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中的伊春之夏

作者: 3203060704

導讀“南有三亞,北有伊春”,這則廣告在中央電視台播放也有些日子了。不知大多數國人的感覺如何,本人最初的印像似乎並非如打廣告的人想要的效果那樣好。因為還沒感受到“棒”,卻先反應到了“傍”。那還不如強調地理位置與氣候的獨特性,寫個“向候鳥學習,去伊春消夏,在三亞過冬”;或者干脆主打資源的不可復制性,湊個“森林浴——休閑生活的又一選擇,來伊� ...

“南有三亞,北有伊春”,這則廣告在中央電視台播放也有些日子了。不知大多數國人的感覺如何,本人最初的印像似乎並非如打廣告的人想要的效果那樣好。因為還沒感受到“棒”,卻先反應到了“傍”。那還不如強調地理位置與氣候的獨特性,寫個“向候鳥學習,去伊春消夏,在三亞過冬”;或者干脆主打資源的不可復制性,湊個“森林浴——休閑生活的又一選擇,來伊春享受綠色吧!”啥的,相對還更實在些。既不代人做嫁衣,也不與人比高低。提供的,那叫休閑的“高品質”或“多選擇”。嘿嘿,發此言論算不算管閑事啊?

不過,既然有此豪邁氣魄,想必旅游資源應該也差不到哪兒去,感覺去看看應該還是值得的。再加上對於沒到過的地方,內心總是向往的。於是近日隨團去了一趟,用鏡頭大略記錄了一些小興安嶺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對於當地最大的兩個旅游看點:莽莽林海和恐龍遺跡,也一一領略過。回來翻看照片,覺得還是很美、很有獨特氣質的;回味旅程,覺得也有不少充滿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懷的地方。因此,統統“鮮格格”拿出來曬曬,供有計劃前往的同道中人,理性參閱。

伐木與護林,五營國家森林公園的滄桑輪回

伊春之所以被稱為“林都”,主要是因為它的森林覆蓋率。這裡除了大片的林場,還有許多原始森林,紅松林就是其中最著名的天然林。從市區到五營,車程兩小時。踏入公園,就開始“森林浴”了。濃蔭蔽日的棧道兩旁,全是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在導游的指點下,大概算是認識了紅松、白樺、雲杉和水曲柳。好些紅松都有不下五六百年的樹齡,參天聳立,果然偉岸。

忽然聯想起在台灣的阿裡山上,也曾看到過的大片巨木——千年檜木群。感嘆,都是難得的寶貝啊!怪不得當年的小日本先是瞄准“東三省”,後又覬覦全亞洲,大肆砍伐,恣意掠奪,不忍在島上“羨慕嫉妒恨”,干脆跑到人家家裡來強搶,占為己有了。近日,周邊各國“登島”的“登島”,“演習”的“演習”,也正叫著勁兒呢。在海洋資源的歸屬問題上,誰撤誰傻呀。聯合國以往的“老娘舅”角色,今後看來是越來越難做嘍。又扯遠了,回神!

小時候課本裡的伐木工人、石油工人,那形像與祖國建設都是時刻聯系在一起的,老高大了。如今,大家都意識到了資源保護比利用更重要,林業局的重點工作也從伐木轉向護林了。在這裡,不管哪棵樹伏倒了,都照樣還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靜靜躺在那裡,不准運出去。導游介紹說,只要准運伏倒的樹,就會有不法者鑽空子的。這個規定,造福子孫積功德,得贊一個!

比起挺拔的紅松,團裡的攝影愛好者似乎更偏愛美麗的白樺,一個個手持“長焦”、“廣角”,悶聲不響地在用鏡頭捕捉著樹的氣質和靈性。幾位手裡拿著卡片機的同志,則嘰嘰呱呱地在樹干上找“眼睛”(樹干上的自然突起,狀如人眼)。有人找到了“濃眉大眼”,有人找的是“丹鳳細眼”,眼皮還有單、有雙,想像力如火山噴發哦。咱也混在人堆裡,用迷你單反拍了幾張樹皮的特寫,發現那一層層的樹皮就是一道道的水彩,盎然的生機啊!

