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昆明游-翠湖石林撫仙湖民族村海埂

作者: nntlixiang

導讀 2011年最後的幾天,老爸老媽突然想去旅游,先看了海南,發現不行旺季人太多,於是轉向西南,好吧,雲南還沒去過,冬天又是淡季,不如去昆明玩玩吧。忙亂中圈路線、訂機票、查酒店,在離元旦新年還有3天的時候匆匆踏上了雲南之行。 出發很不順利,飛機晚點3小時,到昆明的時候已經是半夜12點整。昆明的晚上有一點寒意,所幸老爸的學生小張來接機,很快到� ...













2011年最後的幾天,老爸老媽突然想去旅游,先看了海南,發現不行旺季人太多,於是轉向西南,好吧,雲南還沒去過,冬天又是淡季,不如去昆明玩玩吧。忙亂中圈路線、訂機票、查酒店,在離元旦新年還有3天的時候匆匆踏上了雲南之行。

出發很不順利,飛機晚點3小時,到昆明的時候已經是半夜12點整。昆明的晚上有一點寒意,所幸老爸的學生小張來接機,很快到了預訂的翠湖邊上的海鷗賓館。第二天起來,發現這個賓館真是離翠湖太近了,穿過門前一條窄馬路就到。這個季節裡,從西伯利亞來過冬的紅嘴鷗已經在翠湖的晨光裡飛得滿天滿地,公園是開放性的,不需要門票,很多市民和游客都來觀鳥,鳥兒也不怕人,你爭我搶的啄食人們拋出去的面包渣,人和自然的和諧在這裡得到了完美體現。沿著湖的西岸步行100米左右,就到了雲南陸軍講武堂,這是個很有點年頭的地方。一排刷成黃色的房子,仿佛是為了表現歷史的厚重。參觀是免費的,裡面有一個面積不大的展廳,講述了講武堂的歷史。繼續沿湖向前,是雲南大學的校園,我們進去淺逛了一下,沒有特別的感覺。

中午在酒店略作休息,下午從翠湖邊搭100路公交去大觀公園。順便說一下,這路公交來得特別慢,而且人特別多,建議還是打車去比較好。大觀公園在滇池的北端,因面向滇池有一座大觀樓,樓前有一副一百八十字的對聯而聞名,號稱天下第一長聯。大觀樓的滇池裡,也有許多的紅嘴鷗,聽說昆明有水面的地方,都是這些小東西。這邊的鳥兒比翠湖的更活潑,搶食都很生猛,襯著藍澄澄的天空,特別的有動感。公園裡別的沒什麼看頭,有幾株腊梅開花了,很清冽的香氣,讓我想起念大學時候的冬天。幾只貓兒在陽光中睡覺,有人驚擾時只是慵懶的眯一下眼。(小貼士:大觀樓門票20)

晚上老爸的學生帶我們去火車南站吃飯,這裡是法國人修建的老滇越鐵路的火車站改建而成,還保留了窄軌鐵路、老式馬燈等,餐廳本來就是候車室,有很濃郁的法式味道,裡面的裝修也很有特點。這裡的菜都是正宗的滇味,有個金條稀豆粉點擊率特別高,就是剛炸出來的粗油條配上碗豆粉攪成的稀糊糊,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蔥、辣子、姜等配料。我們點的另外幾個菜有點偏鹹,口味比較重,老爸老媽表示吃不慣,或許這就是地道的雲南味道吧。吃完出來,我們散步到了附近像征昆明的金馬碧雞坊,這裡是市中心最熱鬧的地方,後來百度了一下,金馬碧雞來源於昆明東邊和西邊的兩座山。(小貼士:火車南站1910的地址是五華區後新街8號(近第一人民醫院後門))

