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游中國》之(八)寧夏篇——《絲綢之路上的神奇寧夏(下)》

作者: soahcn

導讀同系列第一篇:《免費游中國》之(一)<山西臨汾:比北京更牛的帝都>(上) 陽光沐浴下的同心清真大寺 第三天上午,項目組來到位於吳忠市的同心清真大寺考察。 汽車輾轉半天,停留在一個鄉鎮郊外,“同心清真大寺”六個大字,醒目地鑲嵌在寺廟前面的大照壁上。根據旅游局提供的資料,同心清真大寺始建於明朝初期,是在一座傾塌的喇嘛廟的基礎上� ...

同系列第一篇:《免費游中國》之(一)<山西臨汾:比北京更牛的帝都>(上)
陽光沐浴下的同心清真大寺

第三天上午,項目組來到位於吳忠市的同心清真大寺考察。

汽車輾轉半天,停留在一個鄉鎮郊外,“同心清真大寺”六個大字,醒目地鑲嵌在寺廟前面的大照壁上。根據旅游局提供的資料,同心清真大寺始建於明朝初期,是在一座傾塌的喇嘛廟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距今約600年的歷史。在明清兩代曾經重修過三次,1936年紅軍西征時曾經在這裡成立了陝甘寧省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同心清真大寺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年代最久、規模最大的清真寺,在寧夏南部山區的穆斯林中影響極大,經堂教育很發達,歷史上曾是該地區宗教學術活動的中心,曾有不少知名的穆斯林學者在這裡求學講道。

繞過照壁,走進清真大寺,見到的卻不是在清真寺典型的伊斯蘭建築風格。同心清真大寺的主體建築為中國古典宮殿式建築風格,挑梁飛檐、歇山起脊,整體建築以漢式建築為主體,又兼納了伊斯蘭風格的裝飾,氣勢雄偉,裝飾精美,是回漢文化交融的重要見證之一。

今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當我們走到主殿時,正好有一些阿訇(伊斯蘭教的神職人員,相當於基督教的牧師、佛教的法師)在朝南的牆根曬太陽。我們走進同心大寺的核心建築禮拜大殿,發現它是由前後兩座殿宇和門前抱廈相連而成,大殿以木板鋪地,牆壁裝飾有《古蘭經》文書法,大殿內足足可以容納幾百人同時做禮拜。

在大寺內走了一圈,發現大寺內外,中、阿兩種文字的對聯、警言比比皆是,而且寓意深邃,語句優美,體現了中阿文化的融會貫通。如照壁上有一幅典型中國式的“月藏松柏圖”,旁邊配了磚雕隸書陽文對聯:“萬物偏生沾主澤,群迷普度顯聖恩”,內容含義卻是弘揚伊斯蘭教義的。吸收融合漢文化同時保持自身精神和特質,難怪伊斯蘭教能夠在寧夏生根發芽並穩定發展。

頂著水泥帽子的須彌山石窟

第三天下午,項目組前往寧夏最大的石窟、位於固原市的須彌山石窟考察。

出發前查閱了須彌山石窟的相關資料,總體了解如下:

須彌山石窟,是中國開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古代絲綢之路沿線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須彌山石窟始建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繼續營造,以後各代修葺重妝,成為原州(今固原)規模最大的佛寺遺址,其開鑿規模、造像風格、藝術成就可與大同雲岡、洛陽龍門等大型石窟媲美。

“須彌”原為梵文音譯,相傳是古印度神話中的名山,在佛經中稱為“曼陀羅”,也可稱為須米樓、蘇彌樓、須彌樓等,意譯“妙高”、“安明”、“善積”等。須彌山在佛教中具有非常的意義,依據佛教理念,它是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

須彌山石窟所處的位置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絲綢之路開通後,這裡又成為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是由長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經之地。到了唐代,唐王朝為了加強邊疆防衛,又在這裡設立了石門關,直接制約著中原與西域的軍事與交通,使這裡有著“關中咽喉”之稱。宋代,這裡又是懷得軍的駐地平夏城(黃鐸堡)的險要關隘。須彌山地處北上大漠,西出西域的要道,是絲綢之路西出長安後第一座著名的佛教石窟聖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宗教意義。清《甘肅通志》載:“州北九十裡須彌山上有古寺,松柏郁然,即古石門關遺址。”石門關,是隋唐前後著名的七關之一,為西北通往都城長安的要衝,是屏蔽中原及長安的門戶。