森林深處還有個“天賜湖”,坐小火車沿湖駛過,翠綠的森林倒映在碧藍的湖水裡,很是悅目。團裡有位知青,她說回去後,會將自己剛出版的一部描寫當年生活的長篇小說,簽字贈送給每位團友。坐在小火車上,我們一邊感慨著她的感慨,激動著她的激動,一邊還是為自己是時代的寵兒,沒輪上開墾北大荒,而暗自慶幸了一把。











“石林”造化,溪谷小景,盡在湯旺河花崗岩地質公園

湯旺河是松花江支流,也是伊春市的母親河。湯旺二字在女真語中是“水中之島”,在滿語中意為“春光”。湯旺河區是伊春市下轄的一個區,離伊春市大約一百公裡。區內的湯旺河花崗岩地質公園,據導游介紹說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公園。園內的生態保護和景區管理都做得不錯。目前,公園對游客開放的有三大區,最核心的景觀區域就是“石林”了。

那裡的山石造型,真叫各種霸氣哦!兩塊巨石親密緊挨卻不緊貼,於是“一線天”便巧然天成。底下的岩石方方正正,頂上的岩石層層疊疊,盤踞在“古堡”之上的“羅漢龜”就出現了。三塊並排的大石頭,最右側那塊打眼一望,正是梳著發髻的“佛祖峰”嘛。參看景區的說明得知,那都是花崗岩各種形狀的節理發育、岩崩或者風化而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值得一看!當然,你得有些想像力,還得有主動發現美好的欲望。否則對你而言,也就是各種各樣大石頭的排列組合而已啦。

從石林區出來,整個團原先的大部隊就開始自然分成三個小分隊了。具有“領導氣質”的都先上小山坡,再登觀景塔,放眼林海,指點江山去了。攝影發燒友則走峽谷,對著溪流、瀑布、野花、樹叢,抒發感情,“采風”、“創作”去了。購物狂和腿力不濟的,干脆招來電瓶車,出景區大門,在土特產一條街上,和桃木手鏈、瑪瑙手鐲、榛蘑木耳啥的拼上了,或者干脆坐下喝茶歇息。到點集合上車,表情各自都很滿足。旅游真好,能從中發現不同的人各有其美!











走進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重返白堊紀晚期

嘉蔭是伊春市下轄的一個縣,小縣城就在黑龍江邊,對岸即是俄羅斯的地界了。游完五營森林公園,再赴嘉蔭也就兩個小時的路程。原以為是個相對比較落後的邊境小城,到那兒一看,廣大人民群眾過得可滋潤著呢。何以見得?看城市建設和市民文化活動就知道了。

江堤上豎著時尚的主題雕塑“恐龍之鄉”,四周還散落著充滿異域特色的鐘樓、鋼構廊,以及頂著“大蒜頭”的俄羅斯風情建築。開放式的親子公園就在江畔,以恐龍為主題,給孩子創造了一個童話世界。入夜,市民廣場上載歌載舞,松弛自在的氛圍讓不少游人也參與其間,扭上一番。廣場的大理石地面,分頭刻上了“風”、“調”、“雨”、“順”等大字,呈現著一派祥和。夜排檔氣勢壯觀,燈火通明,像個露天廣場,還充滿“歐式範兒”,令人刮目。

行程安排上,我們有在小城住上一晚。第二天的早上,坐游船在黑龍江上領略兩岸風景。結果發現沒啥可看,對岸盡是樹林,村舍隱在林間,也看不出個所以然。倒是兩國的江上巡邏艇,蠻有意思地在來回交叉巡邏,氣氛友好。不管怎樣,到了國境線上,總歸要留個紀念。於是眾人在導游的帶領下,來到國界碑前,與碑合影。見界碑上刻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以及“中國”、“223”、“1993”的字樣,感覺很是莊重。

早在一百多年前,俄羅斯的地質學家在此地發現並挖掘了一副完整的恐龍骨架。隨後的百年間,這裡又陸續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群。由此,嘉蔭成了探尋白堊紀晚期恐龍滅絕秘密的“活標本”。難怪在嘉蔭小城,路名就叫“恐龍大道”,冷不丁身邊就會出現霸王龍或者鴨嘴龍的小雕塑。當然,此地最重要的景點,還是“神州恐龍博物館”,它位於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內。館外風景宜人,館內讓人仿佛回到史前。我們參觀之際,正巧有當地電視台在做暑期節目,小學生自信而嫻熟的講解,贏得游人一片贊許。看來,博物館有意識地在通過與學校的聯手,借自然科學和人文景觀,普及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課程呢,做法很不錯哦。













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小興安嶺的河谷風貌

茅蘭溝地處嘉蔭,號稱“北方小九寨”,其實和江浙一帶峽谷風光很相似。只是在遼闊的北方,算是山水相依、林壑幽美的難得風景了。除了幾座木橋,整條峽谷還是比較原生態的,沒有太多的人為開發。溝裡的負氧離子含量很高,用來洗肺,也不枉來此一趟。當然,也免不了上上下下地爬台階,不過應該講還是在一般人的體力承受範圍之內。