第二天我們的計劃是游覽石林。之前在網上查詢,綜合了前人的各種建議,決定不參團而是自由行,交通路線是翠湖->
東部客運站->
石林景區,回程按原路返回。於是一早起來,我們就打了個車往東部客運中心趕。開車的的哥很是健談,一路跟老倆口嘮嗑。到了東部客運站,發往石林景區的班車是滾動發車,人滿就走,經過一個半小時左右就到了。下車的時候,我特別注意了回去昆明的大巴也是在下車的地方買票候車。石林停車場離大門還有5、600米這樣,票價不菲,全價175。我們進到石林裡面,先看了小石林大名鼎鼎的阿詩瑪,再在大石林裡面轉悠了一圈,老媽腿腳不好,於是只走了主要的景點,看多了也有點審美疲勞。中午過後,隨著大批的團隊游客進來,石林裡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不停聽到導游喊話:“XX團的團友們注意了,XX點之前一定要在某處集合。。。。。。”或者是“XX團的團友拍完就跟上啊,我們去下一個景點。。。。。。”唉,這就是跟團的壞處。彼時我們已經游覽完了,正好錯開團隊高峰,回到停車場准備搭回昆明的大巴。這時候回去的散客還不多,我們等了好一會車才開。還等來了兩個老外妹子。石林可能是雲南名氣最大的旅游地之一,外國游客也比別的地方多。回到海鷗賓館在旁邊一個叫灣仔碼頭的茶餐廳解決了晚飯,味道還可以但價格小貴,三菜一湯吃了112。(小貼士:昆明的幾大客運站都在市區很遠的地方,從翠湖打車到東部客運站45元左右,東客到石林景區的大巴單程27元,返程同價,記得提醒賣票的不要保險否則默認加你2塊錢保險費,有點霸道。石林門票全價175,70歲以上老人免票,65歲以上優惠票130)

第三天計劃是去撫仙湖,這個景點不是外地游客的熱點,因為距離昆明比較近,大多是昆明人自駕前往,每年的旺季是4-10月份,冬天是淡季。之前網上查了前人的經驗,交通路線是翠湖->
南部客運站->
澄江縣城->
轉公交到撫仙湖祿充,回程按原路返回。於是早上起來退了房,帶上行李打車去南部客運站。昆明的南客比東客還遠,打車花掉了50塊錢。去澄江的大巴也是滾動發車,坐的人還不少,我們上了一輛不久就開車了。昆明到澄江路途不遠,只有70公裡左右,但是高速路只有一小段,剩下是二級路和盤山路,所以到縣城也需要1個小時左右。澄江是隸屬於玉溪的一個小縣城,由於正是旅游的淡季,又值中午,大巴開進縣客運站的時候,只覺得很冷清。按照網上的指點,果然看到客運站停車場邊有一排齊整的公交車,寫著縣城-祿充,可全都空無一人,連司機都不見。經過詢問,方知這車是半小時一班。好容易等到發車,從縣城到祿充的路況不錯,開了10多分鐘後,就上了沿撫仙湖的山道,路邊不時探出緋紅的花樹,山腳下是波光粼粼的湖面,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途中還見到一隊身著鮮艷賽服的自行車運動員在訓練。車到祿充,這是一個背山面湖的小村莊,放眼望去皆是三層以上的農家樓,大多數外表都比較漂亮,顯示了這裡村民生活的富裕。村上難得見到幾個人,連路邊的狗都是懶懶的。我們就近入住了公交站背後的林輝賓館,老板娘很和氣,整棟樓就只有我們一家游客,包了兩間標間100元就拿下了,反正他們淡季空著也是空。房間朝湖面的方向,很大的窗子,陽光直接照進來暖洋洋的。(小貼士:昆明南客到澄江縣城單程車票17元,從縣城到祿充的公交是3元,回程同價)

