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街,品味石庫門和老洋房

作者: 上海貓咪

導讀上海的老街區石庫門和老洋房是上海不可錯過的景致,如果說上海南京路灘海路和外灘如泰戈爾筆下的“夏花般燦爛”,那麼多倫路、思南路和復興路就似“秋葉般靜美”了,田子坊藝術街和上海新天地,又在石庫門老上海的韻味裡加上了時尚的味道,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第一天,淮海中路,思南路,多倫路,山陰路,田子坊 我們住在上海博物館旁的朋友家裡,早上� ...

上海的老街區石庫門和老洋房是上海不可錯過的景致,如果說上海南京路灘海路和外灘如泰戈爾筆下的“夏花般燦爛”,那麼多倫路、思南路和復興路就似“秋葉般靜美”了,田子坊藝術街和上海新天地,又在石庫門老上海的韻味裡加上了時尚的味道,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第一天,淮海中路,思南路,多倫路,山陰路,田子坊

我們住在上海博物館旁的朋友家裡,早上從住處打的到淮海中路約15元,逛完淮海路,步行幾分鐘就是思南路了,從繁華和時尚街道到傳統與滄桑文化街,轉個彎便是,老洋房和老故事,都藏在時尚街區的弄堂裡。



淮海路

中共“一大”會址在淮海中路新天地旁,是出席中共“一大”的上海代表李漢俊之兄李書城的住所,為一座石庫門式樓房。一大當年就在底層一間約18平方米的客堂中召開,中共機關舊址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舊址在淮海中路上的弄堂裡,老洋房康綏公寓,位於淮海中路468-494號,建於1932年,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現代派風格。

思南路

從時尚現代的淮海中路步行到思南路,正是盛夏的中午,躲進思南路的幽靜裡,兩排高大的法國梧桐樹下有涼涼的風和濃濃的樹蔭,塵世的喧囂仿佛遠離,難怪當年梅蘭芳選中這裡作為公館,隱世而居。不覺得得燥熱,也幾乎忘了身處大上海。上個世紀的20至30年代,法租界鼓勵在上海西區開發高檔的私人獨立式花園別墅,位於當時的馬斯南路(今思南路)23幢獨立式花園住宅應運而生,名字就如同這條安靜小路一樣迷人,兩排碩大的法國梧桐,路旁的西式獨立洋房,粉色的磚瓦,爬滿牆壁的青藤,別致的小花園,間或也有荒涼的姿勢和破落的窗戶,令人陶醉於過去的歲月,沿路有非常多的名人故居,孫中山故居,袁世凱故居,周恩來故居等,再往前穿過立交橋就是重慶路,鄒韜奮故居在一個安靜的小區裡。

在復興公園西側香山路7號,這座幽靜的歐式花園住宅裡,孫中山先生與夫人宋慶齡於1918年至1924年居住,這裡是孫中山生前最後居住的寓所,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發起和醞釀之處。孫中山著名的《孫文學說》和《實業計劃》就在這裡撰寫的。孫中山故居旁有座世紀雜志社,亦是優秀歷史建築,明黃的外牆、樓頂的綠色琉璃和雕刻精美的門窗,讓我們駐足留連。

張學良公館東鄰復興公園,為西班牙式三層獨立花園洋房。紅瓦屋頂、乳白色的外牆,白色檐下裝飾設計小巧緊湊,建築高低大小前後虛實,均有層次變化,富有中國建築的情趣。樓前大花園荻苑,栽種香樟、雪松、紫藤、玉蘭、金桂、銀桂,草坪是馬尼拉式的,張學良公館旁邊就是復興公園的邊門,旁邊皋蘭路2號甲是官邸酒吧,附近皋蘭路16號是聖尼古拉斯教堂。

沿著思南路步行10分鐘,來到長春藤隱映下的周恩來故居,再往前拐往復興路,就到了隱身在小區裡的鄒韜奮故居,女兒很認真地參觀完,寫下了留言:“做人就要做花生一樣的人,像鄒韜奮這樣,從小立志,並為之而奮鬥終身。”的確,從小立志做一名記者的鄒韜奮,一生勤奮耕耘,在這所小小的寓所裡,生活簡樸,著作頗豐,只是半個小時的游覽,女兒有此理解和領悟令我贊賞。

新建的思南公館,與這裡的風格亦十分契合。思南路的街道,細細長長,沒有公車“打擾”,滿眼的梧桐樹、路旁復興公園和私家花園裡蔥郁的綠色,新建的思南公館與周圍環境亦如此契合,我們仿佛走進了上海老電影裡。可惜的是,原來座落在這裡的徐志摩故居以及梅蘭芳故居卻沒有尋到,不知拆往哪裡。

多倫路

下午,從思南路打車到地鐵口,乘地鐵東在寶興路站下後步行到多倫路文化街,這裡也是上海尋幽必去的街區。“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這裡是海派建築的“露天博物館”,魯迅、茅盾、郭沫若、葉聖陶及丁玲、柔石等左聯作家曾在此文學活動,有名聞遐邇的公館咖啡館(遺址)、鴻德堂,有風格各異的孔祥熙公館、白崇禧公館、湯恩伯公館,還有從瞿秋白、陳望道、趙世炎、王造時、景雲裡、中華藝大、上海藝術劇社,眾多故居和原址,有著濃厚的海派文化氣息,如今的多倫路,兩邊還有不少特色茶館和休閑場所,融合了時尚的氣息。

山陰路

從多倫路步行到山陰路魯迅故居,屋內現陳列著主人生前用過的珍貴物品和寫作用具。內山書店是魯迅晚年在上海的重要活動場所,上海藝術劇社、公園咖啡館等都是他們的戰場。



田子坊

晚上逛田子坊,老式的石庫門房子原汁原味,古樸自然的小巷裡,有諸多名人、名畫、名照、名品制作室以及工藝、瓷器、木雕、竹刻、藤器、草編、文房四寶、古玩等工藝品商店,還有陶吧、蠟染坊以及茶樓、咖啡店、酒吧、各國風格的餐廳等。

一走進田子坊就被每一家小店的特色吸引,逛得忘了時間,肚子餓極了,就近找了弄堂裡一家老房子改成的咖啡館,它家做的是印度菜。老房子窄窄的木樓梯踩上去咿咿呀呀作響,廳堂裡有不少男女在懷舊的音樂裡,或聊天或讀書或發呆,我們坐在陽台上的餐桌旁。搖椅在晚風中輕輕搖擺著,不遠處是另一家老上海餐廳,有著舊式的吊燈和桌椅,很有張愛玲小說裡老上海的味道,在搖椅裡望窗外星光點點,綠咖喱飯入口一股清香,與黃瓜的脆嫩和椰奶的香滑融合在一起,格外爽口,入口時感覺不像黃咖喱那樣辛辣,隨後才感覺到胃裡暖暖的,難怪人家說,綠咖喱是辣在腸子裡的。

第二天,從住處步行到上海博物館,中午休息,下午步行到南京路,晚上逛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在淮海中路南側,將上海獨特的石庫門建築舊區改造成國際化的休閑步行街,富有時尚氣息的小資三大品牌之一哈根達斯冰淇淋店,是新天地不可錯過的地方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