與五營壯觀稀有的“松林”、湯旺河千奇百怪的“石林”相比,茅蘭溝的特色便是“溝深林茂”的河谷風貌了。峽谷內有仙女潭和黑龍潭兩個不大的水潭,一道水量尚可的“茅蘭瀑布”,還有一座野鴿峰。我們去時,野鴿一只都沒見著,估計聞著人聲,早就四散飛走了。哎,終究是我們打擾了這裡的寧靜喲。









“配菜”小景點:小興安嶺植物園、林都木雕園、小興安嶺石苑

伊春市區還有幾處小景點,也一一帶過沒放棄。一早先去的是小興安嶺植物園。空氣清新得很,只是大把的蚊子,餓了一個晚上了,此時見到我們,賽過見到大餐。它們堅定而勇猛地用那遠比南方蚊子堅硬和粗壯的“大針”,狠狠扎進我們的細皮嫩肉,即刻便腫起大包哇。還好有晨練的好心老伯,遞過來一些樹枝,指點我們揮舞著可驅蚊。團裡的美女們受此啟發,紛紛從包裡拿出絲巾,一路走一路甩打著四肢,感覺像一支雜牌的“秧歌隊”。

隨後去林都木雕園和小興安嶺石苑,兩處小景點隔著一條馬路正對著,只是周末才對外開放。木雕園的一條長廊比較有特色,不僅牆壁上都是取材自民間傳說和神怪故事的大型木雕作品,抬頭看頂上也都是與東北的風土人情、飛禽走獸相關的木雕圖案。石苑裡則大多都是石刻,歷代文人、書法大家的字,但也有個別是領導干部的題詞,總覺得有點不倫不類。不過在東北這幾天發現,這裡的景點宣傳似乎都喜歡和領導沾上邊,什麼“少奇號”火車頭啦、“連戰小道”啦,和“南有三亞,北有伊春”廣告語的思路是一樣的,所以也不奇怪了。







藍莓節與藍莓國際小姐

坐在車上,路邊清一色的廣告映入眼簾:2012伊春國際藍莓節。原來,近年伊春在大興藍莓產業,已經形成了藍莓果酒、果干、果醬、果汁四大系列加工產品。同時,伊春政府還積極打造藍莓文化,連續辦了五屆“藍莓節”,評選“國際藍莓小姐”,搞得挺有聲勢的呢。

沒人統計過中國現有的、由各地政府主推的“文化節”到底有多少,反正從“桃花節”、“櫻花節”、“油菜花節”,到“西瓜節”、“楊梅節”、“葡萄節”,飽了眼福飽口福,倒真真是不錯滴。但財政上是否量力而行,需求上是否實事求是,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不歸咱管。

今年剛建成的高速公路令此行提高了不少的效率。配套的服務區有水果和零食賣。團裡有人買了一袋當地的水果,叫“菇娘兒”,分給大家嘗嘗。這名字真好聽,外形還挺特別。外面一層薄薄的“衣”,裡面裹個圓圓的“果”。味道介於柿子和番茄之間,嘗過還真不錯。只是後悔自己貪吃,忘了把它也拍下來做個推介。說不定以後還會再出來個“菇娘兒節”呢,哈哈。

兩點小提醒

一、此次到伊春旅行,去時是先飛哈爾濱,然後坐大巴去五大連池,隨後再往伊春的,兩段路分別要五、六個小時,比較累的。不過好處是,一路把五大連池的風景也順游了。回來直接從伊春起飛,到大連轉機,回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准點,連頭帶尾也用去了五個小時,也還是挺累人的。當然,我們去的是祖國的北疆,不是隔壁的浙江,這點時間當然也是需要的。所以將行者對此也要有個了解。

二、夏季去伊春,再多的樹林也只有一種顏色——綠。主要是避暑,白天氣溫在20多攝氏度,很涼快,早晚體弱者還需添衣呢。而秋天去伊春,則會是另一個多彩的世界,層林盡染,眼球的享受肯定更豐富。兩者各有好處,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一定會選好時節。

敷上在五大連池買的700目的高品質火山泥,坐在電腦旁記述此行,與驢友分享心得,臉上涼涼的,心裡美美的。唯一覺得有點可惜的是,這次沒有與鄂倫春族同胞交流。小時候會的一首歌,現在還能哼上幾句:“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森林裡住著勇敢的鄂倫春。一呀一匹烈馬,一呀一杆槍,翻山越嶺打獵巡邏護呀護山林。”下次假期,若有機會,直奔大興安嶺,和鄂倫春兄弟增進友誼吧。

順便再附上兩張五大連池黑龍山頂的照片,以及小興安嶺花花草草的小景吧,這麼美的東東不能被“華麗麗地無視”了啊










精選遊記: 伊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