放下行李,我們打算去湖邊看看景色。景區有個門票每人10元,但是守門的也有點兒懶洋洋,估計是游客太少。大門後面也是密密麻麻的各種旅館和餐館,據說每年夏天旅游旺季的時候,這裡旅館全住滿,吃飯的地方都是人,價錢也是翻著倍兒的漲。湖岸有一片白色的細沙,不在北海銀灘之下,可惜面積小了很多,不知是天然形成還是人工鋪就。近水的岸邊排滿了擱淺的小游船,這些都是供游人到湖中游玩的,這時候沒生意,看守船的村民三三兩兩的曬太陽,有的聊天有的做十字繡。走到湖邊,湖水極為干淨和清澈,陽光射入水中,湖底的小石頭和水草亮得刺眼。極目而望,水面開闊,遠處一片霧氣迷蒙,看不到對岸,只覺得茫茫無邊,偶有幾只紅嘴鷗飛起,此外就是寧靜得讓人覺得遠離塵囂。據百度資料,撫仙湖水透明度平均有5-6米左右,最深達到12米,當地人都說這湖水可以舀起直接喝,當然這只是傳說,估計沒有人真的這麼做,但是也說明了水質的優良。沿著湖岸走了一段,已到筆架山下,山頂有一亭,想來遠眺的感覺會很好,可惜倆老人家體力不支只能放棄爬山的念頭。此時已到下午時分,游人逐漸多了起來,也有人租了游船往湖心而去。這裡的游船不論大小,全部是靠人力蹬,類似蹬自行車那樣,這樣雖然游客累一點,但是非常環保。我們問了一下游船的價格,50元一小時倒是不貴,怕蹬不動,畢竟老爸已是七十多的老人家,但大家實在心癢就合計說蹬不動就讓船隨水漂好了。上得船來,我和老爸一人蹬一邊,還好不是太費力,慢慢往湖心劃去。湖水還是很干淨,沒有發現一般景區常見的垃圾漂浮的情景,據說那座沉沒的古城就在東北方向的湖底,可惜無法一睹。蹬了一個小時左右,大家餓得肚子咕咕叫,於是棄船上岸找尋吃飯的地方。臨湖一色的大排檔,每家門前都有一個儲水養魚的水池,架子上列著一排黃澄澄的銅鍋,號召菜式全是清一色的銅鍋魚和銅鍋洋芋飯。魚都是現殺的,按照品種的不同價格從30-上百(單位是公斤哦,雲南通用的計量單位都是公斤,這和別的省份不太一樣)。一般比較大眾的是草魚、青魚,探頭一看,都很大一條,潑刺刺的在水裡游動,店家說這種魚太小了會腥。我們找了一家報價比較實在的(青魚30元一公斤),請老板娘撈了一條相對比較小的青魚,稱了居然也有2.2公斤。銅鍋魚其實是把魚放入清水中用銅鍋來煮,吃的時候可根據個人口味另外配上香辣的沾水,品嘗之下,確實鮮美,魚湯也很好喝。不過由於魚太大,有一半做了黃燜,不如銅鍋水煮的好吃。另一種特色是銅鍋飯,就是用米飯和土豆塊拌勻了在銅鍋裡烤一下,有點香有點脆,可能是飢腸轆轆的緣故我們一致覺得這個飯特別的好吃。吃得很撐的出來,忽然發現湖面已經迷霧散盡,東岸綿延的群山在夕陽的照射下好像是金的,原來湖面並不是一望無際啊。想起今天是2011年12月31日,沒想到今年最後的一次夕陽是在撫仙湖看到的。(小貼士:撫仙湖游玩一般是去西岸,祿充和陽光海岸是兩個開發得比較多的點,但兩地距離有20多公裡,分屬澄江、江川兩個縣,因此澄江的公交是不到陽光海岸的,如果要去那邊玩,只能自己開車或者和找當地人包車過去)

第四天是2012年的元旦新年,早上尋覓早餐的時候,順便逛了一下當地人的早市,很是熙熙攘攘,老媽收獲了一大張蘿蔔絲干,是用新鮮的蘿蔔切成條然後曬干再壓成地毯的模樣,價錢還便宜,我聞了一下,很香的蘿蔔味,老媽說回去拿來煮湯、炒、燜都很好吃的。於是我們抱著一捆蘿蔔絲繼續游覽了岸邊的老漁村,有漁民收了網正在收集打到的小魚,揀了幾條來看,比手指還細小,全身銀白有點像銀魚,不知是不是。沿著湖岸,還有一些正在興建的排擋和樓房,看來旅游業有欣欣向榮之勢,真希望撫仙湖以後也能保持那麼純淨。回到賓館退房後,我們告別了美麗的撫仙湖。(小貼士:縣城客運站對面有一些小店可以解決吃飯問題,但是味道一般)

回到昆明南客,大概是元旦的緣故,特別的擁擠,忙亂中打了一部的,連滾帶爬的擠上車,沒想到開車的司機是桂林人,見到老鄉格外健談,又和我們嘮嗑了一路。這次訂的是機場附近的景谷酒店,還不錯,裝修什麼的比海鷗好,還送三餐自助餐。酒店的自助餐水准有點出意料,本來以為附送的不怎樣,沒想到品種和味道還不錯,菜式冷熱葷素均有,雞鴨魚肉齊全,煲的湯也不錯。(小貼士:昆明景谷酒店地址:官渡區關上老民航路,從南客打車過來30元左右)

