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鐘樓灣胡同晨鐘暮鼓歷史遺痕

作者: 竹林小語

導讀胡同,可以是北京最小的元素,但同時,它也是古都最大的精華。胡同北京,也許不是最絢爛的北京,卻是最屬於平民的、最溫暖舒坦的北京。鐘樓灣胡同雖然全長只有757米,卻因鼓樓鐘樓的加盟而格外引人矚目,成為老北京風貌的單傳一脈。過去,這裡有鐘鼓樓晨鐘暮鼓中嶄新一年的勞作和休憩,現在,這裡有29個奧運“腳印”一步步地向“鳥巢”邁進的恢弘和壯觀。鐘樓灣 ...

胡同,可以是北京最小的元素,但同時,它也是古都最大的精華。胡同北京,也許不是最絢爛的北京,卻是最屬於平民的、最溫暖舒坦的北京。鐘樓灣胡同雖然全長只有757米,卻因鼓樓鐘樓的加盟而格外引人矚目,成為老北京風貌的單傳一脈。過去,這裡有鐘鼓樓晨鐘暮鼓中嶄新一年的勞作和休憩,現在,這裡有29個奧運“腳印”一步步地向“鳥巢”邁進的恢弘和壯觀。鐘樓灣胡同占據的北京中軸線,它將整個城市貫穿在一起,也在意識上,將整個中國聚結在皇權的腳下。如今,這裡不再有威嚴的但在胡同中倘佯,你仍然會感到像在發黃的老照片中漫步:隨便找個院落,就能盤問出歷史深處的一段段故事。



鐘樓灣胡同名稱源於20世紀40年代,但它的形成時間卻在數百年前。元大都城興建時,此處被確定位於皇城之北的中心地帶。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後在修建宮殿時,同時,在此地修建了鐘樓和鼓樓,

還未到胡同口,你就會領略到鼓樓的巍峨壯觀。它作為元、明、清三代都城的報時中心,至今已有悠久的歷史。中國古代鐘鼓樓制度源於漢代,早在漢代已有“天明擊鼓催人起,入夜鳴鐘催人息”的晨鼓暮鐘制度。不過,雖然中國很多地方都有鐘鼓樓,但北京鐘鼓樓規模最大,形制最高。其中,鼓樓通高46.7米,初建於明永樂十八年。二樓原有更鼓25面,其中大鼓1面小鼓24面,代表一年二十四節氣;隨著世事滄桑,更鼓大部分遺失,現僅存大鼓一面。鼓高2.22米,腰徑1.71米,鼓面直徑1.4米,用整張特大牛皮蒙制而成。清代時,按“晨鐘暮鼓”的規律,鼓樓的報時之職由清宮鑾儀衛承擔,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勞作均以此為度,直到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故宮,鑾儀衛消失,鼓樓才結束了數百年的辛苦勞作,靜靜地矗立著,成為古都漫長歲月的見證人。每到年節,渾厚有力的鼓聲,仍然在生生不息的時光流變中,在若隱若現的歲月軌跡中,訴說著皇城積澱千年的城市品格。



鐘樓灣胡同呈南北走向,北起豆腐池胡同,南有兩個出口分別通鼓樓西大街、鼓樓東大街,但若是你想要漫步胡同,則最好從胡同的東南出口進入,那裡的標志,就是美國副總統拜登曾駐足的“姚記炒肝店”。走進大門,撲面而來的,古樸熱烈的深紅色,木窗木門、八仙桌長條凳,都在訴說著百年老店笑傲江湖的非凡氣質。一小碗炒肝加二兩包子,曾經是很多老北京人最垂涎的市井組合,雖然簡陋,卻肥而不膩、稀而不泄,是最本真的胡同風韻。文化的差異,使拜登未能體會舊京“性格菜品”的精妙,但若你身旁坐著邊捧著碗撮著炒肝邊搖頭晃腦的北京土著,定會使你有種向往的衝動,無論是否接受,也定要叫上一碗嘗嘗。



走出“姚記炒肝店”,你只需往東步行十幾米,便又是一家老字號“爆肚任”爆肚分為肚領仁、肚板兒、葫蘆兒、散丹等六大類,每類在滾開的沸水中翻騰的時間都有細至毫秒的差別,所有調料亦和涮羊肉調料相似但絕不相同。據說,吃爆肚的最高層次不在於細節的把握和調料的濃淡,而是在於“齒感”,如果鄰座的人聽聲音以為你在嚼一塊嫩黃瓜,就證明你已經力克群雄,進入行家陣營。

