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的底蘊

作者: 驛動之心

導讀小學時讀唐詩,對韋應物的《滁州西澗》非常喜歡,滁州閑靜、幽深、恬淡而悠遠的自然景色,使我產生了無盡的想像。“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人慵懶在此山水間,該是如何的愜意啊! 中學時學古文,讀到北宋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對“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進一步產生了神往。不僅羨慕歐陽太守懂生活,盡享“山水 ...

小學時讀唐詩,對韋應物的《滁州西澗》非常喜歡,滁州閑靜、幽深、恬淡而悠遠的自然景色,使我產生了無盡的想像。“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人慵懶在此山水間,該是如何的愜意啊!

中學時學古文,讀到北宋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對“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進一步產生了神往。不僅羨慕歐陽太守懂生活,盡享“山水之樂”,還能“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更佩服大文豪飛揚的文采,字裡行間把我們都吸引到了滁州西南的山林間,跟著一起游宴了一番。

中學時還讀過小說《範進中舉》和《兩根燈草》,皆選自《儒林外史》。這部清代諷刺小說的作者吳敬梓,也是滁州人,家在滁州全椒。

所以總覺得滁州是很有底蘊的。只是在火車未提速的時代,它離我們不遠不近距離有點尷尬。好在如今有動車,還有高鐵,滁州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便凸顯了出來。全椒和滁州南兩個站離得都不遠,去時動車兩小時可抵達全椒,返回高鐵一個多小時也可從滁州南抵達上海虹橋火車站。於是在深秋時節去了一回,近距離感知滁州的美。

全椒是個不起眼的小縣城,目前還沒有像樣的旅游接待設施,三星級賓館算是高檔的住宿條件了。但有時對原生態的探訪也是很能激發游趣的。

先去吳敬梓紀念館,規模不大且有些破舊,但走進去便能感受到文化的份量。“諷諧寓真”四字匾額下,豎著一塊石碑,上刻魯迅先生對《儒林外史》的一段評價。庭院中間是手握長卷、面向茫茫俗世的吳敬梓銅像。館內陳列著各種版本的文集,以及相關的出版物和手稿。出門是襄河,沿河正在打造“儒林文化”景觀帶。



左轉,順著河邊步行十五分鐘,便到了太平橋。此地有“正月十六走太平”的獨特民俗,相傳始於東漢。據說每年正月十六,遠近來此走橋祈福的人流有好幾十萬,已經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文化景觀。看上去橋並不古老,詢問得知是當地政府新造的。想來也是,古橋怎經得起現代人流的蜂擁啊,估計早就毀了。

離縣城不遠,還散落著一些景點。神山寺清幽淡定,龍山寺香火繚繞,黃栗樹的碧雲湖青山環抱,游人寥寥。沒有規模性的完整開發,這些原生態的小景點,至今保存著天成之美。



從全椒縣城到滁州市區,車程約一小時。琅琊山景區的游人相對多了些,但在這“山徑多落葉,慨然已知秋”的時節,氣氛還是顯得有些蕭瑟。但這種蕭瑟卻並不影響我們的心情,相反,倒添了不少訪古尋幽的雅興。國家4A景區,95元的門票也說不上太貴。

景區大門上是蘇軾題寫的“琅耶山”三個字。世人都知蘇軾的詞,其實他的書法也是一絕,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自出新意,不踐古人”。琅琊山出名,並非它236米的高度,也不是它斜坡75度的陡峭,而是“林壑尤美”的自然風韻,以及“歐文蘇字”的文化底氣。不知“琅琊山”何故又稱““琅耶山”,猜想“耶”是通假字吧。



進入景區,先游琅琊墨苑。歷代文人的墨寶被刻在大小不一的石碑上。能被稱得上文物的大多已被拓得有些模糊了,唯有明朝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書寫的《醉翁亭記》全文刻於整塊石壁上,估計是景區新鑿的。但無論碑刻新舊如何,古人的字或遒勁、或飄逸,意蘊和造詣都是現代打字一族所無法企及的,除了唏噓和贊嘆,我們只能慚愧。

出墨苑不久,過薛老橋,見有清泉流經山間。導游圖上標示的是“讓泉”,想必就是歐陽修文中提及的“釀泉”吧。一字之差,醉意全無了。經年累月的文化積累,醉翁亭已經成了一組頗有意味的古代建築群的總稱。從醉翁亭的蘇軾手書,到二賢堂內歐陽修與蘇軾的塑像,從影香亭牽魂的楹聯,到古梅亭的像形小篆,從意在亭的曲水流觴,到解酲閣的微醉酣暢,還有那塊被歐陽修喚作“菱溪”的太湖石,無處不透散著文人豪放中的優雅、隨性中的精致。很喜歡立於水中央婉約的影香亭,更愛柱上那兩行清麗的文字:“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出醉翁亭向右,沿琅琊古道行走。古道上的大塊青石已被歲月的腳步磨得很光滑,在秋日裡泛著溫潤。古道引著我們開始爬坡。一路上,雖沒有層林盡染的感覺,但綠蔭與枯黃交織,落葉隨輕風飄散,也是一派深秋的景像。過“蔚然神秀”石門洞再行不久,便到了深秀湖。湖不大,綠幽幽的,一座曲橋蜿蜒至湖心亭,亭畔連一座小拱橋,過橋已是對岸。此處並非古跡,是上世紀開挖的人工湖,巧取“深秀”二字為名,平添了幾分靈氣。古道盡頭,是建於唐代的琅琊古寺。



出景區,受朋友之邀,赴當地的一家菜館,品“太守宴”。菜館外觀並不顯眼,內裡卻別有洞天。樓上的裝修古樸雅致,包廂的名字均取自經典。改良的滁州土菜很激發食欲,安徽口子窖馥郁的香氣也令我們這些不勝酒力的人有些垂涎。於是,學著歐陽太守在“山水醉城”的滁州微醺了一回。

清涼時節,走了一條清冷的路線,享了一份清靜的游程,找了一番清心的感覺。悟性和才情雖有限,但自覺此行對滁州的底蘊還是有所探得的,個人感悟有兩條。其一是:山水崇尚自然,生活講求泰然,“微醉”是一種狀態,“糊塗”是一種樂趣。其二是:做人如吳敬梓般心明眼亮可以,經常反思深省也可以,諷刺挖苦之事就算無奈也少做。學習歐陽修,志向不在嘴上,實現抱負懂得理性推進,遇挫善於調整,不要孤傲離群,懂得與民同樂,與朋友分享好心情。說得有些沉重了,打住!繼續我的快樂修行……



精選遊記: 滁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