最後一天回程的飛機是晚上7點,於是計劃白天去雲南民族村和海埂公園看看。在酒店吃過自助的早餐,小張來陪同我們去民族村。民族村建在滇池邊上,裡面可以看到很多雲南少數民族的建築、風俗,在游客中口碑不錯。今天天氣格外的好,滇池這邊空氣比市區清爽很多,陽光燦爛,天空瓦藍瓦藍,甚至看得到高空飛過的飛機尾翼上紅色的圖標,園中的櫻花開得正盛,配上藍天白雲和陽光,特別的適合拍照,秋高氣爽就是說的這樣的情景吧。雖說是元旦假期,但是早上游客還比較少,我們一路看過去,學習到不少知識,比如阿昌族、德昂族、基諾族這些民族以前都沒聽說過,是雲南獨有的少數民族,再比如雲南一共有52個民族,其中人口5000以上的民族有26個。在怒族、佤族、基諾族的村寨,還看到有演員表演歌舞或者游戲,那些演員大多長得比較黑,眉目不似漢人,男的都留長發,猜想大有可能真的是少數民族原住民,我可真羨慕他們的長發,又黑又亮像緞子一般。中午在民族村裡面最大的那個餐館吃了午飯,價格不算太黑,味道將就。民族村面積還是挺大的,慢慢玩的話可以消耗掉大半天。(小貼士:民族村門票90元,65歲以上老人免票,有好幾個村寨都有民族表演,大像廣場每天也有三場表演,可惜我們沒看到。如果想全部都看,需要提前根據表演的時間安排好路線。民族村官方網站上可以查到表演時間表。)

從民族村的南門出來,就到了海埂公園的後門。看到我們是游客裝扮又在看地圖,路上有兩位老人主動給我們指路,讓我們感受到了昆明人的熱情和友善。海埂公園游客很多,顯然當地市民把這裡做為一個休閑的好出去,有的人在湖邊的長椅上曬太陽小憩,有的人自己搭了帳篷在草地上露營,更多的人席地而坐擺開郊游野餐的架勢,昆明人還是很會享受生活的。可惜的是我們也在這裡見識到了滇池的污染程度,水體渾濁藍藻很多。休息了一下,我們出了公園轉向海埂大壩,和海埂隔湖相望的是西山,據說從大壩上看西山像個躺著的睡美人。這招在很多景點都有使用,比如樂山大佛,人們的想像力是無窮的。大壩這邊的滇池水是經過淨化的,水質明顯比海埂公園那邊好很多,於是我們第三次看到了紅嘴鷗。這裡的紅嘴鷗比翠湖和大觀公園更多,大壩上人流如織,很多人往空中拋面包,引得鳥兒你爭我搶。滇池裡有游艇,船上的人一路投食,一大群紅嘴鷗追著游艇飛。走了一段看看時間不早,我們好容易打到一輛的士回酒店拿行李,一路上看到還有絡繹不絕的人前去大壩觀鳥。晚餐定在一家特色是麗江腊排骨的餐館,離酒店大約100米左右,門前鐵架子上掛滿了大片大片正在風干的豬排,完全就是整個豬肋骨的形狀。腊排骨火鍋78元,裡面有排骨、土豆、小瓜、胡蘿蔔、蘿蔔等素菜一起煮,味道很鮮美,老爸老媽都說好吃。分量也不算小,如果是三個人吃,再加一份青菜和主食就足夠了。吃飽喝足,小張送我們到機場,感謝小張的熱情款待,我們揮揮手作別昆明,只帶走一包蘿蔔干。

後記:回程的飛機非常准點,平安回到家時我開玩笑的說“散團啦”,盤點了一下開支,三人五日一共花費5600元,應該是比旅游團稍貴些,但是勝在時間、景點都可自己掌握,去了想去的地方,也看夠了想看的景點,父母覺得很開心。有道是:有志不在年高,盡孝還須趁早。


精選遊記: 昆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