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美食游

作者: 知冷齋

導讀我進出新加坡不下十次了,當然每次考察的都是她的機場。新加坡自稱亞洲門戶(Gateway to Asia),連結來自各大陸進出東亞和東南亞的航班。新加坡的樟宜機場堪稱轉機者的天堂,不僅可以購物,吃飯,還可以看電影,享受免費按摩椅,抽獎,游泳,還有戶外小花園,兒童可以玩滑梯、科學探索等等,總之應有盡有。每次我在新加坡轉機,都恨時間不夠,最後都是推著滿車的� ...

我進出新加坡不下十次了,當然每次考察的都是她的機場。新加坡自稱亞洲門戶(Gateway to Asia),連結來自各大陸進出東亞和東南亞的航班。新加坡的樟宜機場堪稱轉機者的天堂,不僅可以購物,吃飯,還可以看電影,享受免費按摩椅,抽獎,游泳,還有戶外小花園,兒童可以玩滑梯、科學探索等等,總之應有盡有。每次我在新加坡轉機,都恨時間不夠,最後都是推著滿車的購物袋一路小跑去追飛機。

我有幾個舊同事是新加坡人,他們的特點是英文比中文流利,但中文比英文好懂。新加坡人很以他們的新加坡英文而自豪。在中國,如果有人說你講的是“Chinglish”,那是說你的英文真的太爛了。但在新加坡,“Singlish”是一門正規的語言,兩個新加坡人用Singlish談話,能很快地拉近距離。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新加坡人都能在標准英文和新加坡英文之間自由轉換,那種感覺就像四川人在普通話和四川話之間跳進跳出。

說到“吃”,每一個新加坡人都眉飛色舞。我來之前,一個新加坡朋友專門發了郵件告訴我在哪裡吃,吃什麼,怎麼吃。朋友說,到新加坡,一定要吃。傳統新加坡華人見面的問候語就是“吃飽沒”,充分體現了“吃”在新加坡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新加坡美食綜合了中國福建和廣東的食譜,混合了馬來和印度的特色,自成一體。 周六一大早,我就開始了我的美食之旅。 先去牛車水(中國城)。牛車水這個名字本身已經很有趣味了,那裡的大排檔更是是難得的好吃。我遵從朋友的建議,哪家有人排隊就吃哪家。不管三七二十一,看見有排隊的,就趕緊先排上。有一個賣卷餅的女人,一邊卷餅,一邊收錢,還要吩咐丈夫備料,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來,偏偏碰到我這個異鄉人,看中了她家的鮮蛤。煮蛤的程序顯然和卷餅不同。女人的頭發都幾乎豎了起來,像電影裡的快動作一樣忙裡忙外,用她的三頭六臂給我煮了一盤蛤,同時還給排在我後面的人卷了三套餅,還不忘給我添一碗清水和一小碟檸檬片,說“洗手用”。真是沒想到,在大排檔還能享受到吃完海鮮用檸檬水洗手的待遇。 有一個粥店門口排了很長的隊。我在排隊之前准備先估算一下時間,就跑到隊頭問剛剛買到粥的人,“排了多長時間?”那人看了看表,說:“一個小時吧。”“啊?什麼好吃的粥,值得排一個小時?”“這裡的粥材料很新鮮,用料足,我每周都來吃。”噢,好吧,您慢慢享用吧,我就不排了。無非就是碗粥嘛,我可以自己用一個小時熬粥,也可以材料新鮮,用料足。

等看到“天天海南雞飯”門口排的隊,那才叫崩潰。先排隊拿號,再排隊取飯。拿號的隊都已經排到市場外面去了,沒有兩個小時是拿不到號的。記得以前曾碰到一個人,自稱與“天天海南雞飯”的傳人稔熟,拍著胸脯說,以後去新加坡,帶你去吃海南雞飯,不用排隊。我當時心裡很詫異,不用排隊算什麼恩惠啊,今天才知道,真的是很大的恩惠啊。

