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貓和小豬的美國之旅——(四)哈納之路

作者: 胖貓愛吃魚

導讀今天,我們要去完成一個壯舉,確切地說,是小豬要完成這個壯舉——大寰島!所謂大寰島就是從北面的“通往哈納之路”到達哈納之後,並不像大多數人那樣原路返回,而是繼續“南下”,繞著Haleakala火山開一圈,再回到機場附近以功德圓滿。通往哈納之路雖然多彎多橋多單行,但沿途熱帶雨林、懸崖瀑布、海灣海灘眾多,吸引著無數的游客一走“天堂之路”。 至於南面的 ...

今天,我們要去完成一個壯舉,確切地說,是小豬要完成這個壯舉——大寰島!所謂大寰島就是從北面的“通往哈納之路”到達哈納之後,並不像大多數人那樣原路返回,而是繼續“南下”,繞著Haleakala火山開一圈,再回到機場附近以功德圓滿。通往哈納之路雖然多彎多橋多單行,但沿途熱帶雨林、懸崖瀑布、海灣海灘眾多,吸引著無數的游客一走“天堂之路”。

至於南面的道路,往往被人們以“險惡”來形容,崎嶇不平、蜿蜒曲折、懸崖峭壁、飛砂落石,這都是驢友口中的“UNCOVERED ROAD”。不過,小豬向來是無知者無畏的,既然不是沒有人開過,那我們也可以嘗試一下,誰讓阿拉是從舉辦過國際戇戇運動會的城市出來的呢,“你行我也行”的口號我們還是知道的!

一早,我們帶好干糧向360公路出發,在進入360公路前有一個較大的鎮子,在那裡加油上廁所,然後正式開始“通往哈納之路”。這段公路修得不錯,基本都在半山腰沿著海岸線前行,由於是火山灰地質加上常年得到太平洋暖濕水汽的滋潤,植被蒼茂,車行其中,猶如在熱帶雨林中穿梭。沿途有很多小型的山谷,彙集了豐富的地表水,形成了各式各樣的瀑布和水潭。老外似乎特別喜歡這樣的景觀,幾乎每個瀑布處都停著一堆車子在拍照留念,甚至還有人在水潭裡嬉戲。而我們一來這種瀑布看多了不稀罕,二來為了趕路,所以按照既定方針,直奔大景點。

第一個到達的地方是一片山頭上的雨林,號稱登上半山坡可以俯瞰大海,景色非常壯觀。我們塗好防蚊液,戴上驅蚊環,一頭鑽進林子裡。天然的道路非常泥濘,兩邊都是參天大樹,分不清東南西北,只能埋頭苦走。濕熱的空氣不一會就讓人滿頭大汗了,前後左右都是綠得滴水(文雅一點應該叫做“蒼翠欲滴”)的植物, 只有幾朵紅色的大花還能用來提提神。

就在不知道盡頭在哪裡的時候,前方突然亮出一個口子,小豬興奮地說,快到觀景平台了!於是,我們三步並作兩步,再加一個箭步,衝了過去。操!這不是進來的地方嗎?哪呢?坑爹啊!小豬作為總策劃一下子就懵了,趕快翻看寶典,貌似是找錯山頭了。看看身後一左一右離得這麼近的兩根進出之道,沒想法,只能繼續踏上我們的“哈納之路”。

接著我們來到了Keanae半島,這裡風景如畫,有人稱之為“天堂”。“天堂”裡住著不少居民,路邊有庭院、農場、馬廄、植物園等等,而有些“部落”為了清淨,路到村口就攔住了。半島面向大洋的海邊都是Haleakala火山噴發出的岩漿流入大海時冷卻形成的黑色礁石,奇形怪狀,犬牙交錯,縱然歷經風吹浪打,仍是棱角分明。大浪至此,無沙灘之緩衝,更於雜亂的礁石間回旋激蕩,走投無路便水花四濺,猶如一幅黑白的山海長卷,又如一曲彭湃的交響樂章,頗為壯觀。而半島港灣的一側卻是風和日麗,風平浪靜,因公路開通而廢棄的碼頭上,殘留的纜墩繡跡斑斑,像一個滿臉滄桑的水手,訴說著昔日的繁華與熱鬧。

離開Keanae半島回到360公路往前不遠就是“通往哈納之路”的“中點”,路邊的小店以“香蕉蛋糕”而聞名遐爾,我們買上一個,再從後備箱裡拿出DOLE菠蘿、海鮮、面包和飲料等等,在旁邊的涼棚裡吃了一頓簡單的午飯。

下一個景點是Waianapanapa州立公園,這裡到處都是一種大樹,結類似桃子的果實,但幾乎沒有肉都是核,產量還特別大,掉在地上也沒人要,任其腐爛,回哺大地,搞得整片林子都是一股酸味。穿過林子來到岸邊,下面就是著名的“黑沙灘”了。遠遠看去,一個口袋型的海灣,兩邊懸崖峭壁,而中間面朝大海的地方是一片獨特的黑色沙灘。順著小路下去,走近一看才發現,這裡應該叫“黑砂灘”才對。黑色的火山岩塊在海浪衝擊和相互摩擦的作用下,形成了一顆顆圓潤的小石子,因此遠遠望去就像沙灘一般。

離開“黑砂灘”往前不遠就是Hana了,也許是風景都在路上的緣故,小鎮除了安靜之外,也沒有什麼名勝古跡,倒有幾分世外桃源的味道。據說這裡有個“紅沙灘”是裸體海灘,我們就很興奮地穿過垃圾場,爬下幾乎垂直的土坡,眼前果然是一片暗紅色的海灘,只是別說裸體了,就連人影都沒有。風大浪急,樹都成光杆的了,地上都是飄來的垃圾,還泛著海腥味,誰在這裸體啊?我們還是早點踏上回家的路吧。









































精選遊記: 茂宜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