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系列7——HoiAn會安(二)

作者: 恣肆清寂

導讀帶著閑適的心境到周邊去尋幽探秘,也是我耽溺在會安的重要理由。除幾乎每天都去的Cu Dai海灘外,我還去了美山聖地,占婆島和位於峴港的占族雕刻博物館,這三者都跟曾在越南中部存在過1500余年的一個古老王國有關。 美山聖地 曾在兩年前探訪過“吳哥”,所以開始時對所謂的“美山聖地”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但當美山那些殘破卻不掩精美的建築出現在我的眼前時,我 ...

帶著閑適的心境到周邊去尋幽探秘,也是我耽溺在會安的重要理由。除幾乎每天都去的Cu Dai海灘外,我還去了美山聖地,占婆島和位於峴港的占族雕刻博物館,這三者都跟曾在越南中部存在過1500余年的一個古老王國有關。

美山聖地

曾在兩年前探訪過“吳哥”,所以開始時對所謂的“美山聖地”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但當美山那些殘破卻不掩精美的建築出現在我的眼前時,我還是被震撼了。很難想像,這兒離會安這個世界多個國家文化體系的交流薈萃地僅僅四十公裡!

顯而易見,這是一種明顯不同於中華文化的異質文明。

所謂廢墟,埋藏的是久遠的歷史和不為人知的故事,所幸的是,我們遇到了一個非常棒的導游——他顯然對這段歷史非常熟悉,而且樂於向各國游客展示自己國家的精華,而我,也算是一個不錯的聽眾——有不錯的英語能力,對印度教的諸神和習俗有相當的了解(曾到過印度、尼泊爾以及吳哥),並且沒有相機的羈絆(八歲的Steven對色彩頗為敏感,被鍍上朝陽金光的紅褐色廢墟吸引住了,我的相機就由他掌控了)。

導游只是講故事的人,而這個埋藏在密林深處,已覆滅數百年,子民凋零四散的王國,從繁榮到衰落,從聖地到遺址,到今日仍有清晰的脈絡可循,最該感謝的仍是中國人沿用了兩千年的文字,有了這種覆蓋中華文化圈的通碼,不但文化圈內的古代歷史有了記載,就算是異質的文明也有了被解讀的可能。

這個現今被稱為“占婆”的王國,在中國古代文獻典籍中曾有過林邑、環王、占婆、占城等不同的名稱,雖然也有過斷斷續續朝貢中國的歷史,但與中國的關系並不如居於越南北部的安南王國那般密切。占婆王國並沒有受漢文化太大的影響,神殿和古塔大多用紅磚建成,雕刻和整個式樣屬印度風格,很符合中國那些浩瀚的史冊中記載的事實——這個王國和興建吳哥窟的真腊王國、興建婆羅浮屠佛塔的訶陵王國(今印度尼西亞)並稱為“東南亞三大古代王國”,都是印度教傳入後,與東南亞諸種文明的交融而成的歷史。這個王國最為興盛的時代是7-13世紀,甚至比吳哥王朝還要古老。

“猜猜看,這兩個地方的磚哪些是後來維修的,哪些是原來就有的?”說完中國史書關於占婆王朝的記載後,導游笑眯眯地看向我,或許因為我是聽眾中唯一的中國的面孔(也是唯一的亞洲面孔)吧!順著導游的手指,我先看向左邊,這裡的磚比較陳舊,頗有滄桑感,磚縫間有些混凝土之類的粘合物;右邊的磚則顯得新多了,排列整齊,粘連緊密,磚縫間沒有明顯的粘合物。我毫不猶豫地指著左邊的說,“這些看起來舊的磚肯定是後來建的,否則你干嘛會問?”話音剛落,周圍笑聲一片。中國的史書曾經贊揚占婆人是“砌磚藝術大師”,這一說法確實有道理,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空,這些磚牆仍歷久彌新,堅固如初,到底是使用什麼材料作為磚與磚之間的粘合物呢?

這個王朝的覆滅與北方的安南王國的入侵緊密相連。為擴大生存空間,安南王國的每一朝代,每一個想有所作為的君主都不遺余力地向南擴展勢力,不斷蠶食占婆王國的土地,最終在1693年,南阮國王發兵將占城國王、大臣擄走,占婆古國徹底滅亡。

這個古王國就這樣靜靜地在密林中塵封了兩百年,直到1885年,才被一個法國人無意間發現。如果沒有20世紀60-70年代美軍轟炸那段慘痛的歷史,今天的美山想來還是最初法國人發現時候的舊摸樣——據記載,全盛時代的7一13世紀,作為占婆王國最重要的印度教聖地的美山曾有70多座建築,在1946年前,美山還有約50座建築保存比較完好。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時,只有20座建築保持了原有形狀,但沒有-座是完好無損的,著名的美山A一1號殿和許多建築在美軍的狂轟濫炸中被夷為平地。