市場裡還有一家專門賣“台灣古早街油條”。我很新奇,只賣油條能掙多少錢。店鋪和其他店鋪面積一樣大,想必租金也是一樣的。我本想嘗嘗油條專賣店的油條有何特色,卻被店家告知,“已經賣完了,明天早點來。”我指著筐裡說:“這不是還有嗎?”“已經軟了,不好吃了,不能賣了。”三個人,看似父母帶著一個女兒在打點生意,已經收拾攤子准備離開了。這裡開店的大多都是家庭小作坊,帶了一天的料,賣完了就走。這種“小富即安”的生活狀態令人羨慕。

下午,我轉道去萊福士酒店。和牛車水的煎炒烹炸不同,這裡一派英國殖民氣息。門口兩個印度人裹著高高的頭巾在迎來送往。酒店的外牆白得耀眼,配上滿園的檳榔樹,和回廊裡的奢侈品店,到處散發著不勞而獲的氣味。我來到二樓的Long Bar,這裡有著名的“Singapore Siling”。裡面人很多,都和我一樣是慕名而來的旅游者。Sing有六種,我點了綠色的Siling,然後坐在吧台邊,吃免費花生。酒吧屋頂的風扇竟然是幾把中國蒲扇,在機械軸的帶動下整齊劃一的搖擺著。





外面艷陽高照,我卻坐在一個黑乎乎的酒吧裡,和一群獵奇的老外一起,在下午三點鐘一個人喝雞尾酒吃花生,只因為旅游介紹說這裡是必游之地。除了游客,再不會有人做這樣的傻事了。



離開萊福士,我沿著河邊走到魚尾獅公園。這裡就是新加坡標志的魚尾獅雕像了。一般這類地標性旅游點旁邊都充斥著惡俗的商業,比如照相、畫畫、千篇一律的紀念品商店,還有滿天飛滿地跑的兒童塑料玩具。但在這裡,統統沒有。只有歡樂的游人爭相和魚尾獅照相。每次在電視上看到魚尾獅的鏡頭,都是用來代表新加坡。如果不考慮代表性的沉重壓力,這個雕像其實相當可愛。為了方便游人照相,專門搭了一個觀景台延伸到魚尾獅像的前面,可取景的地方一下子增加了好幾倍,游人不用擠在一起和陌生人合影了。



正好有一艘游船靠岸了。我趕緊買了票跳上去。開船的老伯是個華人,很熱心地給我講解兩岸的風景。老伯說,新加坡太小了,每年總要出國幾次度假,解解悶。還說下個月要去北京看長城。我提醒他,四月的北京還挺冷的,要帶一件薄毛衣。我看老頭不語,突然想到:“您是不是就沒有毛衣?”“是啊,是啊,沒有毛衣。只能去買了,還要買五件,我們一家五個人去,一人一件。”老伯又跟我商量說:“不用穿毛衣吧。我不怕冷,上次去馬來西亞的一個山頂,很冷的,我穿一件長袖,也不覺得冷。”我大笑道:“老伯,你看沒看地圖,馬來西拉和北京離多遠,馬來西亞能有多冷?”新加坡一年四季都是夏天,區別是“熱”、“很熱”、“非常熱”。常年在這個溫度裡呆著,當然無法想像需要穿毛衣的溫度。穿一件長袖,已經覺得很溫暖了。新加坡人管洗澡叫“衝涼”。記得有一個新加坡同事冬天來北京出差,加班到半夜,突然喊道:“不管了,今天做不完了,回家衝個涼就睡覺!”大家都笑,外面零下十度,還有人要衝涼。





在克拉碼頭下船,在岸邊的酒吧街吃了一肚子的甜點,便出發去東海岸公園,據說那裡有美味的海鮮。放開肚皮吃了一天,感覺很爽快。但一想到自己的減肥大業,便又有些沮喪。大不了明天的飛機餐不吃了。




我的二十八國游記,請見http://***/linzhaowen


精選遊記: 新加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