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自由行(4):澳門歷史文化街區延續百年的歷史風韻

作者: 竹林小語

導讀澳門不大,但上演過太多的故事,從《雪狼湖》到《花樣年華》。2005年,澳門半島由22座建築和8座廣場組成的“歷史文化街區”在2005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的世界遺產,也成為澳門最有韻味的建築群。 關於它們的美,出生於澳門的作家鐘偉民一語中的:“一座城塗了脂、抹了粉,鮭魚紅、檸檬黃,蘋果綠和乳白的油漆修去歲月的痕跡,美得越發像布景,像水上舞台。� ...

澳門不大,但上演過太多的故事,從《雪狼湖》到《花樣年華》。2005年,澳門半島由22座建築和8座廣場組成的“歷史文化街區”在2005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的世界遺產,也成為澳門最有韻味的建築群。

關於它們的美,出生於澳門的作家鐘偉民一語中的:“一座城塗了脂、抹了粉,鮭魚紅、檸檬黃,蘋果綠和乳白的油漆修去歲月的痕跡,美得越發像布景,像水上舞台。”而人聲鼎沸的議事廳前地,便是這座“水上舞台”的正中央。

議事廳前地的廣場路面由碎石子鋪就,組成波浪形的圖案,碎石路一直延伸到聖母玫瑰堂和大三巴牌坊前,四周都是典型的歐陸式建築:仁慈堂大樓建於18世紀中葉,正面線條簡潔,後來又用新古典主義的表現手法增加拱廊,維持至今;聖母玫瑰堂色澤優雅明快,淺黃色外牆、白色浮雕和綠色門窗相映成趣,是中國很少見的西班牙風格教堂;民政總署大樓建於1784年,具有明顯南歐建築藝術特色,能夠找到許多圖案各異保存完好的葡萄牙青瓷方磚,在裡面行走,古老典雅的壁燈,石雕和鐵藝護欄都能帶領游人進入清幽的葡萄牙庭院。



老澳門人都說,新馬路是澳門最神奇的地方“光是一條道路,就能一邊通往蒙特卡洛,一邊通往東方梵蒂岡,新馬路的原名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這如外星人用語般咬舌的街名,實際上是葡萄牙名人的名字,然後以粵語音翻譯成中文。

順著新馬路繼續向前來到文化會館,就是當年的老當鋪德成按,文化會館的面積有限,卻會使游人一下子回到老澳門生活的場景,各種老式的茶壺、茶具、木頭桌椅、戲劇人物畫,明亮的窗子全部打開著,望出去就是澳門的老街區和陽台上主人種植的花草。文化會館二層是全中國獨一無二的金庸圖書館,所展示的金庸歷年名著,很多都是早已絕版的古董版本。





從新馬路斜穿出去,還有老街不能錯過,那就是始建於1862年清同治年間的福隆新街。如今,這裡依然是19世紀閩南建築風格的灰牆和紅窗,做買賣的也依然是堅持古法工藝,現做現買的澳門的老式餅屋和手信店,僅僅靠“試吃”便可以大快朵頤。當東方遇到西方,當古老遇到現代,就連美食,也會變得繽紛多彩。



門票:公共區域全天開放,免費游覽,但仁慈堂大樓內部不開放。

民政總署大樓開放時間:9:00~21:00 周一休息 聖母玫瑰堂開放時間:10:00~18:00

文化會館/金庸圖書館開放時間:10:30~20:00,金庸圖書館門票5元澳門幣/人。

交通:乘坐2、3、3A、4、5、7、8A、10、10A、11、18、19路公共汽車新馬路站下車。

游覽路線:議事廳前地—仁慈堂大樓—民政總署大樓—聖母玫瑰堂—新馬路—德成按文化會館/金庸圖書館—福隆新街


精選遊記: 澳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