡口,如血夕陽在山,江中洲嶼縈環,一道青石築就的唐代水利設施——通濟堰設計精巧、古樸依然,背負著蒼苔蔓草,默默分水灌溉,仿佛兩千年前的模樣依舊,連同渡口至今矗立的明代碑亭,銘文歷歷在目,刻述建堰功績,遺跡與青山同老,伴碧水中流,見證著我們祖先文明的燦爛。

這是一方包容的水土,也是一片生態的淨土,她小心翼翼地守護著蒼翠濃郁的綠色植被,守護著潤澤純淨的水和空氣,不為現代工業文明所侵蝕。這裡的人們淳樸善良,仿佛見慣了數千年來的風雨,早已成就了淡然自得、寵辱不驚的品格,對遠方來客微笑常在,童叟無欺,心胸醇厚而寬廣。在當下熱門風景點飽經欺詐之苦的旅人,在這裡寄情於山水之間,相忘於江湖之外,感受陶然古風,人世間的真、善、美與天地山川如此和諧共生。

蘇東坡在他的《前赤壁賦》中真切地遣懷人生感悟: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我們都市中的凡人往往都在尋找自己的人生桃花源,尋求生活壓力下的心靈舒緩的出口。日月物華,風雨山川,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在這裡,我是一個永恆的行者,失落了紅塵中的自我,找到了精神家園,忘情於秀山麗水的世外桃源。







精選遊記: 麗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