酒足飯飽,該溜彎消食了,你的面前,就是人聲鼎沸,但同時,又鬧中取靜的鼓樓文化廣場,鼓樓的聲望讓這裡經常會出現旅行團的身影,拉到活的人力車夫興高采烈的向游客們介紹胡同的傳說軼事,沒活干的“板爺”們則忙裡偷閑,靠著人力車,在暖暖的陽光下打個盹兒。



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鐘樓和鼓樓中間是個集市,賣的是老北京的東西,小吃、玩意兒、日常家用,來買來逛的無非也是些北京人,早上喝豆汁連帶買菜,中午吃爆肚順便逛街。如今,這裡游人如織,但身著羽絨服的大爺大媽們,依然興味盎然的在廣場裡下棋搓麻,只要胡同不變,他們的生活,仍然如百年前平凡平靜,如同飄散的茶煙。在文化廣場西側,很多老屋子還是原來的模樣,平時,規整而端方的四合院裡,太陽底下曬著被子,睡著懶洋洋的小貓小狗,春節頭幾天,則是老街坊們拜年、團聚、聊天,包餃子,走親訪友,有人說,北京文化,是一種閑人文化,在這裡走走,你會發現這座城市愛恨糾纏過的恬淡和從容。



“鐘鼓樓吸著那塵煙任你們畫著他的臉;你的聲音我聽不見……是誰出的題這麼的難,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很難想像,寧靜的鐘樓灣胡同,竟然孕育出何勇一曲極具搖滾意味的《鐘鼓樓》。隨著旅游的興起,鐘樓灣胡同裡,特別是鼓樓文化廣場兩側也誕生了一大批頗合老外和文藝青年胃口,在時尚圈頗有些名氣的酒吧,但無論酒吧人氣多麼火爆,卻遠不如後海南鑼鼓巷張揚,房子破破舊舊,門臉窄窄小小,隔壁院子裡的小貓蹲在屋頂上喵喵叫,然而,當你推開大門,展現在你眼前的,或是全新的時尚潮流,或是中西合璧的儒雅淡然的風貌:在“腳下咖啡”的天台上,你可以南望鼓樓,北見鐘樓,獨覽鐘鼓樓過去和現在的影像,在綿長的胡同裡清晰重疊;在“Zen”酒吧或“紅雲閣賓館”裡,你可以看到高高的棗樹依映著精致的灰色磚雕影壁。透過大紅色的格廊,鐘樓就在眼前。也許,這裡不是一個豪華的酒店,但是,它是一個可以私享的家,你可以和女主人一同坐在庭中樹下品茶,在古雅精巧的院子聽著鳥語花香,就像住在一個老北京的親戚家裡。



順著胡同繼續往北,鐘樓便會向你撲面而來。鐘樓始建於1420年,通高47.9米,共二層,報時用的大銅鐘懸掛在二樓正中的八角形木框架上,鐘高5.4米,體厚0.27米,重約63噸,是中國最重的大鐘,兩側吊一根兩米長的圓木,用其撞擊大鐘時,聲音純厚綿長、圓潤宏亮,京城內外方圓十數裡均可聽到。

當你在鐘樓遠眺古都新貌,俯瞰什剎海全景時,請不要忘記,你的胡同之行,還有鐘樓灣胡同的北側部分,這裡,仍然有著精致的平房,深邃復雜的小路,無數發生在大雜院裡的家長裡短,千年古都與時代和諧共融卻又不失京腔京韻的老北京風俗長卷,就在鐘樓飽經蒼桑的腳下,向你徐徐展開。如果運氣好,你還可以請老人們講胡同裡的故事,但若是運氣不好,你則只會面對嚴肅的拆遷公告無語唏噓。但無論如何,只要走進鐘樓灣胡同,你就會深深感嘆,胡同,不是北京的一段歷史,而是這裡不能停止、不能完結的生活,也許有一天,整個胡同將成為一場難尋的夢境,但這個胡同的記憶卻永遠耐人尋味,成為歷史變遷的縮影。



精選遊記: 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