導游是越南人,說到這段慘痛的經歷,臉色是越來越凝重。我能理解那種痛,那和一個中國人站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中的感覺如出一撤。想起一段越戰時的名言——“My solution to the problem‘of North Vietnam’would be to tell them frankly that they’ve got to draw in their horns and stop their aggression, or we’re going to bomb them back into the Stone Age.”這是非常有名的美空軍上將Curtis LeMay的原話,“如果北越不縮回去,不停止侵略,我們就把他們炸回石器時代”。

1500年累積的燦爛文明和剎那間的灰飛煙滅。我凝望著那些精美絕倫卻又荒廢殘剝的寺廟廢墟,長久地站立著。

圖:從聖地到遺址





圖:精華欲掩料應難



圖:導游在講述印度教狂熱的生殖崇拜

圖:從繁華到幻滅



占族雕刻博物館

占婆的藝術,主要是雕塑。

不幸中的萬幸是,在遭遇美軍轟炸前的年代裡,散落在古占婆王國領土上的許多精美雕塑已被許多有心人收集並逐漸集中到位於峴港的占族雕刻博物館裡。

雖然作為中國人,對英法聯軍1860年對圓明園的徹底毀滅絕對是恨得咬牙徹齒,但憑心而論,作為殖民者的法國,在保護越南的古老文化方面還是盡了些力的,畢竟,法國國民有尊重文化和藝術的悠久傳統。1898年,法國派專家到美山考察,並研究這裡的碑文記載。1937一1944年,法國遠東博物館組織則重修了美山聖地的一些古塔。

19世紀末期時,法國遠東博物館將在越南中部收集到的占婆文物聚集到峴港,展示的地點就是現在的博物館所在地。博物館建於1915年,是由兩位法國建築師仿照占婆的建築風格設計的。歷經百余年的收藏,館藏的文物已是十分豐富。

對於我這樣的博物館控來說,有半天的時間徜徉在這間不大的主題博物館中無疑是幸福的。

無需狼吞虎咽,無需擔心遺漏,可以在喜歡的作品前細細端詳,可以在不經意間蹭蹭導游。

這兒的雕塑囊括了7-15世紀占婆王國的主要藝術作品。這個民族受印度教文化的影響極深,一度信仰印度教,濕婆神(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在那裡受到了廣泛的崇拜。藝術來源於生活,通過這些雕塑,我們可以大致了解這個母系氏族王國的許多生活細節——無所不能的神靈世界,神秘奇特的宗教符號,曲線玲瓏的跳舞女郎,極為狂熱的生殖崇拜……

這兒的雕塑是1500年累積的燦爛文明的縮影。雖然曾經強大的王國已是塵歸塵,土歸土,但對於那些僥幸逃過戰爭,屠殺等天災人禍存活下來,主要散居在越南中南部和柬埔寨的占族後裔來說,美山遺址和這間博物館內的文物永遠是他們的精神家園,無疑具有也永遠具有最佳的民族凝聚力。

圖:仿照占婆的建築風格設計的博物館





圖:博物館館內大量精美的占族雕塑





占婆島

既然選擇到海邊來度假,那麼探尋周邊海域的一座或幾座小島無疑是必然的了,一如到亞龍灣會去蜈支洲島,到普吉會去PP島一樣。對於海岸線漫長曲折的越南來說,有名的島嶼並不少,但像占婆島這樣人文氣息濃郁和風景純美兼而有之的島嶼並不多見。

據考證,占婆島最早的居民是3000年前從印度尼西亞遷來的占族先祖(後逐漸在越南中部繁衍生息),地理環境和生存所需,占婆族成為一個善於捕魚和航海的民族,古占婆王國興盛時擁有強大的航海船隊。古占婆王國與中國保持著時斷時續的朝貢關系,而朝貢的道路,主要選擇經內河到達入海口的會安港,然後再經海路到達中國(與北方的安南王國時常處於緊張得對峙狀態,故基本不會選擇陸路)。占婆島因其良好的錨固措施和淡水供應,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地。古占婆王國覆滅時,會安港在阮朝的統治下,逐漸到達其歷史的全盛期,而來自海外的商船在進入會安港以前,需在占婆島附近停泊,申請入港執照後才能進入,故占婆島也曾繁榮一時。

