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游晉中

作者: sindywindymoon

導讀天寒地凍游晉中 行程:廊坊——平遙——喬家大院——太原——晉祠——廊坊 去程:廊坊——G4——石太——太舊——大運——平遙古城——喬家大院——太原,6小時(路程)。 返程:晉祠—太原——G5—廊坊,5.5小時。 全程高速,往返1200公裡。 G5路況明顯比G4好,車少路寬。但似乎距離要遠一些。沒有具體計算,留待下次考證。過石家莊後高速進入山區,左右盤旋。如 ...

天寒地凍游晉中

行程:廊坊——平遙——喬家大院——太原——晉祠——廊坊

去程:廊坊——G4——石太——太舊——大運——平遙古城——喬家大院——太原,6小時(路程)。

返程:晉祠—太原——G5—廊坊,5.5小時。

全程高速,往返1200公裡。

G5路況明顯比G4好,車少路寬。但似乎距離要遠一些。沒有具體計算,留待下次考證。過石家莊後高速進入山區,左右盤旋。如是平日多大車的情況下,很難走。過年期間基本都是小車,開到120~130都不算稀奇。



一、平遙

中午出發,到平遙已經天黑了。一路上問了幾家客棧都已滿員,最終預訂了平遙大戲台院內的東南海賓舍。春節期間土炕288,還算干淨。但土炕居然不是用火燒的,而是像暖氣一樣熱水的。所以不熱,說說而已罷了。







東南海賓舍位於平遙大戲台院內,原來是戲劇院的宿舍,前後共六進院子,大小不一。我們住的南海院最大,有十來間房,東海院有兩層小樓,也有十來間房。最小的是中海院,是標准的四合小院,正房加東西廂房共六間。除此之外還有西海園、北海院、東南海院,各院房舍數量不一,也算頗具規模了。

















平遙大戲台,每天中午、晚上都有演出,同時供餐,就餐的同時可以觀賞民俗歌舞表演,十分熱鬧。可惜我們到的晚了,已經沒有座位了,只好遠遠眺望了幾眼。平遙古城春節期間在古城南門外有燈展,還有戲台現場演出晉劇。天寒地凍的,遠遠看去,都能看到演員頭上蒸騰的熱氣。








平遙作為晉中最重要的商業城市,現在還保留著相當多古老的遺跡,。比如說名家鏢局舊址、名家票號舊址。這些舊址多達幾十家之多。最著名的當然要數中國票號的始祖——《日升昌》票號了。在這個小小的兩進院落中,創立了現代商業銀行的行事規範基礎。在“賬房”裡,似乎還有劈裡啪啦的算盤聲;在信房裡,那厚厚的信札中似乎還有剛剛飛來的急件;院落中,似乎還有跑來跑去的小伙計在傳話做事……當年一片繁盛的樣子。據說,當年平遙城中的孩子們,要想有出息,最好的出路就是進票號當伙計、當掌櫃。所以票號收伙計、收學徒的規矩也十分嚴格:“年十三至十六歲,身高五尺,三世清白,珠、算、楷樣樣精通”。對比時下的孩子們,符合這個條件的似乎也不多啊!











商業繁盛興旺的城市,保衛工作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平遙的鏢局行業也十分興旺發達。當年的鏢局不僅承接貨物的押運工作,同時也幫城中的商行店鋪做現場保安,看家護院,也承擔客商往來出入的人身保衛工作。在中國鏢局這個小小狹長的院落中,是當年最具盛名的鏢局,據說他們家的地窖中常年藏有數十萬兩的白銀呢。





在平遙這樣一個商業氛圍濃厚的古城中,文廟同樣有著超然的地位。這裡寬敞、雄闊,古柏森森,不僅在封建社會是讀書的好地方,就是在新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後的幾十年中,直到2003年之前,這裡都是平遙中學的所在地,也是山西省內數一數二的好學校。當然,現在平遙中學已經從古城中遷了出去,僅留下這片廟宇供人瞻仰。















二、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位於平遙古城相鄰的祁縣,是當地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民居建築之一,因為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在這裡拍攝而聞名國內。喬家大院占地7000余平方米,前後共計六個院落,分別居住喬家四十數十余口人。六個院子規制大體相同,均為正房廂房結構。其中尤其以老人居住的“毋不敬”院,喬致庸本人居住的第三號院子最為富麗。