考察組乘坐的汽車從固原出發,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顛簸了一個多小時,終於抵達了須彌山石窟。翻過最後一道山梁,一座巨大的大佛出現在眼前,汽車慢慢駛近石窟,大佛也越來越清楚。

走到彌勒大佛腳下,抬頭仰望大佛,更感覺到大佛的高大。大佛背靠山體而坐,身披袈裟,頭流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形態端莊、面容慈祥,面容與沿海及內地看到的佛像基本相似,表明從西方傳到中國的佛教,到這裡已經基本漢化。大佛的頂上,有一個巨大的拱頂,從材料上看是用水泥做的,佛像與拱頂放在一起顯得非常不協調。忍不住詢問陪同的固原市旅游局局長,為什麼會在佛像上面加個水泥頂?局長回答,由於風吹雨打,須彌山大佛受到自然破壞嚴重,為了避免雨水滲透和陽光直射,當地人籌集資金,專門給大佛修了一個“帽子”。可惜,由於材料使用不合理和修復的不專業,造成人工痕跡過重,結果“好心辦了壞事”,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參觀完大佛,我們貼著崖面的通道往裡走。在其他石窟內,我們看到形態各異的各種佛像。須彌山石窟景區負責人介紹,須彌山先後開鑿了130多處石窟,其中70多窟雕塑了造像。這些大大小小的石窟,依山附勢,錯落有致的分布在7座崖面上,迂回曲折,綿延近兩公裡,造就了西北地區第四大石窟,成為絲綢之路永久的歷史見證。

霧中登六盤山

第四天一早,項目組從固原市區出發,驅車前往寧夏之旅的最後一站——六盤山考察。

六盤山地處寧夏南部,位於西安、銀川、蘭州市所形成的三角中心地帶,是中原農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結合部,是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必經之地,也是歷代兵家必爭的軍事要塞。1935年,毛澤東主席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翻越萬裡長征中的最後一座高山,在將台堡中國工農紅軍一、二方面軍勝利會師,標志著萬裡長征的勝利結束。毛澤東主席一首氣壯山河的詞章《清平樂*六盤山》,使六盤山名揚海內外。

汽車開到山腳下,天上突然下起了毛毛細雨,沿著不寬的山路,司機小心地開車向山上曲折前進。霧氣從山凹中不斷湧出,將整個六盤山籠罩成一個霧國。當汽車開到六盤山山腰的六盤山長征博物館時,天空竟然飄起了雪花。看著漫山的雪花,吹著刺骨的寒風,當年紅軍長征翻越六盤山的場景仿佛就在眼前,我忍不住小聲念起毛主席的《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雲淡,

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六盤山長征紀念館外面,有三面巨大的紅旗,分別代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像征著兩萬五千裡長征後的紅軍大會師。在紅旗的正面書寫著八個金色的大字:“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走進長征紀念館,館長熱情地在門口迎接我們,並介紹一位70多歲的老紅軍親自給我們做講解。眼前的這位老紅軍,臉上的皺紋寫滿了歲月的滄桑,微曲的身體承擔過歷史的重任了,但精神依然抖擻。老紅軍用我們不太聽得懂的寧夏普通話,重溫紅軍翻越六盤山的那一段光輝歷程:“1935年10月2日,紅軍由通渭城北上,6日越過平涼——固原大道,當日夜間又進入山區,把尾隨追擊的敵軍甩掉。第二天,在山區青石嘴遇國民黨東北軍白鳳翔部騎兵,一戰勝之,俘虜敵400余人,馬400余匹,經宣傳解釋後,都加入了紅軍。在戰鬥勝利的鼓舞下,一鼓作氣,於當天下午攻占了六盤山,晚到山東腳下宿營。這一天行軍80多裡。毛主席帶領紅軍突破重重圍追堵截,翻越六盤山後,意味著長征途中最後一道天險的突破,從此進入了新天地。”

當年的紅軍是從南往北翻越六盤山,今天的我們是從北往南翻越六盤山。考察完六盤山長征紀念館,我們翻過六盤山,沿著312國道往南繼續行駛,12點左右,我們到達了寧夏回族自治區與甘肅省的省界處。過了兩省交界的收費口,甘肅省旅游局派來的車輛已經等候多時了。我們與寧夏自治區旅游局陪同人員擁抱告別,踏上甘肅的考察之旅。

再見,寧夏。











精選遊記: 中衛

評論