占婆島一日游包括一小時的漁村訪問行程,島上現在大約有3000居民,大多是占族的後裔。自19世紀起,會安港因航運中心的轉移及泥沙淤塞逐漸廢棄,占婆島也逐漸安靜下來。8歲的Steven在廣州出生長大,對安安靜靜的小漁村的一切頗為好奇,搶過相機興致勃勃地到處“采風”——寧靜的小漁港,綠意盎然的山野,獨特的簸箕船,古老的水井,轉動的打谷機,古舊的寺廟,織漁網的阿伯,睡在吊床上的小嬰兒,打群架的小狗……當然,最吸引他眼球的當是小小市集上那些奇奇怪怪的魚蝦蟹等水產品了。最獨特的是一種“鬥笠螺”,樣子像極了越南人最愛戴的鬥笠,味道也十分鮮美——我們在隨後的午餐桌上發現了它的身影。

2009年5月占婆島加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其周圍海中的珊瑚、軟體動物、海藻等海洋物種聞名於世,所以吸引了很多的浮潛愛好者。因水性不佳,我一向對浮潛等水上活動敬謝不敏,但卻很享受在小艇上的快樂時光——微鹹的海風,清澈的海水,游動的小魚,美麗的珊瑚。看到很多游客都跳到水裡,水性頗佳的Steven也忍不住了,弄了簡單的浮潛裝備也從小艇的舷梯下去了,不過,他一下水,不到一秒鐘就立即爬了上來,大叫“有好多東西扎我!”。話說這兒的水母真多(小小的,不易看見),很多游客都被蟄了,或有過敏的,或有小傷口的,但他們都一副安然若素的樣子,也許早就有心理准備了——快樂有時難免要付出些代價。

島上提供的午餐讓我們吃得滿心歡喜,全部是島上的出品。白灼鬥笠螺,蒜蓉蒸聖子,錫紙燒烤魚是海產品,鮮香甜美;小小的方形蕉葉棕味道十分獨特,旁邊桌的西方游客紛紛向店家詢問購買事宜;綠油油的炒青菜是最讓人開心的了,有種獨特的清香,真正的“有機”食物……

午餐後,就是我最為享受的海灘時光了。整整兩個小時,我躺在椰樹下的躺椅上無所事事——或是讀幾行書,或是閉眼小憩,或是看看潔白海灘上或曬日光浴或與海水嬉戲的游人,或陷入純粹的發呆狀態。

三千年,在時間的長河裡也只是彈指一揮間。當所有的繁華落盡,一切又回到了最初——這些占族的後裔就像他們最初踏足島上的先祖一樣,又過起了簡單的以捕魚為生的生活。但風過不會無痕,這個“因古老而神秘”的民族的種種傳說至今仍有隱約的耳語在跟隨,那些“因傷痕而凄美”的寺廟雕塑仍散發著炫目的光芒,也許就像他們自己信奉的那樣——"Champa will survive, as long as its culture is alive"(只要文化仍存,占婆將永存)。

圖:靜謐的小漁港



圖:獨特的“簸箕船”



圖:陽光沙灘海水



後記(一)

回到最初的議題,“從峴港到順化”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其入選的類別是“陽光地帶:現代文明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小小的彈丸之地,山川靈秀、灘長沙白、民風淳樸,

彙集了深受中國皇族文化影響的順化古城,中日歐洲等國文化薈萃之地的會安小城,神秘古老又創造過燦爛文化的古占婆王國遺址,細細尋訪後,不由長嘆,終於信服。至於從峴港到順化這段100多公裡的路程,沿途的風景自是很美(open_bus中途有二十分鐘的觀光時間,會看到很美的海灘和周圍蔥蘢的群山),但這只是這一區域“美”的冰山一角罷了。

後記(二)

從越南回來好些天了,正在躊躇該如何寫關於會安游記的時候,電腦桌面的右下角跳出的一則關於“煙雨鳳凰”的新聞頓時讓我目瞪口呆——手一抖,剛端起的咖啡(從會安買的)灑了一地,空氣中霎時彌漫著越南咖啡特有的醇香,卻因為心情的緣故,添了幾分苦澀。投資55億,擬模仿鳳凰古城建造一個新的“煙雨鳳凰”以緩解游客日益增多的壓力——這個應該是中國近些年興起的,最為雷人的“山寨文化”的巔峰之作了!

只是,“鳳凰古城”有價嗎?能復制嗎?

被中國旅行者稱為“越南麗江”,與鳳凰古城亦有幾分相似的的會安古城有價嗎?能復制嗎?

重新衝泡了咖啡,我陷入了沉思。

附注:會安的酒店都能安排到美山和占婆島等地的游覽。到美山一般為半天,出發時間是早上5點(在路途看日出)或8點半,回程可選擇車或船。不含美山門票的交通費為7USD(車)和9USD(船),我們選擇乘船,比較悠閑,可以沿途欣賞秋盆河風光,且可以參觀木雕工廠和造船工廠。到占婆島報價(全包價)為23USD(在新咖啡報名小貴要26USD),早上8點出發,下午3點左右回到會安城。


精選遊記: 會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