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在旅途》之<單騎周游珠三角>(四)

作者: 任在旅途上

導讀2003.10.24 星期五 晴 人困車乏,一覺睡到大天亮。7:00正,手機鬧鈴准時響起,把我從睡夢中拉起。一骨碌起床,快速洗漱完畢,出外找早點吃。 出了旅店門口到了十字路口,一間臨時飲食檔口正在忙著生意。我過去找了個位子坐下,看看早點種類,發現有粥、有腸粉、有雞蛋等。我點了一份“藥材肉絲粥”,再要了兩個雞蛋,幾口就下肚了。吃完買單,只要1.5元,真是物 ...

2003.10.24 星期五 晴

人困車乏,一覺睡到大天亮。7:00正,手機鬧鈴准時響起,把我從睡夢中拉起。一骨碌起床,快速洗漱完畢,出外找早點吃。

出了旅店門口到了十字路口,一間臨時飲食檔口正在忙著生意。我過去找了個位子坐下,看看早點種類,發現有粥、有腸粉、有雞蛋等。我點了一份“藥材肉絲粥”,再要了兩個雞蛋,幾口就下肚了。吃完買單,只要1.5元,真是物美價廉。

7:30,扛著單車下樓,告別旅店的伙計,開始上路。

穿過小巷,轉上國道。順著國道南下,數十分鐘後,騎到了佛山與中山交界處,以河為界,一橋相連。我衝上大橋,下橋時看到橋下跨馬路的歡迎牌“中山市人民歡迎您”。



下了橋就是中山市的東風鎮。雖然與順德只有一河之隔,但這裡少了一份順德的喧囂,多了一份鄉村的寧靜。路邊的鄉村還保留了一些老房子,路邊的田地裡一些婦女正在勞作著。正騎著,馬路中間的一群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只見男男女女一群人圍在馬路中間的花壇隔離帶中,中間放了一張小桌子,桌子上似乎放了一些供品,其中一些人正在跪拜,不知是拜哪路神仙?

過了東風鎮,幾十分鐘後到了小欖鎮。鎮雖然叫“小欖”,氣派到有點都不“小”。其他不說,光是“小欖車站”的規模,就超過了許多縣市的車站。

在小欖鎮國道旁的房屋屋頂上,我還發現竟然有“小欖船舶”的大型廣告牌,不知道是真的生產船舶還是只是生產船舶配件?如果是生產船舶,那小欖鎮可真夠牛的。



車子騎過小欖鎮,我放慢車速,停車在路邊一村莊休息片刻。從背包裡拿出錄音筆,按鈕播放“中國民樂”,邊聽音樂邊推車上路。

又騎了一個小時,已經到了中山市市郊。背後感覺越發沉重,於是停車解下背包,將背包中的書籍等部分物品轉移到挎包中,輕裝上路。

9:45。我已經到了中山長途汽車站。從105國道左轉,就進入中山西大道——富華大道。一進入富華大道,感覺心情就很是舒暢。剛才在路上吸了一路的騎車尾氣,特別是騎車上佛山中山交界處的大橋,被一輛嚴重超載剛才的大卡車噴了滿身的黑棋,現在看到的是干淨的道路和滿眼的綠色,吸到的是干淨的氧氣,中山市的第一印像格外的好。



富華大道的特點不在於其六車道的寬闊,而在於其車少對比下的寬松。偌大的大道,只有幾輛小車在跑,我都忍不住加入奔馳的行列。

沿富華大道一路東行,就進入了中山市區。市區也是非常整潔,地上幾乎看不到垃圾,街道兩邊的建築也頗為干淨寬松。中山的公共汽車都是新款式,整潔寬敞,透過公車玻璃,車裡的乘客不多,都有座位。不禁感嘆:中山人活的輕松自在!

過了幾個紅綠燈,前方出現了一座橋。初看此橋很不起眼,看了橋頭立著的介紹牌,才發現此橋的特色。原來這座橋是一座吊橋,一天中的特定時間橋面將被吊起!難怪橋面是鋼板的,橋的兩頭各有一個大立柱,鋼索拉著各自一邊的橋面。白天放下橋面,晚上就吊起橋面。這樣的橋只在電視上見過,與倫敦塔橋功能相似,國內從來沒有看到過類似的橋。想不到今天我竟然在中山見到,真是幸運!

過了橋,迎面看見“歡迎光臨步行街”的招牌。步行街口立著大碑:“孫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石碑旁邊是孫中山正要坐上黃包車的銅雕。從街口往裡看,步行街兩邊都是嶺南騎樓建築,間或有西洋建築的尖頂凸現。



剛想推車進步行街參觀參觀,一個保安攔住我的去路:禁止車輛入內!正疑惑間,看到街口的指示牌上寫著布告:上午8點至11點、下午3點至5點、晚上7點至9點……車輛禁止通行。原來如此!拿出手機看時間才10點多一點,決定先去看看興中道——中山市的標志性景觀道。

在老城區的大街小巷裡轉了十多個彎,眼前豁然開朗,興中道到了。兩排筆直的棕櫚樹整齊排列在大道中間,一眼望不到盡頭。棕櫚樹兩邊各是三車道,再旁邊是自行車道林蔭樹,再是自行車道,再是人行道林蔭樹,再是人行道,大道的最旁邊是街頭公園和花壇草坪,整條興中道被綠蔭覆蓋,騎車在其中感覺進入綠色的世界。興中道的南端是小山坡,小山坡上一座十幾層高的大樓正面俯視著興中道,器宇不凡。查看地圖,原來該大樓是中山學院的教學大樓。中山學院真是選了個好地方。

如此美景,讓我也有些陶醉。我在人行道上找了個座位坐下,靜靜地欣賞中山人的街頭景色。

10點40分了,差不多可以去孫文西路了。為了更多的觀看中山市容市貌,我這次沿著柏苑路、民族東路、民族路騎行,等我趕到孫文西路步行街的東街口時,離11點只差了2分鐘。

我在街口停下又等了2分鐘,11點鐘一到,保安開始放行。我推車悠然地進入步行街,慢慢欣賞兩邊的建築和街上的人群。只是我這身打扮和行頭與周圍人相差很大,一路上的行人都在觀看我,我也成了步行街的一景了!



步行街內的商店賣的大多是服裝、箱包等,少有賣旅游商品的,可見顧客大多數還是本地市民為主。文化旅游步行街現在基本上還是滿足市民需要的商業一條街而已。

步行街上有兩處風景給我留下了比較深的印像:一處是“大廟下”牌樓旁邊建築牆壁上的壁畫,畫的是解放前的城市街道上的熱鬧景像;另一處是“大廟下”牌樓對面大樹下兩個畫家正在現場給兩個少女畫素描,引來不少行人觀看,畫架上掛著“毛澤東”、“孫中山”等人的素描頗有幾分神似,成為步行街的“活文化”。一處是反映了中山城市的歷史文化;另一處則體現了中山城市的現代人文文化。至於建築和步行街業態,我個人認為缺乏地方特色和缺乏內在文化。

逛完孫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中山市區最核心的內容差不多也就看完了。於是出發直奔翠亨村——孫中山的老家。


精選遊記: 佛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