傳說喬家以磨豆腐發夾,歷經三代積攢下相當於當年清政府國庫七分之一的巨額財富,而又於之後的十余年間因亂世動蕩而不得不散盡家財,遠走海外,其中多少故事令人唏噓不已。

喬家大院從建築分類上來講是十分典型的北方民居,有著濃郁的山西鄉土特征。高牆、深院、坐北朝南的建築,繁復華麗的門樓雕刻,注重實用而非裝飾的房間設計,相比於同樣以富豪出名的江南商人,說這院子是豪宅,大抵主要是說它占地面積廣闊,院落數量眾多,牆高院深,人口眾多。而江南富紳的豪宅相對更為注重追逐時尚,有當時時髦的西洋式二層小樓,有電燈玻璃窗,等等等等。想來晉中地區位於內陸山區的地理位置也是這一區別的重要原因。晉商財不外露的本性在喬家大院中也有所體現:牆,夠高夠厚,外人對院中的情形絕難一窺;房,數目眾多,但各盡其用絕無浪費鋪張。整個大院中只有老人的居所使用了木質地板,其他所有的院落一律青磚鋪地,既尊老又節儉。

從喬家大院的院落分布來看,幾個院子不是同一時間修建而成的,因此也談不上標准的幾間幾進,但可以看出在建造的過程中,還是遵循了對稱的建築原則,因此就有了如今雙喜結構的大院。

喬家大院也有自己的鎮宅之寶,花梨木的岫玉九龍屏風,鐵木的犀牛望月銅鏡,慈禧太後賜的九龍宮燈如今大大方方的擺在那裡讓大家觀賞,可惜我們到的太晚,天都快黑了,匆匆一觀就到了關門的時間,沒有能夠仔細認真的欣賞這個和故宮其名的民宅,有些可惜。























三、晉祠

小學的時候在課本上學過描寫晉祠的文章,題目作者都已經忘記了,但是對晉祠難老泉和侍女像的描寫居然幾十年後還能想的起來,如今有幸實地一游,大開眼界,古人誠不欺我!

說起晉祠的歷史,不得不提起周成王桐葉封弟的故事,小學課本上都有,不再啰嗦,如今晉祠說起來還要強調一下,當年李淵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也曾經在這裡祭天興誓,得到了聖母娘娘的保佑,因此才有了後來的大唐盛世。如今晉祠中令人難忘的有三絕、三寶和三匾。

晉祠三匾分別是“水鏡台”“難老泉”和“對越”牌坊。本人對書法沒有研究,只覺得所有匾額上的字的寫的好看,僅此而已。

晉祠三絕是指獻殿、魚沼飛梁、和聖母殿這三個令人叫絕的建築。現在的晉祠主體建築修建於宋代,距今一千多年歷史。魚沼飛梁作為中國最古老的立交橋得到了梁思成老先生的贊譽。獻殿的鬥拱榫卯結構精巧之余更是十分結實,歷經千年毫無損傷,在1955年原地原料翻建。獻殿是修建在聖母殿前放置貢品的殿堂,四面沒有牆,只有柱子支撐房頂,這一方面是為了保證貢品能夠通風保持經久不壞,另一方面也為後人研究宋代建築工藝提供了方便。聖母殿現在已經不對外開放了,只能在外面看出是七間六進的結構,分為正殿和左右偏殿。聖母殿外的木柱子,都不是垂直地面的,而是向內傾斜,使得聖母殿的結構更為穩固,因此才能千年不倒。

三寶是指周柏、難老泉和聖母殿中的侍女像這三件一旦失去就不可能再有的物件,因此稱寶。

周柏傳說是周朝種植的柏樹,幾千年仍然生生不息,長壽是中國人對生活的普遍期許,長壽的樹自然令人崇敬。難老泉也是這麼個意思啦。

但三寶中最令人驚嘆的是聖母殿中的彩繪泥塑,據說都是宋朝的原物,歷經千年仍然色彩鮮艷,人物形態各異,他們或喜或愁,或嗔或怨,表情生動,現在不能近觀,從殿外遠遠望去都能感受到栩栩如生的氣息,令人實在是神往啊。離門口很近的兩個小內侍,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身體微微前傾倒向聖母娘娘,眼神也向聖母娘娘方向飄著,更有意思的是他們的耳朵大小不一,都是朝向聖母娘娘的那邊要稍微大些,這樣聽吩咐才能更真切些吧。大殿右側偏殿中的侍女,都是些戲子之流,其中一個頭戴紅花的姑娘臉上,左邊喜,右邊愁,十分有趣。據說是一邊因為受了封賞而高興,一邊又感懷身世而傷悲。左側偏殿中的侍女,有一排是拿著抹布什麼打掃衛生的,其中還有一位圍著圍裙,肩搭抹布的廚子,愁眉苦臉的似乎是在為不知道該給聖母娘娘做些什麼好吃的而發愁,十分有趣。如果能有機會近距離的賞玩一番,該有多好啊!

















精選